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分离仪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290656阅读:来源:国知局
下端部处,并且第二管形柱的第二紧固部115可以设置在第二管形柱的上端部处。当然,第二紧固部115可以设置在第一管形柱的上端部处,并且第二紧固部115可以设置在第二管形柱的下端部处。在此,多个第二紧固部115可以沿着管形柱的圆周方向设置。
[0055]在此,设置在第一管形柱的下端部处的第二紧固部115和设置在第二管形柱的上端部处的第二紧固部115能够通过紧固装置116进行紧固。不同地,在此,设置在第一管形柱的下端部处的第二紧固部115和设置在第二管形柱的上端部处的第二紧固部115可以焊接。
[0056]另外,管形柱110可以例如由不锈钢形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
[0057]另外,壳体100可以包括第一供给部103和第二供给部105,第一供给部103构造成将反应物供给到壳体110中,第二供给部105构造成将气体供给到壳体100中。
[0058]在此,因为反应物通过重力向下移动(沿着高度方向朝向下端部),用于供给反应物的第一供给部103可以安装在于最上侧布置的管形柱110处。在此,可以设置至少两个第一供给部103以供给两种或更多种反应物。
[0059]另外,因为气体在朝与反应物相反的上侧移动(沿着高度方向朝向上端部)的同时与反应物反应,用于供给气体的第二供给部105可以在于最下侧处布置的管形柱110处设置。
[0060]同时,壳体100可以包括排放部107和收集部109,排放部107构造成从壳体100排放剩余的气体,收集部109构造成从壳体100收集产物。
[0061]在此,因为剩余气体是在朝向壳体100的上侧移动的同时与反应物反应之后的气体,则构造成排放该剩余气体的排放部107可以在于最上侧处布置的管形柱110处设置。
[0062]另外,因为在反应物朝向壳体100的下侧移动的同时通过气体反应或气体处理而生成产物,则构造成收集产物的收集部109能够在于最下侧布置的管形柱110处安装。
[0063]S卩,第一供给部103和排放部107可以在于最上侧处布置的管形柱110处安装,并且第二供给部105和收集部109可以在于最下侧处布置的管形柱110处安装。为方便描述,其中设置有第一供给部103和排放部107的管形柱可以被称作上端盖,并且其中设置有第二供给部105和收集部109的管形柱可以被称作下端盖。在此,上面提到的第二紧固部115可以设置在上端盖和下端盖处。
[0064]然而,第一供给部103、第二供给部105、排放部107和收集部109的位置是示例性的并且并不限于上面提到的位置。
[0065]例如,参照图2,第一供给部103可以在管形柱110的侧表面处形成,并且排放部107可以在管形柱110的上表面处形成。
[0066]不同地,参照图3,第一供给部103可以在管形柱110的上表面处形成,并且排放部107可以在管形柱110的侧表面处形成。
[0067]另外,第一供给部103和排放部107可以安装在从最上侧开始的第η(η是2或更大的自然数)个管形柱110处,而非安装在于最上侧处布置的管形柱110 (上端盖)处。例如,参照图4,第一供给部103可以在从最上侧开始的第二管形柱110处安装。类似地,第二供给部105和收集部109可以安装在从最下侧开始的第η (η是2或更大的自然数)个管形柱110处,而非安装在于最下侧布置的管形柱110处。
[0068]旋转轴120用于使旋转圆锥体130旋转,并且沿着壳体100的高度方向(例如,竖直方向)在壳体100中形成。
[0069]在此,旋转轴120连接至诸如马达的驱动单元125,并且驱动单元125用于使旋转轴120旋转。
[0070]同时,旋转圆锥体130安装在旋转轴120上以绕着旋转轴120旋转。另外,旋转圆锥体130可以具有沿着壳体100的高度方向从上端朝向下端减小的直径。具体地,旋转圆锥体130可以成形为具有从上端朝向下端减小的直径的管状。另外,基于纵向剖视图,旋转圆锥体130可以大致形成为“V”形。
[0071]旋转圆锥体130的下端部安装在旋转轴120处。当反应物被输入到旋转圆锥体130中时,反应物通过离心力而沿着旋转圆锥体130分散、移动至上端,然后被转移至布置在下侧处的固定圆锥体140。
[0072]另外,固定圆锥体140被固定至壳体100以与旋转圆锥体130间隔开。另外,固定圆锥体140可以具有沿着壳体100的高度方向从上端朝向下端减小的直径。具体地,固定圆锥体140可以形成为具有从上端朝向下端减小的直径的管状。基于纵向剖视图,固定圆锥体140可以大致形成为“V”形。
[0073]另外,固定圆锥体140可以固定在管形柱110中或者固定在两个相邻的管形柱110之间。另外,固定圆锥体140—体地或可分离地固定至管形柱110。同时,固定圆锥体140可以与管形柱110—体形成。
[0074]另外,因为固定圆锥体140与旋转圆锥体130间隔开并且形成为围绕着旋转圆锥体130的外侧的形状,固定圆锥体140能够容纳来自旋转圆锥体130的反应物。另外,固定圆锥体140和旋转圆锥体130可以交替地设置。
[0075]在此,固定圆锥体140和旋转圆锥体130的尺寸或间隔可以被调整。如上所述,当固定圆锥体140和旋转圆锥体130的尺寸或间隔被调整时,能够适当地处理各种反应物的性能。
[0076]同时,固定圆锥体140与管形柱110分别形成,并且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固定至管形柱110,这些方法诸如为使用紧固装置116、焊接等。
[0077]在实施例中,固定圆锥体140可以包括从上端部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延伸部145。延伸部145的外径可以大于管形柱110的内径。因此,延伸部145可以布置在两个相邻的管形柱110之间。具体地,延伸部145可以布置在第一管形柱的下端和第二管形柱的上端之间。
[0078]在此,从延伸部145朝外突出的第一紧固部147可以在固定圆锥体140处形成。另夕卜,对应于第一紧固部147而突出的第二紧固部115可以在管形柱110的上端和管形柱110的下端中的至少一个处形成。另外,多个第一紧固部147和多个第二紧固部115可以沿着管形柱110的圆周方向设置。
[0079]在此,第一紧固部147和第二紧固部115可以通过诸如螺丝钉、螺栓等的紧固装置116或焊接而联接。
[0080]图5是分解立体图,其示出了紧固孔、突起和紧固槽被添加到图1中所示的气液分离仪器的状态,并且图6至图9是剖视图,其示出了紧固孔、突起和紧固槽被添加到图2中所示的气液分离仪器的状态。
[0081]参照图5至图9,延伸部145可以使用紧固孔149和突起117联接至管形柱110。
[0082]具体地,沿着竖直方向贯通的紧固孔149可以在延伸部145中形成。
[0083]另外,插入到紧固孔149中的突起117可以在管形柱110的上端部和管形柱110的下端部中的任意一处形成,并且突起117在对应于紧固孔149的位置处所插入的紧固槽119可以在管形柱110的上端部和管形柱110的下端部中的另一处形成。
[0084]具体地,插入到紧固孔149中的突起117可以设置在管形柱110的下端处,并且紧固槽119可以在对应于紧固孔149的位置处设置在管形柱110的上端处。因此,在于延伸部145的紧固孔149处形成的紧固槽119与管形柱110的上端对齐后,当于管形柱110的下端处形成的突起117插入到紧固槽119中时,固定圆锥体140的延伸部145能够固定在管形柱110的上端和管形柱110的下端之间。
[0085]然而,突起117可以不在管形柱110的下端处形成,并且紧固槽119可以不在管形柱110的上端处形成。参照图8和图9,突起117可以在管形柱110的上端处形成,并且紧固槽119可以在管形柱110的下端处形成。
[0086]另外,参照图6和图8,诸如螺丝钉、螺栓等的紧固装置116能够插入到第二紧固部115中以联接相邻的管形柱110。
[0087]不同地,参照图7和图9,在没有第二紧固部115的情况下,能够使用突起117和紧固槽119来联接相邻的管形柱110。在此,突起117和紧固槽119可以通过焊接联接,或者可以通过在突起117和紧固槽119上形成螺纹而螺纹地联接。
[0088]图10是剖视图,其示出了斜面在图2中所示的气液分离仪器的管形柱的上端和下端处形成的状态。
[0089]参照图10,当斜面在管形柱110的上端和管形柱110的下端处形成时,固定圆锥体140的延伸部145也可以具有与管形柱110的上端和管形柱110的下端对应的斜面。
[0090]同时,延伸部145可以不在固定圆锥体140处形成。
[0091]图11至图13是剖视图,其示出了延伸部从图2中所示的气液分离仪器移除的状态。固定圆锥体140可以与管形柱110 —体地形成或者可以通过焊接直接联接至管形柱110。在此,在管形柱110处形成的固定圆锥体140的形成高度(固定位置)可以彼此不同。
[0092]例如,参照图11至图13,固定圆锥体140的上端部可以通过焊接直接联接至管形柱I1的内表面。在此,参照图11,固定圆锥体140的上端部可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