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除茶籽中果皮的清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2289发布日期:2018-07-07 10:10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理机,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清除茶籽中果皮的清理机,属于从茶籽中清除果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茶籽属于木本油料,据统计截止2014年统计全国种植面积达6233万亩,我国年可产出油茶籽300万吨左右。

目前,将鲜茶果(俗称“茶桃)去皮剥出茶籽方法有人工剥籽方法和机械剥籽方法。但是,现有的鲜茶果剥壳机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剥出的茶籽中含有20%~70%的茶果皮。如果茶籽中带有果皮,那么榨出来的油中有一种苦涩味且色泽发红,影响茶油的品质。

由于鲜茶果用机械剥皮后皮和籽无论是从形状还是从重量上都相差无几,无法利用形状差异或比重差异分离出原料中的果皮;因此,目前含有一定数量皮的茶籽(以下称为原料)烘干或晒干后通常靠人工挑拣的方法去掉茶籽中的皮。人工挑拣原料中的果皮,效率较低;且若一个熟练工人一天可挑选400~500公斤,按每个工人日工资100元计算,致使原料价格上扬约200元/吨;而且鲜茶果在每10月份上市到当年的12月前就结束了,由于季节性强,存在用工数量短期内大、临时工人难招聘、工人劳动强度较大等诸多不利因素,成为阻碍着我国油茶产业的发展的瓶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人工挑拣原料中的果皮存在的效率较低、致使原料价格上扬等问题,提供一种清除茶籽中果皮的清理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清除茶籽中果皮的清理机,包括均料机构、电机减速机Ⅰ、淌料板、门板、凸轮机构、电机减速机Ⅱ、挂滚和琴滚,所述的均料机构包括木滚,所述的木滚外设置有外壳,所述的外壳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外壳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的电机减速机Ⅰ与木滚通过链条相连接,外壳底部的出料口设置有斜向设置的淌料板,所述的门板位于挂滚一侧且门板底端与挂滚之间余有间隙,门板与挂滚的垂直中心线之间呈25°夹角,所述的淌料板指向门板朝向挂滚侧面上部,且淌料板底端与门板之间余有间隙,门板背向挂滚侧面装有转动轴承和限位销,且门板背向挂滚侧面设置有与转动轴承相配合的转轴,门板背向挂滚侧面上部与凸轮机构相抵触,所述的电机减速机Ⅰ通过链条与凸轮机构相连接,所述的挂滚为滚筒状结构,该滚筒状结构滚筒表面上敷设有黏粘材料,所述的琴滚为由多根钢丝固定在两端固定板上形成的空心滚,所述的挂滚与琴滚并排放置,所述的琴滚位于挂滚另一侧,琴滚与挂滚之间余有间隙,挂滚与琴滚半径比在1.5~2之间,挂滚与琴滚两者圆心连线与水平面夹角呈12°,所述的电机减速机Ⅱ通过皮带与琴滚相连接,琴滚通过链条与挂滚相连接,琴滚与挂滚同向转动。

所述的挂滚包括两端的钢制端板,所述两端的钢制端板之间通过木圆滚相连接形成滚筒状结构,所述的黏粘材料敷设在木圆滚表面上,所述挂滚中间设置贯穿滚筒状结构的挂滚中间轴,所述的挂滚中间轴两端分别设置有挂滚轴承,所述的挂滚轴承分别固定在支座上,且挂滚中间轴一端设置有链轮。

所述的黏粘材料为涤棉超细纤维布。

所述的琴滚包括两端的固定板,所述两端的固定板中央通过琴滚中间轴相连接,多根钢丝固定在两端固定板外圆周上,所述的琴滚中间轴两端分别设置有琴滚轴承,且琴滚中间轴一端设置有皮带轮。

所述门板与挂滚之间的间隙下部设置有茶籽集料板。

所述的琴滚上部设置有半圆弧罩子,所述的半圆弧罩子底端设置有倾斜设置的皮淌板,所述的皮淌板与水平面之间呈45~48°夹角。

所述的淌料板与水平面之间呈45~48°夹角。

所述的木滚外圆周上设置有8个进料畚斗。

所述的挂滚顺时针转动、转速为25r/mim,所述的琴滚顺时针转动、转速为50r/mim。

所述的均料机构、电机减速机Ⅰ、凸轮机构、茶籽集料板、挂滚、电机减速机Ⅱ及琴滚均设置在支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粘在黏粘材料上的果皮随着挂滚转过一定角度后被琴滚从黏粘材料上弹开,使得原料中茶籽与果皮分离,实现了清除茶籽中的果皮目的,经本机清理后的茶籽中含皮率≤0.5%,无需人工挑拣,分离效率高;且原料无损耗。

2、装机容量小,动力消耗小。

3、每小时产量≥2000㎏,产能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挂滚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琴滚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架1,茶籽集料板2,转动轴承3,限位销4,门板5,凸轮机构6,电机减速机Ⅰ7,均料机构8,外壳9,木滚10,进料畚斗11,淌料板12,挂滚13,电机减速机Ⅱ14,琴滚15,皮淌板16,黏粘材料17,固定板18,钢制端板19,木圆滚20,挂滚中间轴21,挂滚轴承22,支座23,链轮24,琴滚中间轴25,钢丝26,琴滚轴承27,皮带轮2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3,一种清除茶籽中果皮的清理机,其利用黏粘性材料采用粘的方式分离茶籽与果皮,当混有果皮的茶籽烘干或晒干到水份≤40%时,果皮的内表面由于水份蒸发表皮结构收缩呈现出皱纹不光滑状态,用具有黏粘性材料敷设圆滚上,圆滚滚动带着黏粘性材料不断的与混有果皮的茶籽接触;而由于茶籽外表光滑不被黏粘性材料挂住,但果皮由于有一面不光滑被黏粘性材料挂住后随着圆滚转过145°后,被与圆滚同向转动的琴滚上的钢丝弹开,从而实现了果皮与茶籽的分离。本清理机包括均料机构8、电机减速机Ⅰ7、淌料板12、门板5、凸轮机构6、电机减速机Ⅱ14、挂滚13和琴滚15;所述的均料机构8、电机减速机Ⅰ7、凸轮机构6、挂滚13、电机减速机Ⅱ14琴滚15均设置在支架1上。

参见图1,所述的均料机构8包括木滚10,所述的木滚10外设置有外壳9,所述的外壳9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外壳9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木滚10选择直径为¢273㎜,所述的木滚10外圆周上设置有8个进料畚斗11。

参见图1,所述的电机减速机Ⅰ7与木滚10通过链条相连接,外壳9底部的出料口设置有斜向设置的淌料板12;电机减速机Ⅰ7通过链条驱动木滚10,均料机构8将原料均匀拨入淌料板12上。

参见图1,所述的门板5位于挂滚13一侧且门板5底端与挂滚13之间余有间隙,选择门板5宽1.25米;门板5与挂滚13的垂直中心线之间呈25°夹角,这个角度能保证原料与挂滚13较好接触;且门板5底端距挂滚13垂直中心线距离为150~180㎜。所述的淌料板12指向门板5朝向挂滚13侧面上部,且淌料板12底端与门板5之间余有间隙;淌料板12将原料导向门板5上。门板5背向挂滚13侧面装有转动轴承3和限位销4,且门板5背向挂滚13侧面设置焊接有与转动轴承3相配合的转轴;转动轴承3由位于机架1前后两边2个同规格的轴承组成,转轴焊接在门板5距中心线下100㎜处转动轴承3支承转轴,转动轴承3支承门板5转动;限位销4是一根长1800㎜直径为¢16的圆钢筋,其焊在机架1前后两边,起到限制门板5的转动角度作用。门板5背向挂滚13侧面上部与凸轮机构6相抵触,所述的电机减速机Ⅰ7通过链条与凸轮机构6相连接;凸轮机构6为两个同向凸轮装一根凸轮轴上两端制作而成,该凸轮轴两端有轴承座支承,且凸轮轴上还装有链轮与电机减速机I7相连接;电机减速机Ⅰ7通过链条驱动凸轮机构6,凸轮机构6推动门板5转动。

参见图1至图3,所述的挂滚13为滚筒状结构,该滚筒状结构滚筒表面上敷设有黏粘材料17;所述的琴滚15为由多根钢丝26固定在两端固定板18上形成的空心滚。所述的挂滚13与琴滚15并排放置,所述的琴滚15位于挂滚13另一侧,琴滚15与挂滚13之间余有间隙,琴滚15与挂滚13之间间隙通常选择静止时为2㎜;挂滚13与琴滚15半径比应控制在1.5~2之间,挂滚13与琴滚15两者圆心连线与水平面夹角呈12°。所述的电机减速机Ⅱ14通过皮带与琴滚15相连接,琴滚15通过链条与挂滚13相连接,琴滚15与挂滚13同向转动。

为¢680㎜;所述两端的钢制端板19之间通过木圆滚20相连接形成滚筒状结构,选择木圆滚19直径¢800㎜、长度1250㎜,将两端的钢制端板19与木圆滚20用胶水粘结在一起。所述的黏粘材料17敷设在木圆滚20表面上,黏粘材料17用胶水粘在木圆滚19上。所述挂滚13中间设置贯穿滚筒状结构的挂滚中间轴21,所述的挂滚中间轴21两端分别设置有挂滚轴承22;所述的挂滚轴承22分别固定在支座23上,且挂滚中间轴21一端设置有链轮24。

参见图2,具体的,所述的黏粘材料17为涤棉超细纤维布布或类似的材料。

参见图3,所述的琴滚15包括两端的固定板18,所述两端的固定板18中央通过琴滚中间轴25相连接,固定板18选择直径为¢273㎜钢板。多根钢丝26固定在两端固定板18外圆周上,即绕着两端的固定板18拉有多根钢丝26,通常选择16根直径为¢2㎜的钢丝。所述的琴滚中间轴25两端分别设置有琴滚轴承27,琴滚中间轴25由两端的琴滚轴承27支承;且琴滚中间轴25一端设置有皮带轮28。

参见图1,具体的,所述门板5与挂滚13之间的间隙下部设置有茶籽集料板2。茶籽集料板2设置在支架1上。

参见图1,具体的,所述的琴滚15上部设置有半圆弧罩子,所述的半圆弧罩子底端设置有倾斜设置的皮淌板16;所述的皮淌板16与水平面之间呈45~48°夹角。

参见图1,具体的,所述的淌料板12与水平面之间呈45~48°夹角。

参见图1,具体的,所述的挂滚13顺时针转动、转速为25r/mim,所述的琴滚15顺时针转动、转速为50r/mim。

参见图1,具体的,所述的均料机构8、电机减速机Ⅰ7、凸轮机构6、茶籽集料板2、挂滚13、电机减速机Ⅱ14及琴滚15均设置在支架1上。

参见图1至图3,茶籽和果皮在半干(水份≤40%)状态下茶籽外壳光滑,果皮外皮光滑但其反面有毛糙,本实用新型采用涤棉超细纤维布或类似的材料的黏粘材料17敷设在挂滚13滚筒状结构滚筒表面上,让原料与黏粘材料17接触,果皮由于有一面有毛糙粘在黏粘材料17上,由于茶籽外壳光滑不与黏粘材料17相粘,从而利用茶籽与果皮的外表粗糙度不同来达到分离的目的,实现了茶籽就和果皮分离开。具体工作时,原料进入均料机构8,均料机构8将原料均匀拨入淌料板12上。电机减速机Ⅰ7通过链条驱动凸轮机构6,此时电机减速机I7带动凸轮轴转动跟随凸轮一起转动,凸轮处在推程阶段,凸轮机构6推动门板5顺时针转动,此时门板5与挂滚13间隙逐渐增大、门板5与淌料板12间隙逐渐缩小,待凸轮达到远休止阶段时门板5下端与挂滚13的间隙达到最大,门板5与淌料板12下端间隙缩小到最小;设定门板5下端与挂滚13间隙由3㎜增大到25㎜,此时已清理干净的茶籽落向茶籽集料板2;设定门板5上端与淌料板12的下端间的间隙由40㎜减小到3㎜,原料在门板5上端与淌料板12下端滞流。当凸轮转动到回程阶段时门板5由于上端重下端轻,基于自重回位;当凸轮达到近休止阶段时,门板5回到原位,此时门板5恢复关门状态与挂滚13下端间隙恢复到3㎜、门板5与淌料板12下端间隙恢复到40㎜;因此,当凸轮转过一周时,实现了门板5重复开关,从而形成了一个开关门的循环。电机减速机Ⅱ14通过皮带驱动琴滚15,琴滚15通过链条驱动挂滚13,当琴滚15转动起来后,此时与挂滚13粘在一起的果皮随着挂滚13顺时针转动,钢丝26由于辊的离心力作用径向外甩,使得钢丝26与黏粘材料17上的果皮相接触,钢丝26利用其弹性将黏粘材料17上的果皮弹掉,使得果皮与黏粘材料17分离,从而使得琴滚15将果皮从挂滚13上弹开;果皮淌向皮淌板16,皮淌板16上的半圆弧罩子,起到防止果皮脱离时飞溅作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上述结构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