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燃料发动机电控单元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5272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体燃料发动机电控单元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燃料发动机电控单元冷却装置,具体是对 气体燃料汽车发动机上的电控单元的冷却方式的改进。
技术背景发动机电控单元是通过安装在发动机及车身不同位置的传感器及工 作请求开关对发动机的工作状态进行分析后,再通过发动机及车身上的 执行器对发动机及相应的机构进行精确的控制。因此,它是发动机的大 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使用的电控单元芯片一般置于长方体外壳内。在整个壳体外壳 上没有辅助的冷却装置,工作时芯片散热不充分,尤其在夏天高温天气 易造成电控单元的损坏。由于空间有限,采取风冷等措施都不方便安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冷却发动机电控单元,延长它的使用寿命, 降低用户的使用费用,提供一种集冷却装置与电控单元芯片壳体于一体、 利用燃气本身降温的气体燃料发动机电控单元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的气体燃料发动机电控单 元冷却装置,其电控单元壳体1与冷却腔3连接,冷却腔的壁上有与燃 气低压调节器连接的进气口 5和与混合器连接的出气口 6。所述的气体 燃料发动机电控单元冷却装置,其冷却腔3的上壁与电控单元壳体1的 下表面共一块板。所述的气体燃料发动机电控单元冷却装置,在冷却腔3内进气口5 与出气口6之间布置改变气体流动方向使气体巡回流动的N个导流板4, N=l 5。冷却腔3上与燃气低压调节器连接的进气口 5在一端壁上,与混合 器连接的出气口 6在另一端壁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就是在有限的空间巧妙 地利用燃气本身的温度、压力等条件设冷却腔,将冷却腔串联在燃气管 道中,与电控单元壳体结合,达到充分冷却电控单元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腔的上壁与电控单元壳体的下表面共一块板,在 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合理有效的布置,结构紧凑,冷却效果显著。冷却腔内设导流板,改变了气体的流动方向,从而保证了气体填充
在到整个冷却腔,使电控单元芯片各部位冷却均匀。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冷却腔中隔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壳体1内封装有电控单元芯片2,壳体1下表面与冷却腔3连接,冷却腔3的一端壁有与燃气低压调节器连接的进气口 5, 另一端壁有与混合器连接的出气口 6。冷却腔3的上壁与电控单元壳体1 的下表面共一块板3.1。冷却腔3内进气口 5与出气口 6之间布置改变气体流动方向的N个 隔板4,隔板4的长度小于冷却腔3的宽度,N个隔板4间隔布置,交 替连接在冷却腔3的两个侧壁上,使气体由进气口 5巡回流动倒出气口 6。 N二l 5。下面从功能上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将进气口5与燃气低压调节器连接,出气口6与混合器连接,将冷 却腔3串联在燃气管道中。工作时20MPa的压縮天然气(CNG)经过高 压调节器后压力减小为1.0士0.2MPa,经过低压调节器后压力减小为 0.45±0. 05 MPa,此时燃气温度最低。温度低的CNG流经冷却腔3后再 到混合器中与空气混合。隔板4交错铸在冷却腔体的上下壁,它改变了 气体的流动方向,从而保证了气体填充在整个冷却腔。气体流经冷却腔 3时,就带走了电控单元芯片2散发的热量,从而冷却了电控单元芯片2。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在电控单元壳体下表面连接冷却腔上壁,冷却 腔上有与燃气低压调节器连接的进气口和与混合器连接的出气口。巧妙 地利用燃气本身的温度、压力等条件,将冷却腔3串联在燃气管道中。 利用燃气对电控单元进行冷却。因此,凡是在电控单元壳体下表面设冷 却腔由燃气进行冷却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气体燃料发动机电控单元冷却装置,包括电控单元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1)与冷却腔(3)连接,冷却腔的壁上有与燃气低压调节器连接的进气口(5)和与混合器连接的出气口(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燃料发动机电控单元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腔(3)的上壁与电控单元壳体(1)的下表面共一块板。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燃料发动机电控单元冷却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进气口 (5)与出气口 (6)之间的冷却腔(3)内布置改 变气体流动方向使气体巡回流动的N个导流板(4), N=l 5。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燃料发动机电控单元冷却装置, 其特征在于冷却腔(3)上与燃气低压调节器连接的进气口 (5)在一 端壁上,与混合器连接的出气口 (6)在另一端壁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体燃料发动机电控单元冷却装置,包括电控单元壳体,壳体(1)下表面与冷却腔(3)连接,冷却腔(3)的一端壁有与燃气低压调节器连接的进气口(5),另一端壁有与混合器连接的出气口(6)。冷却腔(3)的上壁与电控单元壳体(1)的下表面共一块板。冷却腔(3)内进气口(5)与出气口(6)之间布置改变气体流动方向使气体巡回流动的N个导流板(4),N=1~5。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利用燃气本身的温度、压力等条件,与电控单元壳体结合对电控单元进行冷却,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合理有效的布置,结构紧凑,冷却效果显著。
文档编号F02M21/02GK201025162SQ20072008472
公开日2008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7日
发明者叶常霞, 伟 程, 陈小迅 申请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