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平地机散热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6627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旋转式平地机散热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地机散热设备,具体是一种旋转式平地机散热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在平地机施工过程中,采用柴油机作为动力源,工作缸内柴油燃烧放出大量热量,致使柴油机水套内冷却液温度升高,提升系统散热性能有利于保持整机工作性能。为提升散热性能,通常会采用提高冷却风扇转速的方式,提高转速虽然会提升散热性能,但是同样带来较大的气动噪声。过大的噪声不但会造成噪声污染,而且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下会使操作人员听力受损,严重者会出现失聪。

平地机作为土方机械,施工时噪声主要来自发动机和冷却风扇,对于发动机的噪声通常使用减震块以及吸音棉进行包裹控制。对于冷却风扇通常采用的一种方案就是增大冷却风扇直径,降低风扇转速实现系统的散热降噪,该方案随着风扇直径的增加,驱动冷却风扇的液压系统负荷也随之升高,功耗增大,这样的方案并不利于体现节能特性要求。2010年,我国在原来的GB16710.1—1996《工程机械噪声限值》国家标准基础上,通过修订制定了GB16710-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土方机械噪声限值》,对平地机整机进行了噪声限值,确定了逐步递减的噪声限值阶段和实施时间。同时,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同质化现象也愈加明显,以客户需求和感受为导向的产品设计成为了当下的设计趋势,低噪低功耗的平地机需求旺盛。在主观与客观因素作用下,使得平地机必须在技术领域内对散热降噪取得新的突破,迫切实现系统散热降噪,同时方案本身应具有良好维护维修特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式平地机散热降噪装置,在保证整机发动机工作稳定性的基础上,大幅度降低冷却风扇产生的气动噪声,同时使散热器、冷却风扇及其驱动设备具备简单快捷的维修和维护特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式平地机散热降噪装置,包括后部机罩、连接盘、转动轴、整流栅、风罩、液压马达、导风罩、散热器、前部机罩、以及冷却风扇;所述散热器安装在车架上;导风罩安装在散热器上,风罩安装在车架的限位支撑上;整流栅叶片以等角度环形布置在风罩内部,组成整流栅,液压马达安装在整流栅上,并通过连接盘与冷却风扇连接;所述前部机罩安装在车架上;后部机罩与前部机罩之间铰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罩、散热器均对称设置两个;左侧散热器、右侧散热器安装在车架上;左侧导风罩安装在左侧散热器上,右侧导风罩安装在右侧散热器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后部机罩与所述前部机罩之间在顶部铰接,后部机罩能向上翻转抬起,后部机罩利用卡扣与车架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左侧导风罩和右侧导风罩上均设有护风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风罩与护风圈之间采用吸音棉和T型抱箍进行密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左侧散热器、右侧散热器、冷却风扇横向布置在车架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风罩通过转动轴与限位支撑相连;通过转动轴,风罩、以及固定在风罩内的液压马达与冷却风扇能够整体旋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风罩外侧顶部安装有把手,把手与转动轴成90°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整流栅的环形中心处安装马达支撑,液压马达安装在马达支撑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整流栅叶片与冷空气来流方向角度在0—9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冷却风扇前吸作用,使冷空气经由动力舱机罩左侧进气口流入左侧散热器;完成初次换热的空气经由冷却风扇流向整流栅,通过整流栅对气流调整,降低空气在流动时切向方向的能量损耗;且整流栅、马达支撑、风罩、冷却风扇形成同频率振动体,可通过降低冷却风扇与风罩之间间隙,提升冷却风扇工作性能;调整后空气流入右侧散热器,进行第二次换热;最后,经由动力舱机罩右侧出气口流出动力舱。与此同时,通过将冷却风扇置于风罩和动力舱机罩双层包裹中,可以通过封闭噪声源、堵塞传递路径的方式,有效降低机罩外的辐射噪声。同时,通过把手和转动轴将固定在风罩内的液压马达与冷却风扇同时旋出,便于日常维护和售后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舱机罩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爆炸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马达支撑、整流栅叶片、风罩、转动轴、把手的三维爆炸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后机罩翻转动作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马达支撑、整流栅叶片、风罩、转动轴、把手旋转动作视图。

图中:1、后部机罩;2、连接盘;3、转动轴;4、整流栅叶片;5、风罩;6、液压马达;7、右侧导风罩;8、右侧散热器;9、前部机罩;10、马达支撑;11、把手;12、冷却风扇;13、左侧导风罩;14、左侧散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旋转式平地机散热降噪装置,包括后部机罩1、连接盘2、转动轴3、整流栅、风罩5、液压马达6、导风罩、散热器、前部机罩9、以及冷却风扇12;

散热器安装在车架上;导风罩安装在散热器上,风罩5安装在车架的限位支撑上;整流栅叶片4以等角度环形布置在风罩5内部,组成整流栅,液压马达6安装在整流栅上,并通过连接盘2与冷却风扇12连接;所述前部机罩9安装在车架上;后部机罩1与前部机罩9之间铰接。图中给出的整流栅叶片4数目为8个,但并不限于8个。风罩5外形特征为圆形,也可以做成其他几何特征,但内侧与冷却风扇12配合部分处为圆形。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给出一个优选的方案,导风罩、散热器均对称设置两个;左侧散热器14、右侧散热器8安装在车架上;左侧导风罩13安装在左侧散热器14上,右侧导风罩7安装在右侧散热器8上。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仅具有其中一个散热器及其相应导风罩,只不过其效果较差。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后部机罩1与所述前部机罩9之间在顶部铰接,后部机罩1能向上翻转抬起,便于内部的维护,且后部机罩1利用卡扣与车架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左侧导风罩13和右侧导风罩7上均设有护风圈。风罩5与护风圈直径一致,也可以采用不同但较为接近的直径。风罩5与护风圈之间采用吸音棉和T型抱箍进行密封,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柔性或者刚性结构进行密封和固定。

本实用新型左侧散热器14、右侧散热器8、冷却风扇12横向布置在车架上。冷空气从动力舱左侧流入,右侧流出,也可以从右侧流入,左侧流出。

本实用新型风罩5通过转动轴3与限位支撑相连;如图5所示,通过转动轴3,风罩5、以及固定在风罩5内的液压马达6与冷却风扇12能够整体旋出,便于日常维护和售后维修。这里给出的是旋转的方案,也可以采用滑动方法,将风罩5、液压马达6与冷却风扇12整体移出,达到类似的效果。为了方便操作,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在风罩5外侧顶部安装有把手11,把手11与转动轴3成90°角。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液压马达6安装方式为,在整流栅的环形中心处安装马达支撑10,液压马达6安装在马达支撑10上。冷却风扇12与风罩5使用整流栅叶片4和马达支撑10连接,也可以不采用整流栅叶片,将马达安装在支架上,风罩安装在冷却风扇叶片顶端,或一体成型,此时两者间隙距离为0mm。液压马达6除了使用整流栅方式固定外,也可以使用支架固定。

利用冷却风扇12转动时产生的压力差,使动力舱外冷空气由动力舱的左侧经进气口流入左侧散热器14,完成首次换热的热空气经由冷却风扇12流向整流栅,整流栅叶片4与冷空气来流方向角度在0—90°,0°时空气流通面积最大,90°时全完封闭。通过整流栅对气流调整,降低空气在流动时切向方向的能量损耗;且整流栅、马达支撑10、风罩5、冷却风扇12形成同频率振动体,可通过降低冷却风扇12与风罩5之间间隙,提升冷却风扇12工作性能;调整后空气流入右侧散热器8,进行第二次换热;最后,经由动力舱右侧机罩出气口流出动力舱。通过将冷却风扇12置于风罩5和动力舱机罩双层包裹中,可以通过封闭噪声源、堵塞传递路径的方式,有效降低机罩外的辐射噪声。同时,通过把手11和转动轴3将固定在风罩内的液压马达与冷却风扇同时旋出,便于日常维护和售后维修。

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由于可能实现的方式较多,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