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88471发布日期:2020-12-22 13:54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防水卷材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线。



背景技术: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以sbs橡胶改性石油沥青引为侵渍覆盖层,以聚酯纤维无纺布、黄麻布、玻纤毡等分别制作为胎基,以塑料薄膜为防粘隔离层,经选材、配料、共熔、侵渍、复合成型、卷曲等工序加工制作。

现有的公开号为cn10901673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以玻纤丝瓜络聚酯毡为增强体,增强体上面涂覆sbs改性沥青层,sbs改性沥青层上表面覆矿物颗粒层,增强体下面涂覆聚乙烯膜;玻纤丝瓜络聚酯毡,按照重量份计,包括高硅氧玻璃纤维50-60份、超细玻璃纤维30-40份、丝瓜络纤维3-5份、聚酯纤维10-15份。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在向玻纤层涂覆沥青时,通过将玻纤层浸入到液态的沥青中,再将玻纤层从沥青中输出,实现同时对玻纤层的两侧同时涂覆沥青,但是通过这种方法涂覆的沥青层,沥青层的宽度通常大于玻纤层的宽度,导致伸出玻纤层两侧的沥青无法与玻纤层接触,导致这部分沥青在后续的加工工序中从玻纤层上脱落,造成沥青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减少从玻纤层两侧脱落的沥青,减少沥青的浪费,本申请提供一种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线。

本申请提供一种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线,包括机体,机体上固设有机架,机体的顶端开设有沥青储料槽,机架的一端上转动连接有进料传动辊,机体内转动连接有置于沥青储料槽内的导料辊,机架上远离进料传动辊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出料传动辊,进料传动辊、导料辊与出料传动辊相互平行,机体上设有压合机构,压合机构置于出料传动辊与导料辊之间,机架上设有两个置于压合机构与出料传动辊之间的侧刮杆,侧刮杆分别置于玻纤层的两侧且与玻纤层的两侧相互抵触,侧刮杆远离机架的一端置于沥青储料槽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纤层从进料传动辊向出料传动辊的方向运输,依次经过导料辊、压合机构,最终从出料传动辊的方向向外运输,熔融状态下的沥青放置在沥青储料槽内,玻纤层经过导料辊的导向作用,浸入到熔融状态下的沥青中,使熔融状态下的沥青涂覆在玻纤层的两侧,完成玻纤层涂覆沥青的过程,涂覆沥青后的玻纤层经压合机构,将沥青层压向玻纤层,提高沥青层与玻纤层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同时,将多余的沥青压向玻纤层的两侧,此时经侧刮杆将玻纤层两侧多余的沥青刮下,防止多余的沥青在后续的加工工序中掉落到其它地方,减少在后续工序中从玻纤层两侧脱落的沥青量,使刮下的沥青掉落到沥青储料槽内,进行回收利用,具有减少沥青浪费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侧刮杆的一端与机架铰接,机架上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的端部与侧刮杆连接,螺杆置于玻纤层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根据玻纤层的不同宽度,调节两个侧刮杆之间的距离,使两个侧刮杆之间的距离等于玻纤层的宽度,操作员转动螺杆,通过螺杆与机架之间的螺纹连接,进而带动螺杆运动,通过螺杆与侧刮杆之间的连接,进而带动侧刮杆运动,实现两个侧刮杆之间距离的可调,调高侧刮杆的适用范围,同时螺杆置于玻纤层的上方,使从玻纤层两侧刮下的沥青顺着侧刮杆顺畅的向下流动,提高了侧刮杆导向熔融状沥青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压合机构包括上压合辊和下压合辊,上压合辊置于下压合辊的正上方且均与出料传动辊相互平行,下压合辊与机架转动连接,玻纤层从上压合辊与下压合辊之间穿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压合辊与下压合辊的相互转动配合,对涂覆在玻纤层两侧的沥青层进行进一步的压实,进一步提高沥青层与玻纤层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上压合辊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调节块,两个调节块分别置于机架的两侧且与机架滑动连接,机架上转动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贯穿调节块且与调节块螺纹连接,调节杆与调节块的滑动方向相互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员根据实际生产的需求,根据沥青层与玻纤层之间不同的厚度,转动调节杆,通过调节杆与调节块之间的螺纹连接,进而带动调节块沿着机架的方向滑动,实现上压合辊与下压合辊之间距离的可调,进而使压合机构适用于不同厚度的玻纤层与沥青层,提高压合机构的适用范围。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端部从机架的顶端伸出,机架上转动连接有与调节杆相互垂直的蜗杆,调节杆伸出机架的端部固设有与调节杆同轴线的蜗轮,蜗杆与蜗轮啮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员转动蜗杆,通过蜗杆与蜗轮之间的啮合连接,进而同时带动两个蜗轮转动,同时带动两个调节杆同步转动,实现上压合辊两端高度的同步调节,进而提高了在调节上压合辊两端高度时的稳定性,蜗杆与蜗轮之间自锁功能,还提高了调节杆与调节块之间的稳定性,最终提高了上压合辊与下压合辊之间距离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置于下压合辊与侧刮杆之间的导向辊,导向辊与下压合辊相互平行,导向辊的顶端高度等于下压合辊的顶端高度,机架上设有置于导向辊上方的刮板,刮板与导向辊相互平行,刮板的底端高度等于上压合辊的底端高度,玻纤层从导向辊与刮板之间穿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压合加工后的玻纤层与沥青层运输到导向辊上,经导向辊的运输传动,继续将玻纤层与沥青层运输到下一个加工工位上,经过刮板与导向辊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刮板将多余凸起的沥青从沥青层上刮除,具有提高沥青层表面平整度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刮板的两端分别固设有固定块,固定块置于机架的内侧且与机架滑动连接,固定块的一端固设有与调节块固定连接的连接杆,调节块与固定块的滑动方向相同,刮板的底端与上压合辊的底端置于同一高度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起到连接刮板的作用,通过固定块将刮板连接在机架上且在机架上滑动,连接杆通过固定块和调节块,将刮板与上压合辊连接在一起,通过上压合辊的运动,进而带动刮板作相同的运动,使操作员在调节上压合辊高度的过程中,同时对刮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便于操作员调节刮板与导向辊之间的距离,提高刮板与导向辊对不同厚度沥青层与玻纤层的适用范围。

优选的,所述刮板靠近导向辊的一端呈“v”字形,刮板中部的开口朝向出料传动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刮板挂沥青的过程中,刮出的沥青随着刮板的两侧向外导出,“v”字形的刮板起到便于导出沥青的作用,防止刮出的沥青堆积在一起,进一步提高了刮板挂沥青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侧刮杆将玻纤层两侧多余的沥青刮下,防止多余的沥青在后续的加工工序中掉落到其它地方,减少在后续工序中从玻纤层两侧脱落的沥青量,使刮下的沥青掉落到沥青储料槽内,进行回收利用,具有减少沥青浪费的效果;

2.操作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根据玻纤层的不同宽度,调节两个侧刮杆之间的距离,使两个侧刮杆之间的距离等于玻纤层的宽度,同时螺杆置于玻纤层的上方,使从玻纤层两侧刮下的沥青顺着侧刮杆顺畅的向下流动,提高了侧刮杆导向熔融状沥青的效果;

3.通过蜗杆与蜗轮之间的啮合连接,实现上压合辊两端高度的同步调节,进而提高了在调节上压合辊两端高度时的稳定性,蜗杆与蜗轮之间自锁功能,还提高了调节杆与调节块之间的稳定性,最终提高了上压合辊与下压合辊之间距离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纵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中压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侧刮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体;11、沥青储料槽;2、机架;3、进料传动辊;31、进料电机;4、导料辊;5、压合机构;51、下压合辊;52、压合电机;53、上压合辊;54、调节块;55、调节杆;56、调节转柄;57、蜗轮;58、蜗杆;59、转轮;6、导向辊;7、刮板;71、固定块;72、连接杆;8、侧刮杆;81、螺杆;82、转动柄;9、出料传动辊;91、出料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线。

参照图1,一种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线,包括水平放置在地面上的机体1,机体1上固设有竖直的机架2,机架2分别置于机体1的两侧。机体1的顶端开设有方形的沥青储料槽11,熔融状态下的沥青存放在沥青储料槽11内。机架2的一端上转动连接有水平的进料传动辊3,机架2上固设有与进料传动辊3相互连接的进料电机31。机体1内转动连接有置于沥青储料槽11内的导料辊4,导料辊4呈水平状。机架2上远离进料传动辊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水平的出料传动辊9,机架2上固设有与出料传动辊9相互连接的出料电机91。进料电机31转动,带动进料传动辊3转动,玻纤层从进料传动辊3向出料传动辊9的方向运输,玻纤层浸入到熔融状态下的沥青中,使熔融状态下的沥青涂覆在玻纤层的两侧,完成玻纤层涂覆沥青的过程。

参照图1和图2,机体1上安装有置于沥青储料槽11上方的压合机构5,压合机构5置于出料传动辊9与导料辊4之间。压合机构5包括上压合辊53和下压合辊51,上压合辊53与下压合辊51均呈水平状,上压合辊53置于下压合辊51的正上方,下压合辊51与机架2转动连接,机架2的一侧固设有压合电机52,压合电机52与下压合辊51连接,玻纤层从上压合辊53与下压合辊51之间穿过。压合电机52转动,带动下压合辊51转动,通过上压合辊53与下压合辊51的相互转动配合,对涂覆在玻纤层两侧的沥青层进行进一步的压实,进一步提高沥青层与玻纤层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参照图3,上压合辊53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调节块54,两个调节块54分别置于机架2的两侧且与机架2滑动连接,调节块54在机架2上沿竖直的方向上下滑动。机架2上转动连接有竖直的调节杆55,调节杆55贯穿调节块54且与调节块54螺纹连接,调节杆55与调节块54的滑动方向相互平行,调节杆55伸出机架2的端部固设有圆形的调节转柄56。操作员根据实际生产的需求,根据沥青层与玻纤层之间不同的厚度,转动调节转柄56,进而带动调节杆55转动,通过调节杆55与调节块54之间的螺纹连接,进而带动调节块54沿着机架2的方向滑动,实现上压合辊53与下压合辊51之间距离的可调。

参照图3,调节杆55的端部从机架2的顶端伸出,调节杆55伸出机架2的端部固设有与调节杆55同轴线的蜗轮57,机架2上转动连接有与调节杆55相互垂直的蜗杆58,蜗杆58呈水平状,蜗杆58的两端分别固设有圆形的转轮59,蜗杆58与蜗轮57啮合连接。操作员转动转轮59,进而带动蜗杆58转动,通过蜗杆58与蜗轮57之间的啮合连接,进而同时带动两个蜗轮57转动,同时带动两个调节杆55同步转动,实现上压合辊53两端高度的同步调节,进而提高了在调节上压合辊53两端高度时的稳定性。蜗杆58与蜗轮57之间自锁功能,还提高了调节杆55与调节块54之间的稳定性,最终提高了上压合辊53与下压合辊51之间距离的稳定性。

参照图4,机架2上转动连接有置于下压合辊51与侧刮杆8之间的导向辊6,导向辊6与下压合辊51相互平行,导向辊6的顶端高度等于下压合辊51的顶端高度。经压合加工后的玻纤层与沥青层运输到导向辊6上,经导向辊6的运输传动,继续将玻纤层与沥青层运输到下一个加工工位上。

参照图4,机架2上安装有置于导向辊6上方的刮板7,刮板7与导向辊6相互平行,刮板7的底端高度等于上压合辊53的底端高度,玻纤层从导向辊6与刮板7之间穿过。经过刮板7与导向辊6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刮板7将多余凸起的沥青从沥青层上刮除,提高沥青层表面的平整度。

参照图2和图4,刮板7靠近导向辊6的一端呈“v”字形,刮板7中部的开口朝向出料传动辊9,在使用刮板7挂沥青的过程中,刮出的沥青随着刮板7的两侧向外导出,“v”字形的刮板7起到便于导出沥青的作用,防止刮出的沥青堆积在一起,进一步提高了刮板7挂除沥青的效果。

参照图3和图4,刮板7的两端分别固设有固定块71,固定块71置于机架2的内侧且与机架2滑动连接,固定块71在机架2内沿竖直的方向上下滑动。调节块54与固定块71的滑动方向相同,固定块71的一端固设有与调节块54固定连接的连接杆72,连接杆72呈水平状,刮板7的底端与上压合辊53的底端置于同一高度上。连接杆72通过固定块71和调节块54,将刮板7与上压合辊53连接在一起,通过上压合辊53的运动,进而带动刮板7作相同的运动,使操作员在调节上压合辊53高度的过程中,同时对刮板7的高度进行调节。

参照图2和图4,机架2上铰接有两个置于压合机构5与出料传动辊9之间的侧刮杆8,侧刮杆8分别置于玻纤层的两侧且与玻纤层的两侧相互抵触,侧刮杆8远离机架2的一端置于沥青储料槽11上。侧刮杆8将玻纤层两侧多余的沥青刮下,减少在后续工序中从玻纤层两侧脱落的沥青量,使刮下的沥青掉落到沥青储料槽11内,进行回收利用,减少沥青的浪费。

参照图4,机架2上螺纹连接有水平的螺杆81,螺杆81的端部与侧刮杆8连接,螺杆81置于玻纤层的上方,螺杆81的一端伸出机架2且固设有圆形的转动柄82。操作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根据玻纤层的不同宽度,调节两个侧刮杆8之间的距离,使两个侧刮杆8之间的距离等于玻纤层的宽度。操作员转动转动柄82,进而带动螺杆81转动,通过螺杆81与机架2之间的螺纹连接,进而带动螺杆81运动,通过螺杆81与侧刮杆8之间的连接,进而带动侧刮杆8运动,实现两个侧刮杆8之间距离的可调,调高侧刮杆8的适用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线的实施原理为:玻纤层依次经过进料传动辊3、导料辊4、压合机构5、导向辊6,最终从出料传动辊9处运出,操作员通过转动转轮59,实现上压合辊53与下压合辊51之间距离调节的同时对刮板7与导向辊6之间的距离进行同步调节,再通过转动转动柄82,实现两个侧刮杆8之间的距离,最后启动进料电机31、压合电机52和出料电机91,完成向玻纤层上涂覆沥青的加工过程。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