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杆式内燃机偏置气门切向气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57759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顶杆式内燃机偏置气门切向气道的制作方法
顶杆式内燃机偏置气门切向气道技术领域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顶杆式内燃机。
技术背景己有技术的摩托车顶杆式内燃机缸内的空气运动,是影响点燃式内燃机 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内燃机普遍采用专门设计的气道,使空气 在吸入气缸时,能产生绕气缸轴线旋转的进气涡流,对燃烧起着很重要的作 用。在四冲程内燃机中,产生进气涡流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采用导气屏进 气门,切向气道或螺旋气道的方法,利用进气门平顶的背面加上一段弧形遮 蔽屏而构成的导气屏气门,或在气门座上设置遮蔽屏,可以遮蔽进气门的部 分开启面积来产生绕气缸轴线旋转的空气涡流,这种导气屏是最早使用的产 生进气涡流的方法,它制造成本高,流动性差,气门容易产生偏磨,现己很 少使用,与导气屏气门产生进气涡流的方式相类似,在切向气道中,涡流不 在进气道内形成,进气道的作用仅仅是导向,使进气流偏离气缸中心,沿单 一的,几乎是缸壁圆周的切向方向进入气缸,依靠气缸壁的约束造成空气的 旋转运动,切向气道结构简单,在进气涡流要求低时,流动阻力不大,因此, 切向气道适用于要求进气涡流强度不高的内燃机,螺旋气道是在气门座上方 的气门腔里将气流通道做成螺旋蜗壳形,气流在气道内流动时就形成一定强 度的旋转,再靠气道与气缸的相切以及气道由大到小的截面变换,旋转得以 加强,这样,空气进入气缸后一面自转, 一面顺气缸壁绕气缸轴线公转,螺 旋气道的流动阻力小,涡流强度大,适用于要求高涡流的内燃机。目前摩托车用于中小排量顶杆式内燃机的气道都是正置气门切向气道, 即气道中心面、气门中心面和气缸中心面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它几乎不形成 进气涡流,这使得内燃机的排放污染物大。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内燃机的排放物逐渐被发现和确认,随后就 颁布了各种各样的排放法规,为满足排放要求,充分利用目前的优越资源, 同时着眼提高经济性的要求,优化气道的形状,利用进气流的惯性,对进气 进行压縮,从而提高进气的密度,配合改进的燃烧室和有挤流面和凹形椭球 面的偏置式内燃机挤流活塞,是顶杆式内燃机实现降低排放的有效方法。 发明内容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产生适当进气涡流的摩托车顶杆式 内燃机的偏置气门切向气道。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顶杆式内燃机偏置气门切向气道,包含气 缸头本体、进气口、排气口、进气道、排气道、进气门座中心、排气门座中 心、气缸头燃烧室中心及火花塞孔,其特征在于进气门座中心所在的平面, 偏移在气缸头燃烧室中心所在的平面的下侧,排气门座中心所在的平面,偏 移在气缸头燃烧室中心所在的平面的上侧,进气道和排气道分别与气缸头燃 烧室中心相切。所述的顶杆式内燃机偏置气门切向气道,其特征在于其中的进气门座 中心所在的平面,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定,可以设在气缸头燃烧室中心所 在的平面的下侧,离火花塞孔方向远,也可以设在气缸头燃烧室中心所在的 平面的上侧,离火花塞孔方向近。所述的顶杆式内燃机偏置气门切向气道,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排气门座 中心所在的平面,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定,可以设在气缸头燃烧室中心所 在的平面的上侧,离火花塞孔方向近,也可以设在气缸头燃烧室中心所在的 平面的下侧,离火花塞孔方向远。所述的顶杆式内燃机偏置气门切向气道,其特征在于其中的进气道的 截面是由大到小变换。有益效果应用于内燃机。与己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能在保证 内燃机动力性不降低的情况下,配合触媒和二次进气补气技术就可满足欧III的排放要求,比起使用电喷技术来达到欧III的排放要求,降低了内燃机的成本,且加工简单,维修方便。


图1为顶杆式内燃机偏置气门切向气道所在气缸头的主视图。图2为顶杆式内燃机偏置气门切向气道A-A向剖视图。 图3为顶杆式内燃机偏置气门切向气道B-B向剖视图。 图中l为气缸头本体,2为进气口, 3为排气口, 4为进气道,5为排气道,6为进气门座中心,7为排气门座中心,8为气缸头燃烧室中心,9为火花塞孔,IO为进气门中心平面,ll为排气门中心平面,12为气缸头燃烧室中心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和图3叙述如下能产生适当进气涡流的顶杆式内燃机偏置气门切向气道,包含气缸头本体、进气口、排气口、 进气道、排气道、进气门座中心、排气门座中心、气缸头燃烧室中心、火花 塞孔,进气门座中心所在的平面,偏移在气缸头燃烧室中心所在的平面的下 侧,排气门座中心所在的平面,偏移在气缸头燃烧室中心所在的平面的上侧, 进气道和排气道分别与气缸头燃烧室中心相切,进气道的截面是由大到小变 换。
权利要求
1.顶杆式内燃机偏置气门切向气道,包含气缸头本体(1),进气口(2)、排气口(3)、进气道(4)、排气道(5)、进气门座中心(6)、排气门座中心(7)、气缸头燃烧室中心(8)及火花塞孔(9),其特征在于进气门座中心(6)所在的平面,偏移在气缸头燃烧室中心(8)所在的平面的下侧,排气门座中心(7)所在的平面,偏移在气缸头燃烧室中心(8)所在的平面的上侧,进气道(4)和排气道(5)分别与气缸头燃烧室中心(8)相切。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杆式内燃机偏置气门切向气道,其特征在 于其中的进气门座中心(6)所在的平面,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定,可 以设在气缸头燃烧室中心(8)所在的平面的下侧,离火花塞孔(9)方向远, 也可以设在气缸头燃烧室中心(8)所在的平面的上侧,离火花塞孔(9)方 向近。
3.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顶杆式内燃机偏置气门切向气道,其特征在 于其中的排气门座中心(7)所在的平面,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定,可 以设在气缸头燃烧室中心(8)所在的平面的上侧,离火花塞孔(9)方向近, 也可以设在气缸头燃烧室中心(8)所在的平面的下侧,离火花塞孔(9)方 向远。
4.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顶杆式内燃机偏置气门切向气道,其特征在于其中的进气道(4)的截面是由大到小变换。
全文摘要
顶杆式内燃机偏置气门切向气道,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产生适当进气涡流的顶杆式内燃机偏置气门切向气道。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方案,包含气缸头本体、进气口、排气口、进气道、排气道、进气门座中心、排气门座中心、气缸头燃烧室中心、火花塞孔,进气门座中心所在的平面,偏移在气缸头燃烧室中心所在的平面的下侧,排气门座中心所在的平面,偏移在气缸头燃烧室中心所在的平面的上侧,进气道和排气道分别与气缸头燃烧室中心相切,进气道的截面是由大到小变换。有益效果应用于内燃机。其效果是,配合触媒和二次进气补气技术就可满足欧III的排放要求,既降低了内燃机的成本,且加工简单,维修方便。
文档编号F02F1/42GK101235763SQ20081002601
公开日2008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5日
发明者刘维嘉 申请人:广州天马集团天马摩托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