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s车用燃油增效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7376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Fes车用燃油增效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FES车用燃油增效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燃油增效系统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雾化器燃油伴 随氢气/氧气产生助燃增效的外置式燃油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内燃机的工作原理中使用了各种燃油喷油系统,譬如早起的机械式喷射系 统,直至20世纪90年代的压力-时间式电子喷射控制系统,其目的的均为最大功率地达到 燃油雾化充分燃烧的目的,不过目前燃烧效率汽油机大约为20%-30%,柴油机为30%-45%, 最佳也只能达到50%左右。[0003]目前现有的各种燃油雾化技术虽然对燃油的燃烧效率的提高有所帮助,但是该方 法的最大缺点为所通入的空气流量越大,则最终导致尾气排放中NO (氮氧化合物)含量就 越高,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也就越严重。实用新型内容[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验新型提供了一种FES (Fuel Enhancement System)车用外置式燃油雾化增效系统。[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外置式机动 车用燃油增效系统包括油箱(2)、进气阀门(4)、油箱进气管(5)、气体连接管(6)、化油器 /空气燃油混合器(7)、发动机燃烧室(8),化油器/空气燃油混合器(7)连接在发动机燃烧 室(8)上,还包括一个外置式燃油雾化器(I)和外置氧气储存器(3),油箱(2)的侧面下方打 有连接孔,燃油雾化器(I)放置在机动车的油箱内,油箱进气管(5)上安装有进气阀门(4), 油箱进气管(5) —端与外置气体储存器中(3)连接,另一端通过油箱侧面下方的连接孔与 沉降在油箱底部的燃油雾化器相连接,气体连接管(6)通过油箱(2)的上部与化油器/空气 燃油混合器(7)连接。[0006]其中,燃油雾化器(I)主要由雾化器进气管(1-1),进气端口(1-2),筛网材料雾化 器(1-3)以及固定端口(1-4)所组成,,雾化器进气管的一端与油箱进气管(5)连接,进气端 口为下端封闭的中空圆柱形,圆柱形的上端开有安装孔,此孔与进气端口侧面的小孔相通, 雾化器进气管和进气端口之间通过焊接相连或加工时铸造成一体,所述固定端口(1-4)为 上端封闭的中空圆柱形,固定端口下端开有安装孔,筛网材料雾化器(1-3)是中空圆柱体, 由筛网材料卷绕而成,筛网材料雾化器的两端分别焊接在进气端口上端及固定端口下端的 安装孔中。[0007]其中,所述的油箱进气管(5)连接气体储存器(3)的一端高于油箱(2)内的燃油液面。[0008]其中,所述的进气端口(1-2)、固定端口(1-4)上安装孔的内径与雾化器进气管 (1-1)的内径相同。[0009]其中,所述的进气端口(1-2)、固定端口(1-4)上的安装孔与进气管的内径为6mm-8mmη[0010]其中,所述雾化器进气管(1-1)的长度为15.5mm。[0011]其中,所述进气端口(1-2)的外径为15. 5mm、高为15mm。[0012]其中,所述固定端口( 1-4)的外径为15. 5mm,高为8mm。[0013]其中,所述筛网材料雾化器(1-3)的孔径为80-120目,圈层数为20层。[0014]其中,所述筛网材料雾化器(1-3)的外径为6mm-8mm、高度为40mm-60mm。[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外置式燃油雾化器放入机动车的油箱中,通过将助燃气体打入外置式燃油雾化器的方式,将气体分成许多股细微的气流,随后产生的大量气泡,燃油附着在气泡的表面形成雾化燃油进入机动车发动机燃烧室,使得燃油燃烧效率成倍提高,从而达到省油节能,提升输出功率,降低污染物排放的效果,将本实用新型用在高转速的摩托车汽油发动机上并充以氧气可节省15%以上的燃油,应用在低转速高扭矩的载重卡车柴油发动机并充以氢气时在保持原有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可节省燃油高达75%,两种应用下并可降低C0/N0排放15-50%,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当前绿色环保要求。


图1是外置式机动车用FES燃油增效系统结构示意图;[0017]图2是外置式燃油雾化器示意图。[0018]图中所示I为燃油雾化器,1-1为雾化器进气管,1-2为进气端口,1-3为筛网材料雾化器,1-4为固定端口,2为油箱,3为气体储存器,4为进气阀门,5油箱进气管,6为气体连接管,7为化油器/空气燃油混合器,8为发动机燃烧室,9为燃油,10为气泡,11发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0020]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大致结构及其原理如下[0021]油箱2位于机动车发动机11的上端,油箱2的侧面下方打有连接孔,燃油雾化器I 自由放置在机动车的油箱内,利用其自重沉在油箱底部,燃油的液面将其完全淹没,该燃油雾化器I用于将流经的气体分离成多股细小的气流,以提高气体和燃油的接触面积,加强雾化效果;外置气体储存器3中储存有氧气或氢气,气体储存器3中的气体压力须高于大气压,通常控制在1-20个大气压的范围,油箱进气管5的一端与外置气体储存器3连接,另一端通过油箱侧面下方的连接孔与沉降在油箱底部的燃油雾化器I相连接,油箱进气管5连接气体储存器3的一端必须高于油箱2内的汽油液面以防止汽油溢出,油箱进气管5上安装有进气阀门4,进气阀门4打开后,外置气体储存器3中的助燃气体经过油箱进气管5进入燃油雾化器1,由于管道中气体的压力高于大气压,而从内冒出,气体经油箱进气管5后, 被燃油雾化器I分成许多股细小稠密的气流,流经燃油9时随即产生的大量气泡,同时气流通过燃油时产生的表面张力使燃油附着在气泡10的表面从而带动燃油颗粒雾化,气体连接管6通过油箱2的上部与进入化油器/空气燃油混合器7连接,雾化后的燃油通过气体连接管6进入化油器/空气燃油混合器7,最好混合雾化燃油的气体进入机动车发动机燃烧室8 ;由于助燃气体的加入及产生的雾化效果,可使燃油燃烧效率得以成倍提高,从而达到 省油节能,提升输出功率,并能有效降低尾气中的碳排放及NO (氮氧化物)的排放,所述助 燃气体优选氢气或氧气。[0022]实施例一[0023]参阅图1和图2,将外置式燃油雾化器I放置在密闭的摩托车汽油油箱2内,并固 定在摩托车发动机上方。燃油雾化器I由雾化器进气管1-1,进气端口 1-2,筛网材料雾化 器1-3以及固定端口 1-4所组成,所述的雾化器进气管1-1为管状用于连接外部的气体输 入口,雾化器进气管1-1的内径为4mm,长度为15. 5mm,进气端口 1_2为下端封闭的直径为 15. 5mm、高为15mm的中空圆柱形,圆柱形的上端开有安装孔,孔的直径为6mm,此孔与进气 端口 1-2的侧面的小孔相通,小孔直径与雾化器进气管1-1的内径相同,用于与雾化器进气 管1-1连接,雾化器进气管1-1和进气端口 1-2之间通过焊接相连或加工时铸造成一体; 固定端口 1-4为上端封闭直径为15. 5_、高为8mm的中空圆柱形,固定端口 1_4下端开有 安装孔,安装孔的直径与进气端口 1-2上的安装孔相同为6_,筛网材料雾化器1-3是中空 圆柱体,由筛网材料卷绕而成,其孔径为100目,圈层数为20层,外径为6mm、高度为40mm, 筛网材料雾化器1-3的两端分别焊接在进气端口 1-2的上端及固定端口 1-4下端的孔中, 用于将流经的气体分离成多股细小的气流,以提高气体和燃油的接触面积,加强雾化效果; 发动机启动后,手动或通过电子控制装置打开进气阀门4,FES车用燃油增效系统即开始工 作,外置气体储存器3中的氧气经过进气阀门4和油箱进气管5进入燃油雾化器1,油箱进 气管5的连接进气阀门4和气体储存器3的一端必须高于油箱2内的汽油液面以防止汽油 溢出。氧气经油箱进气管5后,通过所述燃油雾化器I上的筛网材料雾化器1-3后分成许 多股细微的气流,流经燃油9时随即产生的大量雾化燃油附着在氧气气泡10表面,通过气 体连接管6进入化油器/空气燃油混合器7,最后混合雾化燃油的气体进入摩托车发动机燃 烧室8,由于雾化的汽油细小而数量极多,并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的效果大幅度提高,可节 省燃油15%以上。[0024]实施例二[0025]仍然参阅图1和图2,将外置式燃油雾化器I放置在密闭的载重卡车柴油油箱2 内,燃油雾化器的结构同实施例一所述。燃油雾化器I由雾化器进气管1-1,进气端口 1-2, 筛网材料雾化器1-3以及固定端口 1-4所组成,所述的雾化器进气管1-1为管状用于连接 外部的气体输入口,雾化器进气管1-1为6mm,长度为15. 5mm,进气端口 1_2为下端封闭的 直径为15. 5_、高为15mm的中空圆柱形,圆柱形的上端开有安装孔,孔的直径为8mm,此孔 与进气端口 1-2的侧面的小孔相通,小孔直径与雾化器进气管1-1的内径相同,用于与雾 化器进气管1-1连接,雾化器进气管1-1和进气端口 1-2之间通过焊接相连或加工时铸造 成一体;固定端口 1-4为上端封闭直径为15. 5_、高为8mm的中空圆柱形,固定端口 1_4下 端开有安装孔,安装孔的直径与进气端口 1-2上的安装孔相同为8_,筛网材料雾化器1-3 是中空圆柱体,由筛网材料卷绕而成,其孔径为100目,圈层数为20层,外径为8mm、高度为 60_,筛网材料雾化器1-3的两端分别焊接在进气端口 1-2的上端及固定端口 1-4下端的 孔中,用于将流经的气体分离成多股细小的气流,以提高气体和燃油的接触面积,加强雾化 效果;发动机启动后,手动或通过电子控制装置打开进气阀门4,FES车用燃油增效系统即 开始工作,外置气体储存器3中的氧气经过进气阀门4和油箱进气管5进入燃油雾化器1,油箱进气管5的连接进气阀门4和气体储存器3的一端必须高于油箱2内的汽油液面以防 止汽油溢出。氧气经油箱进气管5后,通过所述燃油雾化器I上的筛网材料雾化器1-3后 分成许多股细微的气流,流经燃油9时随即产生的大量雾化燃油附着在氢气气泡10表面, 通过气体连接管6进入化油器/空气燃油混合器7,最后混合雾化燃油的气体进入柴油发动 机燃烧室8,由于少量的氢气燃烧时产生的高温,雾化的细小而且数量极多的柴油燃烧也能 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接触,使发动机的燃烧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最多可节省燃油75%。[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 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 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外置式机动车用燃油增效系统包括油箱(2)、进气阀门(4)、油箱进气管(5)、气体连接管(6)、化油器/空气燃油混合器(7)、发动机燃烧室(8),化油器/空气燃油混合器(7)连接在发动机燃烧室(8)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外置式燃油雾化器(I)和外置氧气储存器(3),油箱(2)的侧面下方打有连接孔,燃油雾化器(I)放置在机动车的油箱内,油箱进气管(5)上安装有进气阀门(4),油箱进气管(5)—端与外置气体储存器中(3)连接,另一端通过油箱侧面下方的连接孔与沉降在油箱底部的燃油雾化器相连接,气体连接管(6)通过油箱(2)的上部与化油器/空气燃油混合器(7)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式机动车用燃油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燃油雾化器(I)主要由雾化器进气管(1-1),进气端口(1-2),筛网材料雾化器(1-3)以及固定端口(1-4)所组成,雾化器进气管的一端与油箱进气管(5)连接,进气端口为下端封闭的中空圆柱形,圆柱形的上端开有安装孔,此孔与进气端口侧面的小孔相通,雾化器进气管和进气端口之间通过焊接相连或加工时铸造成一体,所述固定端口( 1-4)为上端封闭的中空圆柱形,固定端口下端开有安装孔,筛网材料雾化器(1-3)是中空圆柱体,由筛网材料卷绕而成,筛网材料雾化器的两端分别焊接在进气端口上端及固定端口下端的安装孔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置式机动车用燃油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箱进气管(5)连接气体储存器(3)的一端高于油箱(2)内的燃油液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置式机动车用燃油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端口(1-2)、固定端口(1-4)上安装孔的内径与雾化器进气管(1-1)的内径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置式机动车用燃油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端口(1-2)、固定端口(1-4)上的安装孔与进气管的内径为6mm-8mm。
6.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外置式机动车用燃油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进气管(1-1)的长度为15. 5mm。
7.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外置式机动车用燃油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端口(1-2)的外径为15. 5_、高为15_。
8.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外置式机动车用燃油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口(1-4)的外径为15. 5mm,高为8_。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置式机动车用燃油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材料雾化器(1-3)的孔径为80-120目,圈层数为20层。
10.如权利要求2、4或9所述的外置式机动车用燃油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材料雾化器(1_3)的外径为6mm-8mm、高度为40mm-6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置式机动车用燃油增效系统,包括油箱、进气阀门、油箱进气管、气体连接管、化油器/空气燃油混合器、发动机燃烧室,还包括一个外置式燃油雾化器和外置氧气储存器,燃油雾化器放置在机动车的油箱内,油箱进气管一端与外置气体储存器中连接,另一端与沉降在油箱底部的燃油雾化器相连接,气体连接管与化油器/空气燃油混合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燃油雾化器将助燃气体分成多股细微的气流产生气泡,使燃油附着在气泡表面形成雾化燃油进入燃烧室,从而提高燃油燃烧效率,省油节能,提升输出功率,降低污染物排放。
文档编号F02M29/00GK202832872SQ20122030593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8日
发明者吴国泰 申请人:梁礼强, 王四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