手提式喷雾器的喷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28668发布日期:2020-10-02 10:06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手提式喷雾器的喷嘴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喷雾器领域,具体涉及手提式喷雾器的喷嘴机构。



背景技术:

喷雾器广泛应用于加湿、消毒,在公告号为cn301622502s,专利名为“喷雾器”的专利中就公开了一种传统喷雾器,它属于直射喷头雾化式喷雾器,其工作过程是:液体经过加压后获得较大的动能,经过小孔后液体将以较大的速度喷射出去,在液体表面张力、粘性及空气阻力相互作用下,液体由滴落、平滑流、波状流向喷雾流逐渐转变。但它的缺点是雾化效果不佳,混杂有水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结构布局合理、雾量大、雾化效果好的手提式喷雾器的喷嘴机构。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手提式喷雾器的喷嘴机构,包括设置在喷雾器上的出雾口,出雾口的数量为1至4个,并且每个出雾口内分别对接有雾化单元,雾化单元包括间隙正对喷嘴的第二管道,间隙正对第二管道的第一管道,导通连接第一管道的分支输水管,以及为分支输水管供水的主输水管;第一管道的外壁和第二管道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风道,第二管道的外壁和出雾口的边缘之间设有第二风道;第一管道的外围设有第一导风件,第一导风件设有导通于第一风道的第一鼓风通道,第二管道的外围设有第二导风件,第二导风件设有导通于第二风道的第二鼓风通道;水流从第一管道喷出时,从第一风道冲出的气流能将水流初步打散,再从第二管道喷出时,继续被第二风道冲出的气流打散雾化。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第一鼓风通道呈环形结构设置在第一管道的外围,第二鼓风通道呈环形结构设置在第二管道的外围。

上述的第一鼓风通道垂直于第一管道的轴心,第二鼓风通道垂直于第二管道的轴心。

上述的第一鼓风通道为正向螺旋向心通道,第二鼓风通道为反向螺旋向心通道。

上述的第一导风件包括间隙设置的第一母板和第一子板,以及设置在第一母板和第一子板之间的若干片正向螺旋向心板,相邻的正向螺旋向心板之间隔离成第一鼓风通道;第二导风件包括间隙设置的第二母板和第二子板,以及设置在第二母板和第二子板之间的若干片反向螺旋向心板,相邻的反向螺旋向心板之间隔离成第二鼓风通道;第一母板位于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之间,第二子板位于第一子板和第二母板之间。

上述的第一管道的外圈设有作为引导气流从第一鼓风通道到第一风道的弧形面。

上述的出雾口位于第二母板上;第一管道设置在第一子板上,第二管道设置在第二子板上。

上述的出雾口和雾化单元的数量分别为3个,3个第二母板呈一体成型结构;3个第一子板也呈一体成型结构。

上述的第一导风件和第二导风件之间设有卡扣式定位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手提式喷雾器的喷嘴机构,包括设置在喷雾器上的出雾口,出雾口的数量为1至4个,并且每个出雾口内分别对接有雾化单元,雾化单元包括间隙正对喷嘴的第二管道,间隙正对第二管道的第一管道,导通连接第一管道的分支输水管,以及为分支输水管供水的主输水管;第一管道的外壁和第二管道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风道,第二管道的外壁和出雾口的边缘之间设有第二风道;第一管道的外围设有第一导风件,第一导风件设有导通于第一风道的第一鼓风通道,第二管道的外围设有第二导风件,第二导风件设有导通于第二风道的第二鼓风通道。水流从第一管道喷出时,从第一风道冲出的气流能将水流初步打散,再从第二管道喷出时,继续被第二风道冲出的气流打散雾化,本装置雾量大、雾化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安装咋爱喷雾器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时图2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至图4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第一导风件1、第一母板11、第一子板12、第一鼓风通道13、正向螺旋向心板14、第二导风件2、第二母板21、第二子板22、第二鼓风通道23、反向螺旋向心板24、出雾口3、第一管道4、第一风道41、弧形面42、第二管道5、第二风道51、分支输水管61、主输水管62、卡扣式定位结构7。

图1至图4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手提式喷雾器的喷嘴机构,包括设置在喷雾器上的出雾口3,出雾口3的数量为1至4个,并且每个出雾口3内分别对接有雾化单元,雾化单元包括间隙正对喷嘴的第二管道5,间隙正对第二管道5的第一管道4,导通连接第一管道4的分支输水管61,以及为分支输水管61供水的主输水管62;第一管道4的外壁和第二管道5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风道41,第二管道5的外壁和出雾口3的边缘之间设有第二风道51;第一管道4的外围设有第一导风件1,第一导风件1设有导通于第一风道41的第一鼓风通道13,第二管道5的外围设有第二导风件2,第二导风件2设有导通于第二风道51的第二鼓风通道23。水流顺次从主输水管62、分支输水管61、第一管道4、第二管道5中喷出;压缩空气的其中一路顺次从第一鼓风通道13、第一风道41、第二管道5中吹出,另外一路顺次从第二鼓风通道23、第二风道51吹出。水流从第一管道4喷出时,从第一风道41冲出的气流能将水流初步打散,再从第二管道5喷出时,继续被第二风道51冲出的气流打散雾化,本装置雾量大、雾化效果好。

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鼓风通道13呈环形结构设置在第一管道4的外围,这样,从第一鼓风通道13压向第一风道41的风就能够均匀分布在第一管道4的外围。第二鼓风通道23呈环形结构设置在第二管道5的外围,这样,从第二鼓风通道23压向第二风道51的风就能够均匀分布在第二管道5的外围。

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鼓风通道13垂直于第一管道4的轴心,第二鼓风通道23垂直于第二管道5的轴心。

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鼓风通道13为正向螺旋向心通道,第二鼓风通道23为反向螺旋向心通道。第一鼓风通道13内的风进入第一风道41后能够正向旋转前进,而第二鼓风通道23内的风进入第二风道51后能够反向旋转前进。因此,从第一管道4喷出的液体能够被正向旋转打散,随即从第二管道5喷出后有再一次被反向打散雾化,增强雾化效果。

实施例中,如图2、3、4所示,第一导风件1包括间隙设置的第一母板11和第一子板12,以及设置在第一母板11和第一子板12之间的若干片正向螺旋向心板14,相邻的正向螺旋向心板14之间隔离成第一鼓风通道13;第二导风件2包括间隙设置的第二母板21和第二子板22,以及设置在第二母板21和第二子板22之间的若干片反向螺旋向心板24,相邻的反向螺旋向心板24之间隔离成第二鼓风通道23;第一母板11位于第一子板12和第二子板22之间,第二子板22位于第一子板12和第二母板21之间。正向螺旋向心板14和反向螺旋向心板24类似于螺旋桨的向心结构,不仅能将气流引导至轴心,还能使气流绕轴心旋转。

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管道4的外圈设有作为引导气流从第一鼓风通道13到第一风道41的弧形面42。

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出雾口3位于第二母板21上;第一管道4设置在第一子板12上,第二管道5设置在第二子板22上。

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出雾口3和雾化单元的数量分别为3个,3个第二母板21呈一体成型结构;3个第一子板12也呈一体成型结构。各个分支输水管61公用一支主输水管62。

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导风件1和第二导风件2之间设有卡扣式定位结构7,卡口结构既能防止第一导风件1和第二导风件2之间产生旋转,也能作为装配定位之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水流顺次从主输水管62、分支输水管61、第一管道4、第二管道5中喷出;压缩空气的其中一路顺次从第一鼓风通道13、第一风道41、第二管道5中正向旋转吹出,另外一路顺次从第二鼓风通道23、第二风道51逆向旋转吹出。水流从第一管道4喷出时,从第一风道41冲出的气流能将水流初步打散,再从第二管道5喷出时,继续被第二风道51冲出的气流打散雾化。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