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熄罐料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2172发布日期:2018-11-28 00:15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熄罐料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干熄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熄罐料钟。



背景技术:

干熄罐料钟对于红焦在罐内分布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对于红焦在干熄罐内的分布仅通过料钟控制,手段较为单一,且无法进行调节。如果冷却不当,可能会造成出焦温度高、焦炭质量差、设备寿命短等问题。目前业内对干熄罐内部的冷却和温度场缺乏控制手段。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熄罐料钟,在料钟本体与拉杆的连接处安装多个分流挡板,可以对入炉红焦在干熄罐内的分布进行控制。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干熄罐料钟,包括料钟本体、拉杆和支撑架,所述料钟本体和所述支撑架分别安装于所述拉杆的两端,所述料钟本体与所述拉杆的连接处安装有2个以上分流挡板,所述各分流挡板沿所述料钟本体周向间隔分布;

所述分流挡板为弧形板,其弧度范围为0~π/2,所述各分流挡板均竖向安装于所述料钟本体与所述拉杆的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料钟本体与所述拉杆的连接处安装有2~20个分流挡板,所述分流挡板通过焊接或通过支撑构件固定在所述料钟本体和所述拉杆上。

优选的,所述分流挡板厚度为0.01cm~20cm。

优选的,所述分流挡板的与所述拉杆的连接部分的高度不小于所述分流挡板高度的1/2倍。

优选的,所述分流挡板与所述拉杆的连接线为斜线。

优选的,所述各分流挡板沿所述料钟本体周向均匀且间隔分布。

优选的,所述各分流挡板与所述拉杆的所述连接线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各分流挡板的板间夹角总和为360°。

优选的,所述分流挡板具体为风扇扇叶结构。

优选的,所述料钟本体与所述拉杆的连接处安装有2个以上所述分流挡板,构成风扇结构。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熄罐料钟,保持现有料钟结构不变,在料钟本体与拉杆的连接处安装多个分流挡板,在分流挡板的作用下,可以对入炉红焦在干熄罐内的分布进行控制,进而改善红焦在干熄罐内的冷却过程、干熄罐内温度场、出焦温度等,并最终对焦炭质量、设备寿命起到正面的影响。

分流挡板为弧度范围0~π/2的弧形板,由于各分流挡板均竖向安装,相邻两个分流挡板与料钟本体和拉杆即限定一个弯曲且上小下大的下落通道,当下落红焦通过下落通道时,由于碰撞,改变了红焦的运动,使得通过下落通道下落的红焦的运动方向由100%垂直下落运动改为混合运动,该混合运动包括:部分红焦横向运动、部分红焦沿分流挡板弧形切线方向运动、部分红焦垂直下落运动,其中红焦横向运动的发生率随着下料量的增大而增加。由于混合运动的存在使得下落的红焦在干熄罐内部的分布更为均匀,并且冷却时间得以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干熄罐料钟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干熄罐料钟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干熄罐料钟拆除支撑架后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料钟本体,2-分流挡板,21-连接线,22-连接孔,3-拉杆,4-支撑架,5-支撑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一种干熄罐料钟,包括料钟本体1、拉杆3和支撑架4,料钟本体1和支撑架4分别安装于拉杆3的两端,料钟本体1与拉杆3的连接处安装有2个以上分流挡板2,各分流挡板2沿料钟本体1周向间隔分布;分流挡板2为弧形板,其弧度范围为0~π/2,各分流挡板2均竖向安装于料钟本体1与拉杆3的连接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料钟本体1、拉杆3和支撑架4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均与现有料钟相同,料钟本体1与拉杆3的连接处安装有4个分流挡板2,分流挡板2为弧形板,具体采用风扇扇叶结构,其厚度为5cm,弧度为π/2,4个分流挡板2沿料钟本体1周向均匀且间隔分布,板间夹角均为90°,构成风扇结构。

该分流挡板2通过焊接固定在料钟本体1和拉杆3上,其中分流挡板2的与拉杆3的连接部分的高度为分流挡板2高度的2/3倍,分流挡板2的剩余1/3部分与料钟本体1的上部焊接固定,分流挡板2与拉杆3的连接线21为斜线,各分流挡板2与拉杆3的连接线21相互平行,相邻两个分流挡板2与料钟本体1和拉杆3即限定一个弯曲且上小下大的下落通道,该下落通道利用风扇结构的原理,改变红焦的运动方向,并且延长红焦的下落时间。

在干熄罐中安装实施例1的干熄罐料钟,安装完毕后,红焦从干熄罐上部下落,在下落通道中先后经过分流挡板和料钟本体,最后落入干熄罐内,红焦在干熄罐内的分布呈现出均匀分布。某个分流挡板磨损严重时,单独拆卸该分流挡板并更换新的分流挡板即可。

实施例2:

参见图3,一种干熄罐料钟,包括料钟本体1、拉杆3和支撑架4,料钟本体1和支撑架4分别安装于拉杆3的两端,料钟本体1与拉杆3的连接处安装有2个以上分流挡板2,各分流挡板2沿料钟本体1周向间隔分布;分流挡板2为弧形板,其弧度范围为0~π/2,各分流挡板2均竖向安装于料钟本体1与拉杆3的连接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料钟本体1、拉杆3和支撑架4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均与现有料钟相同,料钟本体1与拉杆3的连接处安装有10个分流挡板2,分流挡板2为弧形板,具体采用风扇扇叶结构,其厚度为2cm,弧度为π/3,10个分流挡板2沿料钟本体1周向间隔分布,此分布是不均匀的,板间夹角依次为27°、29°、31°、33°、35°、37°、39°、41°、43°、45°。相邻两个分流挡板2与料钟本体1和拉杆3限定一个倾斜且上小下大的下落通道,该下落通道可以改变红焦的运动方向,并且延长红焦的下落时间。

该分流挡板2通过支撑构件5固定在料钟本体1和拉杆3上,10个分流挡板2的同一高度位置处均开设有一个连接孔22,支撑构件5具体为钢索,钢索穿插于10个连接孔22中,将10个分流挡板2绑定于拉杆3上,分流挡板2的与拉杆3的连接部分的高度为分流挡板2高度的3/4倍,连接孔22的开设处靠近拉杆3,因此支撑构件5不会影响红焦的下落;分流挡板2的剩余1/4部分与料钟本体1接触,具体为,分流挡板2的底边形状与料钟本体1的上端外形相匹配,使得分流挡板2绑定后恰好停靠于料钟本体1上。采用支撑构件5安装分流挡板2时,分流挡板2与料钟本体1和拉杆3均无直接的连接关系,此安装结构便于分流挡板2的更换和拆卸。

在干熄罐中安装实施例2的干熄罐料钟,安装完毕后,红焦从干熄罐上部下落,在下落通道中先后经过分流挡板和料钟本体,最后落入干熄罐内,红焦在干熄罐内的分布呈现出均匀分布。某个分流挡板磨损严重时,单独拆卸该分流挡板并更换新的分流挡板即可。

通过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或者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熄罐料钟结构简单、安装便捷、使用寿命长,能够根据需要控制红焦在干熄罐内部径向上的分布,进而改善红焦在干熄罐内的冷却过程、干熄罐内的温度场、出焦温度等。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熄罐料钟,未改变现有料钟的主体结构,通过在料钟上安装弧形的分流挡板,将下落的红焦的运动方向由100%垂直下落运动改为混合运动,使得下落的红焦在干熄罐内部的分布更为均匀,并且冷却时间得以延长。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熄罐料钟,通过改变分流挡板的弧度、安装数量、安装角度以及分布形式,可以调节红焦在干熄罐内部径向上的分布以及下落的时间,进而改善红焦在干熄罐内的冷却过程、干熄罐内的温度场、出焦温度等。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熄罐料钟,通过相邻两个分流挡板与料钟本体和拉杆可以限定一个弯曲且上小下大的下落通道,使得下落的红焦首先接触分流挡板,红焦与分流挡板进行摩擦接触,从而减小红焦对料钟本体的冲击,降低料钟本体的锥面的磨损,大大延长了料钟的使用寿命。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熄罐料钟,分流挡板的大部分与拉杆连接,由于拉杆表面光滑、结构简单,方便分流挡板的安装和拆卸。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