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修复焦炉火道窜漏的灌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焦炉炭化室与燃烧室之间的窜漏,属于焦炉区域比较常见,但难于处理的问题。特别是炭化室炉头区域,立火道内部的窜漏更为严重,甚至影响到焦炉区域的环保。
立火道的窜漏主要起因是立火道内部砌体之间的砖缝密闭性差,目前,针对此类窜漏问题,一种是通过对炭化室墙面进行半干法喷补、陶瓷焊补、空压密封等技术处理,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该方法处理的面为炭化室墙面,对深火道处理难度较大;另一种是从立火道顶部将耐材砌体拆除,通过人工抹补的方法进行处理,这种方法造成泥料挂料时间短,处理起来工作量大,且密封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修复焦炉立火道窜漏的灌浆装置,可以有效密封立火道内部砌体之间的砖缝,优化立火道窜漏的处理方法,保证其密封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修复焦炉立火道窜漏的灌浆装置,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的直径小于立火道内径,所述筒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具备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的直径均与所述立火道内径相同;
所述上盖上开设有进浆孔和出浆孔,所述出浆孔与所述筒体的内部连通,所述进浆孔与所述筒体的外部相连通;
所述筒体上部开设有若干通孔。
优选的,所述下盖为上下依次设置的铁板层和陶瓷纤维棉层。
优选的,所述进浆孔上连接有球阀。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修复焦炉立火道窜漏的灌浆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利,能够很好的修复立火道内部砌体之间的砖缝,提高立火道的密闭性,从而很好的解决了避免焦炉烟囱冒黑烟现象的发生,有利于焦炉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修复焦炉立火道窜漏的灌浆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修复焦炉立火道窜漏的灌浆装置具备筒体3,筒体3的直径小于立火道的内径,筒体3的上端覆盖有上盖12,下端设置有下盖11,本实施方式中下盖11为从上而下叠加设置的铁板层1和陶瓷纤维棉层2,下盖11以及上盖12的直径均与立火道内径相同,当灌浆装置插入立火道时,陶瓷纤维棉层2的作用是密封。上盖12上开设有进浆孔4和出浆孔6,其中进浆孔4与筒体3的外部连通,出浆孔6与筒体3的内部连通,出浆孔6连接至球阀5。另外,在筒体3的上部还开设有若干通孔7,通孔7用于回浆。
具体的的工作状态如图2所示,将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修复焦炉立火道窜漏的灌浆装置插入立火道中,筒体3、下盖11以及上盖12与立火道砌体墙100之间形成第一腔体200,筒体3内部定义为第二腔体300,因为有陶瓷纤维棉层2的存在,第一腔体200与焦炉内部处于隔离状态。通过进浆孔4将泥浆灌入第一腔体200内,随着泥浆量的增加,泥浆从通孔7回流到第二腔体300中,随着泥浆继续增加,泥浆将会从出浆孔6流出,此时关闭球阀5保持装置内部压力,一定时间后打开球阀5,将泥浆吸出,并将装置取出,从而完成了立火道砌体之间砖缝的修复,保证其密闭性,防止焦炉烟囱冒黑烟的现象,有利于焦炉环保。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道,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多种改进,这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