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机油散热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42349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机油散热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中新型机油散热器,上油道(1)内经隔板分成进油腔(9)和回油腔(IO),上油道(1)、下油道(4)上分别分布12个安装孔,12件铜铝螺旋翘片复合组件(5)采用钎焊技术固联在上油道(1)和下油道(4)的12个安装孔中,在上油道(1)侧面的两端分别固联进油口(2)和出油口(3),进油口(2)贯通上油道(1)的进油腔(9),出油口(3)贯通上油道(1)的回油腔(10),铜铝螺旋翘片复合组件(5)与上油道(1)、下油道(4)构成机油散热回路。本发明用于农用机械、工程机械,当设备工作时的润滑油、液压油温度高影响设备正常工作状态时,降低其温度,维持设备工况,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专利说明】 一种新型机油散热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维持工况的机油散热器,具体涉及一种散热性能好的机油散热器。
技术背景
[0002]在我国的农用机械、工程机械等设备中,都需要一种装置来维持设备工况,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润滑油、液压油温度,机油散热器是实现降温最好的装置,尤其是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对“三农”政策的逐步完善,农用机械、工程机械的产销量逐年增长,对散热器的市场会越来越大。但是我国对机油散热器的研究和开发起步较晚,机油散热器性能优越,成本低的产品不多。目前,随着我国机械行业、中国制造产业的迅猛发展,对发动机的需求越来越多,尤其是大功率的发动机,更加需要产品性能好、性价比优的机油散热器。市场上供应的机油散热器种类有风冷式、水冷式、电冷式和管冷式,按材料分为铁质材料、铝质材料、铜铝复合式材料等。
[0003]农用机械、工程机械在正常工作时的油温最高不得高于60°C,在高压下工作的油温最高不得高于50°C。但是,机械设备的发动机在高速旋转时发热量很大,油温也相应升高很快,现在机油散热器普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降温效果达不到维持设备工况要求,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难安装等。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机油散热器,主要用作农用机械、工程机械,保持发动机工作状态下降低润滑油、液压油温度,提高发动机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0005]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机油散热器包括上油道、下油道、铜铝螺旋翘片复合组件、进油口和出油口,上油道内经隔板分成进油腔和回油腔,上油道、下油道上分别分布12个安装孔,12件铜铝螺旋翘片复合组件采用钎焊技术固联在上油道和下油道的12个安装孔中,在上油道侧面的两端分别固联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贯通上油道的进油腔,出油口贯通上油道的回油腔,铜铝螺旋翘片复合组件与上油道、下油道构成机油散热回路。
[0006]其中,上油道、下油道的两端固联支承板,支承板支架固联在支承板上部两外侧,在下油道的底部固联底部支架。
[0007]其中,进油口、进油腔、6件铜铝翘片复合组件、下油道构成进油区,下油道、另6件铜铝螺旋翘螺旋片复合组件、回油腔、出油口构成回油区,进油区、回油区利用12件铜铝螺旋翘片复合组件强化换熟。
[0008]工作时,需散热机油从进油口进入上油道的进油腔,不能直接进入上油道的另一半回油腔,由6件铜铝螺旋翘片组件流入下油道,再从另6件铜铝螺旋翘片复合组件流到上油道的回油腔,由出油口将散热后的机油返回到设备中。
[0009]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上油道的进油腔与回油腔各占1/2,温度高的机油不可能在上油道直接经出油口返回到设备中,必须要经过铜铝螺旋翘片组件构成的回路强化换降温后才能回到设备中,便于机械正常工作;2、采用钎焊技术将铝螺旋翘片复合组件固联在上油道与下油道之间,散热效果更好,性能更优;3、铜铝螺旋翘片复合组件用于机械设备中,当机械设备中油温高于不能维持设备正常工作时能强化散热,不锈蚀,使用寿命长;4、在上油道上固联进油口、出油口,拆装方便,而且接口处不渗油;5、当设备工作时油温高于不能维持设备正常工作的情况时,通过散热性能好的机油散热器降低油温,使机械设备达到理想工作状况,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的左侧示意图。
[0012]图中:1、上油道;2、进油口 ;3、出油口 ;4、下油道;5、铜铝螺旋翘片复合组件;6、支承板;7、支承板支架;8、底部支架;9进油腔;10回油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0014]如图1-2所示,该机油散热器包括上油道1、下油道4、铜铝螺旋翘片复合组件5、进油口 2和出油口 3,上油道I内经隔板分成进油腔9和回油腔10,上油道1、下油道4上分别分布12个安装孔,12件铜铝螺旋翘片复合组件5米用钎焊技术固联在上油道I和下油道4的12个安装孔中,在上油道I侧面的两端分别固联进油口 2和出油口 3,进油口 2贯通上油道I的进油腔9,出油口 3贯通上油道I的回油腔10,铜铝螺旋翘片复合组件5与上油道
1、下油道4构成机油散热回路。
[0015]其中,上油道1、下油道4的两端固联支承板6,支承板支架7固联在支承板6上部两外侧,在下油道4的底部固联底部支架8。
[0016]其中,进油口 2、进油腔9、6件铜铝翘片复合组件、下油道4构成进油区,下油道4、另6件铜铝螺旋翘螺旋片复合组件、回油腔10、出油口 3构成回油区,进油区、回油区利用12件铜铝螺旋翘片复合组件5强化换热。
[0017]工作时,需散热机油从进油口 2进入上油道I的进油腔9,由6件铜铝螺旋翘片组件流入下油道4,再从另6件铜铝螺旋翘片复合组件流到上油道I的回油腔10,由出油口 3将散热后的机油返回到设备中。
【权利要求】
1.本发明的新型机油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机油散热器包括上油道(I)、下油道(4)、铜铝螺旋翘片复合组件(5)、进油口(2)和出油口(3),上油道(I)内经隔板分成进油腔(9)和回油腔(10),上油道(I)、下油道(4)上分别分布12个安装孔,12件铜铝螺旋翘片复合组件(5)采用钎焊技术固联在上油道(I)和下油道(4)的12个安装孔中,在上油道(I)侧面的两端分别固联进油口(2)和出油口(3),进油口(2)贯通上油道(I)的进油腔(9),出油口(3)贯通上油道(I)的回油腔(10),铜铝螺旋翘片复合组件(5)与上油道(I)、下油道(4)构成机油散热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性能好的机油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上油道(I)、下油道(4)的两端固联支承板(6),支承板支架(7)固联在支承板(6)上部两外侧,在下油道(4)的底部固联底部支架(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性能好的机油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进油口(2)、进油腔(9)、6件铜铝翘片复合组件、下油道 (4)构成进油区,下油道(4)、另6件铜铝螺旋翘螺旋片复合组件、回油腔(10)、出油口(3)构成回油区,进油区、回油区利用12件铜铝螺旋翘片复合组件5强化换热。
【文档编号】F01M5/00GK104047668SQ201310079103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3日
【发明者】杜永超, 张艾军 申请人:淮安市滨湖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