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双冷却型分体式单缸柴油机气缸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48505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风水双冷却型分体式单缸柴油机气缸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缸套,具体的说是一种风水双冷却型分体式单缸柴油机气缸套,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其包括气缸套本体,在气缸套本体连接气缸盖端外圈连接冷却水套;冷却水套的缸套迎风侧和缸套背风侧为敞开式结构,冷却水套的气门罩管侧和气门罩管背侧与气缸套本体水冷段外表面形成封闭式腔体结构。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降低气缸套顶部背风侧和气门罩管侧的热负荷,降低背风侧活塞环的温度。
【专利说明】风水双冷却型分体式单缸柴油机气缸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缸套,具体的说是一种风水双冷却型分体式单缸柴油机气缸套,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铝合金轻型单缸风冷柴油机作为一种节能节材新型单缸风冷柴油机,已经在微耕机、发电机、水泵等领域得到良好的配套使用,国内外总销量已超过一百万台,为我国工农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0003]目前部分农用运输车厂家已积极准备开发与这种新型铝合金单缸风冷柴油机配套的车型,充分发挥柴油机扭矩储备大,燃油消耗率低的优点,逐步替代原来面大量广的以单缸汽油机为动力的小型摩托三轮车,以满足我国农村丘陵山区乡镇间的运输需要。
[0004]现有单缸风冷柴油机的气缸套大多为带散热片铝合金与合金铸铁组合成的双金属气缸套。单缸风冷柴油机用于农用运输车配套使用时,由于在山区爬坡过程中柴油机大多处在低速大扭矩工况下工作,这时风冷柴油机的冷却风扇由于柴油机转速较低,其产生的冷却风冷也随转速明显下降,致使气缸套背风侧冷却不够、温度较高,从而容易引起活塞环粘结现象。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风水双冷却型分体式单缸柴油机气缸套,在气缸套外围靠近气缸盖的高温部位米用封闭式冷却水套结构,远离气缸盖的外围其他部位采用散热片风冷结构,加强了柴油机气缸套背风侧高温部位的冷却,降低了气缸套背风侧处活塞环的温度。
[0006]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风水双冷却型分体式单缸柴油机气缸套包括气缸套本体,在气缸套本体背离气缸盖端外圈连接多个散热片,其特征是:在气缸套本体连接气缸盖端外圈连接冷却水套;冷却水套的缸套迎风侧和缸套背风侧为敞开式结构,冷却水套的气门罩管侧和气门罩管背侧与气缸套本体水冷段外表面形成封闭式腔体结构;缸套迎风侧内设有将冷却水套分成上下两个腔体的水平隔筋,缸套迎风侧通过第一螺栓连接第一密封盖;缸套背风侧内设有将冷却水套分成左右两个腔体的垂直隔筋,缸套背风侧通过第二螺栓连接第二密封盖;所述第二密封盖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分别与垂直隔筋两侧的腔体连通。
[0007]进一步的,多个散热片上下均匀分布。
[0008]进一步的,水平隔筋垂直于气缸套本体垂直中心线。
[0009]进一步的,第一密封盖内设有容纳第一密封圈的密封槽。
[0010]进一步的,第一密封圈采用硅橡胶材料制作。
[0011]进一步的,垂直隔筋平行于气缸套本体水平中心线。
[0012]进一步的,第二密封盖内设有容纳第二密封圈的密封槽。[0013]进一步的,第二密封圈采用硅橡胶材料制作。
[0014]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5]本实用新型在原双金属风冷气缸套的基础上,在气缸套与气缸盖相邻的顶部一定距离范围内设立覆盖气缸套背风侧、气门罩管侧、迎风侧、罩管侧对侧四面的封闭式冷却水套后,可有效降低气缸套顶部背风侧和气门罩管侧的热负荷,降低背风侧活塞环的温度,从而解决原有单纯风冷气缸套一直存在的低速大扭矩工况下,因冷却不够,温度较高而使活塞环容易粘结的缺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气缸水套迎风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气缸水套背风侧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1_气缸套本体、2-冷却水套、3-缸套迎风侧、4-缸套背风侧、5-气门罩管侧、6-气门罩管背侧、7-散热片、8-第一密封盖、9-第二密封盖、10-第一密封圈、11-第二密封圈、12-第一螺栓、13-水平隔筋、14-垂直隔筋、15-进水口、16-出水口、17-第
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0021]如图f 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气缸套本体1,由于气缸套本体I连接气缸盖端温度较高,因此在气缸套本体I连接气缸盖端外圈连接冷却水套2。由于气缸套本体I背离气缸盖端温度相对较低,因此在气缸套本体I背离气缸盖端外圈连接多个散热片7,多个散热片7上下均匀分布。
[0022]冷却水套2的缸套迎风侧3和缸套背风侧4为敞开式结构,冷却水套2的气门罩管侧5和气门罩管背侧6与气缸套本体I水冷段外表面形成封闭式腔体结构。
[0023]缸套迎风侧3内设有将冷却水套2分成上下两个腔体的水平隔筋13,水平隔筋13垂直于气缸套本体I垂直中心线。缸套迎风侧3通过第一螺栓12连接第一密封盖8,第一密封盖8内设有容纳第一密封圈10的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圈10采用硅橡胶材料制作,用于密封第一密封盖8和冷却水套2之间的间隙,防止漏水。
[0024]缸套背风侧4内设有将冷却水套2分成左右两个腔体的垂直隔筋14,垂直隔筋14平行于气缸套本体I水平中心线。缸套背风侧4通过第二螺栓17连接第二密封盖9,第二密封盖9内设有容纳第二密封圈11的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圈11采用硅橡胶材料制作,用于密封第二密封盖9和冷却水套2之间的间隙,防止漏水。所述第二密封盖9上设有进水口 15和出水口 16,进水口 15与出水口 16分别与垂直隔筋14两侧的腔体连通。
[0025]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气缸直径为50_120mm的铝合金单缸柴油机气缸套。
[00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柴油机工作时,冷却水由水泵通过水管从第二密封盖9的进水口 15进入垂直隔筋14 一侧腔体,经过水平隔筋13再将进入的水流分成上下两腔,经过缸套迎风侧3气缸套本体I水冷段外圈环绕一周进行冷却后,从垂直隔筋14另一侧腔体中进入出水口 16,最后通过出水管进入水箱中,形成一个自动水冷循环系统,可有效降低气缸套背风侧4和气门罩管侧5的热负荷,降低背风侧活塞环的温度,从而解决原有单纯风冷气缸套一直存在的低速大扭矩工况下,因冷却不够,温度较高而使活塞环容易粘结的缺陷。气缸套上未设有冷却水套的其他部位仍采用散热片风冷方式由柴油机自带的冷却风扇提供冷却风进行冷却。
【权利要求】
1.一种风水双冷却型分体式单缸柴油机气缸套,包括气缸套本体(I),在气缸套本体(1)背离气缸盖端外圈连接多个散热片(7),其特征是:在气缸套本体(I)连接气缸盖端外圈连接冷却水套(2 );冷却水套(2 )的缸套迎风侧(3 )和缸套背风侧(4)为敞开式结构,冷却水套(2)的气门罩管侧(5)和气门罩管背侧(6)与气缸套本体(I)水冷段外表面形成封闭式腔体结构;缸套迎风侧(3)内设有将冷却水套(2)分成上下两个腔体的水平隔筋(13),缸套迎风侧(3)通过第一螺栓(12)连接第一密封盖(8);缸套背风侧(4)内设有将冷却水套(2)分成左右两个腔体的垂直隔筋(14),缸套背风侧(4)通过第二螺栓(17)连接第二密封盖(9);所述第二密封盖(9)上设有进水口(15)和出水口(16),进水口(15)与出水口(16)分别与垂直隔筋(14)两侧的腔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水双冷却型分体式单缸柴油机气缸套,其特征是:所述多个散热片(7)上下均匀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水双冷却型分体式单缸柴油机气缸套,其特征是:所述水平隔筋(13 )垂直于气缸套本体(I)垂直中心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水双冷却型分体式单缸柴油机气缸套,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密封盖(8)内设有容纳第一密封圈(10)的密封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水双冷却型分体式单缸柴油机气缸套,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密封圈(10)采用硅橡胶材料制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水双冷却型分体式单缸柴油机气缸套,其特征是:所述垂直隔筋(14 )平行于气缸套本体(I)水平中心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水双冷却型分体式单缸柴油机气缸套,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密封盖(9)内设有容纳第二密封圈(11)的密封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水双冷却型分体式单缸柴油机气缸套,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密封圈(11)采用硅橡胶材料制作。
【文档编号】F02F1/00GK203515830SQ201320581322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8日
【发明者】王云龙, 王新江 申请人:无锡华源凯马发动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