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发动机活塞冷却辅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3840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学发动机活塞冷却辅助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学发动机活塞冷却辅助系统,所述活塞下方设有反光镜,所述反光镜通过设置在发动机缸体内的反光镜支架支撑,包括气泵,所述反光镜支架上设有导气孔及和所述导气孔相通的出气孔,所述导气孔和所述气泵通过气管相连接,所述气管上设有控制阀;该光学发动机活塞冷却辅助系统,气泵提供压缩气体,压缩空气能够顺利通过气管进入反光镜支架上的导气孔内,然后从出气孔流出,利用气流的运动带走活塞多余的热量;从而起到冷却活塞的作用,以防止活塞过热变形与缸套磨损的问题发生;该光学发动机活塞冷却辅助系统,冷却效果好。
【专利说明】一种光学发动机活塞冷却辅助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发动机活塞冷却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光学发动机主要用于研究发动机缸内燃油喷射,喷雾形成等情况,多采用加长活塞,在活塞顶面设置一个尽可能大的透明窗口,加长活塞下部轴线方向开有窗口,窗口内安装反光镜,通过设置在活塞头部的透明窗口和下边安装的反光镜来拍摄图像,从而对缸内流畅、喷雾、燃烧以及混合气的形成进行研究。
[0003]当发动机正常运转和做燃烧测试分析过程中,由于发动机本体的冷却系统不足以满足加长活塞的冷却要求;不能很好的将燃烧和摩擦给加长活塞的热量带走,导致活塞过热膨胀,增加发动机的摩擦阻力,甚至出现活塞与缸套磨损造成透明缸套失效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活塞过热变形与缸套磨损的问题发生,冷却效果好的光学发动机活塞冷却辅助系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该光学发动机活塞冷却辅助系统,所述活塞下方设有反光镜,所述反光镜通过设置在发动机缸体内的反光镜支架支撑,包括气泵,所述反光镜支架上设有导气孔及和所述导气孔相通的出气孔,所述导气孔和所述气泵通过气管相连接,所述气管上设有控制阀。
[0007]所述出气孔位于所述活塞的正下方。
[0008]所述出气孔的入口和所述导气孔相连通,所述出气孔的出口大于入口。
[0009]所述出气孔为扇形结构。
[0010]所述气管和所述导气孔通过双面接头相连接,所述双面接头一端和所述导气孔密封连接,所述双面接头另一端和所述气管通过卡箍相连接。
[0011]所述气管内气体压力为5-7bar。所述控制阀为电磁阀。所述出气孔宽度为2_。
[00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光学发动机活塞冷却辅助系统,在发动机原有冷却系统基础上,增加冷却辅助系统,气泵提供压缩气体,控制阀能够控制气管内气体是否流通;打开控制阀,压缩空气能够顺利通过气管进入反光镜支架上的导气孔内,然后从出气孔流出,利用气流的运动带走活塞多余的热量;从而起到辅助冷却活塞的作用,以防止活塞过热变形与缸套磨损的问题发生;该光学发动机活塞冷却辅助系统,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冷却效果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学发动机活塞冷却辅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光学发动机活塞冷却辅助系统的反光镜支架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0016]图3为图1光学发动机活塞冷却辅助系统的反光镜支架的俯视图。
[0017]图4为图1光学发动机活塞冷却辅助系统的反光镜支架和气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
[0019]1、气泵,2、控制阀,3、缸盖,4、透明缸套,5、支架,6、活塞,7、反光镜,8、反光镜支架,9、发动机缸体,10、导气孔,11、出气孔,12、双面接头,13、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如图1所不,该光学发动机活塞冷却辅助系统,包括缸盖3、发动机缸体9、活塞6、套装在活塞6外部的透明缸套4和设于发动机缸体9和缸盖3间的支架5,活塞6上设有透明窗口 ;活塞6下方设有反光镜7,反光镜7通过设置在发动机缸体9内的反光镜支架8支撑;包括气泵1,反光镜支架8上设有导气孔10及和导气孔10相通的出气孔11,导气孔10和气泵I通过气管13相连接,气管13为耐压管路,气管13上设有控制阀2。
[0022]气泵I是具有将空气加压到5_7bar而且可以持续工作的元件,在发动机启动之前就要将气泵I打开,保证其一直在工作状态,为整个系统提供充沛的压缩空气源。该光学发动机活塞冷却辅助系统,气泵I提供压缩气体,控制阀2能够控制气管13内气体是否流通,打开控制阀2,压缩空气能够顺利通过气管13进入反光镜支架8上的导气孔10内,然后从出气孔11流出,利用气流的运动带走活塞6多余的热量,从而起到冷却活塞6的作用。
[0023]如图1-图3所示,作为优选方案,出气孔11位于活塞6的正下方。这样从出气孔11出气可以直接作用在活塞6上,以保证具有较好的活塞6冷却效果。
[0024]出气孔11的入口和导气孔10相连通,出气孔11的出口大于入口 ;进一步的,优选出气孔11为扇形结构;出气孔11宽度优选为2mm;出气孔11的出口大于入口,且优选出气孔11设置为扇形结构,有利于加速气流和增加气流扫过的活塞6底面的范围,最大幅度的带走活塞6因为燃烧和摩擦产生的热量。
[0025]反光镜支架8的作用有两个,第一是以45°固定反光镜7,反光镜7和反光镜支架8之间利用玻璃胶固定,固定完成后需要静置24小时后才能放置到活塞6下方。第二是利用其内部加工的孔槽对气流进行导流作用,反光镜支架8的内部加工有一个导气孔10,另外在导气孔10的顶端还加工有一个扇形的出气孔11,从而有利于加速气流和增加气流扫过的活塞6底面的范围,最大幅度的带走活塞6因为燃烧和摩擦产生的热量。
[0026]如图4所示,气管13和导气孔10通过双面接头12相连接,双面接头12 —端和导气孔10密封连接,双面接头12另一端和气管13通过卡箍相连接。气管13和反光镜支架8之间利用一个双面接头12连接,不仅拆装方便;且双面接头12与气管13利用卡箍锁紧,防止管路脱落,双面接头12与反光镜支架8之间利用螺纹连接,同时应用液体生料带或者生料带进行密封,防止因密封不严导致的漏气现象,在管路布置过程中可应用扎带等进行悬挂和依附固定。
[0027]气管13内气体压力为5_7bar。气泵I使气管13内具有足够压力的压缩气体,以保证压缩气体具有较好的冷却效果。
[0028]优选控制阀2为电磁阀。电磁阀是具有接收发动机运转时发出的电压信号,并打开进气阀门,保证压缩空气能够顺利通过电磁阀进去整个系统,当发动机停止运转时能够接收信号并关闭阀门和承受5-7bar气压压力的能力原件,利用电磁阀可实现自动控制冷却。气泵I利用气管13连接至电磁阀入口,同样电磁阀出口和双面接头12之间也利用气管13连接之后用卡箍锁紧;当发动机启动时,输入给电磁阀一个电压信号,电磁阀打开,压缩空气就可以通过气管13,沿着反光镜支架8上的导气孔10再通过出气孔11进入活塞6底部,利用气流的运动带走多余的热量,从而起到活塞6冷却的辅助作用;当发动机停止运转时,电磁阀能够接收信号并关闭阀门。
[0029]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光学发动机活塞冷却辅助系统,所述活塞下方设有反光镜,所述反光镜通过设置在发动机缸体内的反光镜支架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泵,所述反光镜支架上设有导气孔及和所述导气孔相通的出气孔,所述导气孔和所述气泵通过气管相连接,所述气管上设有控制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发动机活塞冷却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位于所述活塞的正下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发动机活塞冷却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的入口和所述导气孔相连通,所述出气孔的出口大于入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发动机活塞冷却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为扇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发动机活塞冷却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和所述导气孔通过双面接头相连接,所述双面接头一端和所述导气孔密封连接,所述双面接头另一端和所述气管通过卡箍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发动机活塞冷却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内气体压力为5_7bar。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发动机活塞冷却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为电磁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发动机活塞冷却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宽度为 2mm。
【文档编号】F01P5/02GK204003051SQ201420399793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8日
【发明者】琚雪明, 刘华龙, 刘国庆, 王伟, 鲁新耀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