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冷端高压进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5623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冷端高压进气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进气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冷端高压进气管。
背景技术
现今,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能源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节能环保技术已成为当今全球汽车研发的最大热点,具有环保和节能优势的新产品将具有越来越广阔的前景,涡轮增压发动机就是其中之一。涡轮增压发动机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汽缸。当发动机转速增快,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增快,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汽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和调整一下发动机的转速,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了。在上述涡轮增压发动机中,冷端高压进气管用于连接整车中冷器出口和发动机节气门,现有技术下的冷端高压进气管模块化程度较低,安装工序繁琐,生产成本较高,且产品的防震性能较弱,无法满足震动较大的工作环境,从而使得其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成本较低、模块化程度较高、防震性能较强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冷端高压进气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 冷端高压进气管,用于连接整车中冷器出口和发动机节气门,包括依次贯通连接的第一橡胶管,三维吹塑管,注塑管和第二橡胶管,所述第一橡胶管和所述第二橡胶管分别与所述中冷器出口和所述发动机节气门连接,所述注塑管上设有一与所述注塑管的内部连通的支管,所述支管与一第三橡胶管贯通连接。优选的,上述的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冷端高压进气管,其中:所述三维吹塑管和所述注塑管旋转摩擦焊接。优选的,上述的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冷端高压进气管,其中:所述第一橡胶管通过一第一卡箍连接于所述三维吹塑管,所述第二橡胶管通过一第二卡箍连接于所述注塑管,所述第三橡胶管通过一第三卡箍连接于所述支管。优选的,上述的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冷端高压进气管,其中:还包括至少一用于和所述涡轮增压发动机连接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涡轮增压发动机冷端高压进气管的塑料本体、橡胶隔振垫、以及金属衬套,所述塑料本体上设有一连接孔,所述橡胶隔振垫卡接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金属衬套卡接于所述橡胶隔振垫内。优选的,上述的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冷端高压进气管,其中:所述金属衬套的厚度小于所述橡胶隔振垫的厚度。优选的,上述的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冷端高压进气管,其中:所述三维吹塑管和所述注塑管上分别设有一个所述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由于涡轮增压发动机冷端高压进气管的模块化程度较高,使得产品的装配工序大大简化,且在维修时,便于零部件的替换;(2)采用三维吹塑成型工艺,且结合多种焊接装配工艺,极大的提高了产品设计的自由度,使得产品的集成化和小型化程度大大提高;(3)通过橡胶软管和支架结构,使得产品的防震性能显著提高。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支架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2中沿 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冷端高压进气管,用于连接整车中冷器出口和发动机节气门,如图广图3所示,包括依次贯通连接的第一橡胶管I,三维吹塑管2,注塑管3和第二橡胶管4。其中,第一橡胶管I通过第一卡箍6连接于三维吹塑管2,第二橡胶管4通过第二卡箍7连接于注塑管3,三维吹塑管2和注塑管3通过旋转摩擦焊接。第一橡胶管I用于和中冷气出口贯通连接,第二橡胶管4用于和发动机节气门贯通连接。涡轮增压发动机运行时,经过中冷器冷却后的增压空气通过第一橡胶管I进入涡轮增压发动机冷端高压进气管,由第二橡胶管4进入发动机进气岐管,再进入到发动机各缸燃烧。由于涡轮增压发动机冷端高压进气管的长度很大,前后分别连接安装于整车车身的中冷器和发动机节气门,承受完全不同的振动输入,因此,对产品的防震性能有很高的要求,本实施例中,涡轮增压发动机冷端高压进气管前后均采用橡胶软管连接,从而隔离了车身和发动机不同的振动输入对其影响,使得产品的防震性能得到显著提高。注塑管3上设有温度压力传感器31和与注塑管3的内部连通的支管32,支管32通过第三卡箍8与第三橡胶管5贯通连接,温度压力传感器31用于实时检测涡轮增压发动机冷端高压进气管内的气体压力,并传输给发动机管理系统进行智能控制,第三橡胶管5与发动机强制通风系统连接,用于释放发动机内的压力。优选的,三维吹塑管2的材料为PP-GF20,替代了普遍采用的PA6-GF20材料,显著降低了产品重量,从而降低整车排放和燃油消耗。本实施例中,涡轮增压发动机冷端高压进气管还包括用于和涡轮增压发动机连接的支架9,优选的,支架9通过热板焊接在涡轮增压发动机冷端高压进气管的表面。支架9包括固定连接于涡轮增压发动机冷端高压进气管的塑料本体91、橡胶隔振垫92、以及金属衬套93,塑料本体91上设有连接孔911,橡胶隔振垫92卡接于连接孔911内,金属衬套93卡接于橡胶隔振垫92内,金属衬套93内具有螺纹结构,可通过螺栓和涡轮增压发动机进行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橡胶隔振垫92通过环形凹槽结构卡接于连接孔911内。优选的,金属衬套93的厚度小于橡胶隔振垫92的厚度,且三维吹塑管2和注塑管3上分别设有一个支架9。这种创新的结构可以确保安装孔轴向有效压紧定位的同时隔绝振动传导到支架上,径向处于适度柔性自由状态,易于安装,并有效隔离振动。通过这种创新的安装结构,进气歧管与外部连接全部为柔性连接,可以有效隔离外部振动传递到进气管上,使进气管所承受的负荷最小化。基于这种创新的结构设计,进气管才能够采用轻质便宜的PP-GF20材料,从而实现成本的大幅下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1)由于涡轮增压发动机冷端高压进气管的模块化程度较高,使得产品的装配工序大大简化,且在维修时,便于零部件的替换;
(2)采用三维吹塑成型工艺,且结合多种焊接装配工艺,极大的提高了产品设计的自由度,使得产品的集成化和小型化程度大大提高;(3)使用PP-GF20材料,显著降低了产品重量,从而降低了整车排放和燃油消耗。(4)通过橡胶软管和支架9结构,使得产品的防震性能显著提高。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冷端高压进气管,用于连接整车中冷器出口和发动机节气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贯通连接的第一橡胶管,三维吹塑管,注塑管和第二橡胶管,所述第一橡胶管和所述第二橡胶管分别与所述中冷器出口和所述发动机节气门连接,所述注塑管上设有一与所述注塑管的内部连通的支管,所述支管与一第三橡胶管贯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冷端高压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吹塑管和所述注塑管旋转摩擦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冷端高压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管通过一第一卡箍连接于所述三维吹塑管,所述第二橡胶管通过一第二卡箍连接于所述注塑管,所述第三橡胶管通过一第三卡箍连接于所述支管。
4.根据权利要求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冷端高压进气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用于和所述涡轮增压发动机连接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涡轮增压发动机冷端高压进气管的塑料本体、橡胶隔振垫、以及金属衬套,所述塑料本体上设有一连接孔,所述橡胶隔振垫卡接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金属衬套卡接于所述橡胶隔振垫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冷端高压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衬套的厚度小于所述橡胶隔振垫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冷端高压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吹塑管和所述 注塑管上分别设有一个所述支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冷端高压进气管,用于连接整车中冷器出口和发动机节气门,包括依次贯通连接的第一橡胶管,三维吹塑管,注塑管和第二橡胶管,所述第一橡胶管和所述第二橡胶管分别与所述中冷器出口和所述发动机节气门连接,所述注塑管上设有一与所述注塑管的内部连通的支管,所述支管与一第三橡胶管贯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冷端高压进气管成本较低、模块化程度较高、防震性能较强。
文档编号F02M35/104GK203114474SQ20132004114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5日
发明者蒋志高 申请人:劳士领汽车配件(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