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气门内燃机活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4122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三气门内燃机活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气门内燃机活塞。
(二)
背景技术
内燃机活塞的顶部与气缸盖的凹形空间共同形成燃烧室,其中燃烧室的形状及活 塞顶部的设计对内燃机气门运动的避让和燃烧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已有活塞的顶部形状有 平顶、凸顶、凹顶等,四冲发动机的活塞顶部多采用平顶,其工艺简单,吸热面积小,但为了 改变燃烧室容积,也有用凸顶或凹顶活塞。常用活塞顶部多为两气门和四气门的避让结构。
目前市场上摩托车小排量顶置凸轮轴内燃机,普遍采用的半球形燃烧室和两气门结构的近 似平面的球面活塞,现有的活塞还存在的缺点在于燃烧不够充分,排放量较高。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三气门内燃机活塞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燃烧更加充 分,降低排放量的三气门内燃机活塞。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气门内燃机活塞,包括活塞体, 所述活塞体的上端面设有两个进气门避碰凹坑、一个排气门避碰凹坑,所述活塞体的侧面 的上部设有活塞环槽,所述的进气门避碰凹坑和排气门避碰凹坑分别位于所述活塞体上端 面的两侧,所述的进气门避碰凹坑和排气门避碰凹坑之间为挤气面,所述的挤气面为球面, 所述的两个进气门凹坑关于活塞体上端面的中心线对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合理地避免三个气门的相互碰撞,配合蓬型燃 烧室和切向气道形成挤气涡流,使燃烧更加充分,降低排放指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 、图2, 一种三气门内燃机活塞,包括活塞体1 ,所述活塞体1的上端面设有 两个进气门避碰凹坑2、一个排气门避碰凹坑3,所述活塞体1的侧面的上部设有活塞环槽 4,所述的进气门避碰凹坑2和排气门避碰凹坑3分别位于所述活塞体上端面的两侧,所述 的进气门避碰凹坑2和排气门避碰凹坑3之间为挤气面5,所述的挤气面5为球面,所述的 两个进气门凹2坑关于活塞体上端面的中心线对称。 本实用新型可合理地避免三个气门的相互碰撞,配合蓬型燃烧室和切向气道形成 挤气涡流,使燃烧更加充分,降低排放指标。
权利要求一种三气门内燃机活塞,包括活塞体,所述活塞体的上端面设有两个进气门避碰凹坑、一个排气门避碰凹坑,所述活塞体的侧面的上部设有活塞环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门避碰凹坑和排气门避碰凹坑分别位于所述活塞体上端面的两侧,所述的进气门避碰凹坑和排气门避碰凹坑之间为挤气面,所述的挤气面为球面,所述的两个进气门凹坑关于活塞体上端面的中心线对称。
专利摘要一种三气门内燃机活塞,包括活塞体,所述活塞体的上端面设有两个进气门避碰凹坑、一个排气门避碰凹坑,所述活塞体的侧面的上部设有活塞环槽,所述的进气门避碰凹坑和排气门避碰凹坑分别位于所述活塞体上端面的两侧,所述的进气门避碰凹坑和排气门避碰凹坑之间为挤气面,所述的挤气面为球面,所述的两个进气门凹坑关于活塞体上端面的中心线对称。本实用新型可以合理地避免三个气门的相互碰撞,配合篷型燃烧室和切向气道形成挤气涡流,使燃烧更加充分,降低排放指标。
文档编号F02F3/00GK201474791SQ20092019224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5日
发明者卢业刚, 徐勇, 祝强, 罗春林, 肖兵, 许浩锰, 阚继烈, 陆永波 申请人:宁波市龙嘉摩托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