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组合式溢流管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1148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组合式溢流管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用管夹,尤其涉及一种固定支撑摩托车溢流管的 多功能管夹。
背景技术
通常,在摩托车化油器的底部设有溢流管,其作用是摩托车在过于颠簸 的路面、上下陡坡或大转弯倾斜行驶时,化油器油面可能过高,为避免燃油通 过进气门流入气缸,造成发动机呛油突然熄火而引发事故,增设了溢油管,过 多的燃油从溢流管流出;另外,当化油器进油系发生异常引起漏油时,燃油也
可经过溢油管流出,以免燃油流到发动机上引发烧车事故。如图1所示,溢流
管4的中下部从发动机6的缸头、缸体旁经过,穿过溢流管夹1通过螺栓5固 定在发动机6旁,溢流管夹l起固定支撑作用,避免溢流管4被高温的发动机6 烫坏,防止燃油从破损的溢流管流出引起烧车。在发动机工作时,总有一部分 可燃混合气和废气经活塞环窜到曲轴箱内,为此,发动机上设有废气口,废气 和机油从废气口中直接排到大气会造成大气污染,因而将废气口的废气排往油 气分离器,废气在油气分离器中分离成空气、水蒸汽和少许的油,空气从油气 分离器的上端排往空气滤清器,水蒸汽和少许的油流向油气分离器下端的储水 管,当储水管中储存的水和油达到一定量时,可将储水管下端的堵头拧下将油 水混合液排出。而储水管为塑料件在发动机旁易被发动机缸头烫损,需要管夹固定支撑使其不会接触到发动机高温部件,在发动机上多处布置管夹支撑溢流 管和储水管,不但显得杂乱不美观,而且单独安装管夹增加了加工安装螺孔和 装配管夹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组合式溢流管夹,该 管夹能同时固定支撑溢流管和储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摩托车组合式溢流管夹,包括设有安装 孔的固定端和由固定端延伸而成的第一工作臂,所述第一工作臂端部为巻成筒 状的第一管夹,所述固定端一侧延伸有与第一工作臂呈夹角的第二工作臂,该 第二工作臂的端部形成筒状的第二管夹。
所述第一工作臂和第二工作臂垂直相交于固定端。
所述组合式溢流管夹为金属件,经冲压成型。
本实用新型具用两个工作臂,分别固定支撑溢流管和储水管,仅需一个管 夹即可起到双重作用,从而简化发动机上的管夹布置,使发动机整体外形更美 观,同时也可节约布置管夹的加工量和装配量,提高生产效效率,降低生产成 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固定支撑溢流管和储水管的双重作用,简 化了发动机上的管夹布置,使发动机整体外形更加美观,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 率,生产成本降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前装配在发动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在发动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冲压成型的金属件,由固定端l、第一管
夹2和第二管夹3组成。其中固定端l设有安装孔la,在固定端l的上边缘设 有向后弯折的止动片lb,管夹通过安装孔la由螺栓5固定在发动机6上,止动 片lb卡在发动机6上实现管夹的周向限位。从固定端1向下延伸出第一工作臂, 在固定端1的左侧延伸有第二工作臂,第一工作臂和第二工作臂相互垂直,在 两工作臂的端部分别有巻成筒状第一管夹2和第二管夹3。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化油器的溢流管4和油气分离器的储水管7分别穿 过第一管夹2和第二管夹3,然后通过螺栓5将管夹固定在发动机6上,即可同 时实现溢流管4和储水管7的固定支撑,防止溢流管4和储水管7被发动机烫 坏。
权利要求1、 一种摩托车组合式溢流管夹,包括设有安装孔(la)的固定端(1)和 由固定端(1)延伸而成的第一工作臂,所述固定端(1)的上边缘设有向后弯 折的止动片(lb),所述第一工作臂端部为巻成筒状的第一管夹(2),其特征在 于所述固定端(1) 一侧延伸有与第一工作臂呈夹角的第二工作臂,该第二工 作臂的端部形成筒状的第二管夹(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组合式溢流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臂和第二工作臂垂直相交于固定端(1)。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组合式溢流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 组合式溢流管夹为金属件,经冲压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摩托车组合式溢流管夹,包括设有安装孔(1a)的固定端(1)和由固定端(1)延伸而成的第一工作臂,所述固定端(1)的上边缘设有向后弯折的止动片(1b),所述第一工作臂端部为卷成筒状的第一管夹(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1)一侧延伸有与第一工作臂呈夹角的第二工作臂,该第二工作臂的端部形成筒状的第二管夹(3)。本实用新型具有固定支撑溢流管和储水管的双重作用,简化了发动机上的管夹布置,使发动机整体外形更加美观,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成本降低。
文档编号F01M11/00GK201155382SQ20082009756
公开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8日
发明者陈廷辉 申请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