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4886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采用双节温器 的发动机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作为车辆的动力源冷却装置是维持发动机工作温度的必备装 置,然而常规的发动机冷却装置,在第一节温器开启时就将冷却水连接 到了散热器。这样循环水的流经路径较长在循环水流动过程中也有一定 的热量损失,这样就延长了发动机刚启动时的升温时间,这样发动机就 会有多余的摩擦,从而对发动机造成损害。并且在发动机刚启动阶段由 于发动机做功较多也增加了发动机的耗油量,增加了车辆的使用成本。 在发动机使用过程中暖风系统在发动机升温或降温阶段并未和发动机冷 却管路进行可选择的连接,浪费了冷却管路中的部分热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 施例提出一种发动机冷却装置,包括发动机水套、与所述发动机水套 连接的水泵、与所述发动机水套和所述水泵构成循环回路的暖风系统、 与所述发动机水套和所述水泵构成循环回路的散热器、与所述散热器和 所述发动机水套连接的膨胀水箱,所述暖风系统和所述散热器通过三通 管与所述发动机水套或所述水泵连接,在所述发动机水套与所述三通管 之间或所述水泵与所述三通管之间设置有第一节温器,在所述三通管与 所述散热器之间设置有第二节温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

所述第一节温器的初开温度低于所述第二节温器的初开温度。 在所述暖风系统与所述水泵之间、所述暖风系统与所述第一节温器 之间设置有控制阀门。
所述第一节温器的初开温度为74°C 76°C,所述第二节温器的初开 温度为84。C 86。C。
所述第一节温器的全开温度为89°C 91°C;所述第二节温器的全开 温度为94。C 96。C。
一种发动机冷却装置,包括与发动机循环管路连接的膨胀水箱,所述
发动机冷却装置进一步包括小循环管路,所述小循环管路包括由发动 机水套、水泵和第一节温器连接而成的循环回路;次循环管路,所述次 循环管路包括由所述发动机水套、所述水套泵、所述第一节温器和暖风 系统连接而成的循环回路;和大循环管路,所述大循环管路是在所述次 循环管路的所述第一节温器和所述暖风系统之间设置有三通管,所述三 通管分别与所述第一节温器、所述暖风系统和第二节温器连接,所述第 二节温器的与散热器连接,所述散热器的与所述发动机水套或所述水泵 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冷却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优 点之一
1、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冷却装置,当汽车发动机在预热阶段时,冷 却水只在发动机、第一节温器、水泵之间循环,提高了发动机的预热效 果。
2、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发动机的冷却水的循环路径,縮短发动机升 温时间,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发动机的摩擦,优化发动机的工作环境, 有效降低发动机的油耗。
3、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善冷却水的循环路径可以有效的改善发动机的冷却和整车的暖风加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 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从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 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l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装置的小循环结构示意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装置的次循环结构示意 图;和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装置的大循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 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
的实施例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而不能解释为 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l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发动机冷却装置,包括发动机水套l、与所述发动机水套l
连接的水泵2、与所述发动机水套1和所述水泵2构成循环回路的暖风系统 4、与所述发动机水套1和所述水泵2构成循环回路的散热器6、与所述散 热器6和所述发动机水套1连接的膨胀水箱7,所述暖风系统4和所述散热 器6通过三通管9与所述发动机水套1或所述水泵2连接,在所述发动机水 套1与所述三通管9之间或所述水泵2与所述三通管9之间设置有第一节温 器3,在所述三通管9与所述散热器6之间设置有第二节温器5。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装置的小循环结构示意
图;如图2所示,发动机冷却装置通常在发动机启动时通过水泵2将冷却
水供应给发动机水套l,当设置在发动机出水口的第一节温器3低于预定
温度时,冷却水通过水旁通阀的开启,经过水泵2再次循环;第一节温器
3的初开温度为74。C 76-C,例如第一节温器3的初开温度为75'C,当温 度低于75'C时所述第一节温器3的旁通阀处于开启状态,第一节温器3的 主通道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第一节温器3与所述发动机水套1和水泵2组成 了小循环回路。发动机刚启动时温度较低,随着发动机温度的升高,发 动机水套l与发动机进行热交换后,使发动机水套l的温度逐渐升高,上 述的小循环回路中当温度低于75。C时冷却水经过水泵2再次循环,此时整 个循环路径的散热面积较小,减小了冷却水的热量损失,从而加快了发 动机的升温速度,减少发动机的摩擦,有效降低发动机的油耗。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装置的次循环结构示意 图。如图3所示,当循环水的温度大于大于所述第一节温器3的初开温 度小于所述第二节温器5的温度时,例如第一节温器3的初开温度为74 。C 76。C,例如为75。C;第二节温器的初开温度为84。C 86。C,例如为 85°C,所述第一节温器3的主通道开启,旁通阔处于关闭状态,循环水 在发动机水套1、暖风系统24、水泵2之间循环(因为在此温度范围内 所述第二节温器主通道处于关闭状态,第二节温器的旁通阀处于开启状 态,循环水并未流经所述第二节温器流入所述散热器6)。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装置的大循环结构示意 图。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节温器3的全开温度为89"C 9rC;所述第 二节温器5的全开温度为94°C 96°C。例如,所述第一节温器3的全开 温度为90°C;所述第二节温器5的全开温度为95°C。当温度高于85。C低 于95"C时,第一节温器3主通道开启,旁通阀关闭;第二节温器5主通 道部分开启,此时冷却水除了在发动机水套l、暖风系统4、水泵2之间 循环以外,还有一部分流到了散热器6。当温度高于95°。时,两个节温 器都处于全开状态,发动机冷却装置进入全负荷工作状态。从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容易看出,上述实施例的方案中所述第一节温
器3的初开温度低于所述第二节温器5的初开温度。
如图1所示,在所述暖风系统4与所述水泵2之间、所述暖风系统4 与所述第一节温器3之间设置有控制阀门8,控制阀门8可以有选择地把 暧风系统4连入或排除循环系统中,从而更容易控制整个循环回路的长 度和工作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一种发动机冷却装置,包括与发动机循环 管路连接的膨胀水箱7,所述发动机冷却装置进一步包括小循环管路、 次循环管路和大循环管路。
所述小循环管路包括由发动机水套1、水泵2和第一节温器3连接而 成的循环回路;所述次循环管路包括由所述发动机水套l、所述水泵2、 所述第一节温器3和暖风系统4连接而成的循环回路;所述大循环管路 是在所述次循环管路的所述第一节温器3和所述暖风系统4之间设置有 三通管9,所述三通管9分别与所述第一节温器3、所述暧风系统4和第 二节温器5连接,所述第二节温器5与散热器6连接,所述散热器6与 所述发动机水套1或所述水泵2连接。
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有3条逐渐扩大的循环路 径发动机水套1—第一节温器3—水泵2—发动机水套l,发动机水套l —暖风系统4—水泵2—发动机水套1,发动机水套1 —散热器6、暖风系 统4—水泵2发动机水套1发动机水套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 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 限定。
权利要求1、 一种发动机冷却装置,包括发动机水套(1)、与所述发动机水 套(1)连接的水泵(2)、与所述发动机水套(1)和所述水泵(2)构成循环回路的暖风系统(4)、与所述发动机水套(1)和所述水泵(2)构 成循环回路的散热器(6)、与所述散热器(6)和所述发动机水套(1) 连接的膨胀水箱(7),所述暖风系统(4)和所述散热器(6)通过三通 管(9)与所述发动机水套(1)或所述水泵(2)连接,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发动机水套(1)与所述三通管(9)之间或所述水泵(2)与所述三 通管(9)之间设置有第一节温器(3),在所述三通管(9)与所述散热 器(6)之间设置有第二节温器(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节温器(3)的初开温度低于所述第二节温器(5)的初开温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暖 风系统(4)与所述水泵(2)之间、所述暖风系统(4)与所述第一节温 器(3)之间设置有控制阀门(8)。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节温器(3)的初开温度为74°C 76°C,所述第二节温器(5)的初开温 度为84。C 86。C。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节温器(3)的全开温度为89°C 91°C;所述第二节温器(5)的全开温 度为94。C 96。C。
6、 一种发动机冷却装置,包括与发动机循环管路连接的膨胀水箱 (7),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冷却装置进一步包括小循环管路,所述小循环管路包括由发动机水套(1)、水泵(2)和 第一节温器(3)连接而成的循环回路;次循环管路,所述次循环管路包括由所述发动机水套(1)、所述水泵 (2)、所述第一节温器(3)和暖风系统(4)连接而成的循环回路;和大循环管路,所述大循环管路是在所述次循环管路的所述第一节温器(3)和所述暖风系统(4)之间设置有三通管(9),所述三通管(9)分 别与所述第一节温器(3)、所述暖风系统(4)和第二节温器(5)连接, 所述第二节温器(5)与散热器(6)连接,所述散热器(6)与所述发动 机水套(1)或所述水泵(2)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发动机冷却装置,包括发动机水套、与所述发动机水套连接的水泵、与所述发动机水套和所述水泵构成循环回路的暖风系统、与所述发动机水套和所述水泵构成循环回路的散热器、与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发动机水套连接的膨胀水箱,所述暖风系统和所述散热器通过三通管与所述发动机水套或所述水泵连接,在所述发动机水套与所述三通管之间或所述水泵与所述三通管之间设置有第一节温器,在所述三通管与所述散热器之间设置有第二节温器。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发动机的冷却水的循环路径,缩短发动机升温时间,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发动机的摩擦,优化发动机的工作环境,有效降低发动机的油耗。
文档编号F01P7/14GK201155358SQ200820004209
公开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5日
发明者吕昌星, 王占良, 华 郭 申请人: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