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设备的分体式柴油机集群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81110发布日期:2019-02-15 22:09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护设备的分体式柴油机集群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护设备的分体式柴油机集群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柴油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零件强烈受热,如果没有适当的冷却,就不能保证柴油机机体的正常工作。现有的柴油机一般采用一体式水冷机构,但在产生更高热量的大型增压柴油机中,单靠传统水冷则需要配备体积巨大的水冷组件,给安装、使用以及检修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传统单台柴油机独立运行早已不能满足现代工厂的生产需求,多组柴油机组成的生产集群并行才能符合大规模生产需要,而大型增压柴油机集群如依靠体积巨大的水冷机构,则不利于厂房布局,使用生产或检修时导致厂房混乱;如单台柴油机的冷却系统出现故障,则整台设备将停机检修,影响工业生产。因此,需设计一种符合现代大规模工业生产需求的柴油机集群冷却系统。

公开专利申请号为201710569616.4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布了一种外置机油冷却系统,进水管、回水管、水泵和机油滤芯清洁器。通过外置的机油冷却系统,使得体积较小不便于布置一体式冷却系统的的柴油发动机在工作时能够得到冷却。该发明通过冷却系统外置的方式解决了小型柴油发动机的冷却问题,其结构相对简单,但无法运用在大型柴油机集群上,不符合大规模工业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护设备的分体式柴油机集群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通过采用水冷及油冷组合的外置冷却系统,使大型增压柴油机工作集群厂房内功能区域划分明确,布局明了,方便检修;同时本冷却系统采用分级冷却模式,冷却效果优良,能耗小,并且可随意切换热交换机组,避免一旦发生冷却系统故障则整台设备无法运行的问题出现;本发明还采用纯水冷却,保护设备健康,自动化程度高。本发明冷却效果好,功能分区明确,方便布置及检修,非常适合大型增压柴油机工作集群使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保护设备的分体式柴油机集群冷却系统,包括水冷系统、油冷系统、单风冷增压柴油机及控制系统;所述水冷系统主要包括水处理机组及冰水机组;所述水处理机组包括用管道依次相连的原水罐、机滤罐、碳滤罐、两组保安过滤器及反渗透系统;在所述原水罐的进口处连接有原水管道;所述原水罐的旁设有加药箱;所述加药箱内连出一根加药管,并通入所述原水罐内;在所述加药管上设有计量泵;所述机滤罐内设有网笼;所述网笼内放置有石英砂;所述碳滤罐内放置有活性炭;所述保安过滤器内设有竖直滤芯;在所述原水罐、机滤罐、碳滤罐、两组保安过滤器及反渗透系统的出口及入口处均设有压力表及阀门;所述反渗透系统设有电柜;所述反渗透系统的出口处连接有纯水出水管道;所述纯水出水管道分出纯水支管i及纯水支管ii;所述纯水出水管道连接冰水机组;所述冰水机组的出口连有冰水出口管道,回水口连有冰水回水管道;所述冰水出口管道分出冰水支管;所述纯水支管ii连入冰水出口管道的末端;所述单风冷增压柴油机包括柴油机组及风冷风扇,无传统的一体式冷却系统;在所述柴油机组上连接有水冷管道及水冷回水管道;若干台所述单风冷增压柴油机组成柴油机集群;所述冰水出口管道的末端连有横管;所述横管对应连接若干条水冷管道;若干条所述水冷回水管道汇合形成回水主管;所述回水主管通入水处理机组中;在所述回水主管上设有回水支管;所述油冷系统主要包括热交换机组;根据所述柴油机集群中单风冷增压柴油机的数量将热交换机组分为若干组;从一组所述热交换机组中连出一条油冷管道;所述油冷管道通入一台单风冷增压柴油机的柴油机组中;若干条所述油冷管道中设有一条贯通连接的通油支管i;从所述柴油机组中连出一条回油管;若干条所述回油管中设有一条贯通连接的通油支管ii;所述热交换机组上还设有至少一组备用热交换机组;所述备用热交换机组连出若干条备用进油管和备用出油管;所述备用进油管及备用出油管与其他热交换机组相连;在所述水冷系统及油冷系统的各个管道上均分布连接有比例调节阀、温压一体表及管泵;所述控制系统基于plc技术建立;所述水冷系统及油冷系统均连接控制系统。所述原水管道接入自来水后先进入原水罐,此时往所述加药箱内加入絮凝剂;絮凝剂在所述计量泵的作用下通过加药管通入原水罐内,达到絮凝沉淀的作用;再通过所述机滤罐、碳滤罐及保安过滤器的过滤后得到硬度相对小的水,最后水再进入所述反渗透系统进行处理,得到纯水;所述冰水机组使用水处理机组净化后得到的纯水通过压缩机得到冰水;所述冰水机组使用纯水的目的是降低水的硬度,避免管道堵塞;所述风冷风扇可对柴油机组进行简单风冷;所述备用进油管及备用出油管与其他热交换机组的连接处设有截止阀;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柴油机内的温度控制比例调节阀调整开度,将温度维持在合适范围之内;所述管泵起到抽取管内液体的作用;。

进一步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设备的分体式柴油机集群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机组包括散热箱、冷水板式换热器及冰水板式换热器;所述散热箱的入口位于箱壁上部,并设有“v”字开口的喷油口;所述喷油口连接回油管;在所述回油管上设有油过滤器i;所述油过滤器i内设有密网眼滤网;所述散热箱的顶部设有若干组抽风机,底部两侧分别连有箱底出油管及箱底通油管;所述冷水板式换热器的下部设有冷水热交换接口i及冷水热交换接口ii,上部设有冷水热交换接口iii及冷水热交换接口iv;所述冰水板式换热器的上部设有冰水热交换接口i及冰水热交换接口ii,下部设有冰水热交换接口iii及冰水热交换接口iv;所述箱底出油管通入冷水热交换接口i内,并设有油过滤器ii;所述冷水热交换接口iii的出口连有板交出油管i;所述板交出油管i上接有油路支管;所述油路支管通入冰水热交换接口i内;所述冰水热交换接口iii连有板交出油管ii;所述板交出油管i与板交出油管ii连通,并通入所述油冷管道中;所述冷水热交换接口iv与纯水支管i连接;所述冷水热交换接口ii连有板交出水管i;所述冰水热交换接口iv与连接冰水支管;所述冰水热交换接口ii连有板交出水管ii;所述板交出水管i与板交出水管ii汇合,并通入所述回水支管中。“v”字开口的所述喷油口上部比下部长,机油通过所述喷油口喷出后分化为小股油流或油珠,加强散热,但不会出现上溅的情况;经过观察所述油过滤器入口及出口的压力差,可判断所述油过滤器内的密网眼滤网的堵塞程度,如压力差过大,则说明密网眼滤网堵塞严重,需要及时清洁;所述抽风机将散热箱内的热量抽排出去;冷水及冰水分别进入冷水板式换热器及冰水板式换热器,与机油进行热交换,使机油冷却。

进一步的,所述纯水出水管道上设有比例阀i;所述纯水支管ii上设有比例阀ii;所述冰水回水管道上设有比例阀iii;所述冰水出口管道上设有比例阀iv;所述冰水支管上设有比例阀v;每条所述水冷管道上均设有比例阀vi;每条所述水冷回水管道上均设有比例阀vii;所述回水主管上设有比例阀viii;每条所述油冷管道上均设有比例阀ix及比例阀x;所述通油支管i上设有比例阀xi及比例阀xii;所述回油管上设有比例阀xiii、比例阀xiv、比例阀xv及比例阀xxi;所述通油支管ii上设有比例阀xvi、比例阀xvii及比例阀xviii;所述备用进油管及备用出油管上分别设有比例阀xix及比例阀xx;所述箱底出油管上设有比例阀xxii;所述板交出油管i上设有比例阀xxiii;所述油路支管上设有比例阀xxiv及比例阀xxv;所述板交出油管ii上设有比例阀xxvi;所述板交出水管i上设有比例阀xxvii;所述板交出水管ii上设有比例阀xxviii;所述通油管上设有比例阀xxix。管道中的所有比例阀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所述控制系统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比例阀的开度,控制机油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单风冷增压柴油机内围绕气缸体及汽缸盖设有水套;所述水冷系统的纯水及冰水通入单风冷增压柴油机的水套内;所述油冷系统连接单风冷增压柴油机的机油管路。所述纯水及冰水进入水套,通过热交换对单风冷增压柴油机进行冷却降温;机油通过油路在所述单风冷增压柴油机与油冷系统中循环。

进一步的,在所述水冷系统及油冷系统中,水管上的管泵均为水泵,油管上的管泵均为油泵;所述温压一体表为数显表,内置传感器,并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在所述水冷系统及油冷系统中的水管及油管根据连接设备的不同选择公称直径为dn40至dn200的管道;所述冷水板式换热器及冰水板式换热器上均设有稳定杆;所述原水管道连接自来水管道;所述纯水出水管道及回水主管上均设有水质监测装置。所述传感器将管道上的温度及压力数据传给控制系统;所述稳定杆用以稳定冷水板式换热器及冰水板式换热器;当水质监测装置监测到回水管内的水硬度达到设定值时,则控制反渗透过滤系统开启。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水冷:水处理机组将自来水软化处理为符合管路要求的纯水;比例阀i及比例阀iii打开,一路纯水通过纯水出水管道进入冰水机组后得到温度在5-10℃内的冰水,另一路纯水通过纯水支管ii及打开的比例阀ii进入横管,还有一路纯水流入纯水支管i;比例阀iv打开,冰水流入冰水支管及横管;比例阀vi打开,纯水和冰水在横管内混合后通过水冷管道进入单风冷增压柴油机的水套内,对单风冷增压柴油机进行水冷;参与水冷的回水从水冷回水管道流出,比例阀vii打开,回水进入回水主管,并通过打开的比例阀viii流回水处理机组中进行循环处理;比例阀iv及比例阀ii根据单风冷增压柴油机内的温度调整开度,使混合的纯水及冰水比例改变,维持单风冷增压柴油机内的温度在合适范围;

2)油冷:如柴油机集群中的各个单风冷增压柴油机均正常工作时,则通油支管i与通油支管ii上的比例阀全都关闭;比例阀xiii、比例阀xiv、比例阀xv及比例阀xxi均打开,高温的机油从单风冷增压柴油机内流入散热箱内,并通过喷油口喷出;抽风机打开,将散热箱内的油温向外抽排;比例阀xxii打开,机油通过箱底出油管流进冷水板式换热器的冷水热交换接口i内;纯水支管i内的纯水流入冷水板式换热器的冷水热交换接口iv内;机油在冷水板式换热器内与纯水进行热交换降温后从冷水热交换接口iii进入板交出油管i,纯水从冷水热交换接口ii流入板交出水管i;比例阀xxiv打开,一部分机油流入油路支管内;比例阀xxv打开,机油从冰水热交换接口i进入冰水板式换热器;比例阀v及比例阀xxx打开,冰水从冰水支管通过冰水热交换接口iv进入冰水板式换热器;机油在冰水板式换热器内与冰水进行热交换降温后从冰水热交换接口iii流入板交出油管ii内;冰水从冰水热交换接口ii流入板交出水管ii内;板交出油管i与板交出油管ii内的机油汇合进入油冷管道中;板交出水管i与板交出水管ii内的水汇合,进入回水支管中;油冷管道上的比例阀ix及比例阀x打开,经过冷却的机油从油冷管道进入单风冷增压柴油机内;比例阀xxiv、比例阀v及比例阀xxx跟进机油温度调整开度,使机油维持在适合范围内;

3)特殊情况:遇到某一组热交换机组损坏时,关闭该损坏的热交换机组对应的油冷管道上的比例阀ix及相对应的回油管上的比例阀xiv;打开通油支管i上与之相邻的xi或比例阀xii以及通油支管ii上的比例阀xvi或比例阀xvii或比例阀xviii;则单风冷增压柴油机可切换使用正常的坏热交换机组进行机油冷却;如无空闲的热交换机组时,可不必改变原本油冷系统相应的管道及阀门,将损坏热交换机组的油冷管道和回油管与备用热交换机组上的备用出油管和备用进油管连接,同时打开比例阀xix及比例阀xx,即可使用备用热交换机组来替代损坏的热交换机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通过外置的冷却系统改变了传统柴油机一体式冷却的模式,大大降低了单台大型增压柴油机的体积,在厂房的布置上可进行冷却系统及柴油机工作区域的分划,更利于多台大型增压柴油机集群的整体整洁布局、安装和检修。

2.本发明由水冷系统及油冷系统共同组成外置的柴油机冷却系统,可根据实际温度需求对大型增压柴油机进行分级冷却,冷却效果优良,在确保柴油机温度适中的情况下还能降低能耗。

3.本发明的水处理机组配备齐全为完善,能够保证自来水在进入反渗透系统之前进行先期软化,避免反渗透系统堵塞,最终处理得到的纯水用于整个冷却系统,能够确保各个管道及板式换热器内部无结垢问题出现,保护了设备热交换机组健康,增加了设备寿命。

4.本发明通过阀门的开关组合以及备用热交换机组的设计,使得柴油机集群内的柴油机能够更换使用任意一组热交换机组,避免出现传统柴油机一旦发生冷却系统故障则整台设备无法运行的问题出现。

5.本发明通过带有传感器的数显温压一体表对系统进行监控,并配以plc控制系统进行控制,能够自动根据实际情况对各个管道阀门进行调整,自动化程度高。

6.本发明采用水冷及油冷组合的外置冷却系统,使大型增压柴油机工作集群厂房内功能区域划分明确,布局明了,方便检修;同时本冷却系统采用分级冷却模式,冷却效果优良,能耗小,并且可随意切换热交换机组,避免一旦发生冷却系统故障则整台设备无法运行的问题出现;本发明还采用纯水冷却,保护设备健康,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水冷系统示意图。

图2是油冷系统示意图。

图3是热交换机组示意图。

图4是板式换热器进出口示意图。

图5是板交出油管i、板交出油管ii及油冷管道交汇示意图。

图6是水处理机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

水冷系统1、油冷系统2、热交换机组3、水处理机组4、原水管道5、比例调节阀6、温压一体表7、控制柜8、纯水支管i9、纯水出水管道10、纯水支管ii11、管泵12、冰水机组13、冰水回水管道14、冰水出口管道15、冰水支管16、水冷管道17、单风冷增压柴油机18、水冷回水管道19、回水主管20、回水支管21、油冷管道22、通油支管i23、回油管24、通油支管ii25、进油管26、备用出油管27、散热箱28、喷油口29、抽风机30、出油管31、稳定杆32、冷水板式换热器33、板交出油管i34、油路支管35、冰水板式换热器36、板交出油管ii37、板交出水管i38、板交出水管ii39、冷水热交换接口i40、冷水热交换接口iii41、冷水热交换接口iv42、冷水热交换接口ii43、横管44、箱底通油管45、冰水热交换接口i46、冰水热交换接口iii47、冰水热交换接口iv48、冰水热交换接口ii49、备用热交换机组3-1、油过滤器i24-5、密网眼滤网24-6、油过滤器ii31-2、原水罐50、机滤罐51、碳滤罐52、保安过滤器53、加药箱54、加药管55、计量泵56、网笼57、活性炭58、竖直滤芯59、反渗透系统60、比例阀i10-1、比例阀ii11-1、比例阀iii14-1、比例阀iv15-1、比例阀v16-1、比例阀vi17-1、比例阀vii19-1、viii20-1、比例阀ix22-1、比例阀x22-2、xi23-1、比例阀xii23-2、比例阀xiii24-1、比例阀xiv24-2、比例阀xv24-3、比例阀xxi24-4、xvi25-1、比例阀xvii25-2、比例阀xviii25-3、比例阀xix26-1、比例阀xx27-1、比例阀xxii31-1、比例阀xxiii34-1、xxiv35-1、比例阀xxv35-2、比例阀xxvi37-1、比例阀xxvii38-1、比例阀xxviii39-1、比例阀xxix4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说明书附图所示,一种保护设备的分体式柴油机集群冷却系统,包括水冷系统1、油冷系统2、单风冷增压柴油机18及控制系统;所述水冷系统1主要包括水处理机组4及冰水机组13;所述水处理机组4包括用管道依次相连的原水罐50、机滤罐51、碳滤罐52、两组保安过滤器53及反渗透系统60;在所述原水罐50的进口处连接有原水管道5;所述原水罐50的旁设有加药箱54;所述加药箱54内连出一根加药管55,并通入所述原水罐50内;在所述加药管55上设有计量泵56;所述机滤罐51内设有网笼57;所述网笼57内放置有石英砂;所述碳滤罐52内放置有活性炭58;所述保安过滤器53内设有竖直滤芯59;在所述原水罐50、机滤罐51、碳滤罐52、两组保安过滤器53及反渗透系统60的出口及入口处均设有压力表及阀门;所述反渗透系统60设有电柜8;所述反渗透系统60的出口处连接有纯水出水管道10;所述纯水出水管道10分出纯水支管i9及纯水支管ii11;所述纯水出水管道10连接冰水机组13;所述冰水机组13的出口连有冰水出口管道15,回水口连有冰水回水管道14;所述冰水出口管道15分出冰水支管16;所述纯水支管ii11连入冰水出口管道15的末端;所述单风冷增压柴油机18包括柴油机组及风冷风扇,无传统的一体式冷却系统;在所述柴油机组18上连接有水冷管道17及水冷回水管道19;若干台所述单风冷增压柴油机18组成柴油机集群;所述冰水出口管道15的末端连有横管44;所述横管44对应连接若干条水冷管道17;若干条所述水冷回水管道19汇合形成回水主管20;所述回水主管20通入水处理机组4中;在所述回水主管20上设有回水支管21;所述油冷系统2主要包括热交换机组3;根据所述柴油机集群中单风冷增压柴油机18的数量将热交换机组3分为若干组;从一组所述热交换机组3中连出一条油冷管道22;所述油冷管道22通入一台单风冷增压柴油机18的柴油机组中;若干条所述油冷管道22中设有一条贯通连接的通油支管i23;从所述柴油机组中连出一条回油管24;若干条所述回油管24中设有一条贯通连接的通油支管ii25;所述热交换机组3上还设有至少一组备用热交换机组3-1;所述备用热交换机组3-1连出若干条备用进油管26和备用出油管27;所述备用进油管26及备用出油管27与其他热交换机组3相连;在所述水冷系统1及油冷系统2的各个管道上均分布连接有比例调节阀6、温压一体表7及管泵12;所述控制系统基于plc技术建立;所述水冷系统1及油冷系统2均连接控制系统。

所述热交换机组3包括散热箱28、冷水板式换热器33及冰水板式换热器36;所述散热箱28的入口位于箱壁上部,并连接所述回油管24;在所述回油管24上设有油过滤器i24-5;所述油过滤器i24-5内设有密网眼滤网24-6;所述散热箱28的顶部设有若干组抽风机30,底部设有箱底出油管31;所述冷水板式换热器33的下部设有冷水热交换接口i40及冷水热交换接口ii43,上部设有冷水热交换接口iii41及冷水热交换接口iv42;所述冰水板式换热器36的上部设有冰水热交换接口i46及冰水热交换接口ii49,下部设有冰水热交换接口iii47及冰水热交换接口iv48;所述箱底出油管31通入冷水热交换接口i40内,并设有油过滤器ii31-2;所述冷水热交换接口iii41的出口连有板交出油管i34;所述板交出油管i34上接有油路支管35;所述油路支管35通入冰水热交换接口i46内;所述冰水热交换接口iii47连有板交出油管ii37;所述板交出油管i34与板交出油管ii37连通,并通入所述油冷管道22中;所述冷水热交换接口iv42与纯水支管i9连接;所述冷水热交换接口ii43连有板交出水管i38;所述冰水热交换接口iv48与连接冰水支管16;所述冰水热交换接口ii49连有板交出水管ii39;所述板交出水管i38与板交出水管ii39汇合,并通入所述回水支管21中。

所述纯水出水管道10上设有比例阀i10-1;所述纯水支管ii11上设有比例阀ii11-1;所述冰水回水管道14上设有比例阀iii14-1;所述冰水出口管道15上设有比例阀iv15-1;所述冰水支管16上设有比例阀v16-1;每条所述水冷管道17上均设有比例阀vi17-1;每条所述水冷回水管道19上均设有比例阀vii19-1;所述回水主管20上设有比例阀viii20-1;每条所述油冷管道22上均设有比例阀ix22-1及比例阀x22-2;所述通油支管i23上设有比例阀xi23-1及比例阀xii23-2;所述回油管24上设有比例阀xiii24-1、比例阀xiv24-2、比例阀xv24-3及比例阀xxi24-4;所述通油支管ii25上设有比例阀xvi25-1、比例阀xvii25-2及比例阀xviii25-3;所述备用进油管26及备用出油管27上分别设有比例阀xix26-1及比例阀xx27-1;所述箱底出油管31上设有比例阀xxii31-1;所述板交出油管i34上设有比例阀xxiii34-1;所述油路支管35上设有比例阀xxiv35-1及比例阀xxv35-2;所述板交出油管ii37上设有比例阀xxvi37-1;所述板交出水管i38上设有比例阀xxvii38-1;所述板交出水管ii39上设有比例阀xxviii39-1。

所述单风冷增压柴油机18内围绕气缸体及汽缸盖设有水套;所述水冷系统1的纯水及冰水通入单风冷增压柴油机18的水套内;所述油冷系统2连接单风冷增压柴油机18的机油管路。

在所述水冷系统1及油冷系统2中,水管上的管泵12均为水泵,油管上的管泵12均为油泵;所述温压一体表7为数显表,内置传感器,并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在所述水冷系统1及油冷系统2中的水管及油管根据连接设备的不同选择公称直径为dn40至dn200的管道;所述冷水板式换热器33及冰水板式换热器36上均设有稳定杆32;所述原水管道5连接自来水管道;所述纯水出水管道10及回水主管20上均设有水质监测装置。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

水冷:水处理机组4将自来水软化处理为符合管路要求的纯水;比例阀i10-1及比例阀iii14-1打开,一路纯水通过纯水出水管道10进入冰水机组13后得到温度在5-10℃内的冰水,另一路纯水通过纯水支管ii11及打开的比例阀ii11-1进入横管44,还有一路纯水流入纯水支管i9;比例阀iv15-1打开,冰水流入冰水支管16及横管44;比例阀vi17-1打开,纯水和冰水在横管44内混合后通过水冷管道17进入单风冷增压柴油机18的水套内,对单风冷增压柴油机18进行水冷;参与水冷的回水从水冷回水管道19流出,比例阀vii19-1打开,回水进入回水主管20,并通过打开的比例阀viii20-1流回水处理机组4中进行循环处理;比例阀iv15-1及比例阀ii11-1根据单风冷增压柴油机18内的温度调整开度,使混合的纯水及冰水比例改变,维持单风冷增压柴油机18内的温度在合适范围;油冷:如柴油机集群中的各个单风冷增压柴油机18均正常工作时,则通油支管i23与通油支管ii25上的比例阀全都关闭;比例阀xiii24-1、比例阀xiv24-2、比例阀xv24-3及比例阀xxi24-4均打开,高温的机油从单风冷增压柴油机18内流入散热箱28内;抽风机30打开,将散热箱28内的油温向外抽排;比例阀xxii31-1打开,机油通过箱底出油管31流进冷水板式换热器33的冷水热交换接口i40内;纯水支管i9内的纯水流入冷水板式换热器33的冷水热交换接口iv42内;机油在冷水板式换热器33内与纯水进行热交换降温后从冷水热交换接口iii41进入板交出油管i34,纯水从冷水热交换接口ii43流入板交出水管i38;比例阀xxiv35-1打开,一部分机油流入油路支管35内;比例阀xxv35-2打开,机油从冰水热交换接口i46进入冰水板式换热器36;比例阀v16-1及比例阀xxx16-2打开,冰水从冰水支管16通过冰水热交换接口iv48进入冰水板式换热器36;机油在冰水板式换热器36内与冰水进行热交换降温后从冰水热交换接口iii47流入板交出油管ii37内;冰水从冰水热交换接口ii49流入板交出水管ii39内;板交出油管i34与板交出油管ii37内的机油汇合进入油冷管道22中;板交出水管i38与板交出水管ii39内的水汇合,进入回水支管21中;油冷管道22上的比例阀ix22-1及比例阀x22-2打开,经过冷却的机油从油冷管道22进入单风冷增压柴油机18内;比例阀xxiv35-1、比例阀v16-1及比例阀xxx16-2跟进机油温度调整开度,使机油维持在适合范围内;特殊情况:遇到某一组热交换机组3损坏时,关闭该损坏的热交换机组3对应的油冷管道22上的比例阀ix22-1及相对应的回油管24上的比例阀xiv24-2;打开通油支管i23上与之相邻的xi23-1或比例阀xii23-2以及通油支管ii25上的比例阀xvi25-1或比例阀xvii25-2或比例阀xviii25-3;则单风冷增压柴油机18可切换使用正常的坏热交换机组3进行机油冷却;如无空闲的热交换机组3时,可不必改变原本油冷系统相应的管道及阀门,将损坏热交换机组3的油冷管道22和回油管24与备用热交换机组3-1上的备用出油管27和备用进油管26连接,同时打开比例阀xix26-1及比例阀xx27-1,即可使用备用热交换机组3-1来替代损坏的热交换机组3。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同实施例1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所述散热箱28的入口位于箱壁上部,并设有“v”字开口的喷油口29;所述喷油口29连接回油管24。高温的机油从单风冷增压柴油机18内流入散热箱28内,并通过喷油口29喷出,“v”字开口的喷油口29起到扩充喷撒的效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同实施例1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所述散热箱28的底部两侧分别连有箱底出油管31及箱底通油管45;所述通油管45上设有比例阀xxix45-1。在需要进行清洁或检修时,所述通油管45起到排出散热箱28内机油的作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4同实施例1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所述散热箱28的入口位于箱壁上部,并设有“v”字开口的喷油口29;所述喷油口29连接回油管24;所述散热箱28的底部两侧分别连有箱底出油管31及箱底通油管45;所述通油管45上设有比例阀xxix45-1。高温的机油从单风冷增压柴油机18内流入散热箱28内,并通过喷油口29喷出,“v”字开口的喷油口29起到扩充喷撒的效果;在需要进行清洁或检修时,所述通油管45起到排出散热箱28内机油的作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