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燃油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5620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燃油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燃油滤清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燃油滤清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汽车工业蓬勃发展,汽车保有量日益高涨,人们对汽车的认识逐步提高,汽车的维护和保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燃油滤清器就是其中维护比较频繁一项,一般在1.5万到2万公里就需要更换一次,影响其使用寿命的主要是国内汽油质量的参差不齐杂质比较多。燃油滤清器是保证为发动机燃烧提供纯净燃油的必须部件,其内部结构主要由一个滤芯构成,滤芯孔隙的大小决定了过滤精度,滤芯孔隙的确定很关键,孔隙太小容易堵塞压差变大使用寿命短,孔隙太大杂质通过后不但会阻塞喷油嘴,还会加大发动机内的积炭,目前在保障过滤精度的同时加大受用寿命方面人有待于技术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提高燃油滤清器的过滤精度和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燃油滤清器。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燃油滤清器,包括壳体和中空的滤芯,其特征在于壳体和滤芯间设有滤网,壳体、滤芯、滤网的两端分别与上盖、下盖密闭连接,上盖在壳体与滤网间、滤网与滤芯间分别设有外层进油管和内层进油管,外层进油管和内层进油管间设有阀门,外层进油管连接吸油管,下盖滤芯中空位置设有出油口。所述滤芯孔径为滤网孔径的二分之一至五分之一。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燃油经滤网和滤芯双层过滤,滤网和滤芯对不同粒径杂质进行过滤分离,杂质留置在两个空间层上,减小了滤网和滤芯表面杂质分布厚度,在保障精度的同时可延长使用寿命;在滤网堵塞不通时,还可开启阀门联通外层进油管和内层进油管,由滤芯承担大部分过滤功能再工作一段时间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名称:1壳体;2滤芯;3滤网;4上盖;5下盖;6外层进油管;7内层进油管;8阀门;9出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图1所述,该新型燃油滤清器设有壳体I和中空的滤芯2,壳体I和滤芯2间设有滤网3,滤芯2孔径为滤网3孔径的三分之一;壳体1、滤芯2、滤网3的两端分别与上盖4、下盖5密闭连接,上盖4在壳体I与滤网3间、滤网3与滤芯2间分别设有外层进油管6和内层进油管7,外层进油管6和内层进油管7间设有阀门8,阀门8为通过螺纹配合在内层进油管7上的旋塞,外层进油管6连接吸油管,下盖5滤芯2中空位置设有出油口 9;使用前期阀门8关闭,燃油由外层进油管6进入经滤网和滤芯双层过滤由出油口 9流出,滤网和滤芯对不同粒径杂质进行过滤分离,杂质留置在两个空间层上,减小了滤网和滤芯表面杂质分布厚度,在保障精度的同时可延长使用寿命;在使用后期滤网堵塞不通时,开启阀门8联通外层进油管和内层进油管,燃油由外层进油管6和内层进油管7同时进入,由滤芯承担大部分过滤功能再工作一段时间,可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在燃油由外层进油管6进入还可以借助向下的油流冲刷滤网,使杂质向下盖处积累,保持滤网前后油流的畅通。本实用新型实施时滤芯孔径可在滤网孔径的二分之一至五分之一间调节,以适应不同油品;阀门8也可采用球阀。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燃油滤清器,包括壳体(I)和中空的滤芯(2),其特征在于壳体(I)和滤芯(2)间设有滤网(3),壳体(I)、滤芯(2)、滤网(3)的两端分别与上盖(4)、下盖(5)密闭连接,上盖(4)在壳体(I)与滤网(3)间、滤网(3)与滤芯(2)间分别设有外层进油管(6)和内层进油管(7),外层进油管(6)和内层进油管(7)间设有阀门(8),外层进油管(6)连接吸油管,下盖(5)滤芯(2)中空位置设有出油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燃油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2)孔径为滤网(3)孔径的二分之一至五分之一。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燃油滤清器,包括壳体和中空的滤芯,其特征在于壳体和滤芯间设有滤网,壳体、滤芯、滤网的两端分别与上盖、下盖密闭连接,上盖在壳体与滤网间、滤网与滤芯间分别设有外层进油管和内层进油管,外层进油管和内层进油管间设有阀门,外层进油管连接吸油管,下盖滤芯中空位置设有出油口;滤芯孔径为滤网孔径的二分之一至五分之一;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燃油经滤网和滤芯双层过滤,滤网和滤芯对不同粒径杂质进行过滤分离,杂质留置在两个空间层上,减小了滤网和滤芯表面杂质分布厚度,在保障精度的同时可延长使用寿命;在滤网堵塞不通时,还可开启阀门联通外层进油管和内层进油管,由滤芯承担大部分过滤功能再工作一段时间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02M37/22GK203009128SQ201320040928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5日
发明者阚柏良 申请人:阚柏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