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双段顶杆和扫气提前角的气缸式增压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6994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设有双段顶杆和扫气提前角的气缸式增压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针对现有技术,特别是申请号为CN201320050926的专利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有双段顶杆和扫气提前角的气缸式增压器。其主要特征是:在供气缸C进气门4上端设置双段顶杆2,该顶杆由两段构成,上下段顶杆套接在一起,无实质性接触,中间缓冲弹簧11置于上下卡座之间,双段顶杆2上端与供气缸凸轮3接触,下端与气门弹簧刚性连接;对供气缸C曲柄设置提前角α,可以调节做功缸排气接近尾声时,供气缸C和供气管5内气压尽快地大于或等于做功缸的气压,使扫气更加充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供气缸C可控,扫气更加彻底,能有效提高内燃机的机械效率。
【专利说明】设有双段顶杆和扫气提前角的气缸式増压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缸式增压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增压器大多是涡轮增压器,对于涡轮增压器来说,在定转速下,增压比恒定,所以扫气充分与否主要取决于做功缸的排气压力,扫气局限性比较大。申请号为CN201320050926的专利,虽然加设了增压缸,但并不具有实际使用价值。下面以做功缸B为例进行说明。
[0003]第一,当发动机怠速或启动时,供气缸(原文为进气压缩气缸)C如果依然工作,那么会消耗大量的轴功并产生机械损失,甚至会导致熄火或无法启动。
[0004]第二,该实用新型提到,当供气缸活塞7到达下止点时做功缸(原文为燃烧工作气缸)活塞6到达上止点,此时做功缸B虽然排气已经结束,但是由于存在排气压力,所以其内部气压仍然大于供气管5内气压,如果此时打开做功缸进气门8,会造成废气回流至供气管5以及供气缸C内,也就是说没有扫气过程。


【发明内容】

[0005]为了克服和解决上述专利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设有双段顶杆和扫气提前角的气缸式增压器,该增压器不仅使供气缸C的工作状态可控,而且能使扫气更充分彻底。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供气缸进气门4上端设计了一种双段顶杆2。该顶杆由两段构成,上段顶杆10是一台阶型圆柱体,上端与供气缸凸轮3接触,下段顶杆12是一个含有圆柱孔的圆柱体,下段顶杆缓冲弹簧下卡座15以下部分17与气门弹簧刚性连接;上段顶杆10接触面18与下段顶杆12接触面19实质性接触;导杆14插入导孔16内,无实质性接触;中间缓冲弹簧上卡座13表面与缓冲弹簧11上表面接触;缓冲弹簧下卡座15表面与缓冲弹簧11下表面接触;缓冲弹簧的作用在于当下段顶杆12因怠速或启机被强制压下时,上段顶杆10的活动对供气缸进气门4没有影响。下段顶杆12由气门弹簧(图中未标示)控制,而气门弹簧又由电控或手动控制。
[0007]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扫气的缺陷,在供气缸下端加设曲柄旋转提前角α ((以下简称扫气提前角),有了这个扫气提前角,当供气缸活塞7到达下止点时做功缸活塞6还没有到达上止点,此时不能打开做功缸进气门8,随着供气缸活塞7开始上升,供气缸C和供气管5内的气压不断增大,此时做功缸排气门9处于打开状态,做功缸B内的气压在不断下降,当供气管5内的气压大于或等于做功缸B内气压时打开做功缸进气门8,进行扫气。调整扫气提前角α,使供气管5气压刚好大于或等于做功缸B内气压时供气缸活塞7刚好到达上止点,可以更大限度的做到充分扫气。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供气缸C可控,扫气更加彻底,能有效提高内燃机的机械效率。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剖面图;图3是双段顶杆剖面图;图3-1是上段顶杆的剖面图;图3-2是缓冲弹簧剖面图;图3-3是下段顶杆剖面图。
[0011]图中1.做功缸A活塞;2.双段顶杆;3.供气缸凸轮;4.供气缸C进气门;5.供气管;6.做功缸B活塞;7.供气缸C活塞;8.做功缸B进气门;9.做功缸B排气门;10.上段顶杆;11.缓冲弹簧;12.下段顶杆;13.缓冲弹簧上卡座;14.导杆;15.缓冲弹簧下卡座;
16.导孔;17.缓冲弹簧下卡座以下部分;18.上段顶杆接触面;19.下段顶杆接触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在这种气缸增压器中,做功缸进行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而供气缸只做进气和供气两个冲程。启动或怠速时,将供气缸C下段顶杆12强制压下,使供气缸C进气门4常开,这样不会引起做功缸A和做功缸B在压缩冲程时因压力过大而熄火或无法启动。当需要增压时,将供气缸C下段顶杆12松开,在气门弹簧(图中未标示〉的作用下,供气缸C下段顶杆12与供气缸C上段顶杆10接触,并使供气缸C进气门4可以关闭,此时供气缸C开始工作。其工作过程如下:
[0013]根据图2所示的状态,供气缸C活塞7到达下止点,做功缸A压缩冲程还未结束,做功缸B排气冲程也未结束,此时所有气门中,只有做功缸B的排气门9打开。随着做功缸A活塞I和做功缸B活塞6到达同时到达上止点,供气缸C活塞7已经上升一段距离,并增加了供气缸C和供气管5内的气压,当供气管内气压大于或等于做功缸B内气压时,将做功缸B进气门8和做功缸B排气门9同时打开,进行做功缸B的扫气过程,此时做功缸A开始进行做功冲程,而做功缸B扫气完成后,做功缸B排气门9关闭,供气缸C开始给做功缸B供气。当供气缸C活塞7供气到达上止点,做功缸B活塞6还没有到达下止点,此时由于做功缸B进气门8的阻力作用,供气缸C和供气管5内的气压大于做功缸B内气压,所以不能关闭进气门,随着供气缸C活塞7开始下降,供气缸C和供气管5内气压开始下降,当供气缸C和供气管5内气压等于做功缸B内气压时,关闭做功缸B进气门8,同时打开供气缸C进气门4,此时做功缸A做功冲程也将接近尾声。之后做功缸A进行排气冲程,供气缸C进行进气冲程,做功缸B进行压缩冲程。再继续运行,做功缸A和做功缸B动作互换,供气缸C开始给做功缸A扫气及供气。
【权利要求】
1.一种设有双段顶杆和扫气提前角的气缸式增压器,其特征是:在供气缸进气门(4)上端设计了一种双段顶杆(2),该顶杆由两段构成,上段顶杆(10)是一台阶型圆柱体,上端与供气缸凸轮(3)接触,下段顶杆(12)是一个含有圆柱孔的圆柱体,缓冲弹簧下卡座(15)以下部分(17)与气门弹簧刚性连接;上段顶杆(10)接触面(18)与下段顶杆(12)接触面(19)实质性接触;导杆(14)插入导孔(16)内,无实质性接触;中间缓冲弹簧上卡座(13)表面与缓冲弹簧(11)上表面接触;缓冲弹簧下卡座(15)表面与缓冲弹簧(11)下表面接触;在供气缸下端加设曲柄旋转提前角α。
【文档编号】F01L3-20GK204283604SQ201420756465
【发明者】杨会军 [申请人]杨会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