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缸顶置分体式发动机汽缸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43471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缸顶置分体式发动机汽缸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发动机汽缸头,特别是开设有二次补气空气道的双缸顶置分体式发动机汽缸头。
背景技术
摩托车发动机混合气体燃烧后从消声器排出来的CO、HC和NOx是主要的污染物,用二次补气的方法降低CO和HC非常有效,且比较经济。二次补气的方法就是向发动机汽缸头的排气道中加入新鲜空气,使发动机燃烧室内混合气体燃烧后产生的高温废气在汽缸头排气道内再次燃烧,将废气中的CO和HC与新鲜空气中的O2在汽缸头的排气道中进一步氧化反应变成无害的H2O和CO2,从而达到降低废气中HC和CO含量的目的。通常的方法是在汽缸头排气道连接一条通向空气滤清器并由一个单向阀控制开合的二次补气管,该单向阀利用发动机进气时产生的真空度控制二次补气管的开口大小,达到在不同工况时补气量不同的目的,如中国专利99118739、99124498、00106963、01123174、02240977、93105944、03119815、01143598等就分别公开了在不同的发动机上采用二次补气的方法降低排放的多种实例。但是由于受发动机汽缸头结构的限制,在汽缸头上开设用于将二次补气管与汽缸头排气道连通的二次补气空气道具有一定的难度,从而使上述现有技术中与汽缸头排气道相通的二次补气空气道的开设比较复杂,二次补气空气道长度较长,造成二次补气系统的加工、装配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缸顶置分体式发动机汽缸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缸头上二次补气空气道开设复杂,加工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缸顶置分体式发动机汽缸头,在其两并列的左、右体上分别设有分体式凸轮轴安装孔、火花塞安装孔和排气道,在所述排气道的一侧,该排气道与火花塞安装孔之间设置有凸台,凸台上开设有二次补气空气道与所述排气道相通。
所述二次补气空气道在凸台的一端可加工成螺纹孔,二次补气空气管的一端通过螺纹实现与汽缸头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双缸顶置分体式发动机汽缸头上的二次补气空气道的开设简单,二次补气空气道长度较短,使其加工容易,并且增加了二次补气空气管安装的可靠性,方便了二次补气空气管的安装。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缸顶置分体式发动机汽缸头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
图1的A向视图;图3是
图1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
图1-图3,该双缸顶置分体式发动机汽缸头,在其两并列的左、右体6、5上分别设有分体式凸轮轴安装孔、火花塞安装孔7′、7和排气道2、3,在所述排气道2、3的一侧,该排气道2、3与火花塞安装孔7′、7之间设置有凸台8′、8,凸台8′、8上开设有二次补气空气道1、4与所述排气道2、3相通。二次补气空气道1、4在凸台8′、8的一端加工成螺纹孔,二次补气空气管的一端通过螺纹实现与汽缸头的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双缸顶置分体式发动机汽缸头,在其两并列的左、右体(6、5)上分别设有分体式凸轮轴安装孔、火花塞安装孔(7′、7)和排气道(2、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气道(2、3)的一侧,该排气道(2、3)与火花塞安装孔(7′、7)之间设置有凸台(8′、8),凸台(8′、8)上开设有二次补气空气道(1、4)与所述排气道(2、3)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缸顶置分体式发动机汽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补气空气道(1、4)在凸台(8′、8)的一端为螺纹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设有二次补气空气道的双缸顶置分体式发动机汽缸头,在其两并列的左、右体上分别设有分体式凸轮轴安装孔、火花塞安装孔和排气道,在所述排气道的一侧,该排气道与火花塞安装孔之间设置有凸台,凸台上开设有二次补气空气道与所述排气道相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缸头上二次补气空气道开设复杂,加工困难的问题,使汽缸头上二次补气空气道的开设简单,二次补气空气道长度较短,加工容易,并且增加了二次补气空气管道安装的可靠性,方便了二次补气空气管道的安装。
文档编号F02F1/42GK2782955SQ20052000773
公开日2006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8日
发明者罗中亿 申请人: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