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有机废水出水质量的二次沉淀池系统及处理方法_3

文档序号:9386868阅读:来源:国知局
水集水池6中。
[0034] 在沉淀区进行泥水分离后的污泥大部分能沉淀到池底的集泥斗4,部分絮状物成 为浮泥飘浮在水面上。每天进行1-2次的排除浮泥操作。排除浮泥的操作:通过控制出水 集水池6的抽水栗或出水管道阀门提升二次沉淀池20的水位,当水位略高于排渣斗11和 排泥槽10的挡水坝时,先人工驱逐配水池13水面上的浮泥到排渣斗11,浮泥自流至污泥浓 缩池8内。待配水池13水面上的浮泥驱逐完毕后,启动刮渣装置9,刮渣装置9往二次沉淀 池20头部的方向行进驱逐浮泥,同时借助人工将二次沉淀池20的浮泥驱逐至排泥槽10,浮 泥自流至排放口进入污泥浓缩池8。当刮渣装置9到达浮泥排泥槽10旁边时关闭刮渣机, 继续借助人工将浮泥驱逐进排泥槽10。完成第一轮驱逐浮泥操作后,启动刮渣装置9使其 后退至二次沉淀池20的尾部。可根据实际需要接连进行多次的驱逐工作,直至水面浮泥排 除干净。将二次沉淀池20的浮泥驱逐完毕后,开始逐一排放池底的集泥斗4的污泥。操作 前,先检查并且要确保第一个要排泥的集泥斗4的排泥管3阀门处于打开状态,然后启动抽 泥栗,抽取排放集泥斗4中的污泥。每抽完一个泥斗的污泥后,首先打开下一个集泥斗4的 排泥管3阀门,再关闭上一个排泥管3阀门,即在污泥排放过程中要确保有一个排泥管3阀 门处于打开状态。污泥排放完成后,恢复出水集水池6的抽水栗到自动启动状态,打开出水 管道阀门,以便适时排走出水集水池6的水。排泥操作一般要求日班和中班各抽泥一轮,而 驱逐浮泥的操作必须在前,抽泥的操作在后,这样能延长水力停留时间,提高出水的水质。 [0035] 本发明不局限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 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发明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 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主权项】
1. 一种可提高有机废水出水质量的二次沉淀池系统,包括混凝池、二次沉淀池和出水 集水池,所述混凝池、二次沉淀池和出水集水池沿水流方向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二 次沉淀池为平流式沉淀池,其头部池壁上沿池宽度设置具有挡水坝的排泥槽,尾部池壁上 设置出水堰,池底设多个集泥斗,所述集泥斗沿池的宽度和长度成排设置并布满池底,每个 集泥斗均设独立的排泥管,池的上方设置行走式刮泥机,用于将水面上的浮泥赶至排泥槽, 使浮泥远离出水堰。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有机废水出水质量的二次沉淀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出水堰为溢流堰,其底部设置一排淹没式堰孔,堰孔上方设置滤网。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有机废水出水质量的二次沉淀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凝池包括配水池、混凝剂加药装置和絮凝剂加药装置,所述配水池内进水口处设置 沿池宽度设置的反应斗,该反应斗具有低于池内水面的水坝,斗内设置搅拌机,所述的混凝 剂加药装置和絮凝剂加药装置的药剂出口与反应斗连接,经生化处理后的废水首先进入反 应斗内与混凝剂和絮凝剂反应再溢流进入配水池内,所述配水池除进水一侧外的任意一侧 设置具有挡水坝的排渣斗。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提高有机废水出水质量的二次沉淀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斗内设置与反应斗水坝平行的挡流板,将反应斗内空间分隔成进水区和出水区, 其中,所述挡流板与进水口之间的空间为进水区,挡流板与水坝之间的空间为出水区,所述 挡流板与反应斗底部具有间距从而连通进水区和出水区,所述搅拌机置于进水区内,所述 的混凝剂加药装置和絮凝剂加药装置的药剂出口与进水区连接,经生化处理后的废水首先 进入进水区内与混凝剂和絮凝剂反应再进入出水区进而溢流至配水池内。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提高有机废水出水质量的二次沉淀池系统,其特 征在于,还包括污泥浓缩池,所述配水池的排渣斗和排泥管、所述二次沉淀池的排泥槽和各 排泥管均与污泥浓缩池连接,将浮泥和污泥排放至此进行浓缩处理。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提高有机废水出水质量的二次沉淀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凝池、二次沉淀池、出水集水池和污泥浓缩池紧挨设置,所述混凝池和二次沉淀池之 间通过有孔整流墙连接,所述排泥槽设置在有孔整流墙位于二次沉淀池的侧壁的上部,所 述出水集水池位于二次沉淀池的尾部并通过设有出水堰的隔墙与二次沉淀池连接,所述污 泥浓缩池位于混凝池和二次沉淀池的同侧并与混凝池和二次沉淀池共用墙体,所述混凝池 的排渣斗则设置在与污泥浓缩池相连的墙体上的排放口与污泥浓缩池连通,浮泥进入排渣 斗后自流入污泥浓缩池中,所述二次沉淀池的排泥槽的槽口开设在与污泥浓缩池相连的墙 体上,池内浮泥进入排泥槽后自流入污泥浓缩池。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提高有机废水出水质量的二次沉淀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孔整流墙设有一排沿二次沉淀池宽度分布的数个整流孔,整流孔的中心点位于距离 池底0.6~1.2米的位置处,作为配水池和二次沉淀池的布水区,各整流孔是边长为0.1~0.2 米的方孔,孔间距为0. 2~0. 4米。8.使用权利要求1-7二次沉淀池系统的可提高出水质量的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括以下步骤: (1)经生化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混凝池中进行混凝处理,经混凝处理后的废水进入二次 沉淀池中进行泥水沉降分离,比水重的污泥颗粒沉降至池底的集泥斗中,比水轻的絮状浮 泥浮在水面,水则通过出水堰溢流到出水集水池中; (2)每天进行1-2次排泥操作,每次排泥时,先排水面浮泥后排池底污泥,提高出水质 量。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提高出水质量的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 具体操作为:控制出水集水池的出水流速以提升混凝池的配水池和二次沉淀池的水位,待 水位高于排渣斗和排泥槽的挡水坝时,先人工驱逐配水池水面上的浮泥至排渣斗,浮泥则 自流至污泥浓缩池中;配水池水面浮泥驱逐完毕后,启动行走式刮泥机自二次沉淀池尾部 向头部将浮泥驱逐至排泥槽,浮泥则从槽口自流至污泥浓缩池中,重复操作至水面上的浮 泥驱逐干净,而后逐一排放集泥斗中的污泥,操作完毕后恢复集水池中的水流速度,排走出 水集水池中的水。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提高出水质量的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集泥 斗排泥操作时,首先打开第一个排泥管阀门,再启动抽泥栗进行排泥,每抽完一个集泥斗的 污泥后,先打开下一个排泥管阀门再关闭上一个排泥管阀门,即在抽泥过程中必须保持一 个排泥管阀门处于开启状态,以此类推直至所有集泥斗的污泥排放完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b>一</b>种可提高有机废水出水质量的二次沉淀池系统,包括混凝池、二次沉淀池和出水集水池,所述混凝池、二次沉淀池和出水集水池沿水流方向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沉淀池为平流式沉淀池,其头部池壁上沿池宽度设置具有挡水坝的排泥槽,尾部池壁上设置出水堰,池底设多个集泥斗,所述集泥斗沿池的宽度和长度成排设置并布满池底,每个集泥斗均设独立的排泥管,池的上方设置行走式刮泥机,用于将水面上的浮泥赶至排泥槽,使浮泥远离出水堰,从而提高出水质量。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上述系统的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
【IPC分类】B01D21/24, B01D21/08
【公开号】CN105107241
【申请号】CN201510575905
【发明人】廖亮, 张捷, 刘亮, 蓝裕进, 陆宏杰, 胡百九
【申请人】广州擎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1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