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效率高的吸附脱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3534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脱硫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脱硫效率高的吸附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车用燃油超低硫化、高清洁化是大势所趋。我国已制订出台了燃油“国Ⅴ”标准,规定了燃油中硫含量指标不得高于10ppm,即:百万分之十;自2015年开始试行,2018年起全面执行。这意味着我国车用燃油超低硫化、高清洁化时代既将来临。因此,提高燃油脱硫技术已势在必行。

目前,石油炼制行业最普遍应用的脱硫技术是加氢脱硫技术,该技术可有效脱除无机硫和简单化合结构的有机硫,但对复杂化合结构的稠环噻吩类及其衍生物等就十分困难;通常多采用贵金属催化、加氢、并需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进行,这就使得脱硫成本增加,安全隐患增大,妨碍了在中小企业的推广应用;同时,加氢过程又降低辛烷值。为此,国内外石化科技界的人们纷纷致力于开发各种经济、实用、可深度脱硫的新技术。

在公告号为CN103788996A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吸附脱硫反应装置,该装置的流化床反应器中设置有包括分选器主体、出料口、出风管以及导向进风口的气流式颗粒分选器;分选器主体的内部空间自上而下包括直筒区和锥体区,出料口位于锥体区的底部;导向进风口沿直筒区的切向设置在直筒区的上部;出风管密封插入分选器主体的顶部,并向下延伸至直筒区的下部,出风管的底部端口密封;出风管的下部沿切向设置有导向出风口。该发明还公开了在所述吸附脱硫反应装置中进行的吸附脱硫方法。该发明的方法能够及时将吸附脱硫过程中产生的催化剂细粉移出流化床反应器;在分离分选过程中,催化剂颗粒发生二次破损的几率低,因而该发明的方法能够获得良好且稳定的脱硫效果。但是由于该发明所采用的设备结构复杂,占用大量空间,并且采用催化剂化学催化的方法,其脱硫效果非常受限。

在公告号为CN102527197A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油气脱碳脱硫工艺装置,含有压缩油气储罐、碳硫气体储罐、烃类储罐、初脱塔、解吸塔、两个精脱塔。初脱塔中存有液态碳酸丙烯酸酯等酯类吸收剂,可吸收碳硫气体和水,初脱塔中的气压为2-20大气压,温度为5-20度;解吸塔中的气压为5-0.2大气压;精脱塔中存有分子筛等颗粒状的吸附材料,具有吸附碳硫气体和水的功能,加热时,能够将吸附材料中吸附的碳硫气体更加彻底地释放出来,流到碳硫气体储罐。整个工艺流程或者局部流程可以在自控系统的控制下运行。该发明的两级吸附,可以很好地去除油气中的碳硫气体、水分、固体废物,获得基本纯净的烃类气体。由于该发明结构复杂,实施困难,并且功耗大,非常浪费资源。

在公告号为CN1594505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劣质汽油吸附脱硫方法,其步骤包括:将劣质汽油加热到20~220℃,在体积空速为0.1~10h-1,压力为常压~0.5MPa的条件下与吸附剂接触进行精制,精制后的汽油出装置;吸附剂吸附饱和后,利用脱附剂对其进行脱附;吸附脱附进行数次后,采用再生剂对吸附剂进行再生,再生后的吸附剂循环使用。该发明虽然采用吸附剂作为脱硫介质,但是由于需要对汽油进行预处理操作,使得操作过程更加复杂,并且会加大设备运行投资,提高整体的能耗,同时增大安全隐患。

现有的大量氧化脱硫等方式也能够实现脱硫,但是由于操作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并且操作设备结构复杂,导致整体脱硫成本大大增加,脱硫效率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线检测硫含量、自动化程度高、脱硫效率高的吸附脱硫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脱硫效率高的吸附脱硫装置,包括按照石油流通方向依次通过管道连通的A储油罐、A泵、脱硫塔4、B泵和B储油罐,A储油罐的出口处连通有粗滤通道,粗滤通道与A泵连通。

所述的A泵与脱硫塔4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允许石油由A泵流向脱硫塔4的A单向阀。

所述的脱硫塔4与B泵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在线红外检测装置。

所述的B泵与B储油罐之间设有多路阀,多路阀外接循环管道,A储油罐和A泵之间管道与循环管道连通。

所述的A泵电连接有控制器。

所述的控制器分别与B泵、在线红外检测装置和多路阀电连接。

所述的循环管道上设有允许石油由多路阀流向A储油罐与A泵之间管道的B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粗滤通道能够在粗滤通道内滤除大颗粒的硫份以及大颗粒的杂质,从而能够减小后续脱硫的负担,合理分配脱硫任务,以此能够提高脱硫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A单向阀能够避免经过粗滤通道过滤后的石油回流与原油混合,避免能源浪费;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线红外检测装置能够在线检测石油中硫的含量,从而看出经过脱硫后的石油是否符合要求,通过设置多路阀,能够将脱硫不符合要求的石油经过多路阀输送到循环管道内,并经过循环管道能够再次进入脱硫塔进行脱硫处理,从而能够提高脱硫的效率;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制器,能够实现由控制器自动控制A泵、在线红外检测装置、B泵和多路阀,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程度,有利于实现自动化控制,节约了人力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脱硫效率高的吸附脱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A储油罐,2—粗滤通道,3—A泵,4—脱硫塔,5—在线红外检测装置,6—B泵,7—多路阀,8—B储油罐,9—循环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脱硫效率高的吸附脱硫装置,包括按照石油流通方向依次通过管道连通的A储油罐1、A泵3、脱硫塔4、B泵6和B储油罐8,A储油罐1的出口处连通有粗滤通道2,粗滤通道2与A泵3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的A泵3与脱硫塔4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允许石油由A泵3流向脱硫塔4的A单向阀,原油储存在A储油罐1内,由A泵3将原油泵入脱硫塔4内,原油离开A储油罐1后,经过粗滤通道2,由粗滤通道2进行初步除硫,粗滤通道2内设有若干层活性炭吸附层,由活性炭吸附层吸附原油中大颗粒硫份或大颗粒杂质,以此能够减小脱硫塔4脱硫的强度,从而延长脱硫塔4的使用寿命,经过粗滤通道2初步除硫后的石油被A泵3泵入到脱硫塔4内,经过脱硫塔4脱硫后,由B泵6泵入到B储油罐8内进行储存。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脱硫塔4与B泵6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在线红外检测装置5,通过在线红外检测装置5能够利用近红外在线检测技术通过对石油进行光谱分析实时检测到脱硫塔4出来的石油中硫的含量。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B泵6与B储油罐8之间设有多路阀7,多路阀7外接循环管道9,A储油罐1和A泵3之间管道与循环管道9连通,所述的循环管道9上设有允许石油由多路阀7流向A储油罐1与A泵3之间管道的B单向阀,当在线红外检测装置5检测到石油中硫的含量不符合要求时,能够通过多路阀7将脱硫塔4出来的石油再次输送到A泵3之前的管道,由A泵3泵入到脱硫塔4内再次进行脱硫处理,从而使石油中硫的含量达到要求。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A泵3、B泵6、在线红外检测装置5和多路阀7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使用控制器能够分别控制A泵3、B泵6、在线红外检测装置5和多路阀7的工作,以此能够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提高脱硫的效率并节约人力资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