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车后处理柴油颗粒过滤器抽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8310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柴油车后处理柴油颗粒过滤器抽拉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颗粒过滤器,具体的说是一种柴油车后处理柴油颗粒过滤器抽拉结构,属于柴油颗粒过滤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柴油车排放法规日趋严格,到欧六阶段后处理技术需要结合DOC、DPF和SCR技术。其中,欧六后处理均需实现柴油颗粒过滤器可拆卸保养维护,且柴油颗粒过滤器拆卸结构要求气密性好,拆卸方便,封装成本低。目前欧六后处理多为筒式结构,整体封装结构占用空间大,装车通用性差,柴油颗粒过滤器拆卸一般采用抱箍连接方式,封装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柴油车后处理柴油颗粒过滤器抽拉结构,采用双筒拆卸结构,实现柴油颗粒过滤器的快速抽拉拆卸,降低了封装成本,提高了柴油颗粒过滤器的维护效率。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柴油车后处理柴油颗粒过滤器抽拉结构包括外筒体和内筒体,内筒体内封装柴油颗粒过滤器,其特征是:内筒体位于外筒体内,外筒体内侧壁上焊接挡圈,挡圈与内筒体底部卡紧连接;外筒体焊接固定在隔板上,外筒体前端焊接外法兰,内筒体前端焊接内法兰,外法兰和内法兰通过多个螺栓连接成一体;所述内法兰上设有多个拆卸螺纹孔,每个拆卸螺纹孔内连接一个拆卸螺杆。

进一步的,内筒体和柴油颗粒过滤器之间设有衬垫。

进一步的,外法兰和内法兰之间设有垫片。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拆卸螺杆后端设有把手,把手与拆卸螺杆互相垂直。

进一步的,外筒体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向内凸出的内凸结构,多个内凸结构沿着外筒体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内筒体的外侧壁与外筒体的内凸结构卡紧连接。

进一步的,多个螺栓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多个拆卸螺纹孔沿着内法兰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采用双筒抽拉结构,实现柴油颗粒过滤器的快速抽拉拆卸,降低了封装成本,提高了柴油颗粒过滤器的维护效率,降低产品制作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半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筒体、2-内筒体、3-挡圈、4-内凸结构、5-衬垫、6-柴油颗粒过滤器、7-隔板、8-外法兰、9-内法兰、10-螺栓、11-拆卸螺纹孔、12-拆卸螺杆、13-垫片、1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外筒体1和内筒体2,内筒体2内封装柴油颗粒过滤器6,内筒体2和柴油颗粒过滤器6之间设有衬垫5。

内筒体2位于外筒体1内,外筒体1内侧壁上焊接挡圈3,挡圈3与内筒体2底部卡紧连接,通过挡圈3实现内筒体2底部的定位安装。

外筒体1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向内凸出的内凸结构4,多个内凸结构4沿着外筒体1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内筒体2的外侧壁与外筒体1的内凸结构4卡紧连接。

外筒体1焊接固定在隔板7上,外筒体1前端焊接外法兰8。内筒体2前端焊接内法兰9,外法兰8和内法兰9通过多个螺栓10连接成一体,多个螺栓10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所述内法兰9上设有多个拆卸螺纹孔11,多个拆卸螺纹孔11沿着内法兰9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每个拆卸螺纹孔11内连接一个拆卸螺杆12,每个拆卸螺杆12后端设有把手14,把手14与拆卸螺杆12互相垂直。

所述外法兰8和内法兰9之间设有垫片13,通过垫片13提高外法兰8和内法兰9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拆卸柴油颗粒过滤器6时,先将所有螺栓卸下,然后将多个拆卸螺杆12顶入内法兰9上留的拆卸螺纹孔11,多个螺杆前端顶住外法兰8,后端通过螺纹将内筒体2顶出,从而可抽出柴油颗粒过滤器6进行吹灰和维护。结束后,更换垫片13,将封装柴油颗粒过滤器6的内筒体2塞入外筒体1内,安装螺栓紧固内外法兰。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采用双筒抽拉结构,实现柴油颗粒过滤器的快速抽拉拆卸,降低了封装成本,提高了柴油颗粒过滤器的维护效率,降低产品制作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