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排气管主消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0278阅读:1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排气管主消音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种汽车排气管主消音器。



背景技术:

排气系统是车辆上必不可少的部分,而主消音器作为排气系统中对输出气体减振降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主消音器不仅结构简单,减振降噪腔室少,没有充分理由消音器筒体的空间,而且排放和功率损失大,耐久性及装配性差,造成排气的音质较差。为此需要一种新型的汽车排气管主消音器及成型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汽车排气管主消音器,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充分利用空间,减振降噪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汽车排气管主消音器,包括两端封闭的消音器筒体,所述消音器筒体的内腔沿长度方向分隔为共振腔、一级扩张腔、四级扩张腔、三级扩张腔及二级扩张腔,所述一级扩张腔的侧壁设置有进气口,且一级扩张腔经穿过四级扩张腔和三级扩张腔的第一内网管与二级扩张腔相连通,所述二级扩张腔内设置有穿过三级扩张腔并伸入四级扩张腔的第二内网管,所述第二内网管上位于三级扩张腔的区段侧壁设置有出气孔,所述四级扩张腔内设置有穿出消音器筒体端部与出气口相连接的消音减震总成,所述一级扩张腔上还设置有穿入共振腔的插入管。

进一步地,所述消音器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封盖,消音器筒体的内腔沿长度方向经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分隔板依次分隔为共振腔、一级扩张腔、四级扩张腔、三级扩张腔及二级扩张腔,所述第一分隔板和第三分隔板上分别设置有通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网管位于二级扩张腔的端部上设置有泄压阀总成,所述第二内网管伸入四级扩张腔的区段侧壁设置有出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四级扩张腔内设置有依次穿过三级扩张腔、二级扩张腔与设置于消音器筒体一端的出气口相连接的第一消音减震总成,以及设置有依次穿过一级扩张腔、共振腔与设置于消音器筒体另一端的出气口相连接的第二消音减震总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消音减震总成分别包括进气端位于四级扩张腔内且另一端与出气口相连接的第三内网管,所述第三内网管的中段侧壁均布有通气孔并包裹有外套管,所述外套管与第三内网管之间填充有玻璃棉。

进一步地,两第三内网管位于四级扩张腔内的端部侧壁分别设置有通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上连接有消音器前段管,所述出气口上连接有消音器尾段管,所述消音器筒体的两侧端还分别设置有与车体相连接的悬挂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该汽车排气管主消音器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充分利用空间,减振降噪效果好,同时还可以消除有害物质,排放设功率损失小,耐久性高,使用寿命提高;同时成型方法简便,装配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主消音器筒体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分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分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三分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四分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消音器筒体 11-共振腔 12-一级扩张腔 13-四级扩张腔 14-三级扩张腔 15-二级扩张腔 16-进气口 17-封盖 18-加强板 19-出气口 20-第一内网管 21-泄压阀总成 30-第二内网管 31-出气孔 32-出气孔 33-距离 41-第一消音减震总成 42-第二消音减震总成 43-第三内网管 44-外套管 45-玻璃棉 46-通气孔 47-间距 50-插入管 60-第一分隔板 61-通气孔 70-第二分隔板 80-第三分隔板 81-通气孔 90-第四分隔板 101-消音器前段管 102-消音器后段管 111-拐状杆件 112-橡胶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至图7

一种汽车排气管主消音器,包括两端封闭的消音器筒体10,所述消音器筒体的内腔沿长度方向依次分隔为共振腔11、一级扩张腔12、四级扩张腔13、三级扩张腔14及二级扩张腔15,所述一级扩张腔的侧壁设置有进气口16,且一级扩张腔经穿过四级扩张腔和三级扩张腔的第一内网管20与二级扩张腔相连通,所述二级扩张腔内设置有穿过三级扩张腔并伸入四级扩张腔的第二内网管30,所述第二内网管上位于三级扩张腔的区段侧壁设置有出气孔31,所述四级扩张腔内设置有穿出消音器筒体端部与出气口19相连接的消音减震总成,所述一级扩张腔上还设置有穿入共振腔的插入管50,以便第一扩张腔和共振腔形成共振。

本实施例中,所述消音器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封盖17,消音器筒体的内腔沿长度方向经第一分隔板60、第二分隔板70、第三分隔板80及第四分隔板90依次分隔为共振腔、一级扩张腔、四级扩张腔、三级扩张腔及二级扩张腔,所述第一分隔板和第三分隔板上分别设置有通气孔61、81。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网管位于二级扩张腔的端部上设置有泄压阀总成21,以便完成泄压。所述第二内网管伸入四级扩张腔的区段侧壁设置有出气孔32,位于三级扩张腔的区段侧壁的出气孔的密度小于位于四级扩张腔区段侧壁的出气孔密度,以便更好的完成减振、降噪。

本实施例中,所述四级扩张腔内设置有依次穿过三级扩张腔、二级扩张腔与设置于消音器筒体一端的出气口相连接的第一消音减震总成41,以及设置有依次穿过一级扩张腔、共振腔与设置于消音器筒体另一端的出气口相连接的第二消音减震总成42,以便进一步完成减振、降噪,提高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消音减震总成分别包括进气端位于四级扩张腔内且另一端与出气口相连接的第三内网管43,所述第三内网管的中段侧壁均布有通气孔并包裹有外套管44,所述外套管与第三内网管之间填充有玻璃棉45。

本实施例中,两第三内网管位于四级扩张腔内的端部侧壁分别设置有通气孔46,两第三内网管的进气端口相对且进气端口之间的间距47为3~5mm,最佳距离为4mm。以便气体尽量通过通孔进入第三内网管。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内网管的出气端口贴近第二分隔板且与第二分隔板之间的距离33为8~12mm,最佳距离为1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消音器筒体位于进气口上设置有加强板18,所述进气口上连接有消音器前段管101,所述出气口上分别连接有消音器尾段管102。

本实施例中,所述消音器筒体的两侧端还分别设置有与车体相连接的悬挂件,所述悬挂件包括与消音器筒体的封盖相焊接的拐状杆件111,所述拐状杆件的拐部上设置有橡胶吊耳112。

该汽车排气管主消音器的工作原理:车辆发动机排出的气体经进气口进入主消音器的一级扩张腔内,进入一级扩张腔内的气体分成两路,一路气体经插入管及设置于第一分隔板上的通气孔通入共振腔内,另一路气体经第一内网管通入二级扩张腔内;通入二级扩张腔内的气体通过第二内网管又分为两路,一路通入三级扩张腔内,由于第三分隔板上设置有通气孔,使得三级扩张腔内的气体与四级扩张腔相通,而另一路气体通入四级扩张腔内,通入四级扩张腔内的气体经第一消音减震总成、第二消音减震总成分别由出气口排出,从而完成减振降噪。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