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离合搓动式内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3076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向离合搓动式内燃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尤其涉及一种单向离合传接力和单向离合卸力的单向离合搓动式发动机。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应用的有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它主要是由曲轴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以及燃油供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与点火装置组成。活塞通过连杆、曲轴,在气缸内作上下往复运动,完成所需各个行程,其中的工作行程做功使曲轴旋转而产生动力,实现能量的转换,由于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活塞做功时水平推力须分解为曲轴旋转的切向力,当燃气压力最大,恰逢曲轴扭矩最小,当曲轴扭矩变大时,燃气压力却大大减少,导致大部分功率压在曲轴的轴承上消耗掉,所以其功率损失大,油耗高,效率低。为了克服上述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存在不足,人们已设计出效率较高的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如中国专利局公告的申请号为“00126728.0”的“搓动式内燃机”,它是在现有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基础上将曲轴连杆机构改为活塞推杆传接力机构,将连杆改为推杆,在侧面设置齿条,使齿条与棘齿轴上的齿相啮合,在棘齿轴设置棘轮,通过棘轮与中间齿轮使活塞与推杆的直线运动变为齿与轴的旋转运动。通过卸力机构设置的齿轮、卸力盘、连杆与飞轮,在活塞处于工作行程时,活塞与传动杆往下的运动,全力推动棘齿轴转动,使活塞的运动方向始终是棘齿轮旋转圆周的切线方向,力臂大,扭矩大,其余行程是靠飞轮的惯性通过齿轮、卸力盘与连杆往复运动来完成,因此能量转换率高。但是,由于卸力机构的连杆下端销套接在卸力盘的腰形孔中,依靠连杆销在腰形孔中滑动、位置相互转换来实现卸力。工作时连杆销与腰形孔之间易产生撞击磨损,而造成其接触间隙增大,机件稳定性差,噪音大,严重影响了内燃机正常运转和缩短内燃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量转换率高而且结构简单的单向离合搓动式内燃机,它将卸力机构的连杆与卸力盘的连接方式,由原卸力盘上腰形孔与连杆轴可滑动的套接方式改为卸力盘由固定轴与连杆轴接的方式连接,再改原卸力盘轴上的传动齿轮为卸力棘轮,由于棘轮的单向性,所以既能卸力又能传动,减轻了因撞击磨损产生间隙而带来的隐患,使内燃机运转稳定顺畅,从而提高了机械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法是一种单向离合搓动式内燃机,包括缸体以及缸体上设置的活塞推杆传接力机构、卸力机构、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所述缸体内上部设有气缸,在气缸内设有活塞,该活塞通过活塞销与推杆轴接,所述推杆内侧设有齿条,下端设有连杆,该齿条与设在缸体内中部的棘齿轴中部上的齿相啮合,在该棘齿轴的两端通过轴承与缸体相连,该棘齿轴一端设有棘轮,该棘轮与设在缸体上的中间齿轮相啮合,所述连杆上端通过轴接与推杆下端相连,在该连杆的下端通过轴接与设在缸体内下部卸力盘相连,该卸力盘通过卸力轴与轴承设在缸体上,在卸力轴外端设有卸力棘轮,该卸力棘轮与设在缸体上的中间齿轮相啮合。
所述单向离合搓动式内燃机为单缸结构的设置或多缸结构的设置。
所述活塞推杆传接力机构与卸力机构采用棘轮结构或单向离合器结构。
所述活塞推杆传接力机构与卸力机构为缸体外设置或缸体内设置。
所述卸力盘为单盘结构或双盘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卸力机构的卸力盘上设置轴与连杆轴接,在卸力轴上设置卸力棘轮,通过该卸力棘轮与过渡齿轮相接,在连杆受力往下做功时,由于棘轮的单向性,连杆往下移动,从而使到活塞受力做功时通过推杆齿条全力推动棘齿轴工作,在连杆与卸力盘下至最低点时,由棘齿轴上传来的动力通过传接力棘轮经中间齿轮与卸力棘轮联动,再通过卸力棘轮轴、卸力盘与连杆的联动,连杆推动推杆使活塞往复运动地进行排气、吸气、压缩的工作行程。通过设置卸力棘轮和卸力盘与连杆的轴接,既能有效地进行卸力的同时又能实现动力的传动,提高了机械效率,减轻了因撞击磨损产生间隙而带来的隐患,既使内燃机运转稳定顺畅又延长其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

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面剖视图。
图中1-缸体,2-气缸,3-活塞,4-推杆,5-齿条,6-活塞销,7-连杆,8-连杆销,9-棘齿轴,10-齿,11-传接力棘轮,12-中间齿轮,13-卸力棘轮,14-卸力轴,15-卸力盘,16-卸力盘销。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一种单向离合搓动式内燃机,包括缸体1以及缸体1上设置的活塞推杆传接力机构、卸力机构、配气机构与燃油供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在缸体1内上部设有气缸2,该气缸2内设有活塞3,该活塞3通过活塞销6与推杆4相连,该推杆4内侧设有齿条5,在其下端设有连杆7,该齿条5与设在缸体1内中部的棘齿轴9中部上的齿10相啮合,在该棘齿轴9的两端通过轴承与缸体1相连,该棘齿轴9一端设有传接力棘轮11,该传接力棘轮11与设在缸体1上的中向齿轮12相啮合,在连杆7上端通过轴接与推杆4下端相连,在该连杆7的下端通过轴接与设在缸体1内下部卸力盘15相连,该卸力盘15通过卸力轴14与轴承设在缸体1的下部,在卸力轴14外端设有卸力棘轮13,该卸力棘轮13与设在缸体1上的中间齿轮8相啮合,在连杆7受力往下做功时,由于棘轮的单向性,连杆7在不受任何阻力下往下移动,从而使到活塞3受力做功时通过推杆4齿条5全力推动棘齿轴6工作,在连杆7与卸力盘15下至最低点时,由棘齿轴9上传来的动力通过传接力棘轮11经中间齿轮12与卸力棘轮13联动,通过卸力轴14、卸力盘15与连杆7的联动,连杆7推动推杆4使活塞3作往复运动进行排气、进气、压缩的行程。通过设置卸力棘轮13和卸力盘16与连杆7的轴接,由于棘轮的单向性,既能有效地进行卸力的同时又能实现动力的传动,提高了机械效率,减轻了因撞击磨损产生间隙而带来的隐患,既使内燃机运转稳定顺畅又延长其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
1.一种单向离合搓动式内燃机,包括缸体以及缸体上设置的活塞推杆传接力机构、卸力机构、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所述缸体内上部设有气缸,在气缸内设有活塞,该活塞通过活塞销与推杆轴接,其特征是所述推杆内侧设有齿条,下端设有连杆,该齿条与设在缸体内中部的棘齿轴中部上的齿相啮合,在该棘齿轴的两端通过轴承与缸体相连,该棘齿轴一端设有棘轮,该棘轮与设在缸体上的中间齿轮相啮合,所述连杆上端通过轴接与推杆下端相连,在该连杆的下端通过轴接与设在缸体内下部卸力盘相连,该卸力盘通过卸力轴与轴承设在缸体上,在卸力轴外端设有卸力棘轮,该卸力棘轮与设在缸体上的中间齿轮相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离合搓动式内燃机,其特征是所述单向离合搓动式内燃机为单缸结构的设置或多缸结构的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离合搓动式内燃机,其特征是所述活塞推杆传接力机构与卸力机构采用棘轮结构或单向离合器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单向离合搓动式内燃机,其特征是所述活塞推杆传接力机构与卸力机构为缸体外设置或缸体内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离合搓动式内燃机,其特征是所述卸力盘为单盘结构或双盘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单向离合搓动式内燃机,包括缸体以及缸体上设置的活塞推杆传接力机构、卸力机构、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所述缸体内上部设有气缸,在气缸内设有活塞,该活塞通过活塞销与推杆轴接,所述推杆内侧设有齿条,下端设有连杆,该齿条与设在缸体内中部的棘齿轴中部上的齿相啮合,在该棘齿轴的两端通过轴承与缸体相连,该棘齿轴一端设有棘轮,该棘轮与设在缸体上的中间齿轮相啮合,所述连杆上端通过轴接与推杆下端相连,在该连杆的下端通过轴接与设在缸体内下部卸力盘相连,该卸力盘通过卸力轴与轴承设在缸体上,在卸力轴外端设有卸力棘轮,该卸力棘轮与设在缸体上的中间齿轮相啮合。提高了机械效率,延长了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02B75/00GK1966953SQ20061012338
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3日
发明者何荣灿 申请人:何荣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