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发动机尾气余热维温槽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89125发布日期:2021-04-06 12:39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利用发动机尾气余热维温槽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态液体的运输罐车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发动机尾气余热维温槽罐。
背景技术
:热态危化品在汽运过程中需要在储罐内保温贮存,汽车槽车罐内设计烟道,采用便携式燃烧器对槽罐内介质加热,基于运输时间及卸车亏吨考虑,需要对汽车储罐中的介质进行加热升温后,提流动性,快速卸车,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缺点为:1、车载式烟道储罐适合短中途运输,长途运输卸车效率低,易出现亏吨现象;2、采用燃烧罐装燃气或柴油等燃料产生的高温烟气,高温烟气通过烟气管道加热罐内热态介质,存在热态介质受热不均匀,存在介质被烧焦变质的隐患;3、直接采用燃烧方式加热,产生的尾气也污染环境;4、必须在停车时方可进行加热,浪费了时间,影响运输效率。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发动机尾气余热维温槽罐,解决目前维温槽罐不适合长途运输、受热不均、污染环境和运输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发动机尾气余热维温槽罐,包括设置在槽罐外侧的外壳,外壳内侧设有保温层,槽罐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加热主管,加热主管设在保温层与槽罐之间,加热主管的前端连接有输气管,加热主管的尾端设有散气孔,输气管连接导气管,导气管上设有风机和电磁阀,电磁阀上设有排气口,导气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换热室,换热室底部设有补气口,补气口与导气管之间的换热室内设有尾气管,尾气管连接运输车辆的发动机排气口,换热室内的尾气管上设有三元催化器和散热器,三元催化器处于散热器与发动机之间,输气管上设有温度监测装置一,换热室内设有温度监测装置二,温度监测装置一、温度监测装置二、电磁阀和风机连接控制器。优选地,温度监测装置一和温度监测装置二为电热偶,控制器为温度控制仪。优选地,所述补气口设有可拆卸的过滤网。可以对空气进行过滤,防止影响风机和电磁阀工作,且防止灰尘影响换热,定期需进行清理,防止集尘堵死进气孔。换热器后端的尾气管上设有消音器,消音器处于换热室内,减少尾气的噪音,且能对消音器内尾气进行换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优质性:由于该系统热态液体加热均匀,保证介质的质量要求。2、经济性:节省了热态介质加热的费用,增加了运输距离。3、环保性:使得最终排入大气中的汽车尾气的温度大大降低,避免了传统加热方法中向大气排放的烟气而造成的环境污染。4、效率性:不用停车即可进行尾气加热保温,节约时间,保证运输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槽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发动机,2、尾气管,3、换热室,4、温度监测装置二,5、导气管,6、风机,7、电磁阀,8、输气管,9、温度监测装置一,10、槽罐,11、加热主管,12、消音器,13、换热器,14、过滤网,15、三元催化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2所示的利用发动机尾气余热维温槽罐,包括设置在槽罐10外侧的外壳,槽罐10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加热主管11,加热主管11的前端连接有输气管8,加热主管11的尾端设有散气孔,输气管8连接导气管5,导气管5上设有风机6和电磁阀7,导气管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换热室3,换热室3底部设有补气口,补气口与导气管5之间的换热室3内设有尾气管2,尾气管2连接运输车辆的发动机1排气口,换热室3内的尾气管2上设有三元催化器15和散热器,三元催化器15处于散热器与发动机1之间,输气管8上设有温度监测装置一9,换热室3内设有温度监测装置二4,温度监测装置一9、温度监测装置二4、电磁阀7和风机6连接控制器。温度监测装置一9和温度监测装置二4为电热偶,控制器为温度控制仪。所述补气口设有可拆卸的过滤网14。换热器13后端的尾气管2上设有消音器12,消音器12处于换热室3内。本实用新型的理论计算书及设计结构:1、设计基础参数设计基础参数如表1:表12、热量平衡计算1尾气放热已知尾气流量、尾气温度gwq----尾气流量,nm3/h;twqi----尾气进口温度,k;twqo----尾气出口温度,k;cp----定压比热kj/nm3·k;qwq----尾气放热量,kw;η---热利用系数,取0.8;根据qwq=gwq*(cpwqi*twqi-cpwqo*twqo)*η算出每小时尾气放热量。2罐体散热已知:罐体车热态介质温度每2个小时降低1℃glq----介质重量,t;cplq----定压比热kj/(kg·k);qlq----介质散热量,kw;根据qlq=glq*cp*δt,算出每小时散热量。3热力计算结果热力计算结果如表2名称单位数据尾气流量nm3/h120尾气入口温度℃579.00尾气入口定压比热容kj/(kg·k)33.07尾气出口温度℃300.00尾气出口定压比热容kj/(kg·k)31.86换热量kj50044车体散热量kj29448表24结论由计算结果可知,qwq尾气放热量>qlq罐体散热量,可认为尾气余热在罐体内放热,除去罐体散热损失,剩余热量仍可使得罐内介质温度持续升高。3、设计结构及运行模式1、运输车辆三元催化器后安装高效散热器,在不影响尾气压力降的基础上,实现外界大气与汽车尾气热量交换,外界大气热量通过车载风机传给汽车槽罐介质中,实现槽罐介质的维温。2、进风口安装防尘装置,定期需进行清理,防止集尘堵死进气孔。出风口安装风机,风机出口连接保温输送管道,通过管道将热量输送至储存罐。3、储罐底部设置多路直通主加热管,热风由车厢前部进入主u型输气管,热量自上至下进入主加热管,进行加热,加热后气体从尾端的散气孔排出,加热管全部采用铝合金材质。4、温度监控:输风管安装热电偶,监测主管线温度,换热箱内安装热电偶,监测换热箱内温度。5、控制部分:热电偶传递信号给控制器,然后分别控制风机启停、电磁调节阀的开关,当主加热管温度高于180度,电磁阀打开,电磁阀为电磁调节阀,将热风排入空气,当换热室的温度达到设定限值时换热室内的电热偶发信号给控制器控制风机打开。工作时,发动机的尾气从尾气管排出,经过三元催化器处理后进入散热器,然后与补气口进入换热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汽车刚启动时换热室内温度较低,达不到换热室内的热电偶的设定值,因此控制器控制风机不启动,当换热室温度升高到换热室内的热电偶的值时,热电偶发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启动风机打开电磁阀,向主加热管内通热气,对槽罐进行加热,保温罐体内的液体物质,当输气管上的电热偶的温度超过180度时,电磁阀打开,将热风排入空气。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本设备的运用可节约包装工序占地面积,减少包装时的劳动力消耗,节约人力,采用该设备后仅需一人取包装袋套在称重斗上即可自动完成装袋工作,提高了包装效率,包装品种可实现多样化,并且可以分流到两个包装位置,可以实现精确小包装和粗略大包装。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