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剂反应釜搅拌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6852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乳化剂反应釜搅拌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乳化剂反应釜搅拌装置,属于乳化剂反应釜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乳化剂的生产中所用的原料为油酸和山梨醇,需要其在高温条件下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制得。由于两种原料比重差距较大,在反应中用板框式搅拌装置只产生旋转力,山梨醇加入后易沉于反应釜底部,两种原料不能充分混合,不仅反应不充分,且山梨醇沉于反应釜底部,在反应釜内高温条件下,发生焦糊、粘结于反应釜壁上,很难清理,且山梨醇消耗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乳化剂反应釜搅拌装置,不会使山梨醇沉于反应釜底,降低了山梨醇的消耗率,避免了山梨醇焦糊粘结于反应釜壁上。
[000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乳化剂反应釜搅拌装置,包括乳化剂反应釜,反应釜内设有板框,板框安装在转轴上,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反应釜顶部,转轴顶部通过传动装置与电机配合,转轴为空心转轴,空心转轴内设有内轴,内轴通过轴承B安装在空心转轴内,内轴底部连接叶桨,内轴顶部通过传动装置B连接到电机B,电机和电机B的电源端均通过控制装置连接到电源。
[0005]所述的乳化剂反应釜搅拌装置,将板框和叶桨的转轴设置为内外套轴的形式,并相互之间通过轴承B来限定位置,外轴即空心转轴通过轴承与反应釜来进行位置限定,通过在反应釜外壳上设置支架,将电机以及电机B固定,使用齿轮和链条配合的传动装置以及传动装置B,将电机以及电机B的动力传送给转轴和内轴,转轴上安装的板框位于上方,内轴上安装的叶桨位于下方,在需要生产乳化剂时,控制装置会始终接通电机的电源,使电机始终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板框转动,板框将油酸和山梨醇充分的混合,使其反应产生乳化剂,而电机B会在控制装置的作用下间歇性开启,使电机通过传动装置B带动叶桨间歇性的旋转,叶桨旋转会将反应液体向上抽,这样可以将下沉的山梨醇向上抽,使其无法沉底,避免了山梨醇焦糊粘结于反应釜底部,而间歇性旋转的叶桨,可以使山梨醇做上上下下的往复运动,使其无法沉底的同时可以更充分的与油酸反应,降低了山梨醇的消耗率,且电机B为间歇性启动,节省了电能的损耗。
[0006]所述的乳化剂反应釜搅拌装置,控制装置包括计时器、电池、继电器A和继电器B,计时器表盘上设有弧形导轨和圆形轨道,弧形导轨外均匀分布静触点,计时器指针相对于计时器的表盘转轴两端设有触点A、触点B和触点C,触点A与表盘转轴的距离与静触点与表盘转轴的距离相对应,触点B与表盘转轴的距离与弧形导轨半径相对应,触点C到表盘转轴的距离与圆形轨道的半径相对应,触点A和触点B分别与触点C通过导线连接,静触点均并联到继电器A的线圈一端,继电器A线圈另一端连接到电池一极,弧形导轨通过继电器B的线圈连接到电池一极,圆形轨道连接到电池另一极,电机B与电机的电源端分别通过继电器A和继电器B的常开触点连接到电源。可根据需要的反应时间调整计时器,使指针倒计时,指针延转轴旋转;静触点、弧形导轨和圆形轨道均为导体;触点C会与圆形轨道始终接触,保证与电池一极始终接通;静触点为较小的弧形,各个静触点位于以转轴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且相互之间等间距,触点A在随指针旋转过程中会逐个与静触点滑动接触,使继电器A的线圈间歇性的与电池接通,使其常开触点间歇性闭合,实现了电机B间歇性与电源接通,叶桨间歇性工作;弧形导轨为一个圆环形的轨道在指针安装触点B的起始位置设置开口形成的,即开始倒计时后,触点B就始终与弧形导轨接触,使继电器B的线圈与电池形成回路,继电器B的常开触点在倒计时中会始终闭合,电机始终通电,使板框可以不间歇工作。
[000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0008]所述的乳化剂反应釜搅拌装置,将板框和叶桨的转轴设置为内外套轴的形式,并相互之间通过轴承B来限定位置,外轴即空心转轴通过轴承与反应釜来进行位置限定,通过在反应釜外壳上设置支架,将电机以及电机B固定,使用齿轮和链条配合的传动装置以及传动装置B,将电机以及电机B的动力传送给转轴和内轴,转轴上安装的板框位于上方,内轴上安装的叶桨位于下方,在需要生产乳化剂时,控制装置会始终接通电机的电源,使电机始终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板框转动,板框将油酸和山梨醇充分的混合,使其反应产生乳化剂,而电机B会在控制装置的作用下间歇性开启,使电机通过传动装置B带动叶桨间歇性的旋转,叶桨旋转会将反应液体向上抽,这样可以将下沉的山梨醇向上抽,使其无法沉底,避免了山梨醇焦糊粘结于反应釜底部,而间歇性旋转的叶桨,可以使山梨醇做上上下下的往复运动,使其无法沉底的同时可以更充分的与油酸反应,降低了山梨醇的消耗率,且电机B为间歇性启动,节省了电能的损耗。
[0009]所述的控制装置,可根据需要的反应时间调整计时器,使指针倒计时,指针延转轴旋转;静触点、弧形导轨和圆形轨道均为导体;触点C会与圆形轨道始终接触,保证与电池一极始终接通;静触点为较小的弧形,各个静触点位于以转轴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且相互之间等间距,触点A在随指针旋转过程中会逐个与静触点滑动接触,使继电器A的线圈间歇性的与电池接通,使其常开触点间歇性闭合,实现了电机B间歇性与电源接通,叶桨间歇性工作;弧形导轨为一个圆环形的轨道在指针安装触点B的起始位置设置开口形成的,即开始倒计时后,触点B就始终与弧形导轨接触,使继电器B的线圈与电池形成回路,继电器B的常开触点在倒计时中会始终闭合,电机始终通电,使板框可以不间歇工作。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电气原理图。
[0013]图中:1、反应釜;2、板框;3、转轴;4、传动装置;5、电机;6、内轴;7、叶桨;8、传动装置B ;9、电机B ;10、控制装置;11、计时器;12、电池;13、继电器A ;14、继电器B ;15、表盘;16、弧形导轨;17、圆形轨道;18、静触点;19、触点A ;20、触点B ;21、触点C ;22、指针;23、表
盘转轴。【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15]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乳化剂反应釜搅拌装置,包括乳化剂反应釜1,反应釜I内设有板框2,板框2安装在转轴3上,转轴3通过轴承安装在反应釜I顶部,转轴3顶部通过传动装置4与电机5配合,转轴3为空心转轴,空心转轴内设有内轴6,内轴6通过轴承B安装在空心转轴内,内轴6底部连接叶桨7,内轴6顶部通过传动装置B8连接到电机B9,电机5和电机B9的电源端均通过控制装置10连接到电源。
[0016]实施例2:在实施例1所述的结构基础上,如图2和图3所示,控制装置10包括计时器11、电池12、继电器A13和继电器B14,计时器11表盘上设有弧形导轨16和圆形轨道17,弧形导轨16外均匀分布静触点18,计时器11指针22相对于计时器11的表盘转轴23两端设有触点A19、触点B20和触点C21,触点A19与表盘转轴23的距离与静触点18与表盘转轴23的距离相对应,触点B20与表盘转轴23的距离与弧形导轨16半径相对应,触点C21到表盘转轴23的距离与圆形轨道17的半径相对应,触点A19和触点B20分别与触点C21通过导线连接,静触点18均并联到继电器A13的线圈一端,继电器A13线圈另一端连接到电池12 —极,弧形导轨16通过继电器B14的线圈连接到电池12 —极,圆形轨道17连接到电池12另一极,电机B9与电机5的电源端分别通过继电器A13和继电器B14的常开触点连接到电源。
【主权项】
1.一种乳化剂反应釜搅拌装置,包括乳化剂反应釜(I),反应釜(I)内设有板框(2),板框(2)安装在转轴(3)上,转轴(3)通过轴承安装在反应釜(I)顶部,转轴(3)顶部通过传动装置⑷与电机(5)配合,其特征在于,转轴(3)为空心转轴(3),空心转轴(3)内设有内轴(6),内轴(6)通过轴承B安装在空心转轴(3)内,内轴(6)底部连接叶桨(7),内轴(6)顶部通过传动装置B (8)连接到电机B (9),电机(5)和电机B (9)的电源端均通过控制装置(10)连接到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剂反应釜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10)包括计时器(11)、电池(12)、继电器A(13)和继电器B(14),计时器(11)表盘(15)上设有弧形导轨(16)和圆形轨道(17),弧形导轨(16)外均匀分布静触点(18),计时器(11)指针(22)相对于计时器(11)的表盘转轴(23)两端设有触点A(19)、触点B(20)和触点C(21),触点A(19)与表盘转轴(23)的距离与静触点(18)与表盘转轴(23)的距离相对应,触点B(20)与表盘转轴(23)的距离与弧形导轨半径相对应,触点C(21)到表盘转轴(23)的距离与圆形轨道(17)的半径相对应,触点A(19)和触点B(20)分别与触点C(21)通过导线连接,静触点(18)均并联到继电器A(13)的线圈一端,继电器A(13)线圈另一端连接到电池(12)一极,弧形导轨(16)通过继电器B (14)的线圈连接到电池(12) —极,圆形轨道(17)连接到电池(12)另一极,电机B(9)与电机(5)的电源端分别通过继电器A(13)和继电器B(14)的常开触点连接到电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乳化剂反应釜搅拌装置,属于乳化剂反应釜领域,包括乳化剂反应釜,反应釜内设有板框,板框安装在转轴上,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反应釜顶部,转轴顶部通过传动装置与电机配合,转轴为空心转轴,空心转轴内设有内轴,内轴通过轴承B安装在空心转轴内,内轴底部连接叶桨,内轴顶部通过传动装置B连接到电机B,电机和电机B的电源端均通过控制装置连接到电源,不会使山梨醇沉于反应釜底,降低了山梨醇的消耗率,避免了山梨醇焦糊粘结与反应釜壁上。
【IPC分类】B01J19/18
【公开号】CN204619991
【申请号】CN201520312737
【发明人】王焕胜, 王刚, 王焕钊
【申请人】淄博汇通油脂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