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56610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般车辆领域车辆动力装置中引擎的起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适用于沙滩车、残障用机车、……等机动车辆中用以起动引擎,且可选择性控制引擎顺向或逆向运转的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引擎种类甚多,随着引擎种类的不同,其所使用的起动装置亦有所差异,例如应用于割草机之类的机具,因其输出动力仅需提供心轴单向旋转,达到带动心轴上的割刀旋转,用以切除杂草的目的即可。但对于沙滩车、残障用机车、…等机动车辆而言,由于前述机动车辆仅具有单向驱动的功用,倘若其车辆中所组装的引擎具备双向起动、输出动力的作用,使驾驶人可选择性控制车辆前进或后退等运作,将能使其操控功能更为灵活,且具有变通性。
因此,提供一种可以起动引擎,且可选择性控制引擎顺向或逆向运转的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使得引擎具有使用的方便性与便利性,令使用者可有多种不同的选择,而更方便于使用实有必要。为了解决上述引擎的顺逆转起动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现有产品又不能够提供适切的结构达到引擎顺逆转起动的作用,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引擎起动装置存在无法提供适切的结构达到引擎顺逆转起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引擎的起动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以起动引擎,且可选择性控制引擎顺向或逆向运转的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为一可选择性控制引擎顺、逆向运转,在执行所选转向的驱动后离合,并顺或逆起动点火的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起动装置至少包括一驱动组件及一点火组件,其中该驱动组件,包含有一可被卡掣而用以带动引擎转动的飞轮旋转组件,及可被驱动造成顺、逆向都能产生卡掣功用的卡掣组件,所述的飞轮旋转组件是被固设为与引擎同步运转结构,在引擎被成功起动时的转速高于驱动转速,其致使原有转向驱动的卡掣功能不再卡掣,引擎而可正常运转;该点火组件,设有一与引擎同步旋转的旋转组件,且在该旋转组件的周边上设有点火触发部以及点火触发感应组件,该感应组件连接电子点火器,并分别在引擎正时点火的顺、逆向提前角处,提供引擎火花塞所需的点火功能;上述结构相组合,组成一可以起动引擎,且可选择性控制引擎顺、逆向运转的双向点火起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其中所述的驱动组件是由一定位座、具有卡掣组件的齿轮式驱动座、起动飞轮以及一马达所组成,其中该定位座,固设于引擎的结构壳上,引擎心轴穿设过其中,该定位座可为能磁吸性材料或加设有一铁片,形成卡掣组件得以磁吸附着的结构;该齿轮式驱动座,装设于定位座上,与马达的传动齿轮啮合连动,其侧面延伸设有一轴管,轴管外壁在卡掣组件的活动范围为中间比顺逆两端较为低的卡掣面,邻近此轴管周壁卡掣面的齿轮式驱动座上设有可让卡掣组件能左右活动范围的穿孔,卡掣组件装置于该穿孔中;该起动飞轮,为盘形的起动飞轮,其组装于齿轮式驱动座上,与引擎的运转心轴固设成同步运转的结构,且设有以周围侧向延伸的侧壁接受卡掣组件卡掣作用的受卡掣面。
前述的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其中所述的驱动组件是由一定位座、具有卡掣组件的齿轮式驱动座、固定座、起动飞轮,以及一马达所组成,其中该定位座,固设于引擎结构壳上,其侧面延伸设有一轴管为引擎心轴穿过其中;该齿轮式驱动座,套设于定位座的轴管,并与马达的传动齿轮相啮合连动,另在齿轮式驱动座的外侧面上枢设有分别用于顺向及逆向卡掣用的卡掣组件,该卡掣组件的一端枢设于齿轮式驱动座上,而自由端则各分别设有一磁铁,外缘形成卡掣部;该固定座,为铁质的固定座,其以固接组件固设于定位座上,内侧面为邻接卡掣组件;该起动飞轮,组装于固定座的外侧,且与引擎的运转心轴固设成同步运转的结构,该起动飞轮并延伸设有多数呈等间距环状排列且具有可被卡掣组件卡掣的拨杆,而构成一可电动双向切换顺逆转的驱动组件。
前述的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其中所述的点火组件设有一与引擎同步旋转的旋转组件,在该旋转组件的周壁上设有一点火触发部,另设有一组间隔地对应于点火触发部的感应组件;该点火触发部为具有两端缘的非全圆环形的片体,其固定设置于旋转组件的圆周上,且该点火触发部设置在该圆周上延伸弧度的二端缘,形成作为发出点火触发信号的依据结构。
前述的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其中所述的点火组件设有一与引擎同步旋转的旋转组件,在该旋转组件周壁上设有一点火触发部,另设有一组间隔地对应于点火触发部的感应组件;该设于旋转组件周壁上的点火触发部,是以周壁外侧面沿圆周方向往内凹陷而形成的点火触发部,且该凹陷状的点火触发部所延伸的弧度二端缘,形成作为发出点火触发信号的依据结构。
前述的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其中所述的点火组件设有一与引擎同步旋转的旋转组件,在该旋转组件的周壁上设有一点火触发部,另设有一组间隔地对应于点火触发部的感应组件;该设于旋转组件周壁上的点火触发部,是由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一、第二感应片所构成,该第一、第二感应片在旋转组件周壁上的位置形成作为发出点火触发信号的依据结构。
前述的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其中所述的起动装置还包括一提供控制功能的电路单元,该电路单元包括有一起动电路、一转向控制电路、一熄点火电路及一转速侦测电路,其中该起动电路,设有一受转换开关控制的电子开关组件,以及与该电子开关组件连接的起动按钮及起动继电器,且该电子开关组件连接转速侦测电路,起动继电器的接点组连接起动马达;该转速侦测电路,是为检知引擎转速的转速侦测电路,其中设有一以控制端连接点火组件的感应组件,输出端则连接起动电路;该转向控制电路,是连接于起动电路的输出端,其设有一切换开关及一受该切换开关控制的转换继电器,该切换开关设有可选择切换的前进及后退位置点,且在前进、后退二位置点各设有通路组连接马达;该熄点火电路,为决定火花塞点火与否的熄点火电路,其设有一由转速侦测电路、转向控制电路激发的电子开关组件。
前述的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其中所述的起动电路包括一受转向切换开关位置点所控制的电子开关组件,该电子开关组件管制电源,确保每次开电门时,转向切换开关的位置应要先在前进位置点,才能起动,以保障安全。
前述的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其中所述的起动电路中起动按钮与电子开关组件成并联状,再串联起动继电器,电子开关组件受转向切换开关的动作所控制,当一有转向切换现象,则起动电路会直接供电,马达驱动引擎的起动功能就改由转向控制电路执行。
前述的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其中所述的起动电路设有一受转速侦测电路所控制的电子开关组件,其并与起动继电器及起动按钮开关成串联状。
前述的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其中所述的熄点火电路中设有一与转向切转开关、转速侦测电路相关连的电子开关组件,其导通状态每在转向切换会被固设,待转速侦测取得触发信号才改变,以控制点火或熄火。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该起动装置至少包括一驱动组件及一点火组件,其中,驱动组件包含有一可受顺逆向旋转的驱动座,该驱动座传动顺及逆转都能具有卡掣功能的卡掣组件,进而带动被卡掣的一起动飞轮旋转组件,该飞轮旋转组件是被固设得一直随引擎同步运转以驱动引擎发动,当引擎转速高于驱动座转速时,会不再卡掣而呈互不干涉的离合状态;点火组件具有一与引擎同步旋转的旋转组件,且在旋转组件的周边上设有点火触发部以及点火触发感应组件,该感应组件连接电子点火器,分别在引擎正时点火的顺、逆向提前角处,提供火花塞所需的点火功能,据此组成一可以起动引擎,且可选择性控制引擎顺、逆向运转的起动装置。所述驱动组件可为一手动或马达依选择旋转的方向去传动一驱动座及其相关组件,构成一可手动或电动双向切换顺逆转的驱动组件。前述点火触发部为具有两端缘的非全圆环形片体,其固定于旋转组件圆周上,且该点火触发部在该圆周上延伸弧度的二端缘,作为发出点火触发信号的依据。前述设于旋转组件周壁上的点火触发部是利用周壁外侧面沿圆周方向往内凹陷而形成,且利用该凹陷状的点火触发部所延伸的弧度的二端缘,作为发出点火触发信号的依据。前述设于旋转组件周壁上的点火触发部是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一、二感应片所构成,利用第一、第二感应片在旋转组件周壁上的位置作为发出点火触发信号的依据。前述设于旋转组件周壁上的点火触发部是由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一、二感应片所构成,第一感应片与第二感应片间具有高度差,另设有二分别对应于第一感应片、第二感应片的感应组件,利用第一、第二感应片在旋转组件周壁上的位置分别在顺、逆向对应于感应组件,作为发出点火触发信号的依据。所述的起动装置还可包括一提供控制功能的电路单元,该电路单元可包括有一起动电路、一转向控制电路、一熄点火电路及一转速侦测电路;其中起动电路具有一电子开关组件,以及分别串接于该电子开关组件阳极与阴极的起动按钮及起动继电器,其电子开关组件且连接转速侦测电路,起动继电器的接点组连接起动马达;转速侦测电路中具有一以控制端连接点火组件且随引擎运转发电的线圈组或感应组件,其输出端连接起动电路,用以检知引擎的转速;转向控制电路是连接于起动电路,其设有一切换开关及一受该切换开关控制的转换通路用的继电器,该切换开关具有可选择切换的前进、后退位置点,且在前进、后退二位置点各设通路组连接马达;熄点火电路具有一由转速侦测电路、转向控制电路起发电子点火器的电路,用以决定火花塞点火与否,藉此结合驱动组件及一点火组件控制引擎的顺逆转。借由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是通过特殊的结构及相关控制电路等设计,确能提供一种可选择性操作,使引擎能够正确无误且能顺利控制引擎顺向或逆向旋转,进而可提供一极具有产业利用价值的适于实用的起动装置新设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特殊结构的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为一种可选择性控制引擎顺向或逆向运转的起动装置,该起动装置至少包括一驱动组件及点火组件,或可增设一提供控制功能的电路单元,前述的驱动组件可受控选择顺、逆向驱动引擎顺、逆转,点火组件设有一与引擎同步旋转的旋转组件,其周壁上及其近周边处设有点火触发部及点火触发感应组件等构件,使点火触发感应组件在引擎顺转或逆转时,分别在引擎正时点火的顺、逆向提前角处,而可提供火花塞所需的点火触发信号。其不仅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均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且在技术上有较大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组装于引擎中的前视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组装于引擎中的后视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中,驱动组件为马达电动操作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中马达所传动的齿轮式驱动座的第一卡掣组件带动起动飞轮的卡掣用拨杆旋转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中,驱动组件为马达电动操作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5中齿轮式驱动座的卡掣组件带动起动飞轮旋转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图2中点火组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8是图7点火组件中,设于旋转组件上的点火触发部的结构配置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的点火组件中,设于旋转组件上的点火触发部的第二种实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的点火组件中,设于旋转组件上的点火触发部的第三种实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的点火组件中,设于旋转组件上的点火触发部的第四种实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中用以提供控制功能的电路单元的电路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的电路单元第二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为了对本实用新型获致进一步的了解,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其是组装于前述具有火花塞13(如图12所示)的引擎1上,其主要是由一组驱动组件2及一组点火组件3所组成,另设有一组电路控制单元(图中未示)连接前述驱组件2及点火组件3,用以提供相关电路的控制功用;前述的驱动组件2,是装设于引擎1上,且可受控选择驱动引擎1顺、逆向旋转及停止的组件,该驱动组件2可如图3所示设置为马达电动操作的机构,或可设置为手动操作机构;请参阅图3所示,是驱动组件为马达电动操作机构的第一种实施例,该驱动组件2包括定位座20、具有二卡掣组件22、23的由马达(图中未示)所传动的齿轮式驱动座21、固定座24以及起动飞轮25,其中前述的定位座20,固设于引擎1的结构壳11上,或可为一直接自引擎结构壳延设的构件(图中未示),其侧面延伸设有一轴管201,该轴管201且为引擎1的心轴14穿设过其中;前述的齿轮式驱动座21,套设于定位座20的轴管201上,并与马达所传动的齿轮啮合连动,另外在齿轮式驱动座21的外侧面上枢设有二相对应的第一、第二卡掣组件22、23,该第一、第二卡掣组件22、23以其一端枢设于齿轮式驱动座21上,自由端则各分别设有一磁铁221、231,外缘则形成卡掣部222、232;前述的固定座24,为铁质构件,其利用固接组件固设于定位座20上,内侧面邻接卡掣组件22、23;前述的起动飞轮25,组装于固定座24的外侧,且与引擎1的心轴14固设成同步运转结构,该起动飞轮25的内侧面且延伸设有多数呈等间距环状排列且具有被卡掣用途的拨杆251。
以下将上述马达电动双向驱动的使用操作情形具体说明如后。其是依据马达不同的转向,分别驱使齿轮式驱动座21上所枢设的第一、第二卡掣组件22、23往不同的方向驱动起动飞轮25旋转,而达成使马达电动双向驱动的效果。以马达驱使第一卡掣组件22带动起动飞轮25旋转为例,其中马达所传动的齿轮式驱动座21旋转时,如图4所示,第一卡掣组件22自由端上的磁铁221因与固定不动的固定座24间存在有磁吸力,使第一卡掣组件22在传动之初会延迟其转动时间,即造成相对位移,而使磁铁221在该瞬间形成略朝外摆动一预定距离,且在往后旋转的行程中,该第一卡掣组件22的卡掣部222因外摆而对应抵推于起动飞轮25侧面的一拨杆251,进而驱动起动飞轮25往相同方向旋转,且当引擎1起动后,该起动飞轮25上的拨杆251转速会高于马达驱动的齿轮式驱动座21的转速,使其不再受第一卡掣组件22卡掣部222的作用,并为次一拨杆251追上第一卡掣组件22且往内推抵成互不干涉的离合状态。至于马达使第二卡掣组件23带动起动飞轮25反向旋转的操作情形概与前述相同,故以下即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5所示,是驱动组件为马达电动操作机构的第二种实施例,该驱动组件2’包括一定位座20’、具有三卡掣组件22’、23’、24’的由马达(图中未示)所传动的齿轮式驱动座21’及一起动飞轮25’,其中前述的定位座20’,固设于引擎1的结构壳11上,其侧面延伸设有一轴管201’,轴管201’且为引擎1的心轴14穿设过其中,定位座20’与齿轮式驱动座21’间设有一铁片26’,齿轮式驱动座21’侧面也延伸设有一轴管211’,且套设于定位座20’的轴管201’外,其齿轮与马达所传动的齿轮啮合连动,另在齿轮式驱动座21’上设有卡掣组件22’、23’、24’的装置用穿孔212’、213’、214’,该等穿孔212’、213’、214’邻近轴管211’周壁,使卡掣组件22’、23’、24’的卡掣面221’、231’、241’能接触到轴管211’的周壁,卡掣组件22’、23’、24’为圆柱体组件,其底部设有磁性材质以吸附铁片26’,而轴管211’的周壁上的用以卡掣该等卡掣组件22’、23’、24’的卡掣接触面215’、216’、217’的结构是设置为呈中间凹状,即在顺向及逆向端为较厚状,而穿孔212’、213’、214’的孔状足以使卡掣组件22’、23’、24’等有顺向逆向位移而预设的活动空间;前述的起动飞轮25’,其装设于驱动座21’的外侧,并且将上述卡掣组件22’、23’、24’盖于内部,其设有用以接受卡掣组件22’、23’、24’的卡掣面221’、231’、241’作用的受卡掣面251’,该起动飞轮25’为圆盘形状,且与引擎1的心轴14固设成同步运转的结构。
以下将上述马达电动双向驱动的使用操作情形说明如后。其是依据马达选择的转向,分别驱使齿轮式驱动座21’的各卡掣组件22’、23’、24’往所选的转向驱动起动飞轮25’旋转,而达成马达电动双向驱动的效果。以马达驱使卡掣组件22’、23’、24’带动起动飞轮25’旋转为例,其中马达传动的齿轮式驱动座21’旋转时,请参阅图6所示,卡掣组件22’、23’、24’因为底部与铁片26’有磁吸力,因此该等卡掣组件22’、23’、24’会因为齿轮式驱动座21’的旋转而靠向轴管211’的卡掣面215’、216’、217’一端,如此对于预设活动空间的该等穿孔212’、213’、214’而言,其使轴管211’与起动飞轮25’间的卡掣组件22’、23’、24’的活动空间即是被紧缩而成卡掣状态,进而驱动起动飞轮25’往相同方向旋转以带动引擎,且当引擎1起动后,起动飞轮25’的转速会高于齿轮式驱动座21’的转速,此时,该卡掣组件22’、23’、24’会受到起动飞轮25’的带动而移往轴管211’的卡掣面215’、216’、217’的中间,活动空间会有变松现象,故起动飞轮25’与马达传动的齿轮式驱动座21’会形成互不干涉的离合状态。至于马达驱使反向旋转的操作情形,概与前述相同,故以下即不再赘述。
请再参阅图2、图7及图8所示,前述点火组件3设有一与引擎1同步旋转的旋转组件31,在该旋转组件31周壁310上设有一点火触发部32,另设有一组间隔地对应于点火触发部32的磁感应组件33;其中前述的旋转组件31,可为与引擎1同步旋转的轮或轴;磁感应组件33可为一外部绕设有点火触发线圈34的磁感应组件33所构成;前述的点火触发部32,为可导磁且具有两端缘321、322的环形片体,且该环状点火触发部32在该圆周上所延伸的弧度,是使其二端缘321、322在顺、逆转时,可令点火触发感应线圈34分别在引擎1正时点火的顺向、逆向提前角处,提供火花塞13所需的点火触发信号。
前述的磁感应组件33,可为一提供点火触发线圈34绕设的杆状带磁性铁心331所构成,藉此,在旋转组件31顺转或逆转时,分别在点火触发部32二端缘321、322旋转对应至该磁感应组件33时,令点火触发线圈34分别在引擎1顺向、逆向正时点火的提前角处感应获得点火触发信号。
请参阅图9所示,是实用新型起动装置中点火组件的第二种实施例,其中设于旋转组件47的周壁471上的点火触发部48是利用周壁471外侧面沿圆周方向往内凹陷而形成,周壁471为导磁材料,且利用该凹陷状的点火触发部48所延伸的弧度,同样可以其二端缘481、482在顺、逆转时,可令点火触发磁感应组件分别在引擎正时点火的顺、逆向提前角处,提供火花塞所需的点火触发信号。
请参阅图10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起动装置中点火组件的第三种实施例,其中设于旋转组件5周壁51上的点火触发部6是由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列的可导磁第一、第二感应片61、62所构成,使其可利用第一、第二感应片61、62在旋转组件5周壁51上的位置,分别在顺转、逆转时,可令点火触发磁感应组件分别在引擎正时点火的顺向、逆向提前角处,提供点火触发信号。
请参阅图1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点火组件的第四种实施例,其中设于旋转组件71周壁711上的点火触发部72是由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列可导磁的第一、第二感应片721、722所构成,第一感应片721与第二感应片722具有高度差,另设有分别对应于第一感应片721、第二感应片722的磁感应组件731、732,使其在顺转时,由磁感应组件731在引擎正时点火的顺向提前角处,提供点火触发信号;在逆转时,则由磁感应组件732在引擎正时点火的逆向提前角处,提供点火触发信号。
请参阅图1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中用以提供控制功能的电路单元的电路图,下面将有关前述电路单元4的组成及其相关控制功能说明如后,该电路单元4包括一起动电路41、一转向控制电路42、一熄点火电路43及一转速侦测电路44,其中前述的转速侦测电路44,是用以侦测前述点火组件3中与引擎1同步旋转的旋转组件31的运作状态,该转速侦测电路44具有光耦合组件442及RC电路443,其输出端444连接起动电路41,控制端441连接点火组件3的点火触发线圈34,当引擎1未起动前,因旋转组件31未旋转,点火触发线圈34无法生成感应电压供应至转速侦测电路44的控制端441,使转速侦测电路44中光耦合组件442的光敏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该转速侦测电路44的一输出端444将输出高电位,用以激发起动电路41及熄点火电路43,使引擎1可被起动及可被点火起动。当引擎1一旦被起动,旋转组件31旋转,使点火触发线圈34生成交流的感应电压供应至该控制端441,而驱动光耦合组件442中的光敏晶体管导通,并令一RC电路443处于充电状态,使该转速侦测电路44输出端444维持于低电位,使其无法激发起动电路41及熄点火电路43。
前述的起动电路41,设有一可为硅控整流器(Silicon ControlRectifier)的电子开关组件411,以及分别串接于该电子开关组件411阳极与阴极的起动按钮412及起动继电器413。藉此,当引擎1未起动前,电子开关组件411的闸极可受转速侦测电路44触发,且当按压起动按钮412后,起动继电器413被激磁,使其一接点组414成接通状态,而由其输出端415将直流电压V+供应至转向控制电路42。当释放起动按钮412时,电子开关组件411重置为开路,起动继电器413不被激磁。
前述的起动电路41中,还包括有电子开关416、电阻器417及电门开关418,其中电子开关416及电阻器417是用以确保安全地在每次开电门开关418时,转向切换开关421的位置应最少要瞬间在前进位置点P1的状况下,才能激发电子开关组件416,使起动电路41才能接受电流,用以先作转向的确认,以防使用者发生危险。
前述的转向控制电路42,是连接于起动电路41的输出端415,其设有一切换开关421及一受该切换开关421控制的转换继电器422,该切换开关421选择切换于三个位置点,其分别为表示引擎1选择控制在停止、顺转、逆转等三种状态的停止位置点P0、前进位置点P1及后退位置点P2,其中停止位置点P0位于前进位置点P1及后退位置点P2之间。前述转换继电器422设有预设连接状的二接点组423,当切换开关421切换至前进位置点P1时,该转换继电器422被激发时,使其二接点组423变换连接状态。当切换开关421切换至停止位置点P0或后退位置点P2时,该转换继电器422皆无法被激发。前述转换继电器422被激发,且起动电路41输出端供应电压V+的电流至该转换继电器422的二接点组423时,该二接点组423提供一顺向电流至前述驱动组件2的马达20,使其产生顺转。反之,当转换继电器423未被激发,前述起动电路41输出端415供应电压V+的电流至二接点组423时,该二接点组423则提供一反向电流至马达20,使其产生逆转。
前述的熄点火电路43,其设有一电子点火器430、熄火按钮434以及第一、第二、第三硅控整流器431、432、433,藉以当转向控制电路42的切换开关421切换至前进位置点P1或后退位置点P2,且引擎未起动前(即转速侦测电路44的输出端441为高电位时),该第一、第二硅控整流器431、432被激发成导通状态,第三硅控整流器433因闸极接地不导通,因此,高压线圈组36会因电子点火器430的作用而产生高电压,亦即当引擎1的起动飞轮12为驱动组件2带动旋转时,旋转组件31在顺向或逆向旋转期间,能藉点火触发线圈34在引擎1正时点火的顺向、逆向提前角处,分别提供点火触发信号至电子点火器430,适时控制点火组件3的高压线圈组36产生点火电压而令火花塞13点火,熄火按钮434则可中断输出高电压使火花塞13点火。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电路单元4经前述系统设计,其在使用上可提供以下的控制情形1、引擎1未起动前因起动飞轮12及旋转组件31处于静止状态,故转速侦测电路44的输出端444输出高电位,而激发起动电路41及熄点火电路43,使其能点火及起动。
2、按压起动按扭412进行起动时驱动组件2的马达20经转向控制电路42的切换开关421选择切换在位置点P1或P2,以控制马达20顺向或逆向带动起动飞轮12旋转,且唯有切换开关421切换至位置点P1或P2处,熄点火电路43的第一硅控整流器431阳极才能获得提供的电压V+,使第一、第二硅控整流器431、432导通,熄点火电路43正常运作,使其在起动过程中顺利控制火花塞13进行点火。
3、引擎1顺利起动,火花塞13持续点火引擎1起动后,释放起动按钮412,则电子开关组件411重置,点火组件3的旋转组件31维持旋转,使点火触发线圈34持续获得感应电压,转速侦测电路44的输出端444维持于低电位,使起动电路41及熄点火电路43不再受激发,纵有再按压起动按钮412的动作,起动电路41也无法执行起动功能;另因为熄火按钮434为常闭状态,使第一、第二硅控整流器431、432会维持于导通状态,使点火持续正常。
4、改变引擎1的运转方向时切换开关421的切换次序是前进位置点P1、停止位置点P0及后退位置点P2的设计,当切换引擎1由顺转改变为逆转,或由逆转改变为顺转时,均先切换至停止位置点P0处,才能切换至新位置点,此时,切换开关421不可避免地会有中断电压V+供应至熄点火电路43的情形,其中因为第二硅控整流器432阳极为交流性质的点火控制电压,故不再导通,而造成引擎1的火花塞13熄火,直到起动飞轮12与旋转组件31逐渐减速至静止后,转速侦电路44输出端为高电位时,才允许起动电路41进行按压起动按钮412的起动功能操作,同时,切换开关421切换变更位置点后,将控制马达20反向带动起动飞轮12旋转,亦即使引擎1变更为相反的运作状态。
5、停止引擎1运转时除改变切换开关421至停止位置点P0以外,亦可切断电门开关418或按压熄点火电路43中预设串接于第二硅控整流器432阴极的熄火按钮434,藉以中断第二硅控整器432的电流回路,使电子点火器430无法控制火花塞13点火,进而使引擎1停止运转。
又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单元8,其亦可为如图13所示的第二种实施例,该电路单元8的起动电路81包括有一起动按钮811、一转向切换开关812、一电子开关组件813、起动继电器814及电阻器815等组件,其中前述的起动按钮811,其与电子开关组件813并联,再与起动继电器814串联,电子开关组件813以其闸极与双连式转向切换开关812,再连接转向控制电路83,其中是利用电子开关组件813的硅控整流器特性,在手按起动按钮811进行起动后,可兼具有重置电子开关组件813阳极的作用,使电子开关组件813无法导通,如此状态,即成为只能维持以上述的手压按钮方式来起动引擎;另电子开关组件813的闸极在平时是被转向切换开关812设定为零电位,当转向切换开关812切换时,由于接点切换的关系,在瞬间使电子开关组件813闸极不接地,而由电阻器815取得正电压而导通,同时起动继电器814被激发,依序由转速侦测电路82、与转向控制电路83的控制,而激发驱动组件(图中未示)的马达及熄点火电路84,进而驱动引擎,如此状态,即能维持以上述的转向切换开关的切换,兼具有自动熄、点火及起动引擎,使引擎能正常运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前述的结构及控制电路等相关设计,确能提供一种可选择性操作,使引擎能够正确无误且能顺利控制引擎顺向或逆向旋转,进而可提供一极具有产业利用价值的适于实用的起动装置新设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为一可选择性控制引擎顺、逆向运转,在执行所选转向的驱动后离合,并顺或逆起动点火的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起动装置至少包括一驱动组件及一点火组件,其中该驱动组件,包含有一可被卡掣而用以带动引擎转动的飞轮旋转组件,及可被驱动造成顺、逆向都能产生卡掣功用的卡掣组件,所述的飞轮旋转组件是被固设为与引擎同步运转结构,在引擎被成功起动时的转速高于驱动转速,其致使原有转向驱动的卡掣功能不再卡掣,引擎而可正常运转;该点火组件,设有一与引擎同步旋转的旋转组件,且在该旋转组件的周边上设有点火触发部以及点火触发感应组件,该感应组件连接电子点火器,并分别在引擎正时点火的顺、逆向提前角处,提供引擎火花塞所需的点火功能;上述结构相组合,组成一可以起动引擎,且可选择性控制引擎顺、逆向运转的双向点火起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驱动组件是由一定位座、具有卡掣组件的齿轮式驱动座、起动飞轮以及一马达所组成,其中该定位座,固设于引擎的结构壳上,引擎心轴穿设过其中,该定位座可为能磁吸性材料或加设有一铁片,形成卡掣组件得以磁吸附着的结构;该齿轮式驱动座,装设于定位座上,与马达的传动齿轮啮合连动,其侧面延伸设有一轴管,轴管外壁在卡掣组件的活动范围为中间比顺逆两端较为低的卡掣面,邻近此轴管周壁卡掣面的齿轮式驱动座上设有可让卡掣组件能左右活动范围的穿孔,卡掣组件装置于该穿孔中;该起动飞轮,为盘形的起动飞轮,其组装于齿轮式驱动座上,与引擎的运转心轴固设成同步运转的结构,且设有以周围侧向延伸的侧壁接受卡掣组件卡掣作用的受卡掣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驱动组件是由一定位座、具有卡掣组件的齿轮式驱动座、固定座、起动飞轮,以及一马达所组成,其中该定位座,固设于引擎结构壳上,其侧面延伸设有一轴管为引擎心轴穿过其中;该齿轮式驱动座,套设于定位座的轴管,并与马达的传动齿轮相啮合连动,另在齿轮式驱动座的外侧面上枢设有分别用于顺向及逆向卡掣用的卡掣组件,该卡掣组件的一端枢设于齿轮式驱动座上,而自由端则各分别设有一磁铁,外缘形成卡掣部;该固定座,为铁质的固定座,其以固接组件固设于定位座上,内侧面为邻接卡掣组件;该起动飞轮,组装于固定座的外侧,且与引擎的运转心轴固设成同步运转的结构,该起动飞轮并延伸设有多数呈等间距环状排列且具有可被卡掣组件卡掣的拨杆,而构成一可电动双向切换顺逆转的驱动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点火组件设有一与引擎同步旋转的旋转组件,在该旋转组件的周壁上设有一点火触发部,另设有一组间隔地对应于点火触发部的感应组件;该点火触发部为具有两端缘的非全圆环形的片体,其固定设置于旋转组件的圆周上,且该点火触发部设置在该圆周上延伸弧度的二端缘,形成作为发出点火触发信号的依据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点火组件设有一与引擎同步旋转的旋转组件,在该旋转组件周壁上设有一点火触发部,另设有一组间隔地对应于点火触发部的感应组件;该设于旋转组件周壁上的点火触发部,是以周壁外侧面沿圆周方向往内凹陷而形成的点火触发部,且该凹陷状的点火触发部所延伸的弧度二端缘,形成作为发出点火触发信号的依据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点火组件设有一与引擎同步旋转的旋转组件,在该旋转组件的周壁上设有一点火触发部,另设有一组间隔地对应于点火触发部的感应组件;该设于旋转组件周壁上的点火触发部,其是由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一、第二感应片所构成,该第一、第二感应片在旋转组件周壁上的位置形成作为发出点火触发信号的依据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起动装置还包括一提供控制功能的电路单元,该电路单元包括有一起动电路、一转向控制电路、一熄点火电路及一转速侦测电路,其中该起动电路,设有一受转换开关控制的电子开关组件,以及与该电子开关组件连接的起动按钮及起动继电器,且该电子开关组件连接转速侦测电路,起动继电器的接点组连接起动马达;该转速侦测电路,是为检知引擎转速的转速侦测电路,其中设有一以控制端连接点火组件的感应组件,输出端则连接起动电路;该转向控制电路,是连接于起动电路的输出端,其设有一切换开关及一受该切换开关控制的转换继电器,该切换开关设有可选择切换的前进及后退位置点,且在前进、后退二位置点各设有通路组连接马达;该熄点火电路,为决定火花塞点火与否的熄点火电路,其设有一由转速侦测电路、转向控制电路激发的电子开关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起动电路包括一受转向切换开关位置点所控制的电子开关组件,该电子开关组件管制电源,确保每次开电门时,转向切换开关的位置应要先在前进位置点,才能起动,以保障安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起动电路中起动按钮与电子开关组件成并联状,再串联起动继电器,电子开关组件受转向切换开关的动作所控制,当一有转向切换现象,则起动电路直接供电,马达驱动引擎的起动功能就改由转向控制电路执行。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起动电路设有一受转速侦测电路所控制的电子开关组件,其并与起动继电器及起动按钮开关成串联状。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熄点火电路中设有一与转向切转开关、转速侦测电路相关连的电子开关组件,其导通状态每在转向切换会被固设,待转速侦测取得触发信号才改变,以控制点火或熄火。
专利摘要一种可选择控制引擎顺或逆向运转的引擎的顺逆转起动装置,包括驱动组件及点火组件,或增设一提供控制功能的电路单元,驱动组件包含被卡掣带动引擎转动的飞轮旋转组件,及被驱动形成顺、逆向都能卡掣的卡掣组件,飞轮旋转组件固设为与引擎同步运转,引擎起动时转速高于驱动转速使原转向卡掣不再卡掣而正常运转,驱动组件受控选择顺、逆向驱动引擎顺、逆转;点火组件设有与引擎同步旋转的旋转组件,其周壁及近周边处设有点火触发部及点火触发感应组件等构件,感应组件连接电子点火器,分别在引擎正时点火的顺、逆向提前角处,提供火花塞所需点火功能,使点火触发感应组件在引擎顺或逆转时分别在引擎正时点火的顺、逆向提前角处,可提供火花塞所需点火触发信号。
文档编号F02D11/04GK2531114SQ01267610
公开日2003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12日
发明者王宽宏 申请人:王宽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