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汽车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595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汽车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消声器,是一种对现有主消声器的改进,以减小对排气
的阻力。
背景技术
发动机的排气压力为0. 3 0. 5MPa,温度在500 700°C ,这表明排气有一定的能量。同时,由于排气的间歇性,在排气管内引起排气压力的脉冲。若将发动机排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将产生强烈的、频谱复杂的噪声,其频率从几十赫到一万赫以上,对环境造成噪音污染 排气消声器的功用是降低排气噪声。消声器通过逐渐降低排气压力和衰减排气压
力的脉冲,使排气能量耗散殆尽,同时也削耗发机动10% 15%的动力。 排气系统的作用是减少由发动机燃烧产生排气中的污染物,将排气引向车辆上合
适的位置排出,尽可能降低排气噪声。在排气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功率损耗。 主消声器主要作用是消声器,同时增加排气阻力。目前汽车排气管新设计是加大
排管直经,增加一个主消声器,排气系统新设计二个主消声器,二至四个排气尾管;成本和
重量增加较多。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汽车消声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对排气的阻力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主消声器,包括消声箱、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连接在消声箱的两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消声箱的设有进气管的一端设有空气输入管,该空气输入管的内端口径逐渐縮小并与所述的出气管位于所述消声箱内的部分连接。[0008] 所述的空气输入管的内端引入到所述的出气管的内端内部。 所述的空气输入管为两根或多于两根,每根该空气输入管的内端与所述的出气管的外侧以锐角的入射角连接,每根该空气输入管的外端位于所述的消声箱端的一侧。[0010] 所述的空气输入管的外端设有喇叭形的扩张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主消声器增加的空气输入管在安装时面对汽车前进的方向,当汽车前进时所产生的相对速度产生的气流压力,将空气气流压入空气输入管的外端口 ;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快,气流速度也越快,进入空气输入管的气压也越高,空气流入主消声器的速度就越快。根据射流原理,由于该空气气流产生的射流的带动,加速了汽车尾气气流的流动,降低发动机的排气压力,使发动机排气更为顺畅,气缸中残余的废气更少,可提高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和工作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3[0013]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图6是图4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 图6,本实用新型包括消声箱1、进气管2和出气管3,进气管2和出气管3分别连接在消声箱1的两端。在所述的消声箱1的设有进气管2的一端设有空气输入管4,该空气输入管4的内端口径逐渐縮小并与所述的出气管3位于所述消声箱1内的部分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有两种,分别说明如下。 参见图1 图3所示的实施例, 一根空气输入管4的内端引入到所述的出气管3的内端的内部。 参见图4 图6所示的另一实施例,所述的空气输入管4为两根(也可或多于两根),每根该空气输入管4的内端与所述的出气管3的外侧以锐角的入射角连接,每根该空气输入管4的外端位于所述的消声箱1右端的一侧,在应用时消声箱1的这一侧远离车体底盘,便于吸入更大的空气气流。 本实用新型为了增加空气输入管4收集更大的气流,在该空气输入管4的外端设有喇叭形的扩张口。所述的出气管3的截面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加25% 35%。
权利要求一种改进的汽车消声器,包括消声箱、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连接在消声箱的两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消声箱的设有进气管的一端设有空气输入管,该空气输入管的内端口径逐渐缩小并与所述的出气管位于所述消声箱内的部分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汽车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输入管的内端 引入到所述的出气管内端的内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汽车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输入管为两根 或多于两根,每根该空气输入管的内端与所述的出气管的外侧以锐角的入射角连接,每根 该空气输入管的外端位于所述的消声箱端的一侧。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汽车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输入管的外端 设有喇叭形的扩张口。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汽车消声器,包括消声箱、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连接在消声箱的两端,在消声箱的设有进气管的一端设有空气输入管,该空气输入管的内端口径逐渐缩小并与出气管位于所述消声箱内的部分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主消声器增加的空气输入管在安装时面对汽车前进的方向,当汽车前进时所产生的相对速度产生气流压力,将空气气流压入空气输入管的外端口;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快,气流速度也越快,空气流入主消声器的速度也越快。根据射流原理,由于该空气气流产生的射流的带动,加速了汽车尾气流的流动,降低发动机的排气压力,使发动机排气更为顺畅,气缸中残余的废气更少。可明显提高发动机动力输出,提高了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F01N1/14GK201496127SQ20092030436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2日
发明者陈骐峰 申请人:陈骐峰;陈锡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