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活塞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3706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耐磨活塞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零配件,具体是一种耐磨活塞环。
背景技术
现有发动机(内燃机)的活塞头部都安装有二至四道活塞环,其中上部安装有二 至三道气环,在第二或第三道气环的下方安装有一道油环。目前活塞气环一般都采用铸铁 材料制造而成,这种铸铁环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发动机气缸也是铸铁材料制成的,当发 动机工作时,两者的摩擦力大,使发动机动力下降,加快了活塞环磨损,縮短了发动机的寿 命。2.铸铁活塞环不耐高温,发动机出现高温是常有现象,当发动机高温后铸铁环就失去 了原有硬度而变软和变形,密封性能下降,容易造成漏气、漏机油和烧机油现象,导致活塞 环断裂,縮短发动机的寿命,使用这种铸铁环仅能行驶3-4万千米,经氮化处理后也只可行 驶7-8万千米。3.特别是第二或第三道气环,既起着密封压縮气体作用,又担负着刮油作 用,目前第二或第三道气环的截面形状有很多种,但使用效果均不太理想,其中有一种截面 形状为直角斜边梯形,其与活塞接触的内侧为直边,外侧为斜边,其形成的尖角边位于外侧 底端。这种气环在使用时,当活塞上行时,活塞环槽下平面的边缘顶着活塞环的下平面成了 一个杠杆支点。在安装活塞环时,活塞环与环槽都留有一定的装配间隙,活塞环在支点的作 用下就在环槽内形成杠杆状,尖角边就会死死撬着缸壁,尖角边的上方及气环的上下面都 同时出现空隙。当活塞下行刮油时,油就容易被刮入环槽空隙内,活塞上行时油就会进入至 第一道环,从第一道环的开口处和气环与环槽的安装间隙处进入燃烧室造成发动机烧润滑 油现象,使发动机动力下降,环槽积炭活塞环被卡死,拉坏缸内壁,导致机械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断裂、寿命长的耐磨活塞环。
本实用新型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耐磨活塞环是由钢或 钢、硅、磷、铬、洎、镍和钛混配成的高硬合金材料制成的活塞环,它的外侧有两个相对的环 状斜面,两个斜面形成的尖角边位于外圆周中心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耐磨活塞环是采用钢或钢、硅、磷、铬、洎、镍和钛混配成的高硬合金 材料代替传统的铸铁材料制成,其硬度好,耐磨性好,摩擦力小,滑行性好,不易发生断裂, 寿命长,而且其外侧的尖角边设计在外圆周的中心部位,使活塞环作用在缸壁上的力及与 活塞环的上下平面配合匀衡,因此可有效避免润滑油串入燃烧室,同时减少活塞环和缸壁 的磨损,延长发动机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耐磨活塞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将图1的活塞环装入活塞后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耐磨活塞环的外侧有两个相对的环状斜面2,两个斜面形 成的尖角边1位于外圆周中心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活塞环是采用钢或钢、硅、磷、铬、洎、镍和钛混配成的高硬合金材料 制成。 将本实用新型的活塞环装入活塞3后的结构如图2所示。 使用时,活塞上下运动,活塞环上的尖角边所作用在缸壁上的力点为整个活塞环 圈的中心点,其张力分布均匀,不会出现上撬下扣的杠杆状,活塞环的上下平面平稳地紧压 在环槽的上下平面上,避免润滑油串入燃烧室,同时减少活塞环和缸壁的磨损,延长发动机 寿命。 经发明人试验,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活塞环作为第二道或第三道活塞气环,于2002 年安装在一辆长安之星面包车上试用,该环可行驶378540千米。
权利要求耐磨活塞环,其特征在于该活塞环的外侧有两个相对的环状斜面,两个斜面形成的尖角边位于外圆周中心部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磨活塞环,该活塞环是由钢或钢、硅、磷、铬、洎、镍和钛混配成的高硬合金材料制成的活塞环,它的外侧有两个相对的环状斜面,两个斜面形成的尖角边位于外圆周中心部位。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耐磨活塞是采用钢或钢、硅、磷、铬、洎、镍和钛混配成的高硬合金材料代替传统的铸铁材料制成,其硬度好,耐磨性好,摩擦力小,滑行性好,不易发生断裂,寿命长,而且能有效避免润滑油串入燃烧室,同时减少活塞环和缸壁的磨损,延长发动机寿命。
文档编号F02F5/00GK201539319SQ20092016472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5日
发明者秦树福 申请人:秦树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