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7280发布日期:2019-04-17 04:17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内燃机的制作方法

为了实现内燃机的充分冷却,冷却通道设置在发动机缸体中。然而,由于在高性能发动机中的两个相邻气缸之间的气缸盖区域中也存在散热问题,所以还必须在气缸盖中提供足够的冷却。

已知通过从气缸盖密封平面进行锯切来产生冷却通道。

从de102005033338a1中已知在气缸盖中具有此种冷却通道的气缸体。然而,冷却通道在气缸盖密封平面的区域中形成为凹槽、即开口横截面形状,并且通过锯切或铣削产生。该实施例的缺点是该冷却凹槽所需的空间以及由此产生的更精心设计的气缸盖垫圈。此外,这导致了更长的发动机长度,而这对于当今发动机开发中增长的包装问题是不利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气缸盖的区域中进行发动机冷却的可能性,其在设计上紧凑且简单,并且并不增大所需的发动机长度。

该目的根据本发明来实现,其中,第二冷却通道在第一和第二开口之间作为闭合横截面形成到气缸盖中,并且至少在纵向中心平面的区域中沿气缸轴线的方向具有距气缸盖的气缸盖密封平面的密封平面距离。这使得气缸盖能够在承受高热负荷的区域中被冷却,从而节省气缸盖垫圈区域中的空间。因此,在恒定的发动机长度中实现气缸盖冷却。此外,这也可以用于在距气缸盖密封平面的距离较大的区域中进行冷却,从而正面地影响发动机的爆震趋势。

例如,通过钻孔、铸造或火花腐蚀,可以将封闭的横截面形成到气缸盖中。

如果两个开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隔热板的区域中,则产生又一优点,因为能从隔热板钻取出钻孔,因而这使得生产尽可能简单。

如果第二冷却通道和气缸盖密封平面之间沿气缸轴线的方向在纵向中心平面的区域中测得的密封平面距离与气缸盖的隔热板在燃烧室的区域中的至少一个最小壁厚度相对应,则获得有利的实施例变型。这确保在壁厚度不会变得过小的情形下就能确切地实现空间节省,以确保机械强度。

如果第二冷却通道至少部分地从气缸盖的隔热板的区域、较佳地沿纵向中心平面的方向从气缸盖密封平面以上升的方式形成,则会是有利的,因为与气缸盖中没有冷却通道的型式相比,发动机长度则相对略长或具有相同的长度。

如果第二冷却通道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部分通道和至少一个第二部分通道,则能够通过钻孔进行简单的制造,其中,第一部分通道在气缸盖的隔热板的区域中从第一开口开始、较佳地沿纵向中心平面的方向从气缸盖密封平面开始在第一侧部上以上升的方式延伸,而第二部分通道在气缸盖的隔热板的区域中从第二开口开始、较佳地沿纵向中心平面的方向从气缸盖密封平面开始在第二侧部上延伸。

为了确保第二冷却通道的部分通道之间的流动连接,有利的是,第一部分通道和第二部分通道在部分通道轴线的相交点的区域中、较佳地在纵向中心平面的区域中连接于彼此,其中,相交点较佳地距气缸盖密封平面的距离为密封平面距离。

相交点还可位于纵向中心平面外部。

为了对气缸盖进行最佳地冷却,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可提出,第一部分通道形成为从第一开口延伸至气缸盖的第二部分冷却空间,该第二部分冷却空间基本上设置在第二侧部上,和/或第二部分通道形成为从第二开口延伸至气缸盖的第一部分冷却空间,该第一部分冷却空间基本上设置在第一侧部上。

为了增大冷却表面,有利的是,第三部分通道设置在第一部分通道和第二部分通道之间,且该第三部分通道较佳地平行于气缸盖密封平面行进(延伸)。

如果第一开口开通入气缸体的设置在第一侧部上的第一部分冷却夹套空间和/或第二开口开通入气缸体的设置在第二侧部上的第二部分冷却夹套空间,则获得尤为有利的实施例变型。

术语冷却夹套空间在这里指代气缸体中用于冷却目的的任何空间凹部,而术语冷却空间指代气缸盖中用于相同目的的任何空间凹部。气缸盖和气缸体中的共同空间通过气缸盖密封平面分成冷却空间和冷却夹套空间。

如果至少一个第二冷却通道通过孔或者通过在铸造过程中形成或者通过火花腐蚀而形成在气缸盖中,则产生第二冷却通道的任何设计的优点。在孔的情形中,生产尤为简单和低廉;在火花腐蚀的情形中,冷却通道还可具有更复杂的横截面形状,例如三角形形状,并且实际上,任何冷却通道形状可通过铸造、例如通过盐核形成。在下文中,基于在非限制性附图中给出的解释来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附图中:

图1从长边的视角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气缸盖;

图2在根据图1中剖线ii-ii的剖面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气缸盖的第一

实施例

图3在根据图1中剖线iii-iii的剖面中示出气缸盖的该第一实施例;

图4在根据图1中剖线iv-iv的剖面中示出气缸盖的第一实施例;

图5在根据图1中剖线v-v的剖面中示出气缸盖的第一实施例;

图6在根据图1中剖线vi-vi的剖面中示出气缸盖的第一实施例;

图7在类似于图6的剖面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气缸盖的第二实施例;

图8在类似于图6的剖面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气缸盖的第三实施例;

图9在类似于图6的剖面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气缸盖的第四实施例;

图10在类似于图6的剖面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气缸盖的第五实施例;以及

图11在根据图6中剖线xi-xi的剖面中示出气缸盖的第一实施例。

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内燃机1具有气缸盖10,该气缸盖具有所分配的气缸盖密封平面11。该气缸盖密封平面11在气缸盖10和气缸体40之间形成接触表面。隔热板17在气缸盖的侧部上毗邻气缸盖密封平面11。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气缸体40具有四个气缸41,其中一些气缸在图11中示出。

在图2中,在沿着图1中的剖线ii-ii的剖面中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气缸盖10,该气缸盖具有四个燃烧室2,每个燃烧室分配给一个气缸41。纵向中心平面27由气缸41的至少两个气缸轴线46(参见图11)跨越;在图2中的图示中,纵向中心平面27垂直于纸面延伸。内燃机1且由此还有气缸盖10和气缸体40具有第一侧部4和第二侧部5,该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表示纵向中心平面27的相对侧部。

在每两个燃烧室2之间可各自观察到腹板区域12。第二冷却通道13在发动机横向平面3的区域中位于该腹板区域12中,该发动机横向平面设置为正交于纵向中心平面27。从气缸体40中的第一部分冷却夹套空间43开始,气缸盖10的第一部分冷却空间15的第一提升管(steigleitung)14位于气缸盖10中。

相对于由气缸41的气缸轴线46跨越的纵向中心平面27,第二冷却通道13在第一开口31中的第一部分通道16中从隔热板17的第一侧部4开始,并且流动连接于该第一侧部4上的第一提升管14。

第一部分通道16和气缸体40的第二部分冷却夹套空间45的第二提升管44之间的流动连接通过第二部分通道18建立,该第二部分通道也在第二开口32中从隔热板17开始,而该第二提升管设置在第二侧部5上。

隔热板17位于气缸盖密封平面11的区域中并且包括气缸盖10的所有可从气缸盖密封平面11自由接触(进入)的表面。

从图3中,通过与图2相比较能观察到的是,第二冷却通道13由两个部分通道16、18构成,这两个部分通道沿气缸轴线46的方向(即,从图3中的纸面)越远离隔热板17就越来越接近彼此。

如图4中所示,第一部分冷却空间15和第二部分冷却空间19在所示实施例中定形成使得它们部分地围绕用于气缸盖螺钉(未示出)的孔20引导。

每个气缸41均配有诸如入口通道的两个第一气体通道21和诸如出口通道的两个第二气体通道22。在所述通道和燃烧室2之间存在换气阀(未示出),能在图4中观察到这些换气阀的阀座23。

内燃机1的第一侧部4和第二侧部5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表示进气侧部和排气侧部。第一部分冷却空间15、第一提升管14和第一气体通道21以及第一部分冷却夹套空间43位于内燃机1的第一侧部4上。第二部分冷却空间19、第二气体通道22、第二提升管44以及第二部分冷却夹套空间45位于内燃机1的第二侧部5上。

根据本发明,附加的冷却通道现在设置于气缸41之间的腹板区域12中。可在图6中观察到第二冷却通道13的第一实施例。在此种情形中,第一部分通道16和第二部分通道18彼此相交,且在该实施例中,部分通道16、18在第一部分通道轴线25和第二部分通道轴线26的相交点24之后立即结束。部分通道16和18设计成从隔热板17开始的孔。第二冷却通道13的产生形状表示倒置v形,该倒置v形的末端位于纵向中心平面27在第一部分冷却空间15和第二部分冷却空间19之间的区域中。

在由气缸轴线46形成的纵向中心平面27中,限定一定距离、即密封平面距离a,该距离从气缸盖密封平面11至第二冷却通道13测得。该密封平面距离a大于隔热板17在燃烧室2的区域中测得的最小壁厚度b(图11)。

气缸体40包含第一冷却通道42,该第一冷却通道在所示实施例中在第一部分冷却夹套空间43和第二部分冷却夹套空间45之间以x形状延伸。

图7示出第二实施例,其中,第二部分通道18横穿第一部分通道16并且延续至第一部分冷却空间15。第二冷却通道在这里是y形的,且“y”的开口侧部指向气缸盖密封平面11的方向。

在第三实施例中,如图8中所示,第一部分通道16延续至第二部分冷却空间19,且第二冷却通道也以y形状延伸。

如图9中所示,第二冷却通道13在第四实施例中呈x形状。第二部分冷却夹套空间45的第二提升管44连接于第一部分冷却空间15,且第一部分冷却空间15的第一提升管14连接于第二部分冷却空间19。

图10示出第五实施例。除了第二冷却通道13的两个部分通道16、18以外,可使用第三部分通道28。在所示实施例中,该第三部分通道28平行于气缸盖密封平面11延伸(行进)。

在未示出的实施例变型中,第三部分通道28可能相对于气缸盖密封平面11成一定角度以倾斜的方式延伸,由此在流动方面将第二冷却通道13的第一部分通道16和第二部分通道18彼此连接。

当产生用于在入口侧部和出口侧部之间较大距离的部分通道16、18时,第三部分通道28允许不太浅的攻角来用于钻孔工具。第三部分通道28可通过在铸造过程中去除核或者通过孔来形成。如果第三部分通道28通过孔形成,则通过并未进一步示出的封闭件来防止与外部的不期望流动连接。第二冷却通道13可例如通过火花腐蚀来形成。

虽然冷却通道在各所示实施例中基本上在发动机横向平面3中或者平行于该发动机横向平面延伸,但如下变型也是可能的:其中,通道相对于发动机横向平面倾斜地在腹板区域12中延伸(行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