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垃圾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898958阅读:来源:国知局
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箱体的左表面设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一箱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的一端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第一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拉线的上下两侧,所述第四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箱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散热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箱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过滤网呈水平状,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一箱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侧面与所述第一箱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握持杆,所述握持杆水平放置,所述握持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呈长方体,所述第二过滤网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侧面固定连接。
[0015]所述第一支架呈Z字形,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缸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的左端呈倾斜状且设有第二凹槽,所述顶靠轮呈圆柱体,所述顶靠轮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推动杆轴转连接,所述第二箱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箱体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箱体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顶靠轮收容于所述第二箱体内,所述第一顶靠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一顶靠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靠杆的上端顶靠在所述第二箱体的左表面上,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顶靠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二箱体的左表面接触。
[0016]所述第二连接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连接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支撑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三定位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定位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定位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二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气缸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推动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三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三气缸连接,所述第三推动杆贯穿所述第三定位杆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推动杆的左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收集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收集板呈右下方向左上方倾斜,所述收集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四定位杆呈长方体,所述第四定位杆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气缸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定位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连接。
[0017]所述第三支架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且设有第四凹槽,所述斜杆呈倾斜状,所述斜杆的两端与所述第三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转轮呈圆柱体,所述转轮水平放置,所述转轮收容于所述第四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三支架轴转连接,所述研磨环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研磨环呈水平状,所述研磨环的内表面与所述转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刷毛顶靠在所述研磨环上。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19]本发明提出的多用途垃圾处理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将垃圾进行有效的分类,将其分为固体垃圾及液体垃圾,然后进行分类处理,首先对液体垃圾进行过滤,过滤掉其中的颗粒杂质,然后对其进行加温蒸发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在室内空气干燥时可以增加室内的湿度,以便保持适宜的湿度,然后将固体垃圾粉碎研磨呈粉状后压缩呈块状,然后方便将其进行收集集中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方便后续的加工,减少资源的浪费;并且本发明移动方便,在日常使用中可以将其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操作简单方便,提高日常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多用途垃圾处理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1]图1为本发明多用途垃圾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所示本发明多用途垃圾处理装置的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中:1-底板;11-第一弯曲杆;12-第一弹簧;13-支撑框;131-第一凹槽;14-第一滚轮;15-第二弹簧;2-框体装置;21-第一框体;22-第一集中块;23-第二框体;231-第一通孔;24-第一弯曲板;25-第一刷毛;3-气缸装置;31-第一气缸;32-第一推动杆;33-第一横杆;34-第一竖杆;35-第二横杆;4-挡板装置;41-第二竖杆;42-第三弹簧;43-挡板;44-握持架;45-第一磁铁;46-第二磁铁;47-第一密封块;48-第二密封块;5-支撑板;51-第一通孔;52-收集环;53-第一支撑杆;531-第三通孔;54-第三横杆;55-第一定位杆;6-第一处理装置;61-电机;62-输出轴;63-拉线;64-第四弹簧;65-第一箱体;651-第一固定环;66-散热框;67-加热棒;68-第一过滤网;69-第二过滤网;60-第一连接杆;601-握持杆;7-第二处理装置;71-第一支架;72-第二气缸;73-第二推动杆;731-第二凹槽;74-顶靠轮;75-第二箱体;76-第一顶靠杆;77-第二定位杆;8-收集装置;81-第三气缸;82-第三定位杆;83-第二连接杆;84-第三推动杆;841-第三凹槽;85-收集板;86-第二支架;87-第四定位杆;88-第三连接杆;9-滚轮装置;91-第三支架;911-第四凹槽;92-斜杆;93-转轮;94-研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提出的多用途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I上方的框体装置2、位于所述框体装置2下方的气缸装置3、挡板装置4、位于所述挡板装置4下方的支撑板5、位于所述支撑板5下方的第一处理装置6、位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6右侧的第二处理装置7、位于所述第二处理装置7上方的收集装置8及位于所述收集装置8上方的滚轮装置9。
[0025]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底板I呈长方体,所述底板I水平放置,所述底板I上设有位于其下方的第一弯曲杆11、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曲杆11上的第一弹簧12、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11下方的支撑框13、收容于所述支撑框13内的第一滚轮14及位于所述支撑框13上方的第二弹簧15。所述第一弯曲杆11设有四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底板I下方的左右两侧,一侧各两个,且位于一侧的第一弯曲杆11相对放置。所述第一弯曲杆11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11的上端与所述底板I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2设有四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底板I下方的左右两侧,一侧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1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弹簧12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12的上端与所述底板I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杆1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13呈空心的半圆柱体状,所述支撑框13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弯曲杆11顶靠在所述支撑框13的上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框13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131,所述第一凹槽131呈半圆柱体状。所述第一滚轮1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底板I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滚轮14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一滚轮14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131内且与所述支撑框13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滚轮14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131内旋转。所述第二弹簧15设有四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底板I下方的左右两侧,一侧设有两个且位于所述支撑框13的上方。所述第二弹簧15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15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框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5的上端与所述底板I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支撑框13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一弯曲杆11可以防止所述支撑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