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4112发布日期:2019-07-13 09:29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套筒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料装置。



背景技术:

套筒是机械领域中的常用配件,为了确保能与其他配件很好地组装在一起,需要保证套筒的高度、外径以及内径等尺寸应当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因此,套筒各个尺寸的检测和筛选是套筒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第一步就是筛选出重量不合格的产品。然而传统的人工测量不仅检测效率低,还极易出现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料装置,结构简单,可根据套筒的重量进行自动化分拣。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分料装置,包括基座和在所述基座内上下滑动的测重座,所述测重座与所述基座之间设有可推动所述测重座向上移动的测重弹簧;所述测重座内设有上下连通的可容套筒通过的落料孔,所述落料孔上端两侧设有滑动连接在所述测重座内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测重座之间设有可推动所述挡板向所述落料孔移动的挡板弹簧,将所述套筒放置在所述挡板上检测重量,所述挡板可闭合所述落料孔从而限制套筒落入所述落料孔内;所述挡板上方设有固定在所述测重座上的限位侧壁,所述限位侧壁与套筒的尺寸配合,从而使所述套筒在所述挡板上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挡板在所述测重座内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测重座一侧为顶面不高于所述挡板底面的开槽侧壁,所述挡板靠近所述落料孔一端设有面向所述开槽侧壁的挡板斜面,当所述测重座上不放置套筒时,所述挡板高于所述基座顶面;所述基座顶面靠近所述开槽侧壁处固定有可带动推块移动的气压缸,所述推块可推动所述套筒在所述挡板上沿着所述限位侧壁移动;所述推块一端设有与所述挡板斜面配合的三角头,当检测的套筒过轻时,所述推块可通过所述挡板斜面将所述挡板推入所述测重座内,从而使过轻的套筒落入所述落料孔内;所述挡板下方设有滑动连接在所述测重座内的竖杆,所述竖杆可通过所述挡板底部的挡板卡槽带动所述挡板向远离所述落料孔一侧移动;所述挡板下方还设有通过横杆弹簧滑动连接在所述测重座内的横杆,所述横杆与所述竖杆之间互相滑动连接,所述横杆一端设有可带动所述竖杆向远离所述落料孔一侧移动的卡块,所述横杆另一端设有面向上方的横杆斜面,所述基座与所述测重座接触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横杆斜面配合的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可通过所述横杆斜面推动所述横杆向所述测重座内移动;当所述测重座上的套筒超重时,所述横杆移动至对应所述避让槽处,在所述横杆弹簧的作用下,所述横杆向所述避让槽内移动,同时通过所述竖杆带动所述挡板向远离所述落料孔一侧移动,使超重的套筒调入所述落料孔内;所述落料孔下方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废料口,所述基座上对应所述挡板处设有可供套筒滑落的落料斜坡。

作为改进,所述气压缸上方设有水平固定在所述基座上的轨道,所述轨道靠近所述开槽侧壁一端延伸至可与所述挡板接触的位置处,通过所述开槽侧壁限制所述测重座的移动路径,使所述测重座上不放置套筒时,所述轨道顶面与所述挡板顶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轨道为可使套筒向所述挡板方向移动的传送带。通过调整轨道上套筒之间的距离即可调节套筒移动至测重座的时间,利用这个时间差完成一次检测,使气压缸可以持续工作,按一定频率将推块推出,实现分料装置的自动化。

作为改进,所述轨道两侧固定有轨道侧壁,所述轨道侧壁靠近所述测重座一端组成的路径宽度与所述限位侧壁等宽,所述轨道侧壁另一端组成的路径宽度大于所述限位侧壁组成的宽度,所述轨道侧壁中段设有用于过渡引导套筒的定位斜面。

作为改进,所述竖杆顶端设有与所述挡板卡槽配合的竖杆斜面,所述竖杆斜面面向所述落料孔一侧,所述挡板卡槽可通过所述竖杆斜面推动所述竖杆向下移动,所述竖杆下方设有通过顶板弹簧滑动连接在所述测重座内的顶板,所述顶板对所述竖杆有向上的推力;所述竖杆上设有容纳所述横杆通过的竖杆通孔,所述卡块位于所述竖杆通孔靠近所述落料孔一侧。各部件可分开加工,便于大规模生产,组装简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分料装置通过气压缸完成整个分料过程的自动化,节能环保,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流水线;

2.测重座可挑选出符合重量范围的套筒,可通过改变避让槽的位置和测重座的重量来选择需要的重量范围,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套筒过轻时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5是套筒过重时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各个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是:1.基座;11.轨道;12.轨道侧壁;13.定位斜面;14.气压缸;15.推块;2.测重座;21.开槽侧壁;22.限位侧壁;23.落料孔;24.测重弹簧;3.挡板;31.挡板斜面;32.挡板弹簧;33.挡板卡槽;4.竖杆;41.竖杆通孔;42.竖杆斜面;43.顶板;44.顶板弹簧;5.横杆;51.横杆斜面;52.卡块;53.横杆弹簧;54.避让槽;6.废料口;7.落料斜坡;9.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一种分料装置,包括基座1和在所述基座1内上下滑动的测重座2,所述测重座2与所述基座1之间设有可推动所述测重座2向上移动的测重弹簧24;所述测重座2内设有上下连通的可容套筒9通过的落料孔23,所述落料孔23上端两侧设有滑动连接在所述测重座2内的挡板3,所述挡板3与所述测重座2之间设有可推动所述挡板3向所述落料孔23移动的挡板弹簧32,将所述套筒9放置在所述挡板3上检测重量,所述挡板3可闭合所述落料孔23从而限制套筒9落入所述落料孔23内;所述挡板3上方设有固定在所述测重座2上的限位侧壁22,所述限位侧壁22与套筒9的尺寸配合,从而使所述套筒9在所述挡板3上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挡板3在所述测重座2内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测重座2一侧为顶面不高于所述挡板3底面的开槽侧壁21,所述挡板3靠近所述落料孔23一端设有面向所述开槽侧壁21的挡板斜面31,当所述测重座2上不放置套筒9时,所述挡板3高于所述基座1顶面;所述基座1顶面靠近所述开槽侧壁21处固定有可带动推块15移动的气压缸14,所述推块15可推动所述套筒9在所述挡板3上沿着所述限位侧壁22移动;所述推块15一端设有与所述挡板斜面31配合的三角头,当检测的套筒9过轻时,所述推块15可通过所述挡板斜面31将所述挡板3推入所述测重座2内,从而使过轻的套筒9落入所述落料孔23内;所述挡板3下方设有滑动连接在所述测重座2内的竖杆4,所述竖杆4可通过所述挡板3底部的挡板卡槽33带动所述挡板3向远离所述落料孔23一侧移动;所述挡板3下方还设有通过横杆弹簧53滑动连接在所述测重座2内的横杆5,所述横杆5与所述竖杆4之间互相滑动连接,所述横杆5一端设有可带动所述竖杆4向远离所述落料孔23一侧移动的卡块52,所述横杆5另一端设有面向上方的横杆斜面51,所述基座1与所述测重座2接触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横杆斜面51配合的避让槽54,所述避让槽54可通过所述横杆斜面51推动所述横杆5向所述测重座2内移动;当所述测重座2上的套筒9超重时,所述横杆5移动至对应所述避让槽54处,在所述横杆弹簧53的作用下,所述横杆5向所述避让槽54内移动,同时通过所述竖杆4带动所述挡板3向远离所述落料孔23一侧移动,使超重的套筒9调入所述落料孔23内;所述落料孔23下方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废料口6,所述基座1上对应所述挡板3处设有可供套筒9滑落的落料斜坡7。

具体的,所述气压缸14上方设有水平固定在所述基座1上的轨道11,所述轨道11靠近所述开槽侧壁21一端延伸至可与所述挡板3接触的位置处,通过所述开槽侧壁21限制所述测重座2的移动路径,使所述测重座2上不放置套筒9时,所述轨道11顶面与所述挡板3顶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轨道11为可使套筒9向所述挡板3方向移动的传送带。

具体的,所述轨道11两侧固定有轨道侧壁12,所述轨道侧壁12靠近所述测重座2一端组成的路径宽度与所述限位侧壁22等宽,所述轨道侧壁12另一端组成的路径宽度大于所述限位侧壁22组成的宽度,所述轨道侧壁12中段设有用于过渡引导套筒9的定位斜面13。

具体的,所述竖杆4顶端设有与所述挡板卡槽33配合的竖杆斜面42,所述竖杆斜面42面向所述落料孔23一侧,所述挡板卡槽33可通过所述竖杆斜面42推动所述竖杆4向下移动,所述竖杆4下方设有通过顶板弹簧44滑动连接在所述测重座2内的顶板43,所述顶板43对所述竖杆4有向上的推力;所述竖杆4上设有容纳所述横杆5通过的竖杆通孔41,所述卡块52位于所述竖杆通孔41靠近所述落料孔23一侧。

检测套筒9时,套筒9从轨道11上移动至挡板3上,测重座2开始向下移动。当检测的套筒9过轻,测重座2停止移动时,挡板3顶面高于推块15底面,气压缸14定时控制推块15向挡板3方向移动,推块15通过挡板斜面31将挡板3压入测重座2内,挡板卡槽33通过竖杆斜面42使竖杆4推动顶板43向下移动,挡板3上的套筒9失去挡板3的支撑,经过落料孔23落向废料口6。然后测重弹簧24向上推动测重座2回到初始位置,挡板3在挡板弹簧32的作用下闭合落料孔23,顶板弹簧44通过顶板43使竖杆4移动至挡板卡槽33内,回复至初始状态。

当检测的套筒9在合格的重量范围内,测重座2停止移动时,推块15向挡板3方向移动时推动套筒9,使套筒9落向落料斜坡7。

当检测的套筒9超重,测重座2向下移动时经过避让槽54,横杆5在横杆弹簧53的作用下向避让槽54内移动,横杆5通过卡块52带动竖杆4向远离落料孔23方向移动,竖杆4通过挡板卡槽33带动挡板3向远离落料孔23方向移动,套筒9失去挡板3的支撑,经过落料孔23落向废料口6。然后测重座2停止下移,在测重弹簧24的作用下向上移动,避让槽54通过横杆斜面51将横杆5推向测重座2内,挡板3在挡板弹簧32的作用下向落料孔23方向移动,同时通过挡板卡槽33带动竖杆4向落料孔23方向移动,回复至初始状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