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传感器接插异常的检测方法、一种发动机及车辆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25756发布日期:2019-01-05 10:19阅读:7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度传感器接插异常的检测方法、一种发动机及车辆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发动机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度传感器接插异常的检测方法、一种发动机及车辆。



背景技术:

对于欧六排放阶段的柴油机,柴油机的后处理系统一般至少包括柴油氧化催化器(dieseloxidationcatalyst,doc)、颗粒捕集器(dieselparticulatefilter,dpf)和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catalyticreduction,scr)系统等,为实现对doc、dpf、scr系统的检测和控制,需要在doc的上游安装doc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需要在dpf的上游安装dpf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需要在scr系统的上游安装scr系统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需要在scr系统的下游安装scr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

通常,综合考虑选型困难、成本控制和模块化等因素,上述四种温度传感器可以选择相同的型号。由于各个传感器的外观相同,在空间狭窄的整车上安装各个排气温度传感器时,各排气温度传感器与线束接插件对插错误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各个排气温度传感器的电气参数相同,电子控制单元无法利用常规的检测手段检测各传感器是否接插正确。

如果存在排气温度传感器接插错误,则将导致doc、dpf或scr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示例性地,dpf用于对排气管路中的碳颗粒进行气化处理,如果与dpf对应的排气温度传感器接插错误,电子控制单元采集到的dpf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可能比dpf上游实际的温度高,此时,电子控制单元根据dpf计算所得到的碳颗粒处理速度要高于实际的碳颗粒处理速度,电子控制单元认为排气管路中的碳颗粒聚集较少;将控制dpf处理更多碳颗粒,但实际上,由于dpf的温度较低,其碳颗粒处理速度达不到电子控制单元的预期,导致实际聚集的碳颗粒高于电子控制单元得到的碳颗粒聚集量。因此,在实际的碳颗粒聚集至一定程度后,电子控制单元不能及时启动清理碳颗粒的工作,可能导致碳颗粒在排气管路中大量聚集(例如,在车辆行驶数千公里后),并会导致dpf堵塞,使车辆无法正常行驶。由于电子控制单元无法检测出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接插错误,在无法直接检测出故障的情况下,还将导致故障检修成本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温度传感器接插异常的检测方法、一种发动机及车辆,用于检测多个排气温度传感器是否接插正确。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度传感器接插异常的检测方法,用于检测安装于发动机的排气管路中的至少两个排气温度传感器与至少两个排气温度传感器接插件是否接插正确;所述至少两个排气温度传感器包括靠近所述发动机一侧的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和远离所述发动机一侧的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所述发动机产生的废气从所述排气管路的上游排向所述排气管路的下游;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发动机的启动参数判断所述发动机是否为冷车启动;

若是,根据检测参数判断所述发动机是否满足检测条件;

若是,判断所述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是否大于所述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

若否,输出排气温度传感器接插异常的预警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个排气温度传感器包括氧化性催化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颗粒捕集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和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从所述排气管路的上游至所述排气管路的下游,所述氧化性催化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所述颗粒捕集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和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依次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是否大于所述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包括:

检测所述氧化性催化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所述颗粒捕集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以及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

在所述氧化性催化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颗粒捕集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所述颗粒捕集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或者,在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时,输出所述排气温度传感器接触异常的预警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启动参数包括环境温度、冷却液温度和所述至少两个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

所述根据所述发动机的启动参数判断所述发动机是否为冷车启动,包括:

检测所述环境温度、所述冷却液温度和所述至少两个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

在所述环境温度、所述冷却液温度和所述至少两个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均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任一所述排气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环境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所述环境温度与所述冷却液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以及任意两个所述排气温度传感器之间的温度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四预设值时,判断所述发动机为冷车启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设值为45℃;

所述第二预设值为5℃;

所述第三预设值为10℃;

所述第四预设值为2℃。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条件包括冷车启动后所述发动机的连续运行时间,冷车启动后所述发动机在所述连续运行时间内的转速和冷车启动后所述至少两个排气温度传感器在所述连续运行时间后的温度差值;

所述根据检测参数判断所述发动机是否满足检测条件,包括:

检测冷车启动后所述发动机的连续运行时间、冷车启动后的所述发动机在所述连续运行时间内的转速和冷车启动后的所述至少两个排气温度传感器在所述连续运行时间后的温度差值;

在所述连续运行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在所述连续运行时间内,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恒大于或等于预设转速;以及,在所述连续运行时间后,任意两个所述排气温度传感器之间的温度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值时,判断所述发动机满足检测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时间为200s;

所述预设转速为500r/min;

所述第五预设值为3℃。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排气温度传感器接插异常的预警信号,包括:

通过点亮故障灯或者在仪器表上显示故障信号的方式,输出排气温度传感器插接异常的预警信号。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在所述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排气温度传感器接插异常的检测方法。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发动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排气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在冷车启动和检测条件下,通过利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和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之间的温度变化规律和温度分布规律,可以准确检测出是否存在排气温度传感器接插错误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排气管路和电子控制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排气温度传感器接插是否异常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上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判断发动机是否满足冷车启动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判断发动机是否满足检测条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排气管路和电子控制单元的结构框图。具体地,请参考图1,电子控制单元101通过第一线束103和第二线束104与排气管路102连接。发动机产生的尾气将沿x方向从排气管路102的上游向排气管路102的下游排出。第一线束103的一端与电子控制单元101的第一输入端口1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112连接,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112可以安装于排气管路102的上游,用于检测排气管路102的上游温度。第二线束104的一端与电子控制单元101的第二输入端口1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122连接,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可以安装于排气管路102的下游,用于检测排气管路102的下游温度。电子控制单元101将第一端口111接收到的温度信号认定为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将第二端口121接收到的温度信号认定为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如果当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112和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122接反时,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提供的温度信号将沿第一线束103,从第一端口111进入电子控制单元101,并导致电子控制单元101错将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当作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度传感器接插异常的检测方法,用于检测安装于发动机的排气管路中的至少两个排气温度传感器与至少两个排气温度传感器接插件是否接插正确;至少两个排气温度传感器包括靠近发动机一侧的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和远离发动机一侧的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发动机产生的废气从排气管路的上游排向排气管路的下游。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排气温度传感器接插是否异常的流程图。具体地,请参考图2,该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10、根据发动机的启动参数判断发动机是否为冷车启动。

具体地,在发动机冷车启动前,排气管路上的多个排气温度传感器通常与发动机周围的环境温度比较接近,在发动机冷车启动一段时间后,排气管路上的多个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升至较高的温度。利用发动机冷车启动前后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变化,可以检测多个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接插是否正确。

若是,则执行步骤20、根据检测参数判断发动机是否满足检测条件。

具体地,在发动机冷车启动后,如果发动机持续稳定地工作一段时间,随着排气管路排出的尾气逐渐增多,排气管路的温度也随之升高。如果发动机在冷车启动后很短的时间内又再次熄火,则排气管路的温度并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通过设定检测条件,可以判断发动机冷车启动后是否连续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在满足检测条件后,检测得到的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接插顺序的结果比较可靠。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满足冷车启动或检测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时,通常无法得到可靠的检测结果,因此,电子控制单元并不开始检测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接插顺序是否正确。

若是,则执行步骤30、判断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是否大于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

具体地,在满足了冷车启动和检测条件以后,电子控制单元开始判断排气管路上每个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相对更加靠近发动机,上游排气管路首先接收到发动机排放的尾气,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升温会先于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并且,尾气的温度高于排气管路的温度,在尾气从排气管路的上游往下游运行的过程中,尾气的温度会逐渐降低,因此,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接触到的尾气的温度通常会在一定程度上低于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接触到的尾气的温度。在发动机冷车启动后的一段时间内,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升温速率大于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升温速率。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在发动机冷车启动后的一段时间内,越靠近发动机的排气温度传感器,其升温速率越快,相对温度越高。通过比较在冷车启动和检测条件下的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和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相对温度,就可以判断出多个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接插是否正确。

若否,则执行步骤40、输出排气温度传感器接插异常的预警信号。

具体地,如果检测到的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没有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高,可以说明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和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接插错误,此时,输出预警信号,可以提醒用户重新调整各个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接插顺序。需要说明的是,当排气管路上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排气温度传感器时,如果其中的任意两个或多个排气温度传感器接插错误,则在所有的排气温度传感器中,至少有两个相邻的排气温度传感器会出现,下游的排气温度传感器高于上游的排气温度传感器,因此,通过检测任意相邻的两个排气温度传感器之间的温度差,可以得到是否所有的排气温度传感器均接插正确。

本实施例提供的排气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在冷车启动和检测条件下,通过利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和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之间的温度变化规律和温度分布规律,可以准确检测出是否存在排气温度传感器接插错误的情况。

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排气温度传感器接插异常的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欧六排放阶段的柴油机。通常,对于欧六柴油机,其排气管路上的至少两个排气温度传感器包括氧化性催化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颗粒捕集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和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从排气管路的上游至排气管路的下游,氧化性催化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颗粒捕集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和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依次排布。

具体地,氧化性催化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位于氧化性催化器的上游位置处,颗粒捕集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位于颗粒性补集器的上游位置处,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位于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的上游,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位于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的下游。在满足发动机冷车启动和检测条件的情况时,可以开始检测上述四个排气温度传感器接插是否正确。如果满足氧化性催化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颗粒捕集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和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依次降低,则表明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接插正确;否则,则说明至少部分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接插存在错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及后面的实施例,均以欧六阶段的柴油机为例,对排气温度传感器接插异常的检测方法进行说明,但这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排气温度传感器接插异常的检测方法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发动机的排气管路上的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上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方法流程图。可选地,请参考图3,判断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是否大于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包括:

步骤31、检测氧化性催化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颗粒捕集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以及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

具体地,为检测上述四个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接插是否正确,在满足冷车启动和检测条件时,可以首先检测每个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

步骤32、在氧化性催化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小于或等于颗粒捕集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颗粒捕集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小于或等于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或者,在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小于或等于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时,输出排气温度传感器接触异常的预警信号。

具体地,在检测氧化性催化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颗粒捕集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和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是否依次降低时,可以首先检测比较靠近发动机的氧化性催化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和颗粒捕集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然后依次比较颗粒捕集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和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以及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和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在氧化性催化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大于颗粒捕集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颗粒捕集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大于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以及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大于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时,排气管路上的每个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接插均为正确。否则,排气管路上至少部分的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接插存在错误,此时,可以输出排气温度传感器接插异常的预警信号,以提醒用户。

可选地,发动机的启动参数包括环境温度、冷却液温度和至少两个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判断发动机是否满足冷车启动的流程图。可选地,请参考图4,根据发动机的启动参数判断发动机是否为冷车启动,包括:

步骤11、检测环境温度、冷却液温度和至少两个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

具体地,为准确判断发动机是否为冷车启动,可以参考与发动机相关的多方面的参数。示例性地,可以参考发动机所处的周围环境的环境温度,发动机的冷却箱里的冷却液的温度,以及排气管路上每个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但是,在判断发动机是否为冷车启动时,还可以参考其他因素,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步骤12、在环境温度、冷却液温度和至少两个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均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任一排气温度传感器与环境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环境温度与冷却液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以及任意两个排气温度传感器之间的温度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四预设值时,判断发动机为冷车启动。

具体地,如果发动是冷车启动,则在发动机启动前以及发动机启动的瞬间,整个发动机的各个部件的温度与发动机所处的自然环境的温度基本相等,冷却液和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基本上也比较接近环境温度。因此,环境温度、冷却液温度和至少两个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均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且三者中的任意两个的温度差值的绝对值也通常小于一定的预设值。因此,环境温度、冷却液温度和至少两个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通常均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任一排气温度传感器与环境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通常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环境温度与冷却液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通常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以及任意两个排气温度传感器之间的温度差值的绝对值通常小于或等于第四预设值时,此时,可以认为发动机为冷车启动。

可选地,第一预设值为45℃,第二预设值为5℃,第三预设值为10℃,第四预设值为2℃。

具体地,由于发动机通常与整车一起处于户外作业环境,或者位于生产车间内,因此,在发动机冷车启动前以及发动机冷车启动后很短的时间内,周围的环境温度,冷却液的温度以及排气管路上的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均接近发动所处的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或生产车间的温度通常不会超过45℃,因此,可以将第一预设值设置为45℃。考虑传感器的检测精度以及每个排气温度传感器所处的位置的温度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别,每个排气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与实际温度之间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可以将第四预设值设置为2℃。由于每个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可能不会完全相同,每个排气温度传感器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可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可以将第二预设值设置为5℃。水是最常见的发动机冷却液,而水可能在发动机启动前较短的时间内注入冷却箱内,考虑夏天的水温可能会低于环境温度,而在冬天时,为了提高发动机的启动效率,可以往冷却箱中加入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的冷却液,因此,冷却液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可能会略大。并且,当用水做冷却液时,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排气管路和尾气的比热,因此,水温的升温或降温速率也低于排气管路或尾气,因此,可以将第三预设值设置为10℃。但是,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值、第三预设值和第四预设值的选择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地,检测条件包括冷车启动后发动机的连续运行时间,冷车启动后发动机在连续运行时间内的转速和冷车启动后至少两个排气温度传感器在连续运行时间后的温度差值。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判断发动机是否满足检测条件的流程图。可选地,请参考图5,根据检测参数判断发动机是否满足检测条件,包括:

步骤21、检测冷车启动后发动机的连续运行时间、冷车启动后发动机在连续运行时间内的转速和冷车启动后至少两个排气温度传感器在连续运行时间后的温度差值。

具体地,发动机在冷车启动后并运行一定的时间后,位于排气管路不同位置处的排气温度传感器之间可以形成一定的温度差;在准确检测各个排气温度传感器是否接插正确之前,可以首先判断发动机是否稳定运行了一段时间。对此,可以从发动机连续运行的时长,发动机的转速以及排气温度传感器之间的温度差值等角度进行考虑。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条件包括但不局限于上述条件。

步骤22、在连续运行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在连续运行时间内,发动机的转速恒大于或等于预设转速;以及,在连续运行时间后,任意两个排气温度传感器之间的温度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值时,判断发动机满足检测条件。

具体地,当发动机以转速大于预设转速连续运行预设时间后,从排气管路排出的废气,可以使排气管路中不同位置处的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升高有所不同,任意相邻的两个排气温度传感器之间的温度产生一定的差异。此时,通过检测各个排气温度传感器之间的温差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值,可以进一步确定是否满足检测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以氧化性催化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和颗粒捕集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为例,在实际应用中,在发动机冷车启动前,由于偶然因素等,可能会出现,颗粒捕集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实际温度略高于氧化性催化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在发动机启动以后,氧化性催化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会逐渐高于氧化性催化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如果发动机启动后运行的时间相对较短,氧化性催化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仅略高于颗粒捕集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二者差值的绝对值很小。但是,受限于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如果两个排气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可能会与实际温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检测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甚至出现检测错误。因此,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在氧化性催化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与颗粒捕集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值以后,判断发动机满足检测条件,可以得到更加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可选地,预设时间为200s,预设转速为500r/min,第五预设值为3℃。

具体地,通常,发动机在稳定工作后,最小转速(在怠速状态下)为500r/min,正常情况下,即使发动机在怠速状态运行200s,也可以认为发动机满足了接班的检测条件;并且,通过检测任意两个排气温度传感器之间的温度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3℃,可以更进一步地确定发动机满足了检测条件,可以开始检测至少两个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接插是否正确。

需要说明的是,第五预设值可以大于第四预设值。仍以氧化性催化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和颗粒补集为例。在冷车启动前或冷车启动的瞬间,由于偶然性因素等,氧化性催化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可能会比颗粒捕集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低2.1℃,由于2.1℃比较接近2℃,受限于排气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实际检测得到的氧化性催化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和颗粒捕集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差值的绝对值可能小于2℃,因而可能得到发动机满足了冷车启动条件。而在检测是否满足检测条件时,如果由于故障等原因,可能导致氧化性催化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所在位置的温度和颗粒捕集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所在位置的温度均没有变化,但由于二者的实际温差仍是2.1℃,在排气温度传感器检测精度有限的情况下,可能会检测出氧化性催化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和颗粒捕集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差值的大于2℃,从而使电子控制单元误以为发动机也满足了检测条件。在检测过程中,由于氧化性催化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和颗粒捕集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之间的温度差值并不是由于发动机启动后尾气从排气管路排出引起的,因而,不能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如果使第五预设值大于第四预设值,即使在故障情况下,排气温度传感器也不可能得到二者的温差的绝对值大于3℃,因此,可以避免由于排气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造成的检测错误,在实际检测中,无需专门采用价格昂贵的高灵敏度排气温度传感器,即可完成检测需求,从而节省生产成本。

可选地,输出排气温度传感器接插异常的预警信号,包括:通过点亮故障灯或者在仪器表上显示故障信号的方式,输出排气温度传感器插接异常的预警信号。

具体地,采用上述方式输出预警信号,可以非常醒目地提醒用户,促使用户尽快更正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接插顺序。可选地,在输出预警信号时,还可以采用诸如语音等其他预警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在所述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排气温度传感器接插异常的检测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通过采用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排气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在冷车启动和检测条件下,通过利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和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之间的温度变化规律和温度分布规律,可以准确检测出是否存在排气温度传感器接插错误的情况。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通过采用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在冷车启动和检测条件下,通过利用上游排气温度传感器和下游排气温度传感器之间的温度变化规律,可以准确检测出是否存在排气温度传感器接插错误的情况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