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滤器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26429阅读:7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滤器及汽车。



背景技术:

一般在安装了增压器的汽车中,由于通过增压器的热传导会提高进气的温度,而且,空气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密度会升高,同时也导致增压器排出的空气温度升高,随气温升高,使空气密度降低,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有效充气效率。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充气效率,就要降低进气温度。

故而,为了解决增压后的空气升温造成的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加装中冷器来降低进气温度,但是在汽车中增加部件需要相应的安装空间,改动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滤器及汽车,以实现将发动机的空滤器和中冷器的功能合二为一,减小空间占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滤器,包括:

壳体;

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包括一进气口和与所述进气口相对的出风口;

套设于所述进气管外的导风管,所述导风管靠近所述出风口的第一端面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方,且所述第一端面为封闭端面;

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的第一过滤装置,其中,所述导风管上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下表面的高度,且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下表面之间形成第一预设高度差;

所述壳体上相对所述进气口的端面上设置有一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进气端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上方,且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第二预设高度差;且所述出气管的中心线和所述进气管的中心线平行,且所述出气管的中心线与所述进气管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出气管和所述进气管的半径之和;

在所述进气管、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一容置腔;并在所述容置腔内充有冷却液,且所述冷却液面高于所述导风管的第二端面;

其中,经所述进气管流入的气体,由所述导风管将气体引导至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下方的冷却液内,并经过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后由所述出气管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高于所述壳体的四周的下边缘,且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壳体的四周的下边缘形成第三预设高度差。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壳体的四周的下边缘通过一外表面平滑的底板连接,并通过焊接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形成一锥面进风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管的第一端面连接至所述壳体上与所述进气口相对的端面上,所述壳体上位于所述进气管的上方且位于所述导风管的直径在竖直方向的空间内设置有一倒圆锥面,并形成一导风锥面。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管的第一端面通过焊接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内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引导气体流出的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装置。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空滤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滤器及汽车,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当气体由进气管进入空滤器时,由导风管将气体引导至容置腔内,在实际使用时,可将冷却液放入容置腔内,使得气体经过冷却液进行降温,气体经过冷却液后再经过第一过滤装置过滤后由出气管排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滤器将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的空滤器和中冷器的功能合二为一,实现对气体的过滤和冷却,减小了部件的空间占有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滤器,包括:

壳体;

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包括一进气口和与所述进气口相对的出风口;

套设于所述进气管外的导风管,所述导风管靠近所述出风口的第一端面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方,且所述第一端面为封闭端面;

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一过滤装置,其中,所述导风管上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下表面的高度,且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下表面之间形成第一预设高度差;

所述壳体上相对所述进气口的端面上设置有一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进气端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上方,且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上表面之间形成第二预设高度差;且所述出气管的中心线和所述进气管的中心线平行,且所述出气管的中心线与所述进气管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出气管和所述进气管的半径之和;

在所述进气管、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一容置腔;并在所述容置腔内充有冷却液,且所述冷却液面高于所述导风管的第二端面;

其中,经所述进气管流入的气体,由所述导风管将气体引导至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下方的冷却液内,并经过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后由所述出气管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高于所述壳体四周的下边缘,且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壳体的四周的下边缘形成第三预设高度差。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壳体的四周的下边缘通过一外表面平滑的底板连接,并通过焊接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形成一锥面进风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管的第一端面连接至所述壳体上与所述进气口相对的端面上,所述壳体上位于所述进气管的上方且位于所述导风管的直径在竖直方向的空间内设置有一倒圆锥面,并形成一导风锥面。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管的第一端面通过焊接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内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引导气体流出的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装置。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滤器,包括:

壳体1;

位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的进气管2,所述进气管2包括一进气口和与所述进气口相对的出风口;

套设于所述进气管2外的导风管3,所述导风管3靠近所述出风口的第一端面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方,且所述第一端面为封闭端面;

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的第一过滤装置4,其中,所述导风管3上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4的下表面的高度,且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4之间形成第一预设高度差;

所述壳体1上相对所述进气口的端面上设置有一出气管5,所述出气管5的进气端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4的上方,且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4之间形成第二预设高度差;且所述出气管5的中心线和所述进气管2的中心线平行,且所述出气管5的中心线与所述进气管2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出气管5和所述进气管2的半径之和;

在所述进气管2、所述第一过滤装置4和所述壳体1之间形成一容置腔;

其中,经所述进气管2进入的气体,由所述导风管3将气体引导至所述第一过滤装置4的下方,并经过所述第一过滤装置4后由所述出气管5流出。

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描述为,空滤器,包括:壳体1;位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的进气管2,所述进气管2包括一进气口和与所述进气口相对的出风口,其中,所述进气管2与所述壳体1之间中空,形成一容置腔;套设于所述进气管2外的导风管3,所述导风管3靠近所述出风口的第一端面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方,且所述第一端面为封闭端面;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的第一过滤装置4,所述导风管3上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4之间形成第一预设高度差;所述壳体1远离所述进气口的端面上设置有一出气管5,所述出气管5的进气端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4的上方;其中,气体经所述进气管2进入所述空滤器,由所述导风管3将气体引导至所述容置腔内,并经过所述第一过滤装置4后由所述出气管5排出。

本发明实施例,当气体由进气管2进入空滤器时,由导风管3将气体引导至容置腔内,在实际使用时,可将冷却液10放入容置腔内,使得气体经过冷却液10进行降温,气体经过冷却液10后再经过第一过滤装置4过滤后由出气管5排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滤器将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的空滤器和中冷器的功能合二为一,实现对气体的过滤和冷却,减小了部件的空间占有率。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高度差的设置是为了使得导风管3的第二端面位于第一过滤装置4的下方,且设置一预设高度差使得在冷却液10加入容置腔的内部时,第二端面位浸没与冷却液10中,实现对气体的冷却,其中,第一预设高度差和第二预设高度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设。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壳体1的四周的下边缘形成第三预设高度差,其中,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壳体1的四周的下边缘通过一外表面平滑的底板6连接,并形成一进风通道。进一步的,所述底板6为一锥形面,并通过焊接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壳体1上靠近所述进气口的端面之间形成第三预设高度差,其中,所述进气口通过一底板6与所述壳体1连接,并形成一进风通道。

其中,用底板6连接壳体1的下端面和进气口,由此形成一定的坡度,形成一进风通道,可以减少气体流动阻力,有利于气流的流动。

其中,所述底板6通过焊接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管3的第一端面连接至所述壳体1上与所述进气口相对的端面上,所述壳体1上位于所述进气管2的上方且位于所述导风管3的直径在竖直方向的空间内设置有一倒圆锥面,并形成一导风锥面7。

其中,所述导风管3的第一端面连接至所述壳体1,所述壳体1上位于所述进气管2的上方设置有一锥形面,并形成一导风锥面7。

其中,导风管3位于进气管2外侧,整个将进气管2包围,导风管3的上方和壳体1的上盖板无缝连接,且壳体1上位于进气管2的上方设置为锥形面,形成一导风斜面7,便于引导气体流动。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设有锥体状的导风块,且和壳体1的上盖板无缝焊接。

其中,所述导风管3的第一端面通过焊接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出气管5内设置有用于引导气体流出所述空滤器的风扇8。

其中,风扇8的设置便于将气体引导出空滤器,提高对气体过滤和冷却的速率。

其中,所述进气管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装置9。在进气管2中位于进气口端一定距离处设置第二过滤装置9,对气体进行过滤,提高对气体的过滤效果。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过滤装置4的过滤精度大于第二过滤装置9的过滤精度,第二过滤装置9为粗滤器,用于过滤空气中较大的颗粒和杂物,第一过滤装置4为精滤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滤器中,外部的空气经过进气管2的进气口外部的导流区(进风通道),进入进气管2,首先由第二过滤装置9过滤掉较大颗粒杂物,在气流进入到进气管2顶部时,在导风斜面7及导风管3的作用下气流进入容置腔的冷却液10中,在水面上方流出,经过第一过滤装置4再次过滤和滤掉空气中的水分;进入第一过滤装置4上方的气室,由于风扇的作用,气室中的空气流入出气管,由出气管流入发动机进气管2。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滤器经过第二过滤装置9,冷却液10,第一过滤装置4三级过滤,极大提高了过滤精度,同时,由于经过冷却液10,使得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温度下降,可以提高进入发动机的空气量,进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由于第二级过滤是冷却液10或水,可以降低第一过滤装置4和第二过滤装置9的过滤精度要求,降低成本;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滤器可以将发动机的空滤器和中冷器的功能合二为一,减小成本和装置的空间占用率。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空滤器。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当气体由进气管2进入空滤器时,由导风管3将气体引导至容置腔内,在实际使用时,可将冷却液10放入容置腔内,使得气体经过冷却液10进行降温,气体经过冷却液10后再经过第一过滤装置4过滤后由出气管5排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滤器将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的空滤器和中冷器的功能合二为一,实现对气体的过滤和冷却,减小了部件的空间占有率。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