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助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1969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引擎助燃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引擎助燃器,尤指一种可提高引擎汽缸燃烧效率的助燃器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引擎在正常动作的过程当中,乃是透过燃油在引擎内部与空气爆炸燃烧所产生的推力以供该引擎运转作动,而空气中若含有适量的水份,则可在高温的环境下分解出氢气和氧气以助于燃烧,然而,燃油经常发生燃烧不完全的情况,其主因乃是由于引擎内部空气水含量过高所导致,而在长期燃烧不完全的情况下则会产生许多废气和引擎积碳,造成引擎运作不顺,甚至危害引擎的寿命,虽目前市售有许多用以改善燃烧不完全的相关设备或装置,但其效果乃相当有限,并无法将空气中水份的含量降至最低。

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引擎助燃器,可提高引擎汽缸燃烧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引擎助燃器,其特征:包括一第一罐体,其上端乃穿设有一进气管体;

一第二罐体,其内底部乃设置有一吸水件,上端则设置有一排气管;

一连接管体,用以连通第一罐体与第二罐体。

其中第一罐体乃内另设置有一加热元件。

其中第二罐体的底部另可设置有复数透孔。

其中连接管体乃设置有一帮浦。

其中进气管体的二端乃分别为进气端与出气端,并在进气端与出气端上各设置有一过滤材。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提供本实用新型的助燃器乃透过第二罐体内吸水件的设置,以及透过连接管体由第二罐体底部进入第二罐体的设计,产生出含水量最佳的气体,以配合引擎内燃油达到最高的燃烧效率。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示意图一。

图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示意图二。

图中:1-助燃器、2-第一罐体、21-进气管体、211-进气端、212-出气端、213-过滤材、22-加热元件、3-第二罐体、31-吸水件、310-穿孔、32-排气管、33-汽液过滤元件、34-透孔、4-连接管体、5-帮浦、6-液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与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剖视图、局部示意图、较佳实施例示意图与进一步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助燃器1包括有:

一第一罐体2,其上端乃穿设有一进气管体21,其中进气管体21的二端乃分别为进气端211与出气端212,并在进气端211与出气端212上各设置有一过滤材213,该第一罐体2内另设置有一加热元件22;

一第二罐体3,其内底部乃设置有一具有复数穿孔310的吸水件31,上端则设置有一排气管32;

一连接管体4,用以连通第一罐体2与第二罐体3,其中该连接管体4乃另设置有一帮浦5,且该接管体的一端乃设置于第一罐体2的上端,而另一端则设置于第二罐体3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助燃器1主要是提供引擎水含量较少的气体,以避免燃油产生燃烧不完全的情况,以可提升引擎的效率,气体主要是先由进气管体21进入第一罐体2内,以通过第一罐体2内所储存的液体6,再由帮浦5将气体抽引至连接管体4内同时输送至第二罐体3底部,并使气体通过吸水件31,最后气体再由第二罐体3上端的排气管32排出进而提供给引擎;

承上述,最后的所以让气体通过吸水件31,主要是透过吸水件31本身的吸水力将气体中大多数的水份吸除,而气体由第二罐体3底部进入的设计是则是强迫气体必须通过吸水件31以确实吸除大多数的水份,再者,透过吸水件31上的复数穿孔310,则可增加吸水件31与气体的接触面积,以大幅提升吸除水份的效率,另外,为了避免气体进入第二罐体3的速度过快而导致吸水件31无法有效的进行吸除动作,在连接管体4上乃另设置有一帮浦5,透过帮浦5来控制气体的进入速度或次数;

基本上,吸水件31已可吸除气体中大多数的水份,但如果需含水量更少或需配合引擎特性,则可另在吸水件31上方设置有一汽液过滤元件33,以透过吸水件31与汽液过滤元件33二者达到双重的吸水效果;

另一个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当气体中所含的水份过高或者吸水件31已达到饱和状态时,乃会影响吸水的效率,为避免此现象发生,如第五图所示,在第二罐体3的底部另可设置有复数透孔34,以让所吸取的水份透过该等复数透孔34由第二罐体3的底部排出;

另外,在第一罐体2内所储存的液体6,由于可能因低温气候的影响而产生结冻的情况,因此在第一罐体2内另设置有一加热元件22,在低温气候时对液体6加热,以避免液体6结冻;

而吸水件31上具有的复数穿孔310,除了可为如第三图中所示为圆孔的型态外,亦可如第六图所示为蜂巢的型态,透过蜂巢型态的六角面,更可增加吸水件31与气体的接触面积,当然,更可为其他不同型态的穿孔310,穿孔310的型态并非本实用新型所侷限的范围;

综上所述,相较于现有技术相关用以改善燃烧不完全的设备或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助燃器1乃透过第二罐体3内吸水件31的设置,以及透过连接管体4由第二罐体3底部进入第二罐体3的设计,产生出含水量最佳的气体,以配合引擎内燃油达到最高的燃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