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提高润滑性能的发动机气缸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7971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提高润滑性能的发动机气缸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提高润滑性能的发动机气缸套。
背景技术
发动机气缸套除在制造时加入一些合金元素以增加耐磨性能外,还需要对内表面进行存油的后续处理,即让气缸套的内表面存有一定滑润油,保持一定厚度的油膜,以阻隔活塞环与缸套的直接摩擦,减少活塞环与缸套的摩擦系数。传统方法是将缸套内表面加工成网纹,使网纹的凹槽内储油形成油膜。但加工网纹的技术要求很高,需要采用专业设备,设备投资大,难以推广。如果采用普通设备,加工精度难以掌握,易出现不合格产品。如网纹过尖,造成活塞环早期过度磨损,气缸套拉伤、拉缸;并且油随着活塞环上行串入燃烧室造成“烧机油”现象。如网纹过平,储油槽储油量少,根本起不到润滑作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活塞环早期过度磨损,避免气缸套拉伤、拉缸,润滑效果好、不烧机油的可提高润滑性能的发动机气缸套。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提高润滑性能的发动机气缸套,包括缸套体,其特殊之处是在缸套体内表面对应活塞下止点位置设有由多个密布且互不相通的孔洞构成的储油带。所述储油带宽度与与活塞环整体宽度一致。所述孔洞的直径为O. 01-0. IOmm,深度为O. 03-0. IOmm,间距为l_3m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I、由于缸套体内表面对应活塞下止点位置设有由多个密布且互不相通的孔洞构成的储油带,孔洞内不会进入杂质及产生积碳,活塞环在干净区域浸油,活塞环在上下运动过程中不会擦伤孔洞边缘,避免缸套拉伤、拉缸。2、储油带吸附油能力极强,润滑油很难排出,储油带的油始终处于饱和状态,活塞环向上运动过程中将油均布在缸套表面,同时通过油泵和曲轴连接机构向缸套内喷油和甩油,使油再次进入储油带孔洞内;活塞环向下运动过程中,将均布在缸套表面的多余的油刮下,有效保证活塞环始终在干净的油膜上运行,从而提高润滑性能,防止产生烧机油现象。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该发动机气缸套包括缸套体1,在缸套体I内表面对应活塞下止点位置设有由多个密布且互不相通的孔洞2构成的储油带3,所述的孔洞2的直径为
O.01-0. 10mm,深度为O. 03-0. 10mm、间距为l_3mm。所述储油带3宽度与活塞环整体宽度一致,本实施例中储油带3宽度与活塞环整体宽 度相等。
权利要求1.一种可提高润滑性能的发动机气缸套,包括缸套体,其特征是在缸套体内表面对应活塞下止点位置设有由多个密布且互不相通的孔洞构成的储油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提高润滑性能的发动机气缸套,其特征是所述储油带宽度与活塞环整体宽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可提高润滑性能的发动机气缸套,其特征是所述孔洞的直径为O. 01-0. 10_,深度为O. 03-0. 10mm、间距为l_3mm。
专利摘要一种可提高润滑性能的发动机气缸套,包括缸套体,其特殊之处是在缸套体内表面对应活塞下止点位置设有由多个密布且互不相通的孔洞构成的储油带。有益效果是孔洞内不会进入杂质及产生积碳,活塞环在干净区域浸油,在上下运动过程中不会擦伤孔洞边缘,避免缸套拉伤、拉缸。储油带的油始终处于饱和状态,活塞环向上运动过程中将油均布在缸套表面,同时通过油泵和曲轴连接机构向缸套内喷油和甩油,使油再次进入储油带孔洞内;活塞环向下运动过程中,将均布在缸套表面的多余的油刮下,有效保证活塞环始终在干净的油膜上运行,从而提高润滑性能,防止产生烧机油现象。
文档编号F02F1/20GK202659364SQ20122034264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6日
发明者田大成, 田久刚 申请人:田久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