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排气功能的燃油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6623发布日期:2020-09-04 13:39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排气功能的燃油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燃油过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排气功能的燃油滤清器。



背景技术:

目前,燃油从油箱到滤清器的油路中混有空气,使用过程中燃油滤清器空气蓄积过多,导致发动机不能顺利地启动,因此在燃油滤清器的出油口附近增加排气孔,以保证蓄积的空气能均匀地随油路排出。由于现阶段主机厂对于燃油过滤和滤芯尺寸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特别是水分离效率。滤芯需要增加水分离层,在不改变滤芯外围尺寸的情况下增加水分离层,紧凑的结构导致排气孔容易被遮挡,导致排气孔失效无法排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有排气功能的燃油滤清器,用于实现燃油的除水除杂过滤,并解决由于水分离层将排气孔遮挡阻塞导致空气滞留,使燃油无法进入下一装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排气功能的燃油滤清器包括上端盖、下端盖、吸油管、滤纸层及水分离层;

所述的吸油管、水分离层及滤纸层由内至外依次嵌套设置,并分别位于上端盖及下端盖之间;

所述的上端盖上设有分别与吸油管相连通的排气孔及吸油口;所述的上端盖的底部设有上端盖凸台。

本燃油滤清器用于对燃油进行除水除杂过滤,燃油首先通过滤纸层以滤去大部分杂质,再经过水分离层将水分过滤,最后由吸油管吸出进入下一装置;

所述的排气孔用于排出由燃油携带进入的空气,避免因空气过多的积累导致油液位下降,从而使得燃油无法正常进入发动机等后续装置,进而导致其不能顺利启动的情况;

所述的上端盖凸台用于支撑吸油管及水分离层,避免吸油管及水分离层将排气孔遮挡阻塞。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端盖的底部沿周向均匀布设有多个上端盖凸台。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上端盖的底部至少设有3个上端盖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端盖上设有卡环,所述的卡环上开设有与排气孔相连通的出气孔,以及与吸油口相连通的出油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出油口处设有燃油过滤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气孔与出气孔之间设有滤纸环。

当排气孔有燃油通过时,滤纸环将燃油中的杂质过滤,避免燃油中的颗粒杂质流入到干净侧污染下一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吸油管的底端与下端盖相分离。所述的吸油管的底端向下延伸,并与下端盖相分离,使得当燃油液位较低,也可将燃油从吸油管的底端开口处正常吸入。

进一步地,所述的水分离层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设于吸油管外的疏水管、中心管及聚水层,所述的滤纸层套设于聚水层外。

所述的聚水层为聚酯纤维材质制备成的筒状聚水层,用于将燃油中的小水滴聚集成大水滴,以便于后续的水分过滤过程;

所述的中心管由硬质材料构成,用于支撑上端盖、下端盖从而使材质较软的聚水层及滤纸层展开;

所述的疏水管由市面上常见的疏水材料制成,用于将燃油中的水分过滤截留于疏水管外。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中心管与聚水层之间、滤纸层分别与上端盖及下端盖之间通过粘胶粘合的方式固定连接,疏水管和上端盖通过卡扣方式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心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的通孔。所述的通孔用于使燃油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的疏水管的顶部侧壁上设有疏水管凸台,所述的上端盖的底部设有与疏水管凸台相适配的卡扣,所述的疏水管通过疏水管凸台及卡扣与上端盖相卡接。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疏水管与上端盖,提高后期维修拆卸及更换过程的便捷性。

工作原理:本燃油滤清器用于对燃油进行除水除杂过滤,工作时,在外部吸力的作用下,燃油首先通过滤纸层以滤去大部分杂质,再经过聚水层,使燃油中的小水滴聚集成大水滴,之后穿过中心管上的通孔,进入疏水管,其中水分被截留于疏水管外,穿过疏水管的燃油自吸油管的底端开口处吸入,从顶端吸油口处排出,再经出油口进入下一装置;

当燃油滤清器暂时停止运行时,燃油中所携带的空气积聚于吸油管的上部,并依次从排气孔、出气孔排出,避免因空气过多的积累导致油液位下降,从而使得后续装置,如发动机不能顺利地启动;

同时设于上端盖底部的多个上端盖凸台用于支撑吸油管及疏水管,避免吸油管及疏水管将排气孔遮挡阻塞,使空气滞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使用范围广:本燃油滤清器带有除水功能,在道路、非道路、工程机械等领域都可应用,特别是对于水分离要求较高的场合;

2)机构紧凑:本燃油滤清器在不增加外围尺寸的情况下增设水分离层,结构紧凑,并在保证高容尘的前提下实现了较好的除水效果;

3)功能可靠:本燃油滤清器中上端盖底部设置的凸台,能保证上端盖和疏水管总成之间的间隙,有效保证油路中空气顺畅流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排气功能的燃油滤清器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上端盖的仰视图;

图中标记说明:

1-卡环、2-滤纸环、3-上端盖、4-上密封圈、5-滤纸层、6-下端盖、7-下密封圈、8-中心管、9-聚水层、10-疏水管、11-吸油管、12-排气孔、13-卡扣、14-出气孔、15-上端盖凸台、16-疏水管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具有排气功能的燃油滤清器包括上端盖3、下端盖6、吸油管11、滤纸层5及水分离层;其中,吸油管11、水分离层及滤纸层5由内至外依次嵌套设置,并分别位于上端盖3及下端盖6之间;上端盖3上设有分别与吸油管11相连通的排气孔12及吸油口;如图3所示,上端盖3的底部沿周向均匀布设有3个上端盖凸台15。

如图2所示,上端盖3上设有卡环1,卡环1上开设有与排气孔12相连通的出气孔14,以及与吸油口相连通的出油口。吸油口与出油口之间设有用于与下一装置密封连接的上密封圈4。下端盖6外套设有用于上一装置密封连接的下密封圈7。出油口处设有燃油过滤装置,排气孔12与出气孔14之间设有滤纸环2。

如图1所示,吸油管11的底端与下端盖6之间相分离并设有一定间距,使得当燃油液位较低,也可将燃油从吸油管11的底端开口处正常吸入。

水分离层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设于吸油管11外的疏水管10、中心管8及聚水层9,滤纸层5套设于聚水层9外。

其中,聚水层9用于将燃油中的小水滴聚集成大水滴,以便于后续的水分过滤过程;中心管8用于支撑材质较软的聚水层9及滤纸层5;疏水管10用于将燃油中的水分过滤截留于疏水管10外,中心管8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燃油通过的通孔。此外,聚水层9与中心管8之间、滤纸层5分别与上端盖3及下端盖6之间、疏水管10与下端盖6之间均通过粘胶粘合的方式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疏水管10的顶部侧壁上设有疏水管凸台16,上端盖3的底部设有与疏水管凸台16相适配的卡扣13,疏水管10通过疏水管凸台16及卡扣13与上端盖3相卡接。

工作原理:本燃油滤清器用于对燃油进行除水除杂过滤,工作时在外部吸力的作用下,燃油首先通过滤纸层5以滤去大部分杂质,再经过聚水层9,使燃油中的小水滴聚集成大水滴,之后穿过中心管8上的通孔,进入疏水管10,其中水分被截留于疏水管10外,穿过疏水管10的燃油自吸油管11的底端开口处吸入,从顶端吸油口处排出,再经出油口进入下一装置;

当燃油滤清器暂时停止运行时,燃油中所携带的空气积聚于吸油管11的上部,并依次从排气孔12、出气孔14排出,避免因空气过多的积累导致油液位下降,从而使得后续装置,如发动机不能顺利地启动;

同时设于上端盖3底部的上端盖凸台15用于支撑吸油管11及疏水管10,避免吸油管11及疏水管10将排气孔12遮挡阻塞,使空气滞留。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