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焦炉煤气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34205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焦炉煤气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化厂煤气冷却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来自焦炉82°C左右的荒煤气,进入横管初冷器分三段或两段进行冷却。采用三段 冷却时,上段用60°C的采暖水,中段用32°C的循环水,下段用16°C的低温水;采用两段冷却 时,上段用32°C的循环水,下段用16°C的低温水。煤气经横管初冷器冷却至21 22°C后, 由其下部排出送至其他装置进行净化。为保证初冷器的冷却效果,在上、下段连续喷洒焦油和氨水的混合液,同时,在其 顶部用热氨水定期冲洗,以清除管壁上的焦油、萘等杂质。现有技术中(见图2),初冷器1上段排出的冷凝液经上段冷凝液水封槽2流入上 段冷凝液槽3,再用冷凝液泵5将其送入初冷器1上段循环喷洒,多余部分送到焦油氨水分 离装置4。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上段冷凝液循环系统中杂质的不断累积,会导致喷洒管的堵 塞和上段冷凝液槽中煤粉的沉积,给设备和管道的维护带来困难,从而暴露了现有技术中 初冷器装置工艺流程的不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取消了初冷器上段冷凝液槽和水封槽,上段冷凝液 直接自流到焦油氨水分离装置的新型焦炉煤气冷却装置,该工艺流程短、设备投资少、运行 成本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焦炉煤气冷却装置,包括初冷器、焦油氨水分离装置、冷凝液泵,初冷器 与焦油氨水分离装置相连接,焦油氨水分离装置连接冷凝液泵,冷凝液泵与初冷器相连接。所述的初冷器的上段与焦油氨水分离装置相连接。所述的冷凝液泵与初冷器的上段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工艺新、流程短、运行成本低、节省了 设备投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结构图。图中1_初冷器2-上段冷凝液水封槽3-上段冷凝液槽4-焦油氨水分离装 置5-冷凝液泵6-煤气出口管7-煤气入口管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焦炉煤气经煤气入口管7进入初冷器1与采暖水和循环水进行换热后从煤气 出口管6排出,被冷却的煤气会产生大量的煤气冷凝液,另外还有大量的煤粉、萘和焦油等杂质 被洗涤下来,这部分多余的煤气冷凝液和杂质掺杂到上段喷洒液中后直接自流到焦油氨水分 离装置4,再用冷凝液泵5从焦油氨水分离装置4焦油和氨水分界面处吸入焦油和氨水的混合 液作为上段冷凝液送往初冷器1上段进行循环喷洒。自流进焦油氨水分离装置4中的冷凝液, 其夹带的煤粉等固体颗粒沉淀后排出,除去喷洒后剩余的冷凝液在焦油氨水分离装置4中分离 后进入后续系统。这套工艺流程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上段水封槽和上段冷凝液槽。见图2,国内外现有的焦炉煤气冷却工艺叙述如下煤气经煤气入口管7进入初冷 器1与采暖水和循环水进行换热后从煤气出口管6排出,被冷却的煤气会产生大量的煤气 冷凝液,另外还有大量的煤粉、萘和焦油等杂质被洗涤下来,这部分多余的煤气冷凝液进入 上段冷凝液水封槽2,再进入上段冷凝液槽3,然后通过冷凝液泵5将冷凝液送入初冷器1 中段循环喷洒,多余的冷凝液通过冷凝液泵5送入焦油氨水分离装置4。该工艺需要上段冷 凝液泵的功率较大。本实用新型由于取消了上段冷凝液水封槽和上段冷凝液槽,具有流程短的特点, 同时,煤气在初冷器换热后产生的冷凝液,连同被洗涤下来的煤粉、萘等杂质是采取自流的 方式送至焦油氨水分离装置,从而减轻了上段冷凝液泵的运转负荷,因此节省运行费用,另 外取消了上段冷凝液水封槽和上段冷凝液槽,这样也节省了设备投资。
权利要求一种新型焦炉煤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初冷器、焦油氨水分离装置、冷凝液泵,初冷器与焦油氨水分离装置相连接,焦油氨水分离装置连接冷凝液泵,冷凝液泵与初冷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焦炉煤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冷器的 上段与焦油氨水分离装置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焦炉煤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液 泵与初冷器的上段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焦化厂煤气冷却系统技术领域,一种新型焦炉煤气冷却装置,包括初冷器、焦油氨水分离装置、冷凝液泵,初冷器与焦油氨水分离装置相连接,焦油氨水分离装置连接冷凝液泵,冷凝液泵与初冷器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取消了初冷器上段冷凝液槽和水封槽,上段冷凝液自流到机械化氨水澄清槽,该工艺流程短、运行成本低、设备投资少。
文档编号C10K1/04GK201648348SQ20092028849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9日
发明者刘静, 张素利, 王英丽, 白玮 申请人: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