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正时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1353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动机正时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的润滑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正时链条液压张紧器与正时链条动轨总成组合构成的新型润滑正时链条系统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正时链条系统各个运动副的摩擦非常大,需要足够的润滑才能保证正时链条系统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传统发动机正时链条的润滑都是通过从上端缸盖或者缸体上引出一个专门的泄油孔,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缸盖、缸体外表面缓慢流动到安装在曲轴的链轮上,通过链轮与链条的啮合对链条进行润滑,并通过链条将润滑油传送到正时链条系统其他零件上。这种传统的方式由于考虑到油压的关系,从出油孔泄出油不能太多,并且机油在流动的过程较长机油在这个过程中易蒸发,这样到链轮的机油量不够多。如果发动机停放时间过长,润滑油已经蒸发。一旦发动机启动,而机油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到达链轮,就会造成在链条在开始运行的一段时间内无润滑,使链条、链轮和导轨摩擦加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发动机正时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采用液压张紧器喷油通过动轨的通孔润滑链条系统零件,在发动机启动的一瞬间,张紧器就能够喷油对链条进行润滑,发动机停止工作,张紧器喷油停止,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方案如下
一种发动机正时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其包括液压张紧器、正时链条动轨总成和正时链条总成;所述正时链条动轨总成安装在发动机缸盖上,液压张紧器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上; 液压张紧器的活塞正对正时链条动轨总成左侧,来自油道的机油通过液压张紧器上的油槽的导引将机油引入液压张紧器的进油孔,形成油压,推动活塞运动,带正时链条动动轨总成张紧右侧的正时链条总成。本发明改变传统正时链条的润滑结构,使正时链条总曾所需的润滑油不需要从缸体缸盖上特别增加泄油通道,而直接由正时液压张紧器的喷油孔喷出,通过正时链条动轨总成的过油通道喷射到正时链条上,通过链条传动将润滑油带到链轮及其他导轨上。其具体实现是在所述液压张紧器上开一喷油孔,喷油孔通过液压张紧器的螺栓通孔与液压张紧器内的油槽连接;同时,在正时链条动轨总成上横向设置有一与喷油孔相对的通孔,当安装在缸体上后,发动机启动,机油泵泵出的油通过缸体上的油道引入张紧器油槽。当机油通过张紧器上较小直径的喷油孔时形成了较大的油压,使喷出的机油通过动轨总成上的通孔达到正时链条总成上。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与其他类似液压张紧器相比本结构仅仅通过在张紧器上增加一喷油孔,同时在动轨总成上设置一通孔(该通孔与动轨总成一起注塑成型),该结构不但能有效保证发动机正时链条的润滑,同时还能够减少在缸体上机加油孔油道的数量,减少了机油在机体外的运行时间,有助于降低机油耗和减少废气中的含油率。2、由于是利用利用的液压张紧器的润滑油和压力,张紧器安装在缸体上后,张紧器油槽被缸体密封,具备了储油功能,使发动机停止工作机油泵停止泵油时张紧器内仍然有机油保留。只要发动机一开始工作,机油泵开始泵油,就有了油压,一旦有了油压,储存在张紧器油槽中的油就会立即喷出,可以达到对整个正时链条总成的及时润滑
3、本发明由液压张紧器和动轨总成组合实现正时链条系统的及时润滑,结构简单,成本几乎没有增加。


图1正时链条系统在发动机上的安装布置示意图。图2液压张紧器主视图。图3液压张紧器左视图。图4液压张紧器后视图。图5正时链条动轨总成通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正时链条系统的润滑机构主要涉及到液压张紧器1、正时链条动轨总成2和正时链条总成5。整个正时链条系统安装在发动机前端。动轨总成2安装在缸盖10 上,液压张紧器1安装在缸体20上。来自油道的机油通过张紧器上的油槽11的导引将机油引入张紧器的进油孔12,形成油压,推动活塞13运动,带动动轨总成2张紧正时链条5。通过计算油压和空间位置关系,在张紧器壳体上部的螺栓安装搭子上开一个直径较小的喷油孔14,该孔与张紧器的螺栓安装孔15垂直,其左端与螺栓安装孔15贯通。喷油孔14通过螺栓通孔15与张紧器的油槽11连接(如图2、图3和4所示)。同时,在正时链条动轨总成2上横向设置一与喷油孔14相对的通孔21 (如图5),从喷油孔14喷出的机油通过通孔21喷射到正时链条总成5上。正时链条总成5通过链轮9传动将来自液压张紧器1的喷射机油带到正时链条其他零件如进气凸轮轴链轮6、7、定轨8和曲轴正时链轮9, 从而实现对整个正时链条系统零件的润滑。液压张紧器与正时链条导轨总成安装状态如图5所示
喷油孔14的轴线与活塞13的中心线线距离为A,A的范围在17mm 19mm (如图4)。安装在缸体20上时喷油孔14的轴线与水平面夹角为B,B的范围为8° 12° (如图5)。在安装状态时,喷油孔14的轴线最好与正时链条动轨总成的通孔21的中心线平行且稍高,一般高于通孔21的中心线0. 8mm 1. 5mm。在整个链条系统的运行过程内,张紧器喷油孔14的轴线在都必须在动轨总成通孔21的范围内。这是为了保证当正时链条系统运行时随着链条伸长,活塞13在机油压力作用下向动轨总成2运行,施加张紧力,动轨总成 2逐渐张紧,动轨总成2上的通孔21发生随动轨总成运动,使喷油孔14的轴线比动轨总成通孔21中心线低时,喷出的油仍然能够通过动轨总成通孔21到达正时链条5上。液压张紧器的喷油孔14孔径为D,D的范围为0. 5mm 1. Omm (如图4),以保证喷射出的机油有足够的压力能够通过距离C (喷油孔14的孔口到正时链条总成5的距离)到达正时链条5,C的范围为52mm 70mm (如图5)。 动轨总成的通孔加工为喇叭状(如图5),靠近张紧器一侧口部尺寸为E,E的范围为6. 9mm 8. 9mm (如图5),靠近正时链条总成一侧口部尺寸为F,F的范围为9. 2mm 11. 2mm(如图5)。这种结构使得能够进入动轨总成通孔21的机油能够顺利通过不被挡住。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正时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其包括液压张紧器(1)、正时链条动轨总成 (2)和正时链条总成(5);所述正时链条动轨总成(2)安装在发动机缸盖(10)上,液压张紧器(1)安装在发动机缸体(20)上;液压张紧器(1)的活塞(13)正对正时链条动轨总成(2) 左侧,来自油道的机油通过液压张紧器上的油槽(11)的导引将机油引入液压张紧器的进油孔(12),形成油压,推动活塞(13)运动,带正时链条动动轨总成(2)张紧右侧的正时链条总成(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压张紧器(1)上开有一喷油孔(14),喷油孔(14)通过液压张紧器(1)的螺栓通孔(15)与液压张紧器内的油槽(11)连接;同时,在正时链条动轨总成(2) 上横向设置有一与喷油孔(14)相对的通孔(21),从喷油孔(14)喷出的机油通过通孔(21) 喷射到正时链条总成(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正时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器的喷油孔(14)的轴线在正时链条动轨总成的通孔(21)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正时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孔 (14)的轴线与正时链条动轨总成上的通孔(21)的中心线平行,且高于通孔(21)的中心线 0. 8mm 1. 5mm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正时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张紧器的喷油孔(14)孔径为D,D的范围为0. 5mm 1. 0mm,喷油孔(14)的孔口到正时链条总成(5)的距离C的范围为52mm 7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正时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时链条动轨总成的通孔(21)为喇叭状,靠近液压张紧器一侧口部尺寸为E,靠近正时链条总成一侧口部尺寸为F,E < F。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正时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张紧器一侧口部尺寸E的范围为6. 9mm 8. 9mm,靠近正时链条总成一侧口部尺寸F的范围为 9. 2mm 11. 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正时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张紧器上的喷油孔(14)的轴线与活塞(13)的中心线线距离为A,A的范围在17mm 19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正时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安装在缸体上时,所述液压张紧器上的喷油孔(14)的轴线与水平面夹角为B,B的范围为8° 1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发动机正时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其包括液压张紧器、正时链条动轨总成和正时链条总成。在液压张紧器上开一喷油孔,喷油孔通过液压张紧器的螺栓通孔与液压张紧器内的油槽连接;同时,在正时链条动轨总成上横向设置有一与喷油孔相对的通孔,使喷出的机油通过动轨总成上的通孔达到正时链条总成上。该结构通过利用液压张紧器的储油功能,不但能有效保证发动机正时链条的及时润滑,同时还能够减少在缸体上机加油孔油道的数量,简化正时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
文档编号F01M1/08GK102400736SQ20101028167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5日
发明者成卫国, 李春, 苏继才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