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氮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16672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定氮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有害气体进行净化处理的装置,特别适用于凯氏定氮瓶。
利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植物中所含蛋白质,其消化过程是将植物样品置于定氮瓶中,并加入适量的硫酸、催化剂等试剂,然后进行加热反应。由于定氮瓶为敞口瓶,其反应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硫SO2、三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不断从瓶中排放出来,污染环境,腐蚀仪器,影响人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与定氮瓶相配合将有害气体进行净化的废气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可与定氮瓶相配合的密封盖上设有导管,它与内盛吸收液、且带有进气管和排气管的吸收瓶相通,吸收瓶可以为一个,也可为多个相互串接,形成多级吸收处理系统。在导管与吸收瓶之间串接有缓冲瓶。由定氮瓶排出的有害气体经缓冲瓶送入吸收瓶,以减弱气体的冲击力。为了使进入吸收液内的气体能够充分被吸收,在吸收瓶进气管的出口处设有多孔莲蓬头,它将气体分成细小气流均匀地进入吸收液。在缓冲瓶或吸收瓶前设置与其连通的且具有多个可以封闭或可与导管相连通的接口的收集管,其接口可与各个密封盖上的导管相连通。当多个定氮瓶同时工作时,可通过收集管将各定氮瓶产生的废气收集后送入吸收系统进行处理。提高吸收系统的利用率。在末级吸收瓶气体排放出口处亦可连接排气泵。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与定氮瓶配合将有害气体进行净化处理的装置,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其净化的气体排出后不会污染环境和腐蚀设备以及影响人体健康。该装置也可与其它小型实验设备相配合进行废气处理,并可根据有害气体成分选择吸收液。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案的平面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如
图1,定氮废气处理装置是由带导管(1)的密封盖(2)、缓冲瓶(3)和两个相串接的吸收瓶(4)、(5)组成。缓冲瓶和吸收瓶为带有密封盖的玻璃瓶,密封盖上均设有进气管(6)和排气管(7)。各瓶之进的进、排气管用软管(8)相连通。采用这种结构使整个系统连接、拆卸方便。吸收瓶内盛吸收液为碱液,可采用废氢氧化钠。在吸收瓶进气管出口处设有多孔莲蓬头(9),它位于碱液内。使用时,将带有导管的密封盖即磨口玻璃盖盖在定氮瓶上,使其瓶口密封。消化过程中瓶内产生的废气由导管引出,经缓冲瓶后送入一、二级吸收瓶内,在吸收瓶中,废气中的酸雾、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被碱液吸收,生成硫酸盐。经过净化处理的废气由末级吸收瓶排气管排出。
如图2所示,当需要多个定氮瓶同时工作时,可在缓冲瓶进气管上连接一具有多个接口的收集管(10),其接口可与连接在各个定氮瓶上的导管相连通,剩余接口用密封塞密封。各定氮瓶产生的废气可通过各自的导管进入收集管,并同时送入缓冲瓶及吸收瓶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后的废气由末级吸收瓶排气管排出。
权利要求1.一种定氮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定氮瓶,其特征在于可与定氮瓶相配合的密封盖上设有导管,它与内盛吸收液且带有进气管和排气管的吸收瓶相连通,吸收瓶可以为一个,也可为多个相互串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氮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导管与吸收瓶之间串接有缓冲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氮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收瓶进气管的出口处设有多孔莲蓬头。
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定氮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吸收瓶或缓冲瓶前设置与其连通的且具有多个可以封闭或可与导管相连通的接口的收集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氮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末级吸收瓶气体排放出口处连接有排气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有害气体进行净化处理的装置,特别适用于凯氏定氮瓶,它由可与定氮瓶相配合,其上设有导管的密封盖、缓冲瓶、内盛吸收液的吸收瓶组成。在缓冲瓶和吸收瓶上设有进气管和排气管。吸收瓶进气管出口处设有莲蓬头,以使废气均匀地进入吸收液内,充分吸收。当有多个定氮瓶同时工作时,在缓冲瓶前可设置具有多个接口的收集管,以提高吸收系统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其处理后排出的废气不会污染环境。
文档编号B01D53/34GK2157820SQ92241178
公开日1994年3月2日 申请日期1992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1992年11月8日
发明者柳秉德, 赵文茹 申请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进出口商品检验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