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车辆发动机的燃料供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03257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型车辆发动机的燃料供给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装载于车体框架上的发动机的气缸盖上、并在连接于该气缸盖的吸气口上连接吸气管,在吸气管或者气缸盖上安装向所述吸气口供给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的小型车辆,尤其涉及发动机燃料供给结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在装载多气缸发动机的机动两轮车等小型车辆上,在燃料轨上被共同连接各个气缸燃料喷射阀的头部的结构已众所周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公昭60-45751号公报然而,当发动机是单气缸时或在向多气缸发动机的各个气缸独立供给燃料时,如果原样地使用上述现有的燃料供给结构的话,则很难确保燃料喷射阀以及燃料管的安装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向单气缸发动机供给燃料时或在向多气缸发动机的各个气缸独立供给燃料时,使燃料喷射阀以及燃料管的安装可靠性得以提高的小型车辆发动机的燃料供给结构。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1所述的发明,是对于在装载于车体框架上的发动机的气缸盖上、连接与该气缸盖的吸气口相连的吸气管,并在吸气管或气缸盖上安装向所述吸气口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的小型车辆,其特征在于燃料接头,具有将导入燃料的燃料管连接在所述燃料喷射阀上的接续管部,该燃料接头,将相对于所述接续管部的所述燃料喷射阀的周方向位置定为一定且在所述燃料喷射阀的头部以液密封嵌合,并且将相对于所述吸气口的位置定为一定、同时以与所述吸气管或气缸盖之间夹持所述燃料喷射阀的方式连结于所述吸气管或气缸盖上。
根据本发明1所述的构成,将在燃料喷射阀的头部上以液密封嵌合的燃料接头,以与气缸盖或吸气管之间夹持燃料喷射阀的方式连结于气缸盖或者吸气管上,以此,将对于吸气口的燃料喷射阀的相对位置以及对于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管的相对位置定为一定,可以在吸气管或者气缸盖上安装燃料喷射阀,提高在供给单气缸发动机燃料时或向多气缸发动机的各个气缸上独立供给燃料时的燃料喷射阀以及燃料管的安装可靠性。
另外,本发明2所述的发明,是在本发明1中记载的发明构成的基础之上,具有以下特征,沿连接于所述接续管部上的所述燃料管延伸的燃料管支撑板的一端,通过由多个的螺栓与所述燃料接头共同拧紧而被连结于所述吸气管或气缸盖上,并在所述燃料管支撑板的另一端部,支撑所述燃料管,根据这样的构成,既可避免零部件数量的增加,也可降低燃料管的振动。
进而,本发明3所述的发明,是在本发明1或2所记载发明构成的基础之上,具有以下特征,包括所述发动机和将该发动机的输出变速后向后轮传递的变速机、并且所述后轮被轴支承在后部的动力装置的前部,可上下摇动地被支承于车体框架上,在装载于该车体框架上的燃料箱上,连接所述燃料管,根据这样的构成,可以使得燃料管与动力装置一起摇动,因此发动机也可摇动,容易安装被装载于车体框架上的小型车辆的燃料喷射阀。


图1是小轮机动两轮车侧视图。
图2是省略了车体罩状态的图1中箭头2的向视图。
图3是图2中箭头3的向视图。
图4是图2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将节气门体装置从图4中箭头5方向看的侧视图。
图6是节气门体装置的横剖面的俯视图。
图7是燃料管一部分剖开的侧视图。
图8是放大表示燃料喷射阀的吸气管的安装部的纵剖面的侧视图。
图9是图8中箭头9的向视图。
图中11-车体框架,29-吸气管,30-气缸盖,31-吸气口,32-燃料喷射阀,33-燃料接头,33a-接续管部,68-燃料箱,79-燃料管,83-燃料管支撑板,98-螺栓,E-发动机,M-变速器,P-动力装置,WR-后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结合附图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加以说明。
图1~9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小型两轮机动车的侧视图,图2是省略了车体罩状态的图1中箭头2的向视图,图3是图2中箭头3的向视图,图4是图2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将节气门体装置从图4中箭头5方向看的侧视图,图6是节气门体装置的横剖面的俯视图,图7是燃料管一部分剖开的侧视图,图8是放大表示燃料喷射阀的吸气管的安装部的纵剖面的侧视图,图9是图8中箭头9的向视图。
首先在图1和图2中,作为小型车辆的小型两轮机动车的车体框架11,具有从对以轴支承前轮WF的前叉12可操作方向地支承的前管13,和向后下方延伸的下降管14,和从所述下降管14上部以比所述下降管14缓慢倾斜的角度向后下方延伸的上方管15,和前端部与上方管15的后部连接设置并向后上方延伸、同时后端被相互连接的左右一对后管16,16,和前端部被连接在所述下降管14的下端部、同时后端与所述两后管16,16的中间部连接的左右一对的下方管17,17;两个下方管17,17,从侧面看为向上方开放的弯曲成大致U字形状。
在所述车体框架11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可上下摇动地支承包括使气缸轴线向前上方倾斜并配置在后轮WR的前方的单气缸发动机E,和将该发动机E的输出进行无级变速后传送给后轮WR的无级变速器M的动力装置P的前部,所述后轮WR,被轴支于动力装置P的后部,并且在车体框架11的后端部以及所述动力装置P之间设置有后部减振装置20。
参照图3,在所述两后管16,16以及与所述下方管17,17的连接设置部上,分别固定有上部托架21…。另一方面,在发动机E的曲轴箱22的上部固定着左右一对下部托架23…,在连接于上部托架21…的两端部的发动机吊杆24的摇动支撑点SP处,可摇动地支承着所述两下部的托架23…。即,在动力装置P前部的发动机E上的曲轴箱22上部,被可摇动地支承于车体框架11上。
参照图4,在后轮WR左侧无级变速器M的上方,配置着由该无级变速器M支撑的空气滤清器25,用该滤清器25所净化的空气通过连接管26连接于节气门体装置27上,该节气门体装置27,通过橡胶制的弹性连接筒28连接在弯成略呈U字形的吸气管29上游端,吸气管29的下游端,以通过沿发动机E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心位置处、设置在气缸盖30上的吸气口31的方式连接于该气缸盖30上。
而且,向吸气口31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32的下部嵌合在吸气管29的上部,并且燃料喷射阀32经过燃料喷射阀32而被夹在连接于所述吸气管29上的燃料接头33和所述吸气管29之间。
在图5以及图6中,节气门体装置27包括具有连接于所述发动机E的气缸盖30的吸气口31上的吸气通道35的本体36,和具有大致水平轴线并横穿所述吸气通道35且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本体36上的阀轴37,和调节流过吸气通道35的吸气量而在吸气通道35内被固定于阀轴37上的蝶形节气门38,和在所述本体36的外方固定于阀轴37一端部上的节气门鼓39。
节气门鼓39,是以向着机动两轮车的行进方向前方状态配置于本体36的右侧方的机构,在该节气门鼓39以及本体36之间,设置着向关闭所述节气门38侧施力的复位弹簧40,将卷挂、连接在节气门鼓39上的节气门线缆41,通过驾驶机动两轮车的驾驶者进行抵抗所述复位弹簧40的弹力的牵引操作,对节气门38向开启侧转动驱动。
对于所述本体36,在与节气门鼓39相反侧,即左侧安装有收纳用于进行燃料喷射量以及点火时期等的发动机E的运转控制的控制单元42的控制箱43。
控制箱43由箱体44和通过密封所述箱体44的开口部、与箱体44一同拧紧而被连接于本体36上的盖45所组成,所述控制单元42,包括在被收纳、固定于控制箱43内的电路基板46上的、图中未示的电子电路。
在所述电路基板46上,连接着检测节气门38的开度、与阀轴37一端连接的节气门传感器47,同时,在节气门38的上游侧,连接有检测吸气通道35内的吸气温度的吸气温度传感器48,进而,图中未示出,将节气门下游侧的吸气通道35内的负压作为吸气压检测的吸气压传感器也连接在所述电路基板46上。
在所述控制箱43中的箱体44的上部,一体设有跨越本体36上部、面向节气门鼓39侧的连接器部49,在需要连接于控制单元42上的多根导线51…上连接的外部连接器50,从节气门鼓39侧可装卸地安装于所述连接器部49上。而各导线51…被归结成线束52,该线束52如图4所示,从被安装于连接器部49上的外部连接器50向前方延伸,进而在右侧反转成大致U字形。
在所述本体36上,安装着具有介于外部连接器50上连接的导线51…和节气门鼓39之间的隔板部53a的防护部件53。所述隔板部53a,被形成为沿安装在所述连接器部49上的外部连接器50的方向延伸的板状,在该隔板53a上,设有用于从上方能够确认向节气门鼓39卷绕的节气门线缆41的卷绕状况的可视窗54。
但是,节气门线缆41是由外层线55和在该外层线55内可移动地穿过的内层线56组成,从外层线55的一端引出的内层线56的一端部卷绕、连接于节气门鼓39上,用于将外层线55的一端部定位支承的线缆支撑部53b与所述保护部件53形成一体。
在所述线缆支撑部53b上设置有缺口64,外部具有公螺纹57的支撑筒58插入在缺口64中,从线缆支撑部53b的两侧、由螺纹连接于所述公螺纹57上的一对螺母59,60,把支撑筒58固定于线缆支撑部53b上。在该支撑筒58的外部支撑着外层线55的一端,从外层线55的一端引出并移动自如地贯通于支撑筒58的内层线56的一端,延伸在节气门鼓39一侧。
这样的节气门线缆41,从所属线缆支撑部53b向前向上抬起地朝前方延伸,对应于节气门体装置27部分,节气门线缆41和连接在所述控制单元42上的导线51…,被配置成相互逆向延伸。
所述保护部件53,由定位销61定位于节气门体装置27的本体36上,同时,使用单个螺纹部件62拧紧于本体36上。并且对于在节气门线缆41中、配置于线缆支撑部53b以及节气门鼓39之间的部分,将螺纹部件62配置于与所述隔板53a相反一侧并将保护部件53连接于本体36的位置上,定位销61在螺纹部件62以及节气门鼓39之间、并被设置于本体36和保护部件53之间。
根据这样配置的定位销61以及螺纹部件62,根据向外部连接器50的连接器部49进行拆装作业时、作用于隔板53a上的外力以及从节气门线缆41的外层线55作用于线缆支撑部53b上的反力,波及到保护部件53的力的方向为围绕螺纹部件62的轴线沿图4的顺时针方向,即,螺纹部件62的拧紧方向。因此,在定位销61和本体36以及保护部件53之间,即使有一些缝隙,螺纹部件62也不会松动,以最少数量的单个螺纹部件62就能够既防止松动又将保护部件53拧紧于本体36上。
如上构成的节气门体装置27,将动力装置P的发动机E的曲轴箱22的上部配置于在车体框架11上并位于可摇动支承的摇动支承点SP的前方。另外,在曲轴箱22的上部,自启动电动机63(参照图3)被配置于所述摇动支承点SP的后方。而且,节气门体装置27的控制箱43的底部43a,以从发动机E的上方与它对向的方式被形成为大致平坦部。
这里,车体框架11的前部,在由下降管14,上方管15以及2个下方管17,17所围成的部分,装载有燃料箱68。所述车体框架11、动力装置P的一部分以及燃料箱68,由合成树脂制作的车体罩69来覆盖,该车体罩69由以下部分组成覆盖车体框架11前部的前面罩70,和连接设置在该前面罩70的两侧的左右一对腿遮护板71…,和在腿遮护板71…的下端分别连接的左右一对的踏板72…,和在2个踏板72…之间向上方突起、覆盖燃料箱68的踏板隧道部73,和从所述两踏板72…的外侧边垂向下方的挡板部74…,和连接挡板部74…、踏板72以及踏板隧道部73并覆盖车体框架11后部的后面罩75。
在后面罩75上,配置用所述两后管16,16支撑的双座型车座76。
在燃料箱68上,内置过滤器77和通过所述过滤器77吸取燃料箱68内燃料的燃料泵78,一端连接在该燃料泵78上的燃料管79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接头33连接于所述燃料喷射阀32上。
这样的燃料泵78被内置于离开发动机E的位置上的被装载于车体框架11的前部的燃料箱68内,由于采用在动力装置P上没有安装燃料泵78的结构,所以可以实现动力装置P的小型化以及动力装置P的组装性。
在车体框架11上,固定着把持燃料管79中间部的第1卡具80,在本实施例中,在左右一对后管16,16当中朝向机动两轮车的前进方向状态下,在设置于左侧位置的后管16的前部的支撑板81上紧固着第1卡具80。并且,在燃料喷射阀32以及第1卡具80之间,燃料管79被弯曲配置在车体框架11的右侧,把持靠近燃料管79的发动机E的部分的第2卡具82被紧固在燃料管支撑板83上,从而固定于发动机E一侧。
由此,把持燃料管79中间部的第1卡具80被固定于车体框架11上,在发动机E上附设的燃料喷射阀32以及第1卡具80之间,燃料管79被弯曲配置在车体框架11的右侧,这样相应于动力装置P的上下摇动,燃料管79中第1卡具80和发动机E之间的部分被拧转,能够避免因动力装置P的上下摇动而在燃料管79上产生弯曲变形,由于对于被拧转的燃料管79的强度比弯曲的强度高,所以与弯曲变形相比,可以提高燃料管79的耐久性。
而且将把持靠近燃料管79的发动机E部分的第2卡具82固定于发动机E一侧,在第1以及第2卡具80,82之间,燃料管79被弯曲配置在车体框架11的右侧,所以由第2卡具82能够提高向车体框架11右侧的燃料管79的弯曲配置精度,同时,能够防止在朝向燃料喷射阀32的燃料管79的接续部、在该燃料管79上产生的弯曲变形。
在图7中,所述燃料管79,例如是由氟类橡胶制成的内层部79a,和由腈基丁二烯橡胶制成的覆盖所述内层部79a的中层部79b,和由聚脂制成并覆盖所述中层部79b的网状部79c,和由海准橡胶(hydrin rubber)制成的最外层的外层部79b形成的多层高压型管。该燃料管79的一端接合在被连接于燃料泵78上的结合管84上,并由第1管夹85维持向结合管84的燃料管79的接合。另外,燃料管79的另一端接合于连接在燃料喷射阀32上的燃料接头33上,并由第2管夹86维持向燃料接头33的燃料管79的接合。
这样由于燃料管79被由多层高压而构成,因此,增大了燃料管79的强度,可以寄予导入高压燃料的燃料管79的耐久性能的提高。
可是,燃料管79,例如是用由乙烯丙烯橡胶形成的保护管87来覆盖的燃料管,以第2管夹86接续在燃料接头33上状态的燃料管79,其一端插接于保护管87上,从保护管87凸出的燃料管79的一端用第1管夹85接续在结合管84上。
第1卡具80,是在圆筒部88上一体连接安装板部89而形成的结构,以使在两端具有圆筒状缓冲橡胶90贯穿该圆筒部88的方式将对接在该圆筒部88两端的法兰90a,90a安装在圆筒部88上。于是,以覆盖燃料管79的保护管87被贯通于所述缓冲橡胶90中而由第1卡具80保持燃料管79,在所述安装板部89上设置的插接孔91上,插入用于将第1卡具80连接于车体框架11的螺栓92。
第2卡具82,具有与上述第1卡具80相同的结构,通过缓冲橡胶90和保护管87由第2卡具82保持燃料管79,并由螺栓93将第2卡具82紧固在燃料管支撑板83上。
并且第1和第2卡具80,82,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车体中心线BC的左右两侧分开配置,在第1以及第2卡具80,82之间的燃料管79以及保护管87,由任意的卡具80,82配置于车体框架11的左右方向的同一侧,在本实施例中配置为向机动两轮车前进方向的前方状态时的右侧延伸。即,第1以及第2卡具80,82之间的燃料管79,以隆起的方式被弯曲配置在车体框架11的右侧。因此对于燃料管79,可以比较长的设定第1以及第2卡具80,82之间的长度,这样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加在燃料管79上的弯曲负荷,可以提高燃料管79的耐久性。
另外发动机E,其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心位置、即燃料喷射阀32的配置位置,是从所述车体中心线BC向与第1卡具80的同一侧、即左侧偏移设置,并支承于车体框架11上,如果这样配置,则有利于确保燃烧管79的摇动长度。
在图8中,吸气管29被形成为将节气门体装置27和位于该节气门体装置27下方的气缸盖30连接并弯曲成大致C字形,在设置于所述节气门体装置27的本体36上的下游侧接续管部36a上紧密嵌合于上游端的弹性连接筒28的下游端、被紧密嵌合在所述吸气管29的上游端上,向弹性连接筒28的所述本体36以及吸气管29的连接状态,由包围弹性连接筒28的第3卡具94的紧固状态来维持。即节气门体装置27的本体36,通过弹性连接筒28以及吸气管29,连接于气缸盖30上。
参照图9,向气缸盖30的吸气口31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32被安装在吸气管29上,该燃料喷射阀32的开闭动作由收容、固定于安装在所述节气门体装置27本体36上的控制箱43中的控制单元42进行控制。而且,在从将与控制单元42连接的导线51进行结扎的线束52上分支出的线束52a上连接的外部连接器95被安装在设置于燃料喷射阀32上的连接器部32a上。
在吸气管29上设有朝向气缸盖30侧开口的安装孔96,使前端朝向吸气管29内部地将燃料喷射阀32的前端部气密嵌合于安装孔96中。另外,在燃料喷射阀32的头部,具有形成为一体的并与燃料管79连接的接续管部33a,同时,使该接续管部33a以通过所述燃料喷射阀32内部的方式,液密嵌合由合成树脂形成的燃料接头33。
并且在燃料接头33上,设有与设置在所述燃料喷射阀32上的接合凸部32b接合的锁合凹部97,以将接合凸部32b接合于锁合凹部97并将燃料接头33嵌合于燃料喷射阀32的头部,而将燃料喷射阀32的周方向位置决定为相对于接续管部33a为一定。
所述燃料管支撑板83,以沿着与燃料接头33的接续管部33a连接的燃料管79延伸的方式形成,该燃料管支撑板83的一端,以由多个例如1对螺栓98,98共同拧紧而与燃料接头33一起固定于吸气管29上。即,介于以与将前端部嵌合在安装孔96上的燃料喷射阀32平行地延伸的方式一体凸出设置在吸气管29上的凸台部29a和所述燃料管支撑板83的一端部之间,支撑部33b被一体地设置在所述燃料接头33上,在其支撑部33上模塑结合着一对金属制的套管99,99。而且,插入在燃料管支撑板83的一端以及所述两套管99,99上的螺栓98,98,被螺纹连接在所述凸台部29a上,而在所述支撑部33b以及凸台部29a之间,夹着与设置于燃料喷射阀32外周的接合槽100接合并决定燃料喷射阀32的轴向位置的定位夹101被。
所述支撑部33b,是位于偏离接续管部33a的周方向位置、向与燃料喷射阀32的连接器部32a相反方向延伸并与燃料接头33一体设置的结构,通过这样决定向燃料接头33的吸气管29的连结位置,能够增大对向燃料喷射阀32的导线接续部以及向燃料管79的接续部在布置上的自由度。
如上所述,燃料接头33以及燃料管支撑板83的一端部通过与吸气管29一起拧紧而被接合,以此使相对于燃料接头33的接续管部33a的燃料喷射阀32的周方向位置为一定,同时,使相对于所述气缸盖30的吸气口31的燃料喷射阀32的位置定为一定,并将燃料喷射阀32夹在燃料接头33和吸气管29之间。
燃料管支撑板83的两侧部中、与燃料喷射阀32相反侧的侧部,介于节气门体装置27的控制单元42上连接的线束52和发动机E之间,大致呈直角且一体地连接设有用于防止由发动机E产生的放射热对所述线束52带来恶劣影响的遮热壁83a。
在燃料管支撑板83的另一端,支撑燃料管79的第2卡具82由螺栓83连结,并且燃料管79被支撑在燃料管支撑板83的另一端。
下面说明实施例的作用,具有将导入燃料的燃料管79与燃料喷射阀32连接的接续管部33a的燃料接头33,将相对于接续管部33a的燃料喷射阀32的周方向位置定为一定,并且液密封地嵌接于燃料喷射阀32头部,既将相对于吸气口31的位置定为一定又将燃料喷射阀32夹持于与吸气管29之间,且将燃料接头33连接于吸气管29上,所以通过向燃料接头33的吸气管29的连结,可将相对于吸气口31的燃料喷射阀的相对位置以及相对于燃料喷射阀32的燃料管79的位置定为一定,并能够在吸气管29上安装燃料喷射阀32,提高在供给单气缸发动机E的燃料时的燃料喷射阀32以及燃料管79的安装可靠性。
另外,燃料管支撑板83的一端,通过由一对螺栓98,98与燃料接头33的共同拧紧而被连结于吸气管29上,在燃料管支撑板83的另一端部上支撑着燃料管79,所以既可避免零件数量的增加又可减轻燃料管79的振动。并且,燃料管支撑板83,以沿着接续在燃料接头33的接续管部33a上的燃料管79延伸的方式形成,在燃料喷射阀32的连接器部32a处保持燃料管79并且不与燃料管79发生干涉,可以增加所述连接器部32a的配置上的自由度。
进而,虽然使包含发动机E的动力装置P的前部可以上下摇动并被车体框架11所支承,但由于通过燃料泵78将燃料管79连接在装载于车体框架11上的燃料箱68上,所以可以使燃料管79和动力装置P一起摇动,并且使发动机E摇动,这样可使装载于车体框架11上的小型两轮机动车的燃料喷射阀32的安装变得容易。
另外,虽然在节气门体装置27上、在其阀轴37的一端上固定节气门鼓39,但在与节气门鼓39相反侧、在安装于本体36上的控制箱43上,应连接于收纳在所述控制箱43内的控制单元42上的导线51…,从节气门鼓39侧连接,并且具有介于导线51…以及节气门鼓39之间的隔板部53a的保护部件53被安装于本体36上。
因此,能够一方面可以可靠防止控制箱43上连接的导线51…与节气门鼓39的干涉、一方面将导线51…极近地配线接于本体36一侧,能够容易确保在本体36附近的配线空间,并使包括本体36附近的导线51…在内的节气门体装置27的整体紧凑。
另外,由于决位并支撑节气门线缆41上外层线55一端部的线缆支撑部53b一体形成在保护部件53上,所以不必特别设置节气门线缆41专用的支撑部件,减少了零部件数量。
进而,在控制箱43上,将与导线51…连接的外部连接器50可拆装地安装的连接器部49以面对节气门鼓39地一体设置,并且保护部件53的隔板53a沿着相对于连接器部49的外部连接器50的安装方向以板状延伸,所以在相对于连接器部49的外部连接器50的拆装作业时,用隔板53a可以引导外部连接器50,使外部连接器50的拆装作业变得容易,保证良好的维修性。
进而,支撑在动力装置P的无级变速器M上的空气滤清器25,通过节气门体装置27以及吸气管29连接于发动机E的气缸盖30上,而节气门体装置27的本体36,通过弹性连接筒28与气缸盖30上连接的吸气管29连接,并且将发动机E的运转控制用的控制单元42组装于所述本体36上的节气门体装置27,被配置在动力装置P发动机E上的曲轴箱22上部的车体框架11的摇动支点SP的前方。
因此,从发动机E作用于节气门体装置27上的振动,由弹性连接筒28吸收,以此可以减轻波及安装于节气门体装置27上的控制单元42的振动,并且,由于在摇动支点SP的前方配置了节气门体装置27,所以使气缸盖30和节气门体装置27之间距离极短,可以减轻作用于在节气门体装置27以及气缸盖30之间的弹性连接筒28上的负荷。
另外,在节气门体装置27上,对于轴线大致呈水平的阀轴37的端部,在本体36的外侧配置控制单元42,收纳该控制单元42并安装于本体36上的控制箱43的底部43a被形成为从上方与发动机E相对向的平坦部,所以能够尽量大地设定控制箱43的容积,并且由于使控制箱43底部43a成为平坦部,所以能够提高使用自由度。
另外,在所述摇动支点SP后方、曲轴箱22上部配置自启动电动机63,因此,使控制单元42以及自启动电动机63尽量远离小型两轮机动车的接地路面,使路面上溅起的水的恶劣影响能够尽量不波及到控制单元42以及自启动电动机63,同时由于将控制单元42以及自启动电动机63配置于摇动支撑点SP的前后两侧,所以能够将来自自启动电动机63的杂波尽量不波及到控制单元42上。
进而,在控制单元42的相反侧、固定于阀轴37的节气门鼓39上卷绕连接的节气门线缆41和控制单元42上连接的导线51…,在对应于节气门体装置27的部分相互逆向延伸配置,因而在对节气门线缆41以及导线51…的任意一方进行维修时,不会影响节气门线缆41以及导线51…的另一方,使节气门线缆41以及导线53的维修性能良好。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对不脱离本发明特征范围所记载的本发明内容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将燃料喷射阀32安装于吸气管29上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对于把燃料喷射阀32安装于气缸盖30上的情况也能够应用本发明。另外,在多气缸发动机的各气缸上进行独立供给燃料的情况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进而,也可将本发明应用于小型两轮机动车以外的机动两轮车,机动三轮车。
(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1所记载的发明,通过将燃料接头连结于气缸盖或者吸气管上,而将对于吸气口的燃料喷射阀的相对位置以及对于燃料喷射阀的燃料管的位置定为一定,并能够在吸气管或者气缸盖部安装燃料喷射阀,能够提高向单气缸发动机上供给燃料时或向多气缸发动机的各个气缸独立供给燃料时的燃料喷射阀以及燃料管的安装可靠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2所记载的发明,一方面避免了零部件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能够减低燃料管的振动。
根据本发明3所记载的发明,由于能够使燃料管与动力装置一起摇动,所以使发动机摇动就可容易地安装被装载于车体框架上的小型车辆的燃料喷射阀。
权利要求
1.一种小型车辆发动机的燃料供给结构,对于在装载于车体框架(11)上的发动机(E)的气缸盖(30)上连接与该气缸盖(30)的吸气口(31)相连的吸气管(29),并在吸气管(29)或气缸盖(30)上安装向所述吸气口(31)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32)的小型车辆,其特征在于燃料接头(33)具有将导入燃料的燃料管(79)连接在所述燃料喷射阀(32)上的接续管部(33a),该燃料接头(33),将相对于所述接续管部(33a)的所述燃料喷射阀(32)的周方向位置定为一定且在所述燃料喷射阀(32)的头部以液密封嵌合,并且将相对于所述吸气口(31)的位置定为一定,同时以与所述吸气管(29)或气缸盖(30)之间夹持所述燃料喷射阀(32)的方式连结于所述吸气管(29)或气缸盖(3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车辆发动机的燃料供给结构,其特征在于沿连接于所述接续管部(33a)上的所述燃料管(79)延伸的燃料管支撑板(83)的一端,通过由多个的螺栓(98)与所述燃料接头(33)共同拧紧而被连结于所述吸气管(29)或所述气缸盖(30)上,并在所述燃料管支撑板(83)的另一端部,支撑所述燃料管(7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型车辆发动机的燃料供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发动机(E)和将该发动机(E)的输出变速后向后轮(WR)传递的变速机(M)、并且所述后轮(WR)被轴支承在后部的动力装置(P)的前部,可上下摇动能地被支承于车体框架(11)上,在装载于该车体框架(11)上的燃料箱(68)上,连接所述燃料管(79)。
全文摘要
一种小型车辆发动机的燃料供给结构,是对于在发动机的气缸盖上连接与该气缸盖的吸气口相连的吸气管并在吸气管或气缸盖上安装向吸气口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的小型车辆;燃料接头(33),具有将导入燃料的燃料管(79)连接在燃料喷射阀(32)上的接续管部(33a),该燃料接头,将相对于接续管部(33a)的燃料喷射阀(32)的周方向位置定为一定且在燃料喷射阀(32)的头部以液密封嵌合,并且将相对于吸气口(31)的位置定为一定、同时以与吸气管(29)之间夹持燃料喷射阀(32)的方式与吸气管(29)连结。可在向单气缸发动机供给燃料、或向多气缸发动机的各个气缸独立供给燃料时,提高燃料喷射阀以及燃料管的安装可靠性。
文档编号F02M55/00GK1512055SQ200310118128
公开日2004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2日
发明者池田健一郎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