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破乳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31600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润滑油破乳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润滑油液进行脱水处理的净油装置,尤其是润滑油破乳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净油机大多通过加热、加破乳剂对润滑油进行破乳处理;通过破乳处理以溃破因乳化而形成的油包水或水包油的分子组合,使其油、水分离在通过滤芯后重组,形成油分子与油分子组合,水分子与水分子组合;水分子不断聚集在一起后形成小水滴,随后慢慢变大形成大水珠后被排出,从而实现油液破乳,同时实现油水分离。但现有技术中,通过加热破乳,其破乳速度慢,加热功率大,成本高,同时还达不到理想的破乳效果,油液中的而水分含量仍较高。通过加破乳剂对润滑油进行破乳,由于破乳剂属于化学试剂,会对油液性 能产生影响,而且也在油液中添加了另外的组分;当选用固体破乳剂时,由于不能完全与油液溶解,会对用油系统及净油系统产生堵塞,对油液具有一定的危害作用,对润滑油用户的后期使用造成一定的障碍。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净油机的破乳速度慢、成本高、破乳效果不理想等不足,提供一种破乳速度快、破乳效果理想、有效除去油液中的水分的润滑油破乳脱水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润滑油破乳脱水装置,包括中空的油水分离罐,在油水分离罐的顶端设置有进油口,在油水分离罐的上部设置有出油口,在油水分离罐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进油管通过进油口与油水分离罐的内腔连接;其特征在于出水口下面设置有集水槽,油水分离罐分离产生的水经出水口流入集水槽内,集水槽上设置有排水阀和渗气阀;在油水分离罐内腔的上端,设置有横向的隔板,隔板上面的空腔形成待处理油腔,从进油管经进油口进入的油液首先流入待处理油腔内;在隔板下面,设置有若干个竖向的滤芯筒,油液从滤芯筒的进口进入滤芯筒的内腔。进一步的特征是在集水槽与出水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隔离阀。滤芯筒的滤芯由纤维材料制作,纤维材料中含有刺状纤维,所述刺状纤维具有锋利的刺状尖端。所述出油口设置在隔板下面,与油水分离罐的内腔连通。在集水槽的表面上设置有透明的液位显示管。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润滑油破乳脱水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能对多种乳化润滑油进行破乳脱水处理,其破乳速度快,不会对油液产生危害;2、溃破因乳化而形成的油包水或水包油的分子组合,使其油、水分离在通过滤芯后重组,形成油分子与油分子组合,水分子与水分子组合,从而实现油液破乳,同时实现油水分离,有效除去油液中的水分。3、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简单,滤芯使用寿命长,使其装置运行成本低。

图I是本实用新型润滑油破乳脱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润滑油破乳脱水装置,包括中空的油水分离罐1,在油水分离罐I的顶端设置有进油口 2,在油水分离罐I的上部设置有出油口 3,在油水分离罐I的底部(最下端)设置有出水口 4 ;外接的进油管5通过进油口 2与油水分离罐I的内腔连接,通过进油口 2将待破乳处理的润滑油通入油水分离罐I的内腔。出油口 3与外接的出油管道相连接,将 油液按照需要排出油水分离罐I。出水口 4下面设置有集水槽6,油水分离罐I分离产生的水经出水口 4流入集水槽6内,集水槽6上设置有排水阀7、渗气阀8和隔离阀9,设置在集水槽6下部的排水阀7用于将集水槽6内的水按照需要排出,设置在集水槽6上部的渗气阀8用于将集水槽6内的气体按照需要排出,隔离阀9设置在出水口 4与集水槽6之间的管道上,能按照需要打开或关闭该管道以方便操作。在油水分离罐I内腔的上端,设置有横向的隔板10,隔板10上面的空腔形成待处理油腔11,从进油管5经进油口 2进入的油液首先流入待处理油腔11内;在隔板10下面,设置有若干个竖向的滤芯筒12,油液从滤芯筒12的进口 13进入滤芯筒I的内腔,经滤芯筒I的滤芯过滤后(穿透滤芯筒I的滤芯),聚集在油水分离罐I的内腔。滤芯筒12的滤芯由纤维材料制作,纤维材料中含有大量的刺状纤维;当乳化润滑油液在压力作用下由滤芯筒12的滤芯由内向外渗透(流动)时,由于刺状纤维具有相当锋利的刺状尖端,将乳化油液的油包水及水包油的外围分子溃破,使其被包分子快速脱尚外围分子包围,使其油分子与水分子得到分离。所述出油口 3设置在隔板10下面,与油水分离罐I的内腔连通,滤芯筒12过滤后的油液和水分就在隔板10下面油水分离罐I的内腔内储存,油液经位于该内腔上端的出油口 3流出,水分经出水口 4流入集水槽6内。为了方便观察集水槽6内水位,在集水槽6的表面上设置有透明的液位显示管14,通过液位显示管14显示集水槽6内水位状况,方便操作。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含水乳化油液经进油管5从进油口 2进入油水分离罐I的待处理油腔11,待处理油腔11与多支滤芯筒12内部相连,油液在压力作用下经滤芯筒12的具有破乳作用的滤芯内向外流,由于滤芯采用非常锋利的刺状纤维材料制作,在乳化油液从滤芯筒12的内部急速穿过滤芯,锋利的刺状纤维会溃破水包油及油包水的外围分子,使其外围分子与所包的内部油、水分子分离,从而完成乳化油液破乳过程;经破乳滤芯破乳后的油液进入油水分离罐I内,油水分离罐I内腔有相当大的空间,使其油液压力下降,油液流动减缓,促进经破乳滤芯破乳后油、水分子重组,使其油分子与油分子结合,水分子与水分子结合;水分子不断结合在一起会慢慢形成小水滴,由于水比油重,小水滴会往下沉,在下沉的过程中不断与水分子结合形成大水珠,在重力作用下沉于油水分离罐I的底部,经出水口 4流入集水槽6内储存,从而实现油、水快速分离。通过液位显示观察集水槽6内的水位,在水位达到上限时,首先关闭隔离阀9,在同时打开渗气阀8及排水阀7将从油中分离出的水排出,排放尽后关闭渗气阀8及排水阀7,打开隔离阀9即可,在对水液排放中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转。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润滑油破乳脱水装置,包括中空的油水分离罐(1),在油水分离罐(I)的顶端设置有进油口(2),在油水分离罐(I)的上部设置有出油口(3),在油水分离罐(I)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4),进油管(5)通过进油口(2)与油水分离罐(I)的内腔连接;其特征在于出水口( 4)下面设置有集水槽(6 ),集水槽(6 )上设置有排水阀(7 )和渗气阀(8 );在油水分离罐(I)的内腔上端,设置有横向的隔板(10),隔板(10)上面的空腔形成待处理油腔(11),从进油管(5)经进油口(2)进入的油液首先流入待处理油腔(11)内;在隔板(10)下面,设置有若干个竖向的滤芯筒(12),油液从滤芯筒(12)的进口( 13)进入滤芯筒(12)的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润滑油破乳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集水槽(6)与出水口(4)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隔离阀(9 )。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润滑油破乳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滤芯筒(12)的滤芯由纤维材料制作,纤维材料中含有刺状纤维,所述刺状纤维具有锋利的刺状尖端。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润滑油破乳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口(3)设置在隔板(10)下面,与油水分离罐(I)的内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润滑油破乳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集水槽(6)的表面上设置有透明的液位显示管(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润滑油破乳脱水装置,包括中空的油水分离罐,在油水分离罐上设置有进油口、出油口和出水口,出水口下面设置有集水槽,油水分离罐分离产生的水经出水口流入集水槽内,集水槽上设置有排水阀和渗气阀;在油水分离罐的上端,设置有横向的隔板,隔板上面的空腔形成待处理油腔;在隔板下面,设置有若干个竖向的滤芯筒,油液从滤芯筒的进口进入滤芯筒的内腔。本实用新型的润滑油破乳脱水装置,能对多种乳化润滑油进行破乳脱水处理,其破乳速度快,不会对油液产生危害;溃破因乳化而形成的油包水或水包油的分子组合,形成油分子与油分子组合,水分子与水分子组合,从而实现油液破乳和油水分离,有效除去油液中的水分。
文档编号C10M175/00GK202516350SQ20122015598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3日
发明者冷治祥, 朱佳, 龙世林 申请人:重庆九潮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