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气门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1146发布日期:2019-09-12 09:26阅读:6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气门桥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发动机气门桥。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排放的升级以及发动机功率的不断提升,发动机的进气量及排量需要增大,一进一排的气门数量已难以满足发动机需求,多气门发动机应运而生。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提出了一种四气门柴油机摇臂总成[申请号为:CN200320131175.3,公告号为:CN2756834Y],包括摇臂座、摇臂轴、摇臂组件、球头结合件及气门桥,摇臂组件装于摇臂轴上,摇臂轴通过螺栓装于摇臂座的螺纹孔上,使得摇臂组件卡在摇臂座的凹槽里可转动,气门桥装于进气门或排气门上,起桥梁作用。球头结合件上的球头和球头垫块两者之间在一定的夹角范围内可转动,保证在进气门或排气门开启关闭过程中球头结合件底平面始终与气门桥顶平面保持水平接触。

气门桥除了通过气门摇臂进行驱动,还可以通过凸轮轴进行驱动。气门桥顶平面承受所有气门的驱动力,气门桥顶平面接触应力大,且由于存在相对运动,气门桥顶平面区域易磨损;而且为保证气门能够在所有工况下关闭严密,气门桥顶平面与气门摇臂或凸轮轴之间存在间隙,气门摇臂或凸轮轴与气门桥顶平面接触瞬间会产生冲击噪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发动机气门桥,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发动机气门桥降低磨损并降低冲击噪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发动机气门桥,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中部的上表面具有顶平面,所述本体两端的下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左盲孔和右盲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平面上设置有网状沟槽,所述顶平面上铺设有润滑油,所述润滑油在网状沟槽内充满并在顶平面上形成油膜。

在气门摇臂或凸轮轴与气门桥顶平面接触的瞬间,储存在网状沟槽中的润滑油以及在顶平面形成的油膜,可以承受气门摇臂或凸轮轴的冲击力,缓冲冲击,降低噪声,而且润滑油膜能够减小顶平面的摩擦系数,降低磨损,提高耐磨性能。在发动机中采用本气门桥,能够降低气门桥的摩擦磨损,并能够降低冲击噪声。并且网状沟槽中的润滑油能够在油膜受到冲击变薄或者消散后马上进行补充,避免油膜受到多次冲击后失效,保证气门桥的长期使用。

在上述的发动机气门桥中,所述油膜的厚度为0.03mm-0.8mm。油膜的厚度在该范围内能够产生很好的油膜强度来抵抗冲击应力,实现减噪降磨。

在上述的发动机气门桥中,所述网状沟槽包括线形槽一和线形槽二,所述线形槽一和线形槽二交叉设置,所述线形槽一有数个并平行设置,所有线形槽一均匀排列,所述线形槽二有数个并平行设置,所有线形槽二均匀排列。网状沟槽的分布较均匀,从而提高耐磨性能和抗冲击性能。

在上述的发动机气门桥中,所述线形槽一之间的间距为0.001mm-1mm,所述线形槽二之间的间距与线形槽一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线形槽一的深度为0.001mm-0.5mm,所述线形槽二的深度与线形槽一的深度相同。这样使网状沟槽的分布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耐磨性能和抗冲击性能。

在上述的发动机气门桥中,所述线形槽一和线形槽二之间的交叉角度为20°-160°。这样可以保证网状沟槽网孔处的油膜形状和面积,保证油膜具有抗冲击和耐磨性能。

在上述的发动机气门桥中,所述本体上位于顶平面的背面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向下凸出并呈拱形。凸起部可以提高气门桥的抗冲击性能,提高气门桥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发动机气门桥中,所述右盲孔呈条状,所述左盲孔的孔壁上具有向下倾斜设置的扩口面。右盲孔呈条状,左盲孔设置扩口面,使气门在左盲孔和右盲孔内具有活动空间,防止出现干涉,影响气门的正常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在气门桥本体的顶平面上设置网状沟槽,且在顶平面上铺设润滑油,使润滑油充满网状沟槽并在顶平面上形成油膜,从而降低顶平面处的磨损并降低冲击噪音。在本体上位于顶平面的背面设置凸起部,增加本体的结构强度,提高气门桥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气门桥未铺设润滑油时的立体图一;

图2是本气门桥未铺设润滑油时的立体图二;

图3是本气门桥铺设润滑油后顶平面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本体;1a、顶平面;1b、左盲孔;1b1、扩口面;1c、右盲孔;1d、网状沟槽;1d1、线形槽一;1d2、线形槽二;1e、凸起部;2、油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发动机气门桥,包括本体1,本体1上表面的中部具有凸出的凸台,凸台的上表面上具有顶平面1a。本体1两端的下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左盲孔1b和右盲孔1c,本体1上位于顶平面1a的背面设置有凸起部1e,凸起部1e向下凸出并呈拱形。右盲孔1c为条形孔,左盲孔1b为圆柱孔,左盲孔1b的孔壁上具有向下倾斜设置的扩口面1b1,扩口面1b1有两个并对称设置。

顶平面1a上设置有网状沟槽1d,网状沟槽1d包括线形槽一1d1和线形槽二1d2,线形槽一1d1和线形槽二1d2交叉设置,线形槽一1d1和线形槽二1d2之间的交叉角度为20°-160°,优选为90°。线形槽一1d1有数个并平行设置,所有线形槽一1d1均匀排列,线形槽二1d2有数个并平行设置,所有线形槽二1d2均匀排列。线形槽一1d1之间的间距为0.001mm-1mm,线形槽二1d2之间的间距为0.001mm-1mm。优选地,线形槽一1d1之间的间距与线形槽二1d2之间的间距相同,间距优选为0.5mm。线形槽一1d1的深度为0.001mm-0.5mm,线形槽二1d2的深度为0.001mm-0.5mm,优选地,线形槽一1d1的深度与线形槽二1d2的深度相同,深度优选为0.1mm。顶平面1a上铺设有润滑油,润滑油在网状沟槽1d内充满并在顶平面1a上形成油膜2,油膜2的厚度为0.03mm-0.8mm,此处的油膜2厚度是指顶平面1a上没有开设线形槽一1d1和线形槽二1d2处的油膜2厚度,油膜2厚度优选为0.05mm。

在气门摇臂或凸轮轴与气门桥顶平面1a接触的瞬间,储存在网状沟槽1d中的润滑油以及在顶平面1a形成的油膜2,可以承受气门摇臂或凸轮轴的冲击力,缓冲冲击,降低噪声,而且润滑油膜2能够减小顶平面1a的摩擦系数,降低磨损,提高耐磨性能。在发动机中采用本气门桥,能够降低气门桥的摩擦磨损,并能够降低冲击噪声。并且网状沟槽1d中的润滑油能够在油膜2受到冲击变薄或者消散后马上进行补充,避免油膜2受到多次冲击后失效,保证气门桥的长期使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