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48067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机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机械的发动机备有的热交换装置、以及容易地清 扫该热交换装置的空气吸入部的技术。
技术背景在发动机上,为了冷却气缸体等,配置着作为热交换器的散热器。 该散热器中,在上部槽与下部槽之间配置着散热器芯。将下部槽通过 软管等与水泵连接,把由散热器芯热交换后冷却了的冷却水送到发动 机的水冷套,再通过软管使发动机冷却后的被加热了的冷却水返回上 部槽内。上述散热器芯,在上部槽与下部槽之间沿纵方向并排配置着 多根细管,与该管正交地平行配置着多个翅片、或者在管之间配置波 紋状散热片,以提高散热性。为了进一步冷却,与散热器芯相向地配 置了冷却风扇,为了使散热器芯不堵塞,在冷却风扇与散热器芯之间 配置了过滤器。该散热器芯或过滤器在长期使用后会堵塞,尤其是,当散热器装 在动力挖掘机等的建筑机械上时,在进行楼房的拆除等作业时,作为 隔热材料使用的玻璃纤维等纤维状尘埃堆积在热交换器上,容易造成 过热,每当过热时就必须清扫。为了容易地进行该清扫作业,使集尘 网可沿轨道朝上下方向出入的技术是公知的(例如见专利文献l)。另 外,将热交换器(散热器)做成可装卸的技术也是公知的(例如见专利文献2)。该技术是,将上部侧隔壁与下部侧隔壁分离,从台座部卸 下螺栓,就可以取出。但是,在专利文献l的技术中,将网眼做成能捕集玻璃纤维那样 小的程度时,在短时间内就发生堵塞,增加了清扫作业量。另外,在 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由于软管分别与上部槽和下部槽连接着,所以, 热交换器的可移动范围有限,很难将其设置在所需位置进行清扫,另外,会产生软管扭转、脱落等,增加了多余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近年来,把发动机、热交换器、液压机器等紧凑地收 納在发动机室内,为了小型化,冷却风扇与热交换器之间的间隙相当 小,很难将手伸进该间隙进行维修,只能采取将其拆卸的方法。另外, 舱室规格时,配设着空调装置,冷凝器、油冷却器等热交换器也收纳 在机罩内,热交换器与冷却风扇之间的间隙更加狭小。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47061号公^艮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323506号7>才艮 发明内容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不必装卸过滤器、热交换器就能容易地进 行过滤器、散热器芯等的清扫作业的热交换装置和发动机的位置构造。本发明的建筑机械,在机罩内收纳着发动机及热交换器,在安装 在发动机上的冷却风扇和与该冷却风扇相向配置着的热交换器之间, 设有手伸进的空间。在本发明的建筑机械中,用单独的盖构成上述机罩中的、覆盖从 冷却风扇到热交换器上方及侧方的部分,在面向上述热交换器的部分 的盖上,设置了具有防护装置的开口部,该盖是可开闭的构造。在本发明的建筑机械中,配置在上述机軍内的冷却风扇是排出式的。在本发明的建筑机械中,上述热交换器在同一面上设有若干个。 在本发明的建筑机械中,形成在上述冷却风扇与热交换器之间的 空间,从平面上看是大致;三角形状。在本发明的建筑机械中,在上述冷却风扇与热交换器之间,配置 了改变冷却风扇的冷却风送风方向的分流器,该分流器是可装卸的构 造。在本发明的建筑机械中,上述分流器从板状的安装板朝下方垂设 着,该安装板可装卸地设在维护孔上,该维护孔在设在机罩内的护軍 上面开口。本发明的建筑机械中,在机罩内收纳着发动机和热交换器,在安装在发动机上的冷却风扇和与该冷却风扇相向配置着的热交换器之 间,设有手伸进的空间,所以,可以将手伸进冷却风扇与热交换器之 间,可以用手工作业容易地除掉已往用压缩的水、空气等吹喷在热交 换器上进行清扫也不能除掉的、附着在热交换器芯部的垃圾、尘埃等, 可以清扫到各部位。另外,由于在发动机与热交换器之间形成了大的 空间,所以,来自发动机的辐射热的影响减小,也提高冷却效率。
本发明的建筑机械中,用单独的盖构成上述机罩中的、覆盖从冷 却风扇到热交换器上方及侧方的部分,在面向上述热交换器的部分的 盖上,设置了具有防护装置的开口部,该盖是可开闭的构造。所以, 只要打开盖,就可以从上方或后方或侧方将手伸进冷却风扇与热交换 器之间、进行清扫作业,可以从侧方(外侧)容易地清扫热交换器的 外侧。另外,由于可以与机軍分离地开放,所以,清扫时不必将整体 开放,清扫时尘埃等不会飞散到发动机侧的机罩内。
本发明的建筑机械中,配置在上述机軍内的冷却风扇是排出式的。 所以,可以从与排出方向相反方向的外侧侧方,将水或空气喷到热交 换器上,使附着在热交换器上的尘埃等吹跑或流走,可容易地去除掉。
本发明的建筑机械中,上述热交换器在同一面上设有若干个。所 以,将冷却风扇与热交换器之间的空间保持为手能伸进的大小地配置 若干个热交换器,对于任何热交换器,都能将手伸进空间内进行清扫。
本发明的建筑机械中,形成在上述冷却风扇与热交换器之间的空 间,从平面上看是大致三角形状。所以,后方小回转型的动力挖掘机 等的机罩,既备有用于插入手的空间,又可使热交换器的收纳状态良 好,没有浪费的空间。
本发明的建筑机械中,在上述冷却风扇与热交换器之间,配置了 改变冷却风扇的冷却风送风方向的分流器,该分流器是可装卸的构造。 所以,用分流器改变冷却风扇的冷却风送风方向,使冷却风穿过散热 器、油冷却器等热交换器的各处,可提高冷却效率。另外,可以减低 泄漏到外部的机軍内的噪音。另外,将分流器卸下,可容易地进行冷 却风扇、热交换器的维护等。本发明的建筑机械中,上述分流器从板状的安装板朝下方垂设着, 该安装板可装卸地设在维护孔上,该维护孔在设在机罩内的护軍上面 开口,所以,用简单的构造可以装卸分流器。另外,打开机軍可从上 方取下分流器,将手从维护孔伸入,可进行冷却风扇、热交换器的维 护。


图l是本发明的装备着热交换装置的作为建筑机械的挖掘作业车 的整体侧面图。图2是表示机罩内的后面图。图3是打开盖状态的散热器部分的立体图。图4 (a)是发动机动作时的发动机和热交换器的后面图,(b)是 表示打开机罩、将水喷射到热交换器上进行清扫状态的后面图。 图5是将若干个热交换器并排配置的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6是在散热器与冷却风扇之间形成了三角形空间的实施例的平 面图。图7是在散热器及油冷却器与冷却风扇之间形成了三角形空间的 实施例的平面图。图8是分流器安装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把本发明的装备着热交换装置的建筑机构中的、作为挖掘 作业车的动力挖掘机,作为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中,动力挖掘机在 本机的前部安装着作业机7,在本机的履带式行驶装置1的上部中央, 通过回转台轴承17支承着可左右回转的回转架2,在该回转架2上配 置着回转用的液压马达13。在该履带式行驶装置1的前后一侧,配设 着可上下转动的刮板3。在回转架2的上部配设着覆盖发动机等的机 罩14,在该机罩14上或机罩14的前部配置着驾驶座16,在该驾驶座 16的附近配置着液压操作杆21、 22、锁定杆23等,在驾驶座16的前 方配置着行驶杆25、踏板等,构成了驾驶操作部。在该驾驶操作部的 上方配设着顶篷8。另外,在回转架2的前端部,安装着可左右转动的起重杆托座12, 起重杆6的下端部可上下转动地支承在该起重杆托座12上。起重杆6 在中途部朝前方弯曲,从侧面看形成为大致"〈"字形。在该起重杆 6的上端部,支承着可转动的臂5。在该臂5的前端部,支承着可转动 的作业用设备即妒斗4。由于这些起重杆6、臂5、和4产斗4等构成了 作业机7。上述起重杆6被起重杆压缸11驱动回转。臂5被臂压缸10驱动 回转。4产斗4被铲斗压缸9驱动回转。履带行驶装置1上的回转体被 液压马达13驱动回转。上述起重杆压缸ll、臂压缸10、及伊斗压缸 9由液压缸构成,借助配设在驾驶操作部的液压操作杆21、踏板等的 转动操作来切换辅助阀(遥控阀),从该辅助阀切换主阀(控制阀), 从配设在回转架2的机罩14内的液压泵通过液压软管供给压力油,这 样,驱动伸缩、液压马达13被驱动旋转。下面,说明本发明的、配置在机罩14内的热交换装置。如图2所示,把机罩14作为发动机室,在该机罩14内,收纳着 发动机30、散热器31、液压泵32、图未示的电池、作动油油箱等。 在发动机30的一端的输出轴上连接着液压泵32,可驱动液压缸等的 液压机器。在发动机30的另一端的输出轴上,固定着冷却风扇33。 但是,当发动机30的输出轴的高度低、冷却风扇33和散热器31的高 度不同时,为了适应其高度,可将皮带轮固定在输出轴上,通过皮带 等向冷却风扇33传递动力,将其驱动。如图2所示,散热器31由上部槽31a、下部槽31b和散热器芯31c 等构成。在上部槽31a的上面,设有散热器盖帽31d,可以进行补充、 检修。上部槽31a与图未示的返回软管连通,下部槽31b与供给软管 和排水管连通,供给软管与冷却水泵连接、向发动机的水冷套供给冷 却水,将其冷却后,再从上述返回软管返回到散热器31。这样,从发 动机30送出的高温的冷却水汇集到上部槽31a,从该上部槽31a通过 散热器芯31c的多个管送到下部槽31b,在该管上固设着多个翅片, 以提高散热性。冷却水从下部槽31b被送到发动机30的水冷套等。为了使上述翅片不堵塞,在该散热器芯31c的冷却风入口侧配置着可装 卸的过滤器43。本发明中,在上述散热器31与冷却风扇33之间,设有至少手能 伸进的空间29。即,如图2所示,在将散热器31的冷却风入口侧与 发动机30的冷却风扇33相向地配置着时,换言之,在与冷却风扇33 的送风方向(驱动轴)垂直的方向配置散热器31时,散热器31与冷 却风扇33之间的距离Ll,是手能伸进该空间29内来清扫该散热器 31的距离,该距离为手掌张开程度的大小比较适宜的,具体地说,距 离Ll至少具有20 30cm的长度。但是,如果该空间大于等于手掌张 开的长度,则发动机30和热交换器(散热器)31的设置空间增大, 不能收纳在发动机室内,所以,手能伸进的长度是适宜的。这样,通过在散热器(热交换器)31与冷却风扇33之间设置手 能伸进的空间29,可以直接清扫过滤器43或散热器芯31c,即使是不 设置过滤器的构造、或者具有粗网眼过滤器的散热器芯产生了堵塞等 时,也能容易地进行清扫作业。在有纤维状尘埃的情形下,纤维状尘 埃容易缠在过滤器或散热器芯上,但是,即使是这种纤维状的尘埃、 粘性高的尘埃,也能用手直接除去,可以将尘埃清除干净。另外,在 散热器31与冷却风扇33之间,也可以设置可装卸的、导引冷却风的 护罩。如图3所示,覆盖发动才几30的才几罩14,由主罩44和盖34构成。 主罩44覆盖发动机30、液压泵等。盖34覆盖散热器31的周围三面。 该盖34由上面34a、侧面34b、和后面34c—体地构成,是可以开闭 的构造。即,发动机室由构成机罩14的主罩44和盖34覆盖,该盖 34的一边枢轴支承在动力挖掘机本体或主軍44的一边上,可以转动 地开闭。本实施例中,是在侧板34b的前纵边设置铰链35、 35,可转 动地枢轴支承在本体上。另外,在冷却风扇33的周围设有遮蔽板40, 把由主罩44收纳的室和由盖34收纳的室分隔,防止主罩44收纳的室 内的空气与盖34收纳的室内的空气往来混合,使冷却风朝一个方向流 动,同时,也使发动机30的辐射热不将盖34内的散热器芯31c等加热。在与散热器31相向的盖34的侧面34b上,设有冷却风的排出或 吸引用的开口部14a。为了保护散热器31,在该开口部14a,上下平 行地横架了横棂条、或者纵棂条、或作为格状、或网状的防护装置36。 上面34a和后面34c的机身中央侧一直延伸到冷却风扇33的上方及后 方。另外,在后方小回转型的动力挖掘机等的机軍形成为从平面看的 半圆形时,上述的侧面及后面成为一体。通过采用这样的构造,冷却风扇33旋转产生的冷却风通过防护装 置36排出或被吸入。清除散热器31的网眼堵塞时,只要打开盖34, 散热器31的上方、侧方、后方就敞开,可进行散热器31外侧面的维 护。把上述冷却风扇33做成为排出式(吹出式)构造时,如图4 (a) 所示,由于尘埃堆积在散热器31的靠冷却风扇33—侧,所以,如图 4(b)所示,从外侧面朝着散热器芯31c喷射压缩空气、高压水等, 可容易地将堆积的尘埃等除去。另外,由于可从上方、后方将手伸进 散热器31与冷却风扇33之间的空间29内,所以,可以用手工作业清 除掉缠在散热器芯31c的靠冷却风扇33—侧的、用水等除不掉的尘埃。 即使是吸入式的冷却风扇,由于可把水软管的前端插入散热器31与冷 却风扇33之间,所以,这时也能容易地进行清扫作业。如图5所示,在散热器31与冷却风扇33之间设置至少手能伸进 的空间29,另外,在散热器31的旁边也能并排配置别的热交换器37。 即,把散热器31和作为热交换器的油冷却器37或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用热交换器(冷凝器),面朝着与冷却风扇33的冷却风送风方向垂直 的方向地、并排配置在同一面上。该散热器31和油冷却器37是前后 并排地配置,从后面看是重合的,从侧面看不重合。但是,若千个热 交换器,不只是能配置在横方向,也能配置在上下方向,这时,从平 面看是重合的,从后面看不重合,从侧面看也不重合。即,热交换器 配置成为使冷却风一次通过若干个热交换器,而不是相继地通过。通过釆用这样的构造,来自冷却风扇33的冷却风,可同时吹到散 热器31和油冷却器37双方地将其冷却,面向冷却风扇的散热器31和油冷却器37的芯部的清扫也互相不妨碍地、可用同样的操作进行。 即,如果将散热器31和油冷却器37平行重叠地配置成从侧面看是重 合的结构时,则冷却风将一方冷却后,再进入另一方的芯部进行冷却, 这样,冷却效率降低。但是,本发明中,由于是横向排列着,所以, 可在大致相同的条件下被冷却风冷却。另外,在对散热器31和油冷却 器37的重合部分进行清扫作业时,必须要将一方拆卸、进行分解,比 较麻烦。而在本发明中,将手伸进散热器31及油冷却器37与冷却风 扇33之间的空间29内,就可以容易地清扫。如图6所示,也可以相对于冷却风扇33隔开预定的空间将散热器 31斜置。即,在后方小回转型的动力挖掘机中,机罩14的后部形状 从平面看是以回转中心为中心的大致半圆形。例如,使发动机30的曲 轴38朝左右方向延伸地、将发动机30收纳在机罩14内时,散热器 31从平面上看其前侧朝外方开放地设置着,使曲轴38的延伸线通过 散热器31的大致前后中心,在散热器31与冷却风扇33之间形成了从 平面上看为大致三角形状的空间39。另外,发动机30的曲轴38不限 定于配置成左右方向,也有配置成斜方向的情形,换言之,把发动机 30和散热器31收纳在从平面上看为半圆形的机罩内时,从平面上看, 以发动机30及散热器31与机罩14的内周相接的方式,将曲轴及散热 器31的长度方向配置在弦方向,使散热器31的一端接近冷却风扇33 的旋转面外侧的延长线,使散热器31的另一端远离冷却风扇33的旋 转面,在散热器31与冷却风扇33之间,形成了从平面上看为大致三 角形的空间39。该空间39具有手能伸进的足够大小。通过采用该构造,在后方小回转型的动力挖掘机中,发动机30 和散热器的收纳状态良好,在沿着机罩的圓弧形外周配置散热器33 时,可有效地利用在散热器31与冷却风扇33之间形成的三角形空间 进行维护。如图7、图8所示,在相对于冷却风扇33斜置着的散热器31的 旁边,也可以配置别的热交换器37。即,在后方小回'转型的动力挖掘 机中,把散热器31和作为热交换器的油冷却器37或空调装置的室外机用热交换器(冷凝器)并排配置在同一面上,油冷却器37也与散热 器31同样地,从平面上看其前侧朝外方开放地设置着,在散热器31 及油冷却器37与冷却风扇33之间,形成了从平面上看为大致三角形 的空间41。在机罩14内设置包围该空间41的护罩42,防止向内部逆 流,在该护罩42上面开设着维护孔42a,手可伸进上述空间41。另外,在上述护罩42内的空间41中,设置了改变冷却风扇33 的冷却风送风方向的若干个分流器46、 46。这些分流器46、 46,在前 后方向隔开预定间隔并下垂地安装在板状的安装板47上。该安装板 47具有覆盖在上述护罩42上面开口的维护孔42a的大小,并且,分 流器46、 46插入上述维护孔42a地安装着。把分流器46、 46从维护 孔42a插入护軍42的空间41内,并使其前端位于冷却风扇33的下端 附近。用螺栓等将上述安装板47可装卸地安装在护罩42的上面,这 样,用简单的构造,可在散热器31和油冷却器37之间装卸分流器46、 46。另外,分流器46、 46,具有能将冷却风扇33的冷却风一直送到 散热器31及油冷却器37端部的倾斜度,并相对于冷却风扇33斜置着。通过采用这样的构造,用分流器46、 46改变冷却风扇33的冷却 风送风方向,可以使冷却风穿过散热器31、油冷却器37等热交换器 的各处,提高冷却效率。另外,可以减低泄漏到外部的机罩14内的噪 音。另外,打开机罩14就可以容易地从上方卸下分流器46、 46,将 手从护軍42的维护孔42a伸进,可容易地进行冷却风扇33、热交换 器的维护等。本发明的建筑机械,不必装卸过滤器、热交换器,就能容易地进 行过滤器、散热器芯等的清扫作业,在产业上有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机械,在机罩内收纳着发动机及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安装在发动机上的冷却风扇和与该冷却风扇相向配置着的热交换器之间,设有手伸进的空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用单独的盖构成 上述机罩中的、覆盖从冷却风扇到热交换器的上方及侧方的部分,在 面向上述热交换器的部分的盖上,设置了具有防护装置的开口部,该 盖是可开闭的构造。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配置在上述 机罩内的冷却风扇是排出式的。
4.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上述热 交换器在同一面上设有若干个。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形 成在上述冷却风扇与热交换器之间的空间,从平面上看是大致三角形 状。
6.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在 上述冷却风扇与热交换器之间,配置了改变冷却风扇的冷却风送风方 向的分流器,该分流器是可装卸的构造。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上述分流器从板 状的安装板朝下方垂设着,该安装板可装卸地设在维护孔上,该维护 孔在设在机軍内的护軍上面开口。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建筑机构,在机罩(14)内收纳着发动机(30)和热交换器(31),能容易地清扫热交换器的靠冷却风扇一侧。在安装在发动机(30)上的冷却风扇(33)和与该冷却风扇相向配置着的热交换器(31)之间,设有手伸进的空间(29)。把上述机罩(14)中的、覆盖从冷却风扇(33)到热交换器(31)上方及侧方的部分作为单独的盖(34),在面向上述热交换器(31)部分的盖上,设置具有防护装置(36)的开口部,该盖(34)是可装卸的构造,冷却风扇(33)是排出式的,上述热交换器在同一面上并排设有若干个。
文档编号F01P11/10GK101233277SQ20068002801
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5日
发明者清野英树, 近藤正美 申请人:洋马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