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油电混合汽车的歧管式催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7270发布日期:2019-07-31 22:12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轻量化油电混合汽车的歧管式催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尾气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轻量化油电混合汽车的歧管式催化器。



背景技术:

发动机排气中含有含氮化合物,为了排放达标,通常需要进行净化处理,现有技术是采用铸造歧管加催化剂包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使排气标准达标。现有的油电混合汽车追求轻量化设计,而铸造歧管重量较大,以不能满足轻量化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轻量化油电混合汽车的歧管式催化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轻量化油电混合汽车的歧管式催化器,包括筒体,所述的筒体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气管组件,筒体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出气端盖组件,所述的筒体内设有催化剂包,催化剂包的外壁与筒体内壁密封配合。

在上述的轻量化油电混合汽车的歧管式催化器中,所述的筒体呈圆筒形,筒体内的催化剂包有两个,两个催化剂包之间具有空隙。

在上述的轻量化油电混合汽车的歧管式催化器中,所述的催化剂包外部包裹有陶瓷密封垫,所述的陶瓷密封垫与筒体内壁密封配合

在上述的轻量化油电混合汽车的歧管式催化器中,所述的气管组件包括连接筒体端部的上连接端,所述的上连接端连接有四根气管,四根气管远离上连接端的一端连接有用于连接发动机缸盖的下连接端。

在上述的轻量化油电混合汽车的歧管式催化器中,所述的下连接端的上表面与气管的连接处设有圆形凸台,下连接端的边缘设有凸缘,下连接端上设有五个安装螺孔。

在上述的轻量化油电混合汽车的歧管式催化器中,所述的上连接端上设有呈倾斜设置的防涡流斜面,所述的防涡流斜面上设有氧传感器座固定孔。

在上述的轻量化油电混合汽车的歧管式催化器中,上连接端与筒体卡接,防涡流斜面朝向筒体的端部。

在上述的轻量化油电混合汽车的歧管式催化器中,所述的出气端盖组件包括与筒体卡接的稳流盖,以及连接稳流盖的出气法兰。

在上述的轻量化油电混合汽车的歧管式催化器中,所述的稳流盖呈半圆形。

在上述的轻量化油电混合汽车的歧管式催化器中,稳流盖和出气法兰之间连接有转换管,所述的出气法兰上设有两个突出出气法兰上表面的隔热罩固定凸台。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改变了传统的铸造歧管的结构,实现了轻量化设计。

2、催化过程中,筒体两端的进气和排气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3是图1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筒体1、气管组件2、出气端盖组件3、催化剂包4、陶瓷密封垫5、上连接端6、气管7、下连接端8、圆形凸台9、凸缘10、安装螺孔11、防涡流斜面12、氧传感器座固定孔13、稳流盖14、出气法兰15、转换管16、隔热罩固定凸台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轻量化油电混合汽车的歧管式催化器,包括筒体1,筒体1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的筒体1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气管组件2,筒体1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出气端盖组件3,所述的筒体1内设有催化剂包4,催化剂包4的外壁与筒体1内壁密封配合。出气端盖组件3和气管组件2采用耐热钢444冲压制成。

本实用新型,将筒体1、气管组件2和出气端盖组件3分别制作,可替代原有铸造歧管,显著降低重量,满足轻量化设计要求,适合用于油电混合汽车。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催化剂包4是现有技术,可采用市售产品,如三元催化剂,催化剂包4具有空隙,尾气中有害成分与之接触时,发生催化反应可以显著降低发动机尾气排放。

具体的说,筒体1呈圆筒形,筒体1内的催化剂包4有两个,两个催化剂包4之间具有空隙,该间隙可以减少排气背压和阻力。

催化剂包4外部包裹有陶瓷密封垫5,所述的陶瓷密封垫5与筒体1内壁密封配合,陶瓷密封垫5先包裹到催化剂包4外面,后用压机压入到筒体1中。

结合图2所示,气管组件2包括连接筒体1端部的上连接端6,所述的上连接端6连接有四根气管7,四根气管7远离上连接端6的一端连接有用于连接发动机缸盖的下连接端8。

下连接端8的上表面与气管7的连接处设有圆形凸台9,圆形凸台9用于加强气管7和下连接端8之间的连接强度,下连接端8的边缘设有凸缘10,下连接端8上设有五个安装螺孔11。

在本实施例中,上连接端6、气管7和下连接端8为一体成型。

结合图1和图3所示,上连接端6上设有呈倾斜设置的防涡流斜面12,所述的防涡流斜面12上设有氧传感器座固定孔13。上连接端6具有集气功能,设置防涡流斜面12,可以防止排气涡流,并促进气流混合均匀。

在本实施例中,上连接端6与筒体1卡接,防涡流斜面12朝向筒体1的端部。

结合图2所示,出气端盖组件3包括与筒体1卡接的稳流盖14,以及连接稳流盖14的出气法兰15,稳流盖14呈半圆形。

稳流盖14呈半圆形的设计,目的为了减少排气涡流。

稳流盖14和出气法兰15之间连接有转换管16,所述的出气法兰15上设有两个突出出气法兰15上表面的隔热罩固定凸台1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下连接端8通过安装螺孔11与发动机上缸盖、密封件相连,发动机的排气经气管7和上连接端6进入筒体1,进入到催化剂包4中,与催化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洁净的排气通过出气法兰15排出,出气法兰15可连接消音器。本实用新型可用于丰田VIN B 1NZFXE直列四缸发动机,排量为1499ml,设计标准为欧盟V期标准。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筒体1、滤芯组件2、固定环3、滤芯4、第一端板5、第二端板6、泄压孔7、进气孔8、密封盖9、卡孔10、凸缘11、龙骨12、外支架13、加强环1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