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气缸体的水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9394阅读:3629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气缸体的水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气缸体的水套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气缸体的水套存在于气缸孔与缸体外壁之间的空间区域,主要作用是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冷却缸孔。当发动机爆发压力及热负荷较大时,如果两缸之间没有很好的冷却,缸壁的温度会远远大于机油结焦的温度,缸孔与活塞环之间油膜被破坏,活塞环容易出现卡滞,造成缸孔拉伤。同时缸间的高温区域过大,缸孔出现严重变形,可能导致活塞、活塞裙部与缸壁发现高温粘黏,出现拉缸;也可能导致活塞环密封不严,出现活塞漏气量大,烧机油等发动机失效;当发动机冷却不良,缸内温度足够高时,发动机容易出现爆震,甚至超级爆震。

因此在发动机设计开发过程中需要对水套结构进行优化,加强缸间冷却。目前常见的设计方式如下:一、缸间水套直接连通,该设计适用于缸心距较大的发动机,常见于大型柴油机;二、缸间开V型斜水孔,该设计适用于大部分的发动机,成本较高,但对大爆压,大热负荷的发动机,降温区域较小;三、缸间开槽,该设计降温显著,但气缸垫设计成本高,密封失效风险较大;四、缸间水套缩进,该方案w实施成本低,铸造简单,但降温幅度较低,无法解决爆压大、热负荷发动机的疲劳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均匀,降温速度快的发动机气缸体的水套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动机气缸体的水套结构,包括围绕在气缸体的缸孔外周形成循环冷却空腔的水套本体,水套本体的鼻梁区的进、排气两侧均设置有竖向通水孔,竖向通水孔的下端与水套本体相通、上端向上延伸至与缸盖水套相通,且竖向通水孔之间设置有连通两者的横向通水孔。

上述方案中,缸间采用竖向、横向通水孔组合,使得各缸水套流量均匀,加快缸间冷却液的流动速度,最终达到降低缸间及缸孔壁面温度的目的,进而提高了气缸体缸间疲劳安全系数,降低缸孔疲劳开裂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水套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气缸体的结构示意图图;

图3为气缸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3所示,一种发动机气缸体的水套结构,包括围绕在气缸体20的缸孔外周形成循环冷却空腔的水套本体10,水套本体10的鼻梁区的进、排气两侧均设置有竖向通水孔11,竖向通水孔11的下端与水套本体10相通、上端向上延伸至与缸盖水套相通,且竖向通水孔11之间设置有连通两者的横向通水孔12。缸间采用竖向、横向通水孔11、12组合,使得各缸水套流量均匀,加快缸间冷却液的流动速度,最终达到降低缸间及缸孔壁面温度的目的,进而提高了气缸体20缸间疲劳安全系数,降低缸孔疲劳开裂风险。

进一步的,竖向通水孔11包括第一、二竖向通水孔111、112,第一竖向通水孔111的下端与水套本体10相通、上端为盲孔,第二竖向通水孔112的下端与水套本体10相通、上端与缸盖水套相通,且横向通水孔12在竖直方向间隔布置有两个。第二竖向通水孔112的上端与缸盖水套相通,利用气缸体20和缸盖之间的水压差,提高缸间冷却液的流速,提高鼻梁区的流量。同时缸间竖向、横向通水孔11、12的设计使得各缸进、排气侧流动和传热系数均匀,减少了常出现在气缸体20的一、四缸排气侧的死水区,降低缸间壁面的温度,降低气缸体20的顶面、缸孔顶部的热应力,减少该区域的热疲劳失效。两横向通水孔12的设计可起到隔断刚度的作用,降低缸筒下端高刚度区域热膨胀对缸筒顶部的作用,隔断来自下部的热应力。

进一步的,第一竖向通水孔111设置在水套本体10的进气侧,第二竖向通水孔112设置在水套本体10的出气侧。

气缸体20上设有用于固定气缸盖的螺栓孔21,螺栓孔21与竖向通水孔11上端面之间的气缸体20上设有水套清砂孔22。该气缸体20顶面设计相对封闭,水套清砂孔22将原有的鼻梁区的刚度减弱,使得两缸之间与缸盖螺栓孔21区域的刚度相当,有利于减少缸孔顶部壁面的疲劳失效。

气缸体20的缸孔外侧开设有多个水套出水孔23,水套出水孔23截面为弧形,离散的围绕在缸孔外周。进、排气侧水套出水孔23不大于一半圆周的三分之二,能显著的提高缸体顶面的刚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