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降噪隔音机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1372发布日期:2018-06-02 07:01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降噪隔音机油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油泵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发动机降噪隔音机油泵。



背景技术:

发动机机油泵是通过发动机曲轴带动将机油提高到一定压力后,强制的压送到发动机各零件的运动表面上,使机油在润滑路中循环,以保证发动机得到良好的润滑。

现在市面上的外齿轮型机油泵主要由机油泵壳体100、机油泵齿轮200、机油泵驱动齿轮300等构成,由于现有技术中机油泵齿轮200及机油泵驱动齿轮300仅由机油泵壳体100覆盖,机油泵运转过程中由于齿轮副啮合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及振动,对整车NVH产生较大影响。

现有技术中的降噪手段一般分为两种:其一为减小噪音源产生的噪音,其二为在噪音由噪音源传播至环境的过程进行阻隔,其中第二种方式对机油泵的结构改动较小,便于推广,但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各种发动机机油泵的外壳形状以及噪音频率均不相同,因此设计出一款适用性广泛、能根据不同型号机油泵的噪音频率灵活搭配隔音材料的隔音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降噪隔音机油泵,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在机油泵齿轮及机油泵驱动齿轮壳体对应部位增加隔音罩,对机油泵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进行阻隔,降低噪音向环境的传播量,同时根据不同机油泵产生的噪音频率选用不同密度的隔音材料来达到最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降噪隔音机油泵,包括泵体以及设于泵体外壳的隔音罩,所述隔音罩包括隔音垫、盖板以及多根限位柱,所述隔音垫具有与泵体外壳形状相适配的侧围轮廓面及底面,多根所述限位柱穿设过所述隔音垫,所述限位柱底部固定于所述泵体外壳上,所述限位柱顶端开设有螺栓孔,所述盖板紧贴隔音垫的顶面设置,所述盖板与多根限位柱的对应位置处设有与螺栓孔相适配的通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降噪隔音机油泵,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盖板为厚度为2mm的不锈钢板。

如上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降噪隔音机油泵,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盖板中央凹陷形成两个凹圆。

如上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降噪隔音机油泵,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限位柱设为三根,环绕抵夹于隔音垫的侧围轮廓处。

如上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降噪隔音机油泵,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限位柱与泵体外壳一体化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泵体外壳上设置隔音罩,对机油泵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进行阻隔,有效降低了噪音源向环境的传播量,提升整机NVH性能,提升产品竞争力,且隔音罩的隔音垫通过盖板可拆卸的固定,可根据不同机油泵产生的噪音频率选用不同密度的隔音垫来达到最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外齿轮机油泵的外壳以及机油泵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3是图2的泵体和隔音罩分离状态下的轴测图;

图4是隔音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泵体,2-隔音垫,3-盖板,4-限位柱,5-螺栓孔,6-通孔,100-机油泵壳体,200-机油泵齿轮,300-机油泵驱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2至图4所示,一种发动机降噪隔音机油泵,包括泵体1以及设于泵体1外壳的隔音罩,本实施例中,隔音罩设于泵体的机油泵齿轮所在腔体外,并完全包裹住机油泵齿轮所在腔体,所述隔音罩包括隔音垫2、盖板3以及多根限位柱4,所述隔音垫2具有与泵体1外壳形状相适配的侧围轮廓面及底面,隔音垫2材料为隔音棉或其他隔音聚合物,本实施例中用聚氨酯,多根所述限位柱4穿设过所述隔音垫2,所述限位柱4底部固定于所述泵体1外壳上,所述限位柱4顶端开设有螺栓孔5,所述盖板3紧贴隔音垫2的顶面设置,所述盖板3与多根限位柱4的对应位置处设有与螺栓孔5相适配的通孔6,多根限位柱4限制隔音垫2的横向移动,盖板3限制隔音垫2的纵向移动,盖板3、限位柱4以及泵体1外壳共同构成隔音垫2的固定空间,使得隔音垫2能够紧密贴合于泵体1外壳,且隔音垫2易于拆卸更换。

本实施例通过在泵体1外壳上设置隔音罩,对机油泵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进行阻隔,有效降低了噪音源向环境的传播量,提升整机NVH性能,提升产品竞争力,且隔音罩的隔音垫2通过盖板3可拆卸的固定,可根据不同机油泵产生的噪音频率选用不同密度的隔音垫2来达到最好的效果。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板3为厚度为2mm的不锈钢板,所述盖板3中央凹陷形成两个凹圆,能有效提高不锈钢板强度,不易变形。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柱4设为三根,环绕抵夹于隔音垫2的侧围轮廓处,限位柱4是抵夹住隔音垫2,隔音垫2不用穿孔,这样隔音垫2成型简单,降低成本,且限位柱4的三点夹持,节省材料同时又固定牢靠。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柱4与泵体1外壳一体化成型,通过一体化成型,结构更加紧密牢固,隔音垫2和泵体1外壳贴合更加紧密,隔音效果更好。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