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油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2368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机油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器件,特别是一种对汽车机油进行过滤的机油滤清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油滤清器通常是一个外壳,外壳内设置滤芯,机油通过进油孔流入到滤芯中,通过滤芯底面过滤,然后经过过滤的机油从滤芯底面下方的出油孔流出,在此过程中,主要是滤芯的底面在起过滤的作用,过滤效率低,而且容易导致杂质在滤芯底面的堆积,影响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的机油滤清器存在的过滤效率低,而且杂质在滤芯底面堆积,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问题,提供一种能解决前述问题的机油
滤清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机油滤清器,其包括外壳、滤芯、设置于外壳上的进油孔和出油孔,所述的滤芯在水平方向设置,其外表面与外壳的内壁之间间隔3-6厘米,滤芯左右两侧均与外壳内壁密封配合,滤芯外表面中部与外壳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隔板,所述的进油孔设置于外壳的顶端,所述的出油孔设置于外壳的底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因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滤清器滤芯水平方向设置,其外表面与外壳的内壁间隔3-6厘米设置,滤芯左右两侧均与外壳内壁密封配合,滤芯外表面中部与外壳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隔板,因此,机油从进油孔进入后会在滤芯的上半滤网外表面上进行第一次过滤,然后进入到滤芯内部,然后在重力作用下到达滤芯的下半滤网,经过二次过滤到达外壳底面的出油孔,通过出油孔导出。在机油过滤过程中,经过了两次过滤,因此,对杂质的过滤效果更好,而且第一次过滤使用的是滤芯的上半部分,第二次过滤使用滤芯的下半部分,滤芯的利用率高,因此,过滤效率高,而且杂质不会在局部堆积,因此,机油滤清器的使用寿命更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图中,1为外壳,2为滤芯,3为进油孔,4为出油孔,5为密封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机油滤清器,其包括外壳1、滤芯2、设置于外壳1上的进油孔3和出油孔4,所述的滤芯2在水平方向设置,其外表面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间隔 3-6厘米,滤芯2左右两侧均与外壳1内壁密封配合,滤芯2外表面中部与外壳1内壁之间
3设置有密封隔板5,所述的进油孔3设置于外壳1的顶端,所述的出油孔4设置于外壳1的底面。因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滤清器滤芯2水平方向设置,其外表面与外壳1的内壁间隔 3-6厘米设置,滤芯2左右两侧均与外壳1内壁密封配合,滤芯2外表面中部与外壳1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隔板5,因此,机油从进油孔3进入后会在滤芯2的上半滤网外表面上进行第一次过滤,然后进入到滤芯2内部,然后在重力作用下到达滤芯2的下半滤网,经过二次过滤到达外壳1底面的出油孔4,通过出油孔4导出。在机油过滤过程中,经过了两次过滤, 因此,对杂质的过滤效果更好,而且第一次过滤使用的是滤芯2的上半部分,第二次过滤使用滤芯2的下半部分,滤芯2的利用率高,因此,过滤效率高,而且杂质不会在局部堆积,因此,机油滤清器的使用寿命更长。
权利要求1. 一种机油滤清器,其包括外壳、滤芯、设置于外壳上的进油孔和出油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滤芯在水平方向设置,其外表面与外壳的内壁之间间隔3-6厘米,滤芯左右两侧均与外壳内壁密封配合,滤芯外表面中部与外壳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隔板,所述的进油孔设置于外壳的顶端,所述的出油孔设置于外壳的底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油滤清器,其包括外壳、滤芯、设置于外壳上的进油孔和出油孔,所述的滤芯在水平方向设置,其外表面与外壳的内壁之间间隔3-6厘米,滤芯左右两侧均与外壳内壁密封配合,滤芯外表面中部与外壳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隔板,所述的进油孔设置于外壳的顶端,所述的出油孔设置于外壳的底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机油滤清器滤芯的利用率高,过滤效率高,而且杂质不会在局部堆积,机油滤清器的使用寿命更长。
文档编号F01M11/03GK202215320SQ20112025366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9日
发明者张顺 申请人:常州常瑞天力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